礜石

更新时间:2023-01-02 20:31:1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2日发(作者:河南中考服务平台查询成绩)

1

浅议魏晋南北朝服石之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石之风盛行,服石即为服散,一般也就是指服用五石散等石药。

五石散作为古代各类石药的代表,最为声名显赫。鲁迅先生就在自己的作品《魏晋风度及

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就有提到过何晏开服用五石散的头。其实,最早服用五石散的时间

应该更早。晋代皇甫谧《解散说》中云:“然寒食药者,世莫知焉,或言华佗,或言仲景,考

之于实,佗之精微,方类单省。而仲景有候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数方相出入,节度略同。然

则寒食、紫石二方出自仲景,非佗也。”可知在张仲景之时,已有五石散的配方。

我们可以再往前推一推。《史记》记载: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

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

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

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

阳石刚齐治之。”臣意曰:“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

衡,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

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鑱石’.。”文中说的“意”,是指淳于意,淳于意是西汉吕后、文帝

时人。由此可见,西汉人已在食用五石散,比何晏早了数百年。如果按照文中的“论曰‘中

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那么这说明在淳于意之前,就已经有医书论及五石散。而讨论五

石散的人很可能就是下文提到的扁鹊。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判定,五石散很可能在先秦

就已经出现,至少西汉前期,五石散已被医家常用。

服石的传统其实还要更早。《周礼》有云:“凡疗疡以五毒(石脑、丹沙、雄黄、矾石、慈

石)攻之。”可知在周代之时,人们已经用石药来治病。

声名显赫的五石散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五石散的出现并不是以毒药的形式,反而它是一方治病的方子,它

的药效在下文中会有讨论。张仲景给出的五石配方是最早的,在他的《金匾要略》里,分“草

方”和“石方”两种。两方是:(1)《侯氏黑散方》(即“草方”),“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

者”。包括十四味:菊花、白术、细辛、获荃、牡砺、桔梗、防风、人参、礜石、黄菩、当归、

干姜、芍劳、桂枝(见《金匾要略》卷上《中国历节脉证并治第五》)。(2)《紫石寒食散方》

(即“石方”),“治伤寒令愈不复”。方包括十三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括萎根、

防风、桔梗、文蛤、鬼臼、太乙馀粮、干姜、附子、桂枝(见《金匾要略》卷下《杂疗方》)。

关于五石,学术界一般认为由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及赤石脂组成。这种说法,最

早始于鲁迅先生,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酒之关系》一文中说“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

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而我们可以确

定的是魏晋时期所盛行的五石散实际上系由东汉张仲景的"候氏黑散'和"紫石英方"合并加减

而成。根据侯氏黑散放我们可知道五石散中应该含有礜石,它是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物,即今

天的砷黄铁矿。80年代,化学史家王奎克先生指出:寒食散中有含砷矿物礜石;无机砷化

合物含有剧毒,超量服用会引轻重不等的砷中毒;服五石散与服含砷矿物礜石相比,情况十

分相似。王奎克先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这是首次对寒食散的毒性有了比较明确

的分析认识。

至于服石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那是显而易见的。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

里就有明确论断,所谓:“石药发癫,芳草发狂”,并记载了服用石药致病之事。而过量服用五石

散,其毒性更为可怕。毒砂是五石散致病的根源,“小量服用,可以起促进消化机能、改

善血象、强健神经等有益作用。超过一定的剂量,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砷中毒。若长期服用

会引起慢性中毒,会先后引起消化机能减退、某些炎症、皮肤干燥发疹以至溃烂、神经中毒、

知觉运动障碍等,最后引起全身麻痹和神识昏迷,或引起严重的腹泻,很快地导致死亡,这

才是“大毒”所在,也是魏晋名士“服散症”之症结的根源。晋代医家皇甫谧则忠实记录了

2

自己从前服石的切身体验:“初服寒食散,而性与之件……违错节度,辛苦茶毒……隆冬裸担食

冰,当暑烦闷……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吸……。”最后为服石所致的“委顿不

伦”而悲愤不已,数度欲伏刃自杀。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石之风盛行,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社会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迅速,上层贵族毫无进取之心因

而沉溺于荒淫无耻生活中,借服石以壮阳纵欲,而图一时之快,将宝贵的生命孤注一掷。因此,

天亡者甚众。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士人”则借服石来麻醉自我的灵魂,以逃避现实生活

中惊心动魄、充满血腥残忍的纷争,从而求得内心的暂时安宁。魏晋时代,虽有短暂的统一,

但纷争不断,倾轧不已,战乱不休。许多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他们内心

异常的矛盾、苦闷与压抑。欲涉足宦海,又惧怕其中的惊涛骇浪,且自我独立特行的清高品格

将荡然无存,也就是会在官场的尔虞我诈里随流波逐流失去自我的固有品格.但超然物外,自

己的政治抱负又无法施展,政治理想也必定破灭。因此,在社会邪恶面前愤闷不已,心绪难平。

在这样的矛盾心垅支配下,他们就借服石来麻醉自我。由于五石散是热性的矿物,因此在服石

之后,十人们就觉得体内炽热难忍,于是便有披衣而走、登高而歌的狂人姿态。这种作为,既可

散热,又能排遣郁闷。然而,就其真实的内心来说,也是极其无奈的举动.真是笑中也有泪,乐中

也有哀。有时则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或在竹林树丛里吟诗放歌,清淡不已。著名的“竹林

七贤”的代表检康就“好养性服石之事”,虽然他“性至淳”。下层平民为赶时髦而争相服石,

并且竟然出现了不服石者反遭侧目的荒唐怪异现象。有些平民根本就是属于穷困的群休,客

观上也没钱来买五石散,但也装着“寒衣、寒卧、寒食”,就是穿着异常宽大的衣服,仰

卧在大路旁的青石板上,吃着冷饭,饮着山泉,一副逼真的散热模样。

其次是随着中医药的发展,石药在中医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抱朴子·仙药篇》云:

《气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异天,神遨游上下。又曰,五芝及饵丹沙、玉札、曾

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徐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又曰,中药养性,下药除

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辟。”葛洪所见的是《本经》古本,内容便

比较可信,可见东汉时期以石入药已经很普遍了。在《本经》三品的主导思想下,凡各品类

石药,大多用于补益。《千金》治产后虚冷七伤、时寒热、体痛乏力,补肾并治百病的五石汤

方(紫石英、钟乳、白石英、赤石脂、石膏,草药从略)。又妇人补益门有大五石泽兰丸、

小五石泽兰丸、三石泽兰丸等,都是石药和草药并用的杂治方,除小五石方用矾石外,余药

同五石汤方相出入。《千金翼方》在论述五石散类方时尝言:“五石肾气丸,治诸虚劳”“五石

乌头丸,治男子五劳七伤诸积冷,十二风瘅”。“五石更生散,治男子五劳七伤,虚羸著床,医不能

愈,服此无不愈。”“五石护命散,治虚劳百病。”可见五石散的功用,是用来治疗五劳七伤等各

种慢性虚劳病的,只要辨证准确,放胆用之,其功效是显著的。石药被视作大补之药,竹林名士

王戎就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晋书·王戎传》)同

样,皇甫谧也因有疾而服药,只是服药不当带来烦恼。如此等等因疾服药者在魏晋期间尚有

不少,就连正始名士何晏和竹林名士秘康也因有疾而服药。对于何晏,《世说新语·容止》

说“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文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瞰,大汗出,以朱衣自

拭,色转皎然。”然而,这种“面白”,并非人为“美姿仪”而是病容。《内位》在提到

面部色泽时指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褚;白欲如鹅羽,不

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

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还说:“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

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素问·举痛论篇》)所以当时方士管貉视何晏为“血

3

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搞木。”(《管格别传》)这种“面白”和“血不华色”实属中医

学中说的“气血不荣之症”和虚寒之症。加之何晏生于动乱之世,也常具有恐惧之感,《名

士传》提到:“是时曹爽辅政,识者虑有危机。晏有重名,与魏姻戚,内虽怀忧,而无复退也。

盖因貉言,惧而赋诗:鸿鹊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畏大网罗,优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顺

流接浮萍。永宁旷中怀,何为休惕惊。”对此,晋医学家王叔和在《脉经》中说到:“间日:

人病恐怖,其脉何类?师日:形脉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辨灾催恐怖杂脉第十

二》)在这样的情况下,何晏服用上述的“五石散”真可谓是对症下药的。其一,这五石散

中确有几味石药具有镇心、定惊、平喘之功效,这对于具有惊恐之感的何晏来说无疑是适用

的。其二,患有虚寒之症的何晏服用这些药性温热的石药也可说是对路的。所以尽管石药药

性大热,但何晏却照样收到相应效果,史书说他服药“首获神效”,体力转强,于是大行于

世,服者者相寻也。”(《世说新语》注引秦承祖《寒食散记》)

第三是由于道教文化的兴盛。道家即道术之士,注重修炼,不修炼不得长生久视。修炼之

术,取材不离金石。古时丹药多以矿物金石之品,配以中草药加工锻炼而成。所用金属矿石有

以下数种:汞、雄黄、辰砂、钟乳石、阳起石、砒霜、火硝、白矾、寒水石、硫磺、姻砂、

赤石脂、石中黄等。所用中草药有:附子、天茄子、川椒、五倍子、杏仁、肉桂、沉香、乳

香、没药、禹余粮、糯米等。以上数种金石矿物配以中草药经火锻炼加工以及多种工序,炮

制成“丹药”。所炼丹药有“三锻神丹”、“太素丹”、“白丹”、“太上紫霞丹”、“水金丹”、“雄

珠丹”、“蜀仙丹”、“盗寿小金丹”等。《抱朴子·金丹篇》所述的九丹(丹华、神符、神丹、

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寒丹),取材略同,多系汞、戎盐、卤碱、矾石、牡蜘、

赤石脂、滑石等药。《金丹篇》中又有九转丹、九光丹、五灵丹等,取材不离丹沙、雄黄、

白矾、曾青、慈石的五色石,五色石以外尚有雌黄、石硫黄、戎盐、太乙馀粮等选用,各随

合诸丹所需。葛氏还集有其他丹经十数丹药,其用石药,不离以上诸品种,相互出入。服食

此“丹药”之弊病是含有有毒成分,虽然经过烧、锻、升、降等法炮制也不能全去其毒,为不

使毒性药物滞留体内,需配合“导引吐纳术”使毒性成分排出体外,否则很容易发生中毒,甚至

影响生命。

综上所述,服石确实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股逆流,是在魏晋这一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上演

的一场悲剧。然而,魏晋服石的这段历史却对中国传统药学以及化学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借

鉴作用。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和独立的精神,正确地评判这种行为,使今人在前人的经验

和教训上有所思考。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20:3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97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joint venture
下一篇:金苏
标签:礜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