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培训

更新时间:2023-01-02 16:00:2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2日发(作者:泰国娱乐新闻)

德国课外辅导班真实情况

德国辅导班

媒体关于课外辅导班的连续报道清晰显示出我国校外培训的“疯

狂”和父母的焦虑。尽管父母们大多也不认同这种课外培训,却依

然趋之若鹜。因为别的孩子都在参加,自己的孩子若不参加难免会

吃亏,于是家长只好跟着一起“疯狂”,相互裹挟着越来越多地陷

入一种类似“囚徒困境”的尴尬境地。

那么,德国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情况是怎样的?多项德国学

生和家长关于课外辅导班的数据,清晰呈现了目前德国的课外辅导

现状。

调查显示:就数学科目而言,德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比例

(28.6%)不仅远低于日本(69.8%)和韩国(66%),也落后于芬兰

(47.4%)、英国(41.7%)、丹麦(40.9%)、瑞典(39.6%)、法国(35.6%)

和美国(29.7%)等欧美国家。

贝塔斯曼基金会委托完成的一项德国全国性调查显示,在2014

至2015学年,德国有14%的中小学生(6岁至16岁)参加了课外辅导。

其中,参加课外辅导的小学生比例是5%,中学生的比例是18%。可

见德国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仅占少数。此外,2012年国际学生

评估项目(PISA)的调查显示,德国课外辅导主要集中在数学和外语

两个科目。德国15岁中学生参加各个科目课外辅导的比例分别是数

学28.6%、外语28%、德语16%、自然科学15.3%。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德国15岁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比例

远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方的平均水平(37.9%)。就数学科目而言,

德国的比例(28.6%)不仅远低于日本(69.8%)和韩国(66%)这两个东亚

国家,也落后于芬兰(47.4%)、英国(41.7%)、丹麦(40.9%)、瑞典

(39.6%)、法国(35.6%)和美国(29.7%)等欧美国家。在发达国家中,

德国是课外辅导最不普及的国家之一,这自然也可以被视为对其学

校教育质量的一种认可。

贝塔斯曼基金会的调查显示,在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中,39%

的人每周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是1小时,39%的人是每周2小时,11%

的人是每周3小时,11%的人是每周4小时及以上。这一调查结果与

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即德国大约90%参

加课外辅导的15岁中学生每周的辅导时间在3小时以内。只有约

10%的人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多于3小时。

贝塔斯曼基金会的调查还显示,在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当中,

26%的父母不需要为此支付费用。因为他们所参加的主要是全日制公

立学校下午提供的课外辅导或者其他由政府资助的课外辅导项目。

69%的父母选择的是自费的课外辅导。其中,18%的父母每月为课外

辅导的支出少于50欧元,30%的人每月支出是51至100欧元,15%

的人每月支出是101至150欧元,4%的人每月支出是151至200欧

元,仅有2%的人每月支出超过了200欧元。根据该调查负责人科里

姆教授的计算,德国父母每个月为此平均支出87欧元。若以德国家

庭平均每月收入2988欧元来计算,课外辅导的费用占比不足3%。

多数为提高学习成绩

调查显示:有34%的参加数学课外辅导的学生有着“优秀”“良

好”或“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当考试成绩不好、学习出现问题或者当

老师指出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时,德国学生才会参加课外辅导和补

习。但在今天,情况有所改变。在贝塔斯曼基金会的调查中,有34%

的参加数学课外辅导的学生有着“优秀”“良好”或“令人满意”

的学习成绩。在德语和外语两个科目中,参加课外辅导的此类“中

上游学生”的比例分别是40%和33%。

以此来看,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弥补学习上的不足,

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避免学习上的失败(如留级)。另有一小部分

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学习成绩,以便于升入

自己所希望的学校,改善自己日后的就业机会。

在德国,除了大学生、退休教师或在职教师、失业的学术人员或

者高年级中学生等“个体户”提供课外辅导之外,也有专业化的课

外辅导机构。目前,德国最有影响的课外辅导机构是“学习圈”和

“中小学生帮手”。它们在全德国拥有1000多个特许经营的站点,

服务范围还覆盖了奥地利、瑞士、卢森堡等周边德语国家。此外,

德国各地还有许多地区性的课外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

就接受辅导的形式而言,在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中,有55%的人

得到的是一对一的单独辅导,44%的人得到的是集体辅导。还有少数

学生接受网上的课外辅导。

为了让父母放心,便于他们选择,德国的课外辅导机构通常会争

取通过中立的评估机构的认证。目前,“学习圈”和“中小学生帮

手”均已经通过德国权威检测机构的认证。德国的评估机构为此也

制订了专门针对课外辅导机构的认证标准。例如,权威机构的认证

标准包括100项左右的指标,比如免费的、无约束力的咨询和免费

的分级测试;均质的学习班,班级规模不超过5人;辅导教师经过专

业和教学法方面的培训;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定期与父母

对话,提供回馈;与公立学校的各科目教师进行沟通,以更合理地协

调安排课外辅导课,更好地满足个体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辅导班效果存在争议

调查显示:参加课外辅导并未对小学生的数学和德语能力发展

起到促进作用。

在对课外辅导效果的评价方面,研究者的发现并不一致。大多数

研究指出,难以证明课外辅导对于改善学生的成绩有积极影响。因

为课外辅导的效果受到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型、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所

接受的课外辅导的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鲁普洛夫和施耐

德2014年对德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实验研究发现,参加课外辅导并未

对小学生的数学和德语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霍森菲尔德的调查

也发现,课外辅导对于从五年级升入六年级的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没有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发现,课外辅导对于中小学生特

定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例如奥拓和米勒的实验研究显示,对

于五年级至九年级中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行为和数学成绩,课外辅

导没有带来显著的改善。不过,在动机性和情绪性变量以及数字能

力方面,接受辅导的学生比控制组的学生有显著的增长。

那么,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否受到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收入的影响

呢?对此,目前的调查结果存在矛盾。有的调查发现,父母的教育水

平和收入越高,越是倾向于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有的研究则得出

了相反的结论,即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于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辅

导的影响并不突出。贝塔斯曼基金会的调查显示,具有高级、中级

和初级毕业文凭的父母,其子女参加课外辅导的比例大体相当;父母

经济收入对参加课外辅导也只有微弱的影响。来自低收入家庭和中

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的比例都是12%,即没有区别。来

自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的比例是15%,稍高一些。这说

明,德国课外辅导尚不足以影响教育公平。(作者孙进系北京师范大

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留德博士)

【作者短评】

理性课外辅导才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德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仅占少数。即便是参加课外辅导,

每周投入的时间也不多,费用也不高,并未成为学生及其父母的沉

重负担。多数德国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是为了弥补学习中的不足或跟

上学校教学的进度。少数学生是为了变得更加优秀,但并未出现竞

争心理驱动的群体补习恐慌。此外,德国的课外辅导并未威胁到教

育公平。因此,德国的课外辅导是一种理性的、良性的存在。课外

辅导是为了平衡和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尽管课外辅导的效果遭到了研究者的质疑,却得到了父母和学生的

认可。

相比德国,我国课外培训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

身心发展,而是为了满足部分患有“落后焦虑症”的家长的需求,

帮助他们“逼着”孩子以超越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

将家长的焦虑连带着这种错误的学习价值观传给了孩子,最终一起

陷入竞争压力不断攀升的恶性循环。也正是基于这种逻辑,这些课

外培训机构才无视正规学校的教学进度和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高

强度的强化训练提供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这种培训或许能在短

期内带来机械式的知识增长,但难以促进深度学习,更别提促进独

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了,甚至还有可能造成长期的伤害。

这种校外培训已不是对中小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而成了一种加重

学生学习负担、干扰学校正常教学、放大家长教育焦虑的社会病态

性存在,并且严重违背了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

心理念,亟需加以治理。理性的课外辅导以理性的父母、理性的学

校教育和理性的社会为前提。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6:0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7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德国培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