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02 15:51:5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2日发(作者:污水处理工程)

第2课“贞观之治”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盛唐景象

导入新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

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

“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

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

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一、隋亡唐建之迷

[提出问题]

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谁能来为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隋炀帝暴虐无道。

生2:他经常远出巡游,骚扰地方百姓。

生3:他在位时,开通大运河,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加重人民的负担。

生4:……

教师过渡:老师这里也有两个有关隋炀帝的故事,我请一个同学来为大家讲一下。

多媒体展示:

献食

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为了满足船队

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

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那些州县

官员,就逼着百姓办酒席送去,有的州县,送

的酒席多到上百桌。别说隋炀帝吃不了那么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故事分享,请同学们解开“隋朝昙花一现”之谜。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

启迪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的暴政。

生2: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讲述隋炀帝暴政的有关故事,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

过大量历史事实的展示,引领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从而理解隋朝二世而亡的历

史教训。

教师过渡:隋炀帝的统治正如时人所说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正所

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隋朝就这样昙花一现。取而代之的则是威震四海,人心

所向的李渊父子。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了解唐朝建立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

高丽之战

为了炫耀武功,公元611年,他发

动对高丽的战争。他下令全国军队,不论

远近,一律向涿郡集中;还派人在东莱(今

山东掖县)海口督造兵船三百艘,造船的

设计意图:针对七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的情况,老师把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以问题的

形式展示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盛世开创之谜

教师过渡:唐高祖李渊建立了唐朝,并完成了对唐朝的统一。但是唐朝在他的继承者李世民统

治时

期发扬光大并带领唐朝走向繁荣昌盛的。李世民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此人

的人物档案。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李世民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品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

教育。

教师过渡:李世民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国君,他在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唐朝在

他的治理下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局面呢?下面让我们一同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子目“贞观之治”,来揭

开唐朝盛世开创之谜。

(一)探究盛世之因

1.开明的治国思想

教师过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探究一个国家的兴盛,首先我们要了解其统治者的治国

思想,那么唐太宗是在哪种思想指导下治理国家的呢?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唐太宗的话,思考问题。

多媒体展示:

[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来为大家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提出问题]唐太宗把人民群众比作水,又说“水能把船掀翻”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大

家回忆一下是什么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说明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生2: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

[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样的亲身经历会促使唐太宗产生怎样的治国思想?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他会爱惜百姓。

生2:他会重视人民。

生3:他会减轻赋税。

生4:……

教师过渡:唐太宗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在开明思想的指导下于贞观年间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政

策和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太宗的治国良策。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理解资料,论从史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步认识到唐太宗的开明

思想。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贞观政

要》

2.有效的治国良策

[提出问题]首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从经济、政治、用人三方面找出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方法引领:自主学习课本内容,然后小组合作,进行问题探究。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唐太宗在经济上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

欲望。

生2:唐太宗政治方面的措施有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生3:在用人上,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

晦做丞相,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分层次理解、记忆治国措施。

教师总结:唐太宗作为国君不但从自身做起,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还想方设法通

过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减少官吏的数量等措施减轻农民负担;此外他还虚怀若谷、虚心纳谏、广

开言路,使得贞观年间人才济济。特别是唐太宗虚心纳谏,成为贞观年间的一大特色。

[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课内外知识来讲讲有关唐太宗虚心纳谏的精彩故事。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讲魏征的故事。

生2:讲房谋杜断的故事。

生3:讲长孙太后的故事。

生4:……

教师过渡:正是因为唐太宗开明的思想、宽广的胸怀,最终以其恢弘的气度赢得了贤才谏臣的

支持,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实施,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

赏贞观之治的盛世之景。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们分享历史故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讲故事的同时形成

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感受盛世之景

多媒体展示:

景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景二“(经过唐太宗统治后)天下大稔。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粮,

取给于道路。”

[提出问题]这是不同时期的两段历史场景,它们各描绘了怎样的历史场景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景一描绘了贞观初年茫茫千里,既无人烟也无家畜的荒凉萧条的社会景象。

生2:景二描绘了唐朝在唐太宗治理下,出现了经济富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提出问题]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了景一或景二的时期,谈谈你可能会有什么切身感受?

生1:如果回到景一,我会感到害怕,因为当时社会混乱。

生2:景一让我感到饥饿,因为千里无人烟。

生3:如果在景二,我会感到很安全。

生4:如果回到景二,我会感到幸福,因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造成这两种不同社会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景一是由于隋朝末年的残暴统治和多年的战争造成。

生2:景二是由于唐太宗在开明的思想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国良策造成的。

(三)畅谈盛世之感

[提出问题]俗话说“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通过以上“因果关系”的探究,我们应吸取怎

样的历史经验教训呢?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要爱护百姓,人民才能拥戴你。

生2:要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生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历史材料,对比两则材料的不同,引导学生在史料中认识问题、理解问题,

从而感悟历史的真谛。

教师总结:正是由于唐太宗都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所以在他的治理下,

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的局面。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提出问题]但人无完人,唐太宗统治后期好大喜功,也做了不少不利社会发展的事情,但我们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从主流方面客观地评价。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对唐太宗这一人物做

一个公正的评价。

方法引领:引领学生学会客观、公正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会历史唯物

主义的分析方法。

教师总结: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

任,虚心纳谏,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是一位明君。

教师过渡:唐太宗墓碑上清楚地记载了他的丰功伟绩。但在唐朝,却有一座“无字碑”,它是

谁的呢?为什么又没有文字呢?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无字碑”,探究无字之谜。

三、“无字碑”之谜

多媒体展示:武则天无字碑

[提出问题]为什么上面没有文字?

生1:立“”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生2:武则天立“”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为好。

生3:武则天是一个有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生4:……

[提出问题]根据你的了解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她心狠手辣。

生2:她很有心计。

生3:她很残暴。

生4:……

教师过渡:那么在伟人眼中的武则天又是怎样的呢?毛泽东曾对武则天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说

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可见,毛泽东对武则天的评

价相当之高,这说明武则天作为一个统治者是有突出政绩的。

[提出问题]你知道武则天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吗?她的统治在唐朝起了什么作用?请

同学们自学课文回答。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重视生产和重用人才。

生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提出问题]她有政绩,但她也有很多过失,如她任用酷吏,滥杀大臣等,那我们应如何公平、

客观地评价武则天呢?

多媒体展示:评价历史任务的方法,进行方法引领,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述说对武则天的印象和评价,然后再展示伟人对她的评价,引发学生的思

维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师总结: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是这样评价武则天的,说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意思是她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从政治上来看,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

女皇帝,女政治家。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贞观之治”,了解了唐朝的建立,学习了唐太宗时期所形成的贞观之治,以及唐

太宗之后武则天对唐朝的治理和对盛世的发扬。常言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那么同学们学习了“贞

观之治”这一课,联系自身,你学到了什么,又从中获得了什么呢?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5:5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6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