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道德的定义
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
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基
本行为规范。同所有的社会道德一样,它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新闻信息传播
行为的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形成并不断得
到充实的,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更新
着自身的内容和形式。
“弱势群体”指的是社会上生活困难的弱者群体。例如性工作者、失业和下岗
工人、上访民众、游民、农民与农民工、低收入者、残障(身心障碍)者等。
20世纪50年代,对品牌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美国Grey广告公司提出了“品牌
性格哲学”,日本小林太三郎教授提出了“企业性格论”,从而形成了广告创意策
略中的另一种后起的、充满生命力新策略流派——品牌个性论(brand
Character)。该策略理论在回答广告“说什么”的问题时,认为广告不只是说利
益、说形象,而更要说个性。由品牌个性来促进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品牌个
性吸引特定人群。这一理论强调品牌个性,品牌应该人格化,以期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应该寻找和选择能代表品牌个性的象征物,使用核心图案和特殊文
字造型表现品牌的特殊个性
邵飘萍(1886—1926),原名镜清,后改振青,浙江东阳人,革命烈士,中国近
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
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
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
快笔如刀”等。1899年他只有14岁就考中秀才。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大型国际新闻摄影
比赛。参赛照片应当围绕保卫、坚持世界的和平事业,发展、繁荣世界各国的
经济和科技文化等,表现和平、经济和科技文化等诸多事业中的成就、冲突和
解决矛盾的过程,表现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进步,表现人的命运、情感、意志和
力量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SSPHOTO,简称“WPP”,通称“荷
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PRESS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
比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
荷赛奖(1张)
1955年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
权威性的赛事。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十个国
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
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
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
多不超过12幅。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
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
为“儿童奖”。
1956年
荷赛奖体育类单图金奖作品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三位摄影家米伦登克(BenVanMeerendonk)、
谢勒(KeesScherer)和威斯曼(BramWisman)把一次全国性的摄影比赛扩展
为国际性的新闻摄影比赛,并且建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这一长久性
的组织。
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主办者强调并鼓励摄影记者深入现场、不畏艰险的
采访作风,倡导有创造性的、形象感染力强的表现手法。
花边新闻一词的由来已不可考,新闻加上花边,本意恐怕是想吸引读者眼球。
十几年前报纸铅字排版的时候,笔者也编过不少“花边新闻”:为了突出某条新
闻,会在版样纸上特别标注“全文加花边”,以提请印厂的排版师傅注意。不过,
后来大家说花边新闻,一般是指那些勾引读者好奇心的粉色新闻。现在,报纸
上已经很难看见花边了,花边新闻的说法也被“娱乐新闻”或“八卦新闻”之类取
代。
[1]花边新闻因其最初形式与手工艺品的花边极为相似而得名,传统的花边是
指手工艺品,编织或刺绣成各种花样的带子,通常用做衣服的镶边,也称花边,花边
新闻与之一样,都是用于装饰。
最初花边新闻是报刊为了求得版面整体上的美观,将一些小新闻填充在版与
版或文章与文章中间而产生的。这类小新闻因其多于名人的私事而引起了人们
的兴趣,甚至有些人买报纸就专门为了看花边新闻。
后来便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新闻形式,花边新闻不再见于报缝之间,也不再
是小新闻,而是整版甚至整本的出版发行。内容还是与明星有关,强调娱乐性。
现在的花边新闻专指娱乐新闻,娱乐而已可信度不高,有道听途说或生硬臆造
之嫌。广东人将之称为八卦新闻。
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
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即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赞美程度。
美誉度不等于知名度。
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
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
力于一身的人才。
公共宣传(PublicityPropaganda)是指利用第三方多为新闻媒体将与企业有
关的积极信息传递给受众,以达到塑造、提升企业正面形象的目的。
动态新闻就是报道新近发生的现实情况的一种新闻。如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各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新成就、新问题等。动态新闻是发布数量最多、使
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一般说来,篇幅不长,内容集中,时效性最强,表述直接
而简明。
动态新闻又被称为消息类电视新闻,一般是指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包括
早间新闻、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节目以及每逢整点播报的各档新闻节目。中央
电视台《新闻联播》、香港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都是典型的消息类电视新
闻。它们每天和观众见面,传播面广泛,信息容量大,是各地各级电视台电视
节目中收视率很高,影响面巨大的节目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用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记者用摄像机镜头加以真实的
选择记录,然后迅速、及时、广泛而又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的传播宣传
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
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4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在
西方有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体裁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
新闻透视。所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
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
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
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电视深度报道难度大只是
相对而言。
频道制
频道制是指在电视台或集团一级管理层下,再设置以频道为单位的综合管理
层,下面再分设部门栏目、编排、制作、广告经营等一整套频道运作所需的完
整机构的管理模式。
其他模式:中心制(在中心制管理模式下,把频道只作为播出平台,或者一
种节目运作实体,不再另设管理层。总台形成行政、总编、技术制作、财务和
广告部门以及几大节目中心,统一进行管理和运作)、综合制
频道制以频道为运营实体有利于各个频道、尤其是专业化之后的频道的利益
最大化和竞争力的优化,灵活性较强。其次,承包式的经营,使系列台率先进
入市场经营的境界。
但是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频道制最大的弊端是分散了节目、技术设备、人
力和财力等媒体资源,不利于资源整合效益的发挥,总台统一管理的难度加大,
无法形成系统优势对抗外来者。
继2009年重组新闻中心后,中央电视台进行改制调整。除新闻中心外,文
艺中心等由中心制改为频道制。
新闻现场就是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动态和
环境。
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
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
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
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
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
等。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1:3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1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