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

更新时间:2023-01-02 16:11:0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2日发(作者:修改病句练习题)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1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宋朝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

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

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译文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

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

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

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

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

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

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

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t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指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

(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相对:相望。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赏析

欣赏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这首词,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

苏轼、苏辙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

没见面了。时至中秋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

索,处处咏月,同时苏轼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

宙哲理的深深思考。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

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

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

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

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

是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这首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

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一何久?七度过

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

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

“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

“鼓吹助清赏”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

惆怅。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

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所用,意味深长。

下片则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

聊表人们的欢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之下诗人的内心感受。“素娥无赖西

去,曾不为人留”,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

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

两地别愁,“依旧”二字非常好。

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滞留荆州十

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

写出了《登楼赋》。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这里,词人以此

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

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

就是人生的必然。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

徐州知州,作者与之偕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过

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然

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此

词。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2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

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

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

粲,相对永登楼。

翻译: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

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

汀上的鸿雁。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

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安石那样,不得返

乡,只能登楼相望。

赏析:

这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

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

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

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

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

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

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

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

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缓缓吟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

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

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

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

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

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

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苏轼见了,摇头微笑:“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

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

东海》,击掌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

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

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该词上阙借谢安事,作为“不及时引退”的鉴戒;下阙设想兄弟二人“退而相

从之乐”,以安慰对方,尤其“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两句,温情脉脉,

又让人忍俊不住。苏辙仿佛已经看到两兄弟相互扶持在路上走得东倒西歪了,不禁

一扫离愁,绝尘而去。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原文翻译3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

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

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翻译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

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

汀上的鸿雁。

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

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

楼相望。

注释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紫绮裘:指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

山两城镇)人。

相对:相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

知州,作者与之偕行。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

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

此词。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一何久?七度过

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

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

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让人高兴不已,

“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

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

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所用,

意味深长。

下片则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

聊表人们的欢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之下诗人的内心感受。“素娥无赖西

去,曾不为人留”,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

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

两地别愁,“依旧”二字非常好。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

对永登楼”,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

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写出了《登楼赋》。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

国乡土的典故。这里,词人以此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

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

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6:1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7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