2021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区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间
.
接间
.
断反间
.
计B.诊脉
.
脉
.
络温情脉脉
..
C.铺
.
设店铺
.
铺
.
张D.搅和
.
唱和
.
附和
.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诸侯B.侯爵C.等侯D.闽侯
3.(2分)“蓏”字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面哪一项有关?()
A.繁密的叶子B.植物的藤蔓
C.动物的爪子D.瓜类植物的果实
4.(2分)与“探汤”的“汤”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B.汤汤乎若流水
C.心灵鸡汤D.一剂汤药
5.(2分)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B.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C.太阳热得门上的铜把手都要化了。
D.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6.(2分)下列是寒食节习俗的是()
A.拜扫祭祖B.禁烟冷食C.踏青插柳D.登高望远
7.(2分)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已经是闻所
..
未闻
..
的事情了。
B.长大,即使我们走到天涯海角
....
,也忘不了自己的祖国。
C.他们正游手好闲
....
地在公园里散步。
D.电影快开始了,观众滔滔不绝
....
地走进了影院。
8.(2分)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描述有详有略,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运用了举例子、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观点。
C.《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雷锋写的一篇演讲稿。
D.《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强调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
9.(2分)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0.(2分)我们的生活因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而改变,下面能用来描述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句子是()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11.(2分)将下面这个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虽然它还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生长着。
①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②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自己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③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
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④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A.①之前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③——④之间
二、默写。(8分)
12.(8分)默写。
谁道人生无再少?!(《浣溪沙》)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随风潜入夜,。(《春夜喜雨》)
劝君更尽一杯酒,。(《送元二使安西》)
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采薇》节选)
两小儿笑曰:“?”(《两小儿辩日》)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5分)
13.(8分)阅读小古文《北人食菱》,完成(1)﹣(4)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
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②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出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去壳可以吃中间的果实。②夫[fú],不译。③坐:因为。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并
.
壳入口
A.吞并
B.一起
C.聚集
②或
.
曰:“食菱须去壳。”
A.有时
B.也许
C.有的人
(2)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前山后山都有
B.前山有,后山没有
C.前山后山都没有
(3)“其人自护其短”中自护的“短”指的是什么?
(4)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态度,与《两小儿辩日》中的“”形成鲜明的对比。
14.(13分)阅读短文《闽南春卷》,完成(1)﹣(6)题。
寒冬还未走远,春已袅娜而至了。看着窗外抽绿的草芽,天空掠过的燕子,心也不再慵懒。挽起袖子,做
一份家乡闽南独特的春卷,用春的气息驱走冬的阴霾。
春卷,又叫薄饼,在闽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祭祖时人们都要吃。所谓春卷,就是将各种蔬菜切丝炒好,
用饼皮卷在一起。做饼皮要用筋道的面粉,还要搅个鸡蛋,这样饼皮才有嚼头。配菜原料可选的很多,有一样不
可或缺——海蛎,清明前后海蛎是最肥美不腥的。闽南春卷的主要材料有豌豆、肥瘦猪肉、海蛎、胡萝卜、地瓜
粉、豆腐皮、鱿鱼、花生、葱、海苔丝、油、盐、面粉、鸡蛋等。做法如下:第一步,把胡萝卜、豌豆分别处理
成丝和丁后加盐炒熟。第二步,把海蛎、地瓜粉、鸡蛋、葱、盐等混合做成海蛎煎后,切成约1/4掌心大小的块
状。第三步,将鱿鱼切成圈加盐炒熟,豆腐皮加盐炒熟,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条炒熟。将炒熟后的猪肉、豆腐皮、
鱿鱼、海蛎煎、胡萝卜丝充分炒混在一起(豌豆丁不用混入,豌豆经过多次翻炒易软掉,会失去清脆的口感)。
第四步,将花生炒香后,放入搅拌机内搅成花生末后加入白砂糖。第五步,将面粉用温水和鸡蛋和好,小火烙熟
成饼皮。第六步,在做好的饼皮上涂辣酱或芥末等,将海蛎煎、海苔丝、豌豆丁和炒好的菜丝按顺序放到饼皮上,
卷好即可食用。吃时一般还要配上牛骨汤。若能忍着不吃,将春卷封口处涂上面糊,下油锅炸成金黄色,皮酥菜
嫩,吃起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杜甫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四时宝镜》中也说:“立春日,
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春卷传至闽南,一变而成为清明节的应节食品,据说与郑成功有关。清初,郑
成功与清廷对抗,围困漳州7个月。此间漳州死亡73万人,全城幸存者仅一二百,一时间城中尸体堆叠,一派
惨相。守城清兵只得用草席裹尸,草草埋葬了。幸存百姓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以春卷拟作草席裹尸,在清
明时节食用春卷,以示不忘。
但对我而言,吃春卷更是一种思乡情愫。小时候每到春天,我和弟弟的脸颊就会生皮癣,不但不好看,
有时还痒得想用手抓。母亲认定是我们的身体里缺乏营养,便用不同的蔬菜为我们姐弟做春卷。说来也奇怪,平
时最不爱吃的胡萝卜、豆芽,包装成春卷后,我俩竞毫不挑剔,有时一次能吃三四个,这时母亲在桌边慈祥地看
着我们,眼里全是笑意。对于在外的游子而言,家乡的美食恐怕是无法抹掉的记忆。又是一年春来到,故乡却在
千里之外,但愿从母亲那里学做的春卷可以解我的思乡之愁。
(选自《都市晨报》,有改动)
(1)制作春卷的饼皮得搅一个鸡蛋,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A.丰富春卷的营养成分。
B.增强春卷的香味。
C.使春卷的饼皮更有嚼劲。
D.使春卷的色泽更诱人。
(2)春卷的配菜都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是什么?
A.加盐和糖炒熟。
B.用盐、糖、料酒腌制几分钟。
C.切成丝或丁。
D.炒(煎)熟或炒香。
(3)哪一项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A.春卷的制作过程。
B.关于春卷的传说。
C.春卷名称的来历。
D.春卷的形、色、香、味等。
(4)把文中的地方风味小吃称为春卷,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食品流行的地域。
B.时令。
C.制作食品的材料。
D.历史人物。
(5)“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一句中,“相传”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5.(14分)阅读短文《姥姥的剪纸》,完成(1)﹣(7)题。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
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
剪只公鸡能打鸣。”
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纸技艺的深入人心。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
都行。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帖?”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
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我是个出名的调皮
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
..
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
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
里偷着往外看了!”“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
有准头了!”
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
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
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问:
“牛干啥驮着兔子?”
姥姥笑了:“谁让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噢!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嚷着还要。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姥姥问:“看明白了吗?”
我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是说我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呐!”
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
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
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
满了好感。
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
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
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
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这篇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对姥姥剪纸的喜爱之情
B.对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佩服之情
C.对敦厚的老牛充满好奇
D.对姥姥剪纸技艺的敬佩和对姥姥的思念
(2)这篇文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是下面哪一种?
A.借事抒情
B.借景抒情
C.借物抒情
D.借史抒情
(3)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作者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A.点的描写和面的描写结合
B.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结合
C.场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集合
D.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结合
(4)对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刁难”“耍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我”是个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孩子。
B.说明“我”是个淘气而又天真可爱的孩子。
C.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
D.说明“我”和姥姥之间感情深厚。
(5)“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到河里游泳,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句子中的“拴”字,你觉得下面哪
个理解符合文意?
A.用绳子牢牢系住
B.用剪纸把我吸引住
C.用锁链给固定住
D.用作业把我捆绑住
(6)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姥姥剪纸技艺炉火纯青,一看就知道怎么剪成想要的花样。
B.姥姥非常喜爱剪纸,她有空时就会剪纸。
C.姥姥剪得多,剪的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
D.姥姥经常剪纸,“我”也看惯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
(7)“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这句话和“剪纸”
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六、习作
16.(35分)提示:探险小说里的世界奇妙而精彩,充满了奇特的想象。请你展开想象,构思一个关于探险的故事。
关于主人公,可以选择以下的词语提示,也可以自己确定。
娃娃小狗会飞的鸡帽子笔记本
神奇手表12岁孩子百科全书书包
要求:
(1)题目自拟。
(2)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能抄袭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3)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解答】A.读音相同,间:[jiān]方位词,中间。[jiàn]隔开;不连接;嫌隙;隔阂。故“间接、间断、反间计”
的“间”都读“jiàn”。
B.读音不同,脉:[mài]血管;脉搏。[mò][脉脉]原指凝视。后多用来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故“诊脉、脉络、
温情脉脉”的“脉”应依次读“mài、mài、mò”。
C.读音不同,铺:[pù]用板子搭的床。[pū]把东西展开或摊。故“铺设、店铺、铺张”的“铺”应依次读“pū、
pù、pū”。
D.读音不同,和:[hé]平和,和缓;[hè]和谐地跟着唱;[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
得胜利;[huò]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故“搅和、唱和、附和”
的“和”分别读“huo、hè、hè”。
故选:A。
2.【解答】A、B、D正确。
C.有误,等候:不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故“等侯”的“侯”错误。
故选:C。
3.【解答】“蓏”的意思是草本植物的果实。
故选:D。
4.【解答】“探汤”指试探沸水。“汤”指沸水。
A.相同,“赴汤蹈火”的“汤”是沸水的意思。
B.不同,“汤汤乎若流水”的“汤汤”指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C.不同,“心灵鸡汤”的“汤”指能调节心理的精神食粮。
D.不同,“一剂汤药”的“汤”指中药方剂。
故选:A。
5.【解答】A.不同,这是一个拟人句,把“小鸟”赋予人的特点——欢唱。
B、C、D相同,三个句子都是夸张句。
故选:A。
6.【解答】A、C是清明节的习俗。
B.是寒食节的习俗。
D.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选:B。
7.【解答】A.有误,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形容事情新奇。不符合语境。
B.正确。
C.有误,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形容散步的人们不恰当。
D.有误,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形容观众不恰当。
故选:B。
8.【解答】A.《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北京春节习俗的文章,描述有详有略,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
点很有好处。理解正确。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叶永烈所著散文,此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地探索
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地思考解决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
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文章运用了举例子、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观点。理解正确。
C.《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写的一篇演讲稿。理解不正确。
D.《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
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文章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强调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理解正确。
故选:C。
9.【解答】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诗句的意思是: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
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
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
要自己在人间的名声是清白的。作者以石灰作比喻,通过赞颂石灰的坚强不屈,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
高尚情操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晚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
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一丛丛盛开的桃花
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没有表达诗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选:D。
10.【解答】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
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
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D.“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出自清代赵翼的《论诗五首》,意思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
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故选:A。
11.【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
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接着是“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自己在努力,它在默默地
汲取土壤中的养料”,紧接着是“虽然它还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生长着”,
然后是“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最后是“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
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故选:C。
二、默写。(8分)
12.【解答】出自宋代苏式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出自《采薇》;
出自《两小儿辩日》;
出自《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门前流水尚能西
春色满园关不住
润物细无声
西出阳关无故人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孰为汝多知乎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5分)
13.【解答】(1)考查了文言文字词意思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答案。
(2)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
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意: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其人自护其短”意思是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自护的“短”指的是不知道
怎么食用菱角的缺点。
(4)考查了对文章人物形象的理解,根据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得知,“强不知
以为知也”与“孔子不能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故答案为:
(1)①B;
②C;
(2)A;
(3)不知道怎么食用菱角的缺点。
(4)孔子不能决。
14.【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从“做饼皮要用筋道的面粉,还要搅个鸡蛋,这样饼皮才有嚼
头。“可知,制作春卷的饼皮得搅一个鸡蛋,这样做的作用是使春卷的饼皮更有嚼劲。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从文中春卷的做法可知,春卷的配菜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是炒(煎)熟
或炒香。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熟读文章可知,本文的重点是介绍春卷的制作过程。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从“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可知,把文中的地方风味
小吃称为春卷与立春这个时令有关。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在“相传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一句中,“相传”一词不可以删
去。“相传”指的是只是民间口口相传,事实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去掉会改变句子原意。这样写体现
出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思乡思亲的思想感情。从文章开头与
结尾都流露了作者的这种浓烈的情感。
故答案为:
(1)C;
(2)D;
(3)A;
(4)B
(5)不可以删去。“相传”指的是只是民间口口相传,事实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去掉会改变句子原意。
这样写体现出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6)目的是表达自己思乡思亲的思想感情。文章开头与结尾都流露了作者的这种浓烈的情感。
15.【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本文通过描写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和通过剪纸拴住“我”的
身,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亲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故选D。
(2)考查文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本文围绕“剪纸”表现了姥姥的高超剪纸技术,并围绕“喜鹊登枝”和“老
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之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是借事抒
情的写法。故选A。
(3)考查了文章的描写方法。本文在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
描写是对姥姥剪纸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是通过姥姥不论多忙都有求必应体现了姥姥的剪纸艺术高超和姥姥的勤
劳善良。故选A。
(4)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刁难”故意难为别人。“耍赖”赖皮,蛮横不讲理的意思。本文用这样的词语表现
了“我”的淘气、天真可爱,“我”和姥姥之间的感情深厚。故A的说法理解不正确。
(5)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拴”原意是用绳子绑住,使之不能自由活动的意思。句子中的“拴”则是姥姥通过
剪纸把我吸引住,从而让我远离危险境地。表达了姥姥对“我”的无比疼爱。
(6)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是姥姥说的话,从中体会到姥姥的剪纸技艺娴
熟,是因为姥姥剪得多,剪的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故选C。
(7)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这句话看上去和“剪纸”没有关系,但这是用侧面描写表现了姥姥不论多忙,都有求必应地为别人剪纸。同时告
诉人们姥姥也是普通人,除了剪纸还是生活中的好手,既有勤劳善良的美德,又有高超的剪纸技艺。故答案为:
(1)D;
(2)A;
(3)A;
(4)A;
(5)B;
(6)C;
(7)这句话看上去和“剪纸”没有关系,但这是用侧面描写表现了姥姥不论多忙,都有求必应地为别人剪纸。
同时告诉人们姥姥也是普通人,除了剪纸还是生活中的好手,既有勤劳善良的美德,又有高超的剪纸技艺。
六、习作
16.【解答】范文:
沙漠探险
“哈哈,太棒了!我被选进去了。”少年特种兵在我们学校选3位同学与他们一起去撒哈拉大沙漠,经过激烈的
选拔,我被选上了。当然,除了我,还有一个12岁的女孩怡可和我的好朋友“智多星”。
当飞机停在摩洛哥机场时,特战队的哥哥姐姐们早就一脸微笑地等在那了,在他们身边十几只可爱健壮
的骆驼正打着响鼻。当我们走到城市的边缘时,来往的穿着白袍的阿拉伯人已经很少了,路旁是我和朋友们从未
见过的树,一切景象都提醒着我们来到了神秘的国度,激动人心的场景才刚刚开始。金黄色的沙漠慢慢露出了身
影,仿佛在召唤着我们。“我来啦,撒哈拉沙漠!”我和“智多星”大声喊着,一段新的旅程就要开始了!怡可却
并不显得激动。
进入沙海已经两三天了,前两天的新鲜劲现在已经没了,原本看上去无比瑰丽的沙漠景色现在也变得单调
了,让人每看一眼都觉得特别难受,一片片的沙子,就好像永远没个尽头。看着这片无边的沙海,我就觉得自己
浑身都在颤抖,心跳得怦怦的,我们真能穿越这片死亡之海吗?你看“智多星”,走起路来已经很吃力,不像刚
开始那么轻快自如了,而怡可也不断地用手擦着汗珠。炙热的阳光,扑面而来的热风,还有不时掠过的沙砾,都
让我下意识地缩着脖子,艰难地向前一步步地挪动着。
突然我觉得双脚一软,低头一看,原本硬实的沙地,突然就像个怪兽一样,张开了嘴巴,把自己的双腿吞
了进去,虽然被吓了一跳,可是我并没有失去勇气,立刻用力地猛抽双腿,想让自己挣脱出来,可是效果却很不
理想,不但没能把腿拔出来,反而越陷越深。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怡可快速地跑了过来,她大声喊着:“不
要乱动,赶快躺下去!”听到怡可这么说,我觉得不可思议:“躺下去?那不就整个人都被埋住了吗?”可是看到
怡可坚定的眼神,我还是咬着牙整个人后仰着躺了下去。说来也怪,我刚一躺下去,自己下沉的速度就变缓了许
多,这时我的耳边又传来了怡可新的指示:“不要乱动,就这么静静地躺着,我这就扔绳索过去救你,把你从流
沙中拉出来。”原来这就是流沙,沙漠中最可怕的陷阱!
之后的几天,形势越来越严峻,怡可那么怕爬行动物的小姑娘却遭遇了蝎“吻”。“智多星”在躲避沙暴的
时候,把一只重要的补给背包遗失了,里面不仅有口粮、饮用水和药物,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张标记着详细路线的
地图。没了这些关键物品,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个补给点了。可是如果不能按时到达下一个补给点,
或者是补给点的物资已经被其他的探险者拿光了,又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们还会遇到什么未知的情况呢?我们能不能走出这片沙漠呢?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1:4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13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