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题文)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畸形(jī)文绉绉(zōu)诚慌诚恐深恶痛疾(wù)
B.瞥见(piě)眼翳(yì)无可质疑藏污纳垢(gòu)
C.一绺绺(liǔ)炽热(zhì)筋疲力尽正襟危坐(jīng)
D.酸渍(zì)锃亮(zèng)骤雨猝至广袤无垠(mào)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
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
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
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D项正确。ABC三项修
改为:A.文绉绉(zhōu)、诚惶诚恐;B.瞥见(piē)、无可置疑;C.
炽热(chì)、正襟危坐(jīn)。
选择题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逛了一天公园,回家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B.这次考试班上只有肖东同学没及格,他可真是鹤立鸡群呀。
C.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
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D.雷锋精神应该继续继承发扬,这一点无可置疑。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A项,筋疲力尽:用尽了力气,极
其疲劳。使用恰当。B项,鹤立鸡群: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
兴。指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使用不恰当;C项,正襟危
坐: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使用恰当;D项,无可置疑:事
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使用恰当。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
军。
C.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D.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动宾搭配不当,删去“的安全”;
B.搭配不当,在“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C项,“我”应放在“不但”
的后面;D.正确。故选D。
选择题
下列语段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②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
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③②①④⑤B.⑤③①②④C.⑤②④③①D.
③⑤①④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
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
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这一段
评述人物的文字,首先定位首句,即⑤句首先提出人物生活的时代
背景,②句现总的比较刘邦与项羽的不同点,到此答案得出,C。
选择题
下列各句的句式变换,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句是()
A.原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变换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原句:不能说这件事有成功的希望。
变换句: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呢?
C.原句:这货价钱便宜,质量也不错。
变换句:这货价钱不贵,质量也还好。
D.他们应该有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改为特殊语序:他们应该有新生活,为我们所未生活过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对句子含义的理解。ACD意思未变。B项的句子变换
后,意思正好相反。原句是没希望,变换后,成了有希望。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
汪藻①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②烟暝③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释)①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
②茅茨:茅草屋顶。③烟暝:烟雨迷蒙。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作者是用浮云带雨、田水如镜、
客衣沾湿等典型景物来表现。
B.诗中“客衣湿”所呼应的一联是“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日桃花含苞欲放的神态,点染出作
者喜悦的心情。
D.尾联描绘了一幅绚丽、喧闹的田园图景,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
爱和向往田园生活的闲适情怀。
【2】下面选项中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景中含情B.视觉、触觉相结合C.比喻、拟人D.动静结合
【答案】
【1】D
【2】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把握。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尾联:
茅茨人家,柳昏烟暝;迷蒙雾气,沾衣欲湿;意境朦胧优美。作者忽
闻一声鸡鸣,更觉宁静安谧。故“喧闹的田园图景”有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把握。ACD三项正确。B项应该是:
视觉,听觉相结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①素知名,举孝
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②,而逵马仆甚多。侃母
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
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⑤诸荐⑥以为马
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
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
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范逵(kuí):人名。②室如悬磬(qìng):屋里就像挂着
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③髲
(bì):假发。④斫(zhuó):用刀斧砍。⑤剉(cuò):同“挫”,割。
⑥荐:草编的坐垫。
【1】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
A.陶公/少/有大志B.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C.锉/诸荐/以为马草D.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同郡范逵素知名(________)(2)湛头发委地(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2)至洛阳,当相为美谈。
【4】文中范逵“深愧其厚意”,陶侃母子的“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答出四个方面)。
【5】此文涉及的主要人物有三个,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答案】
【1】B
【2】(1)向来、一向(2)散落、掉落
【3】(1)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2)我到了京
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
【4】①剪下长发,换了几斗米;②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
③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④傍晚,为范逵主仆摆上精美的饮
食;⑤范逵告辞,陶侃相送百里。
【5】①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
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②陶侃是一个胸有大
志、对朋友重情重义的人。③范逵是一个有良知,懂得感恩的人。
【解析】
译文参考: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
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
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
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
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
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
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
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
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
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
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
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
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
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
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
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B项修改为:逵/既
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
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
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
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素”,本来,向来;
“委”,散落、掉落。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
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
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
点字词:“但”只;“计”,想办法;“至”到。要补出省略的主语。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概
括即可。结合“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可得出:剪下长发,换了
几斗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可得出: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
来做柴烧;“锉⑤诸荐⑥以为马草”可得出: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
喂马;“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可得出:傍晚,为范逵
主仆摆上精美的饮食等。
【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
的基础上分析。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
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
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以陶母为例:由文中“侃母语侃
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⑤,卖得数斛米,
斫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茬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
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可以看出重视友情,
重视功名等。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
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
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
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
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名句名篇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
(1)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壮心不已。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
(3)__________?松柏本有性。
(4)妻子象禽一兽,__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
(5)农务各自归,__________。
(6)此理将不胜,__________。
【答案】(1)老骥伏枥烈士暮年(2)松枝一何劲(3)岂不罹凝寒(4)
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5)闲暇辄相思(6)无为忽去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
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
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
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
“骥”“枥”“暮”“罹”“辄”“兹”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
诗文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
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喝茶
杨绛
①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
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
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
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
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不久,喝茶之风大行,
一六六○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
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
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莱登大学的庞德戈博士(DrCornelius
Bontekoe)应东印度公司之请,替茶大做广告,说茶“暖胃,清神,
健脑,助长学问,尤能征服人类大敌——睡魔”。他们的怕睡,正和
现代人的怕失眠差不多。怎么从前的睡魔,爱缠住人不放;现代的睡
魔,学会了摆架子,请他也不肯光临。传说,茶原是达摩祖师发愿面
壁参禅,九年不睡,天把茶赏赐他帮他偿愿的。胡峤《饮茶诗》:“沾
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汤况《森伯颂》:“方饮而森然严
乎齿牙,既久而四肢森然。”可证中外古人对于茶的功效,所见略同。
只是茶味的“余甘”,不是喝牛奶红茶者所能领略的。
②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冽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
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风味,
卢仝一气喝上七碗的茶,想来是叶少水多,冲淡了的。诗人柯立治的
儿子,也是一位诗人,他喝茶论壶不论杯。约翰生博士也是有名的大
茶量。不过他们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汤。若是苦涩的浓茶,就不宜大口
喝,最配细细品。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
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
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
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
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③法国人不爱喝茶。巴尔扎克喝茶,一定要加白兰地。《清异录》载
符昭远不喜茶,说“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茶
中加酒,使有“和美之态”吧?美国人不讲究喝茶,北美独立战争的导
火线,不是为了茶叶税么?因为要抵制英国人专利的茶叶进口。美国
人把几种树叶,炮制成茶叶的代用品。至今他们茶室里,顾客们吃冰
淇淋喝咖啡和别的混合饮料,内行人不要茶;要来的茶,也只是英国
人所谓“迷昏了头的水”(bewitchedwater)而已。好些美国留学生讲
卫生不喝茶,只喝白开水,说是茶有毒素。代用品茶叶中该没有茶毒。
不过对于这种茶,很可以毫无留恋的戒绝。
④伏尔泰的医生曾劝他戒咖啡,因为“咖啡含有毒素,只是那毒性发
作得很慢。”伏尔泰笑说:“对啊,所以我喝了七十年,还没毒死。”
唐宣宗时,东都进一僧,年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对曰,“臣少
也贱,素不知药,惟嗜茶”。因赐名茶五十斤。看来茶的毒素,比咖
啡的毒素发作得更要慢些。爱喝茶的,不妨多多喝吧。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各段落的主要内容。
段落
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第①段
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④段
【2】在第①段中,作者引用1660年茶叶广告和庞德戈博士做的茶
叶广告。你觉得这两则茶叶广告有无重复之嫌,能否去掉一处?为什
么?
【3】第②段,英国作家说,“茶只能产生散文”。你认同他的说法吗?
谈谈你的看法。
【4】文中谈到喝茶有很多益处,但是如果饮茶方式不当,对身体健
康也会产生伤害。请你列举出一些我们生活中饮茶方式不当的例子
(至少两例)。
【5】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胡峤《饮茶诗》中的“不夜侯”和汤况《森伯颂》中的“森
伯”,其实都是茶的别称或雅名。
B.西方人品味不出茶叶的甘甜,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茶甜微淡,另一
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饮茶方式不当,不应加牛奶和糖。
C.茶不但能驱疲健体,减肥旺神,还能解口渴,填腹饥,甚至能陶
冶情操,但不能触动诗情,产生清澈的作品。
D.符昭远之所以在茶中加酒,理由是他认为茶的形态过冷,完全不
符合和美之道,他甚至揶揄茶为冷面草。
【答案】
【1】第①段:喝茶的功效;第②段:喝茶的方式;第③段:古今
中外对喝茶的偏见;第④段:表明作者的态度。
【2】不能删掉。虽都是广告,前者是针对普通人群,后者是精英学
者,两者并引,更见喝茶之风的大行。
【3】不认同。茶不但能产生散文,也能触动诗情,产生清澈的诗。
(言之有理即可)
【4】①空腹时(特别是早上)喝浓茶,容易伤胃;②休息前喝浓茶
导致失眠;③经常喝茶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钙大量流失……
【5】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第一段结合“胡峤《饮茶诗》:‘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汤况《森伯颂》:‘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而四肢森然。’可证中外
古人对于茶的功效,所见略同。”可以得出写的是:茶的功效;第二
段结合“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冽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
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
风味,卢仝一气喝上七碗的茶,想来是叶少水多,冲淡了的。诗人柯
立治的儿子,也是一位诗人,他喝茶论壶不论杯。约翰生博士也是有
名的大茶量。不过他们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汤。若是苦涩的浓茶,就不
宜大口喝,最配细细品。”可以得出写的是:喝茶的不同方式。第三
段结合“法国人不爱喝茶。”“美国人不讲究喝茶,北美独立战争的导
火线,不是为了茶叶税么?”等可以得出,古今中外对待茶的不同态
度。第四段结合“爱喝茶的,不妨多多喝吧。”,写出了作者的态度,
多喝茶。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去,
然后集合具体内容分析。一六六○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
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
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这个广告针
对普通的人群。“暖胃,清神,健脑,助长学问,尤能征服人类大敌
——睡魔”这则广告则是针对的精英学者。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本题从这句话前面“只是茶
味的“余甘”,不是喝牛奶红茶者所能领略的。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
冽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
饥”“不过他们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汤。若是苦涩的浓茶,就不宜大口喝,
最配细细品。”这些句子可知这句话说明说明西方人的饮茶方式,结
合“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
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中国人还能写出优美的诗歌。故不认同。
【4】本题考查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结合文本内容中对“茶”的
功效及正确喝茶的方式,分析生活中不正确的方式即可。如:经常喝
茶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钙大量流失;空腹时(特别是早上)喝浓茶,
容易伤胃。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B项,“他们饮茶方式不当,
不应加牛奶和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C项,“不能触动诗情”错误;D
项,茶中加酒的是巴尔扎克。故选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我父亲的女儿
①他不算很老,66岁,如果染染头发,刮净胡子,穿上那套得体的
西服,还是一个很帅的老头儿。他自己也始终不肯服老,上台阶时扶
他一把,他会很生气地甩开我的手,像要证明什么似的,“蹬蹬蹬”疾
步走出很远。给园子里的菜浇水,还像个年轻人一样,一手一只水桶,
一哈腰提起来,健步如飞。带我出去,把车骑得风驰电掣一般,让坐
在车上的我胆战心惊。
②他的脾气还是那么坏。我平时一天给他打一次电话问候,那天家
里来了朋友,我陪着客人吃饭聊天出去看景点,像陀螺似的忙了一天,
忘了给他老人家请安。结果第二天我再打电话回去,他一听到我的声
音便火冒三丈:“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老爸吗?你都38小时42分钟没
有往家里打电话了!不中用的东西,真是白养了你……”便狠狠撂了电
话。
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通常只消隔半个小时再打回去,对前尘往事
绝口不提,只可怜兮兮地说正在啃方便面,馋他做的红烧鱼可乐鸡,
他便前嫌尽释,不出一个小时,便在楼下把我的小名喊得惊天动地。
自然,少不了一份香气四溢的红烧鱼。
④他还喜欢不断地给我惹事。前一天刚帮他给李阿姨家的儿子写了
单位的行业征文,后一天他又跑来,要我给常来送信的那个邮递员写
篇读后感。我知道,这都是他四处嘘带来的副产品。我板了脸,
埋怨他:“爸,你能不能不给我揽这些闲七杂八的活儿啊?我自己的
事儿都忙不完,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他这时候会变得很谦恭,跟
着我身前身后地转,赔着笑:“我闺女是大作家,哪能让这点事儿难
住?再说,我都答应人家了。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我给你烧鱼去……”
⑤他越来越爱争风吃醋。饭桌上,我给老公夹菜而没有给他夹;回
家,我给妈买了新衣,却只给他一盒茶叶;他想吃牛肉我却给他买了
烧鸡;我坐老公的车回来没有让他送我……他都会生气不肯理我。他
什么都喜欢争,像个任性的孩子。我必须加倍地对他好,才能应付他
如此频繁的索求。我大大咧咧的性格,在他这样的督促提醒之下,亦
开始变得细腻而温柔。我知道他喜欢听哪种碟穿什么颜色的衣,知道
说哪些话能哄他开心,知道怎样用自己的成绩去取悦他的虚荣心……
⑥他,粗暴,任性,虚荣。我和他做了父女,我们的个性在爱的作
用力下彼此消融,相互化解。我们只是这尘世里最平凡的一对父女,
他不过是想要一个乖巧能干的女儿,我也不过是想把这个老男人,哄
得舒舒服服喜笑颜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来刻画父亲的形象特点。
【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不出一个小时,便在楼下把我的小名喊得惊天动地。
(2)他越来越爱争风吃醋。
【3】第④段中写“他还喜欢不断地给我惹事”,“他”给“我”惹了什么
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赏析下列句子。
他自己也始终不肯服老,上台阶时扶他一把,他会很生气地甩开我的
手,像要证明什么似的,“蹬蹬蹬”疾步走出很远。
【5】文章开头和结尾把父亲称为“一个很帅的老头儿”和“这个老男
人”,你认为是否是对父亲的不敬?结合文章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
【1】①不肯服老;②脾气很坏;③喜欢给我惹事;④爱争风吃醋。
【2】(1)毫无顾忌,放开嗓子,大声叫喊。(2)生怕“我”对别人的
爱超过了“他”,因而极力争夺。
【3】让“我”给他认识的人写行业征文和读后感等;以此炫耀他的女
儿是“大作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4】“甩开”、“噔噔噔”等词语(运用了动作描写),具体细致地展现
出了“他”人老不服老,健步如飞的情态,表现了“他”豪爽的性情。
【5】不是;诙谐幽默的称谓,折射出了父女间的无拘无束和父亲在
女儿心中和蔼可亲的形象,这样写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
文章的表现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结合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即可。结合“他自己
也始终不肯服老,上台阶时扶他一把,他会很生气地甩开我的手,像
要证明什么似的,‘蹬蹬蹬’疾步走出很远。给园子里的菜浇水,还像
个年轻人一样,一手一只水桶,一哈腰提起来,健步如飞。带我出去,
把车骑得风驰电掣一般,让坐在车上的我胆战心惊。”得出父亲:不
肯服老;“他的脾气还是那么坏。我平时一天给他打一次电话问候,
那天家里来了朋友,我陪着客人吃饭聊天出去看景点,像陀螺似的忙
了一天,忘了给他老人家请安。”得出他脾气很坏;“他还喜欢不断地
给我惹事。前一天刚帮他给李阿姨家的儿子写了单位的行业征文,后
一天他又跑来,要我给常来送信的那个邮递员写篇读后感。”得出他
喜欢给我惹事;“他越来越爱争风吃醋。饭桌上,我给老公夹菜而没
有给他夹;回家,我给妈买了新衣,却只给他一盒茶叶;他想吃牛肉
我却给他买了烧鸡;我坐老公的车回来没有让他送我……他都会生气
不肯理我。他什么都喜欢争,像个任性的孩子。”得出他喜欢争风吃
醋。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一要
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三要结合文章的主题。
理解词语的含义一定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解答时要注意应结
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运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来作答。一般要先找出与题
干相关的原文语句,然后揣摩出最切合题意的关键语句,最后运用精
炼恰当的语言回答即可。“惊天动地”原意是: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很
大。在这里采用了夸张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毫无顾忌,放开
嗓子,大声叫喊的形象。争风吃醋:指因追求同一异性而互相忌妒争
斗。这里是贬义褒用。在这里是生怕“我”对别人的爱超过了“他”,因
而极力争夺。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结合第④段的内容分析即可。“前
一天刚帮他给李阿姨家的儿子写了单位的行业征文,后一天他又跑来,
要我给常来送信的那个邮递员写篇读后感。我知道,这都是他四处为
我吹嘘带来的副产品。”原因是:满足他自己的虚荣心。
【4】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描写,遣词
造句的角度即可。结合本句“甩开”、“噔噔噔”等词语分析,本句运用
了动作描写。然后集合动作描写的作用分析即可。
【5】不同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特点与表达技巧的把握。解答此题
时,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幽默、
平实、自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从表达技巧看,引发读者思考,
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抒发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文章开头和结尾把父亲称为“一个很帅的
老头儿”和“这个老男人”,不是对父亲的不敬,而是诙谐幽默的称谓,
折射出了父女间的无拘无束和父亲在女儿心中和蔼可亲的形象,这样
写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常见的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外貌描写(描
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
思想性格等情况;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
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
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
象;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
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作用);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
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
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品质;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
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
了解。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陆地上的淡水污染日益严重,合乎卫生要求的地下含水层已
非常少见。人类的淡水用量愈来愈多,因而污染淡水的机会也随之增
加。会不会有一天,地球表面的可饮用水会比酒还贵重?海洋曾被认
为辽阔无比,拥有不可穷尽的更新能力,可今天它也被污染了。
材料二: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
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
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
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
材料三: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
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
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
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材料四: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
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
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1)从上述材料,我们发现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请根据材
料概括出威胁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
(2)针对如今愈演愈烈的各种环境问题,请你提出两条行之有效的
具体措施。
(3)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条
宣传标语。
【答案】(1)①水资源污染(或淡水污染);②海洋污染;③土地
荒漠化;④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⑤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
(2)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
解塑料餐盒;不燃放烟花爆竹;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3)保护环境,少说多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就是保
护我们自己;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保护环境,保存希望;尊崇
自然,敬畏生命……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根
据材料内容回答即可根据材料内容回答即可。如:陆地上的淡水污染
日益严重;遭到荒漠化威胁;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
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2)本
题考查学生的提建议的能力,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即可。“陆地上
的淡水污染日益严重”,呼吁节约每一滴水。“遭到荒漠化威胁”,禁
止滥砍滥伐,多植树造林等。(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
答时,需要把握标语的简洁易懂、琅琅上口、新颖独特以及主题突出
的特征,言之有理即可。标语要求符合场所的特点和主题,语言要精
炼生动,铿锵有力,有鼓动性。此题主题为“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中心明确,易于拟写。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
我们自己;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保护环境,保存希望;尊崇自
然,敬畏生命……
作文
写作。
题目:藏在里的爱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自由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
600字以上。
【答案】范文:
藏在车厢里的爱
车厢里的爱,犹如一片片纯洁的白云,让人的心灵纯洁无暇。在茫茫
的人海中,只有那位姐姐愿献出自己的爱。
——题记
记忆的深处,总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意义非凡,还弥留着优美的身姿,
大大的蝴蝶结。
那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像参加马拉松似的跑向车站,想赶紧坐上
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我等了快30分钟,车终于来了,我满头大汗,
心里仿佛有一股火想喷出来。我本以为车上有位置,可惜,没有座位。
我站了几站后,发现了一位孕妇阿姨上了车,我总以为会有好心人让
座,可结果却出乎意料。竟然没有一个人让座,都装作看不见,低着
头,像犯了什么罪似的。那位阿姨站着,她的眼睛向后看,不知道想
干什么,脚踢动着。我一看,原来是鞋带开了。但阿姨的肚子太大了,
很难蹲下。我的心纠结着,我到底系还是不系。这时,一位姐姐蹲下
了她瘦小的身体,她一点点的为阿姨系鞋带,但因为车的摇晃,那位
姐姐系了好几次才系上。我看到了,那一瞬间足以让我记忆终身,足
以让我心灵震撼……姐姐为了阿姨,系上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那蝴
蝶结,包含了姐姐的爱,姐姐无私的爱。姐姐系上后,旁边的一位叔
叔也觉得自愧不如了,把位置让给了阿姨。
那位姐姐爱的举动,让我知道什么叫作助人为乐,“人”字是怎样书写
的,那是用爱心写成的。
蓦然回首,那辆公交车依旧开着,车厢里的爱一直流动着,我也依然
学习着。姐姐蹲下的姿态,一直在我心里蔓延着,以至于在日后的岁
月里,爱心在我的行为中,传递出去。
藏在车厢里的爱,使我终身受益。
【解析】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以“藏在里的爱”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
充完整,补充时,可考虑家中、学校、社会等某一个角落中,爱,就
藏在哪里,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你懂得了。可以采用第一人称,写
“我”的事情,也可是用其他人称,写别人的事情。如果写一篇记叙文
时,最好通过事件来体现主旨,所以在文章中要加入适量的细节描写,
使文章丰满起来。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文章。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1:2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1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