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新经济NEWECONOMY
在电视剧《亮剑》
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任何一支团队都要
有自己的传统。传统
是什么?传统是一种
性格,是一种气质。
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
这支团队组建时首任
长官的性格和气质决
定的。”如今,说起
深大的传统、深大的
历史,人们自然而然
地,都会想起深大的
第一任党委书记兼第
一副校长罗征启!正
是他,成就了深大的
传统,成就了深大的精魂,同时,也创造了属于深圳的不灭
传奇!
罗征启,1934年生,广东番禺人。1955年毕业于清华
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党
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副书记等。1983年来到特区,
任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校长,1986年担任党委书记兼
校长。1989年卸任后,任深圳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
长,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亦是建树颇多。他,师承梁思成先生,
作品曾获国家教育建筑设计规划最高分;他,以全新的理念
缔造深圳大学,创造了大学建设的“深圳速度”;他,用一
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引领着全国高校教育风气之先河……
临急受命创造新的“深圳速度”
1983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创办一所高
等院校,以满足特区建设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当年5月,得
到国务院的批准。深圳市市委书记梁湘四处为深圳大学物色
人才,聘任张维院士为校长、罗征启为深大党委书记兼第一
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为筹建深大,市领导倾注了大量心血,对罗征启等人
寄予厚望,一个
场景罗征启至今
记忆犹新:梁湘
书记握着他的手
说,“老罗,我
没上过大学,不
知道什么叫大
学,我只知道人
才。这里有一平
方公里土地,交
给你们了(户口
审批权也下放到
深大),你们好
好规划一下,看
看需要多少钱。
我们还很穷,请
尽量节省,注意实事求是,我们决心贷款来搞教育。这个决
心是下定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
起来!我们拿出钱,拨出地,请你们给我们生产人才!人
才!”雷厉风行的梁湘随即将1亿元(相当于当时特区一年
的财政收入)建设资金拨付深大筹建处。与资金一起到达的
还有一条命令:1984年9月前,深大校园第一期工程必须
建设完成,1984级新生开学典礼将在这里举行!
然而,当时的深大新校园连最起码的规划图都没有,教
学楼等设计施工图更是八字没见一撇。至于梁湘所说的一平
方公里土地,还只是南头区粤海门村的一片荒地,一座小秃
山和几条横着的沟壑,板结的风化砂岩土地上连野草都懒得
长……但在罗征启眼里,这里是一块任你发挥想象力的荒地,
是一张白纸,一张建筑师梦寐以求的画纸!他立刻爱上了这
片荒丘野地,并迅速付诸行动。
他首先从清华大学建筑系借调了几位搞规划设计的教
师,带领筹建处工程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展开校园总体规划、
校园建筑规划的编制。就在他们紧锣密鼓紧张工作的时候,
邓小平来深视察。一片荒地之上,小平问:“什么
深大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传奇
——访深圳大学原校长罗征启
工作中的罗征启
教育传奇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51-
Jun2014
时候可以开学?”梁湘答:“今年9月。”回京后,小平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特别提到,深圳创办的特区大学,现在还
只是一片荒山,什么也没有,但9月份学生就要在那里开学
上课,这就是“深圳速度”。
1984年2月初,总建筑面积57000平米的一期工程破
土动工。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餐厅、水塔等
22座建筑,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27000多平米,内设可供
4000名学生同时上课的98个课室。如此浩大的工程,从设
计到施工,要在短短数月(按国家额定工期,仅其中一座教
学楼就需两年)内完成,难度可想而知。但在小平讲话
的鼓舞下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下,罗征启等
人苦干实干加巧干,计划倒排,分期分批出图、边设计边施工,
让奇迹在自己手中变成了现实。9月,深大新校园新生入学
典礼如期举行。此事入选“1984年深圳市十大新闻”,1985
年的《深圳经济特区年鉴》称该工程“刷新了特区建设的记
录”。1987年,罗征启赴美国考察回到深圳后,提出了开办
党办企业、党组织自食其力的设想,并提出了四条建议:第一,
从1988年1月1日起,学校取消党组织活动经费拨款,由
党组织自筹经费;第二,1989年年内创办几个党办企业,自
己养活自己,为党组织提供活动经费;党办企业必须奉公守
法,不能利用党的权力占用国家资源;第三,从1990年开始,
用党办企业赚的钱设立共产党奖学金,资助困难生,奖励优
秀生;第四,1991年用党办企业赚的钱设共青团奖学金。从
1988年1月起,他一直努力做这件事。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
深大党组织做到了自筹活动经费。深大的改革,受到了梁湘
等市领导的一致称赞。
后续建成设有1620个座位(把观众
席所有的空位加上凳子可以达到2420个座
位)的演会中心是当时高校中最好的。深
圳大学演会中心是一座多功能会堂,位于
学校西广场北侧的小丘上,建筑面积50
00余平方米。其北200米内均为荔枝林,
小丘上绿草如茵,缓坡起伏,一片天然
景色,地形地貌颇有特色。本设计尽力维
护此环境文脉的特点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
雅致朴实、充满活力、亲切自然的会聚场所。
工期很短。底座屋顶同时作业,由出图到
正式使用共四个半月。充分利用气候的元
次。根据广东气候条件,不设通高的墙体。
大厅四周的围护只是为防止强烈的日光反
射,和改善音响效果而设置的。围护墙体
开有缺口和孔洞以利通风。以朴素自然为
主导概念。不追求虚夸的场面。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以质朴又典雅的艺术口味取胜,使造价大为降低。
总之,深圳大学演会中心是以现实为基础,将建筑与大自然
同时考虑,保留了环境文脉固有风貌,也保留了工程结构和
天然材料的本色。这座建筑物在大自然中存在,综合地
满足了人们在行为方面、环境气候方面、文化气质与
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真正达到环保、节能、低碳的现
代要求和现代人追求的理念。现在在美国LEED的绿色标准
下建出来的‘绿色建筑’都是‘白金’的,以致于绿色=昂
贵、绿色=奢侈、绿色=高维护。深大演会中心在那个没有
这么多时髦头衔的时代,确实做到了朴实、低维护、低成本,
并与自然相融合。有人觉得现在演会中心变旧了,但大家觉
得比竣工时更好了,因为它周围的树木长得更高大,这个建
筑就像一块石头,已经与周围的土壤、植物混为一体了,它
真的像一个生长出来的有机建筑。这就是罗征启一直强调的
‘天人合一’,从广场到杜鹃山、文山湖,这些‘风水’、‘气场’
等东西,在那个没有冠以任何时髦词汇的年代就已经在实施
着从自然中寻找设计灵感的观念。而这项工程,全部工程平
均造价(包括内部、外墙装修、机电、音响设备等配套设施)
还不到600元/平米,而在那年代类似这样的大型建筑毛坯
工程造价都要600元/平米。可想而知这么庞大的建筑为国
家省了多少钱,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这在当时的中国,甚
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获得了1987年国家教育建筑
设计校园规划总分第一的荣誉。1991年,演会中心被建设部
评为“城乡建设系统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并获“1993年
度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而校园广场设计更以第二的
票数排名获得了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颁发
1983年,罗征启和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深圳大学校长张维在深大基建基地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52-
新经济NEWECONOMY
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优秀奖(1984-1994)”。建成后
的深大校园是“白云红荔,草木葱茏,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为深大特色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锐意改革开创高校“历史先河”
罗征启认为,“高等学校建筑群的心脏应该是图书馆,
而不是党政领导的办公楼”。因此,在校园规划中,深大的
图书馆既位于校园的中心,又处于最高的一块坡地上,体积
最大,高度最高,吞吐人流最多,是师生求知、商磋、研讨
学问的中心。学生生活区与教学行政区距离较近,让学生能
在一二分钟内从宿舍区到图书馆、教学楼,这在炎热多雨的
南方,显得尤为人性化。单凭这一点,就可以品读出罗征启
独到的改革精神。
为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深大出台了一系列新规章制度,
首先从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入手,确立了“党政分开,党要管党,
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缺一不可”的大政方针。校长主管行
政管理工作,教授负责学术方面的事情。行政工作要求少数
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教学和科研则必须民主自由,二
者严格区分开来。同时,还规定:学校党、团组织活动、组
织生活,不许占用“生产”时间;学校师生员工的政治学习、
义务劳动、社会活动,不准占用教学、科研的“生产”时间;
经省委和市委领导的同意,简化行政机构,取消校党委的宣
传部、组织部、统战部、武装部、保卫部等机构,特设党委
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协同工作;党办主管党的工作,行政工
作均由校办等行政部门处理;学校党、团、工会、学生会及
后来成立的教授会,一律不设脱产的专职干部,并按章程由
选举产生;建校初期三年内,全校老师、干部一律不许出国。
教授的学术活动,须是对方出钱才可以参加。这五条改革措
施,得到了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支持,后来延伸出来的“党员
必须辛苦一点,其平均工作量应高于非党员的平均工作量”
还被列为“深大党员十条要求”的第一条。
早在深大开办之初,罗征启就考虑利用深大的教学资源
办一所半工半读的高等专科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学院实行严格的“宽进严出”办学方针,在各门课程都通过
考试之后,学校还加了一项综合能力测试,“加锁把关”,通
过才能毕业,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以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
作能力强受到了深圳各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成为特区建设的
一支生力军。
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是特区精神的要义,罗征启主政时
期的深大将这种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
与内地高校迥然不同的独特魅力。如倡导讲普通话、讲短话、
讲老实话;在全国首先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馆;图书馆全部
开架,全天开放,全年开放;利用电子邮件交流……深大校
长带领各系主任到车站迎接新生,更成为高教界的一段佳话。
许多年后,一位同学回忆母校深圳大学时曾写道,”图书馆
的藏书全部开架,可以方便地借阅到港台和外版书籍;从来
没有开过全校大会,没有全校广播系统,没有关灯制度,也
没有铁门和门卫老太太;学校里没有专门的临时工,打扫卫
生的都是本校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必修课只占全部课程的一
半,大家可以自由选课;学校对学生是一种放牧式的管理……
可以说,罗征启开创了深圳大学自力更生、民主自由的风气,
学校饭堂、宿舍、图书馆、荔枝园等都由学生参加管理;商店、
邮局、银行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创办管理,这在当时和现在
的大学都难得一见,深大因而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无为而治镌书永恒“深大故事”
大学里一定要有故事,是罗征启从母校取到的真经。罗
征启认为,一个有故事的学校才有可能成为名校,才有可能
造就大师。在他的领导下,当年的深大遍地都是故事,学生
讲老师的故事,老师讲校长的故事,校长讲老师、学生的故
事,走到哪儿都有故事……“无为而治”是罗征启治校的一
大特色,充分体现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哲学思想。深大
建校后,由于不包分配,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了
罗征启考虑的重点。“有技术、有能力,就有工作!”于是,
深大探索开展了一项大规模改革探索——勤工俭学,成为学
校此后一系列改革、探索的发端。深大勤工俭学具有以下特
点:一是有组织而非自发的,勤工俭学工作始终得到学校的
支持和扶助;二是被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成为培养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被称为第三课堂(第二课
堂是文艺、体育、各种社会活动等);三是勤工俭学工作深
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勤工俭学”改革措施的推出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极大
影响。首先,它使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和将来要服务的社会
环境一致起来,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到今日的“求学”,是为
了将来更好地在社会上“求职”。在勤工俭学中,学生一样
要经受招聘、应聘、面试、失业、炒鱿鱼等职场历练,经过
这种实战演练,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敢于竞
争、善于竞争成为广大学生思想的主流。
其次,勤工俭学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对社会、经济各个层
面的关注度,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
得到提高。学校解雇了所有文化程度不足高中的临时工,将
空缺的岗位留给学生。学校规定,聘请职工须高中毕业,尽
可能从半工半读学生中选录,同时又规定,不够大专文化程
度的各科室职工,必须在四年内达到大专水平(半工半读是
三年制),否则将被学校辞退。于是深大校内基本上只是教
师和学生两种人。到1987年第一期半工半读学生毕业时,
深大的“职工”中,90%以上已达到大专文化程度或正在努
力攻读大专文凭。
教育传奇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53-
Jun2014
深圳大学
实践,成为无为而治的最好诠释:学校第一家商店、第
一个营业执照是学生办下来的;走上社会,把商店的东西拿
出校门,和大商店挂钩,是学生干起来的;银行和邮电所这
两个最好的校企也是学生办起来的。老师的工资由学生银行
来发,学校基建办、公司找学生银行贷款,学校的饭堂服务、
清洁卫生、保安巡逻、秘书管理,几乎都有学生参与,甚
至全部由学生完成。由于大部分后勤工作由本科生或半工半
读专科生来干,整个系统工作人员的平均智商较高,目的性
更明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此外,勤工俭学还为学生会干
部、学生自律委员会干部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环境。不仅如
此,深大勤工俭学,激发了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灵感,增强
了创业的信心和能力,不少深大学生,从摆地摊、开小店做
起,自主研发、自主创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身价
上百万、上千万的创业典范,成为深大创业史上的骄傲,更
是淬炼了极具深大特色的“自立、自律、自强”精神。如谭
晓晖、马化腾、史玉柱、李敏、邓学勤、雷美琴等等。谈及
深大精神,罗征启认为,其中的“自立”尤为重要,自立才
能立人、立校、立国、立天下,不能自立,就谈不上“为国
争光”、“贡献力量”,更谈不上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1994年,在清华、深大两校和众校友的支持下,在社
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罗征启四处奔走,联系清华大学,在
深圳开设建筑设计分院。2000年更名为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
计有限公司,并改制成为一个具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综合甲
级设计资质和乙级规划资质(已批为甲级),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的民营企业。2002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
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拥有自己的办公楼,各种品质优良的技
术装备也应有尽有。500多名员工中,90%以上为工程技术
人员,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50余人。2011年公司营业额就已近两亿元,年
纳税上千余万元。迄今为止,公司已累计完成各类工程设计
项目950多项(含在建项目),完成规划类用地面积约3.98
万公顷,完成建筑设计面积约8200万平米,获部、省、市
级优秀工程设计奖81项,2005年、2011年,公司荣获“深
圳市勘察设计行业优秀企业”称号。
“每一位深圳大学学子都应该记住的人物,不应该在这
个躁动的年代被人们所遗忘!”“罗老始终是深大历史上永
远抹不去的传奇!”……无论是当年一起耕耘奋斗的同事,
还是那些深大出来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印象中,罗征启就
是一位独立的学者,一位真理的追求者。他用自己的双手和
智慧,缔造了一所独特的、自由的、全新的大学,他的名字
将和中国现代史的一些重大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被人们
传颂、铭记……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21:0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99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