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雕塑教案
LT
高中雕塑教案
【篇一:高中美术《近代雕塑》教案新人教版】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美术《近代雕塑》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19世纪欧洲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这一时期外国美
术的重要成就也集中在欧洲一些重要国家,法国就是西方文化艺术的
中心,也是欧洲近代美术的缩影。此学段的学生已经获得了出版的审
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对西方近代雕塑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西方
雕塑史上的重要作品(维纳斯、大卫、摩西)都有所听闻。但是对具
体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与内涵以及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
特征都缺乏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以法国为中心的近代雕塑的欣赏,了解作品的艺术成
就和风格。
(2)对罗丹作品《思想者》的欣赏,使学生领悟到雕塑的艺术魅
力以及作品与人的精神世
界、创作方式的联系
(3)通过对雕塑作品《思想者》的欣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对作
品本身做出简短的评述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美术作品语言、美术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历史研究等)去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程序:简要评述西方近代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发展概况。
二教学方法:以讲解方法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初步了解,再通过现
场参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感悟、认知作品。认识罗丹。
四教学媒体:
1实物投影仪;屏幕、西方近代雕塑作品图片;古希腊、文艺复兴
雕塑作品图片、录音机和板书配合使用。
2国内雕塑家小型雕塑作品。
1
3信息反馈表
。
五教学课时:
(2课时)以及课后部分时间
六教学过程
1(实物投影仪、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放音乐:
2音乐停:
3导入。教师:西方雕塑经过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两个时期的艺术积
淀,具有雄厚的传统精神。经过十七、十八世纪的延续发展,到了十
九世纪,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出现使西方雕塑发展到了既有传统内
涵,又有心观念和新形势出现的阶段,特别是表现了人的精神和思想
内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4板书课题:近代雕塑
5讲授新课。老师:(实物投影仪)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凯
旋门、卢浮宫等法国标志性介绍。
学生:(反应各异)提到法国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
中舒醒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
品与学院艺术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
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罗丹的这件人体雕塑,
是人类文明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2、《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
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
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
3、《思想者》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
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
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4、《加莱义民》
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
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
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
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5、《巴尔扎克》
以上我们欣赏了罗丹的几件作品,大家想一想,罗丹的雕塑作品是
如何表达他的内在情感的?
四、临摹罗丹的雕塑《沉思》
1、雕塑的分类
2、泥塑的基本手法
3、临摹要求:、比例确当
b、形体基本准确
c、注意人物内在神情的表现
五、罗丹雕塑艺术小结
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体塑造融
于一体
六、其他作品欣赏
七、课堂小结
【篇三:欣赏课雕塑艺术教学设计】
雕塑艺术
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
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雕
塑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
教学过程:
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
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
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
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
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
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
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
雕,也有双面雕。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
内雕塑等
三、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
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
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例如,
a、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
代雕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
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
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
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
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强化了他的苦闷、深思。
b、摩尔的《斜卧像》。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像。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
翘首远望的女性。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
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
c、雕塑具有体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例如,
河南洛阳《卢舍那大佛》的体积之大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数量之多,
都是构成迫人气势和宏大气魄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内容的重要方面
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因素。
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体量
和外轮廓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法国马约
尔的《地中海》。他以丰满的女人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地中海。马约尔
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形象和姿态中显露出内心
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
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
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鳖》是
一件因材施艺,构思奇巧,造型成功的小石雕。作者琢磨得精细逼真,
同时在印体石上留有粗糙的砸痕来保持石材原有的特点。这是利用材
质肌理对比和加工留痕,增强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霍去病墓的各种动物雕刻多是利用石材的原形稍加雕凿,既使其具
有生命,又保持了石质的美感。
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
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爱得华的《美人鱼》,是
置于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中的巨石上。她倚坐在水边礁石上,是礁
石、海水、天光、倒影都成为作品内涵不可缺少的部分。
美国的《红色立方体》是纽约海上保险公司大厦前的雕塑。在林立的
高楼大厦间,斜立的几何体和几何形楼群,形成了正与斜的对立统一
关系,暗示了保险公司。强烈的红色使它成为公共环境中的点睛之作。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23:2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0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