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
优秀初中数学教案范文模板
数学可以促进世界科学的发展,数学教育对我们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妨写一份数学教案与我们分享。你是否在找正
准备撰写“优秀初中数学教案”,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
文参考!
优秀初中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
度。
2.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
方法。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简洁的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
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
与点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
第2页共25页
合,简称“三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
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
∠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
二、新课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
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
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
质得到∠A=∠B=C,又由∠A+∠B+∠C=180°,从而推出
∠A=∠B=∠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
∠1和∠ADC的度数。
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点,可知AB为BC底边上的
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
第3页共25页
从而∠ADC=90°,∠l=∠BAC,由于∠C=∠B=30°,∠BAC可求,所
以∠1可求。
问题1:本题若将D是BC边上的中点这一条件改为AD为等腰
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BC上的高线,其它条件不变,计算的结果
是否一样?
问题2:求∠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命题,对的打“√”,错的打“×”。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
2.如图(2),在△ABC中,已知AB=AC,AD为∠BAC的平分线,
且∠2=25°,求∠ADB和∠B的度数。
3.P54练习1、2。
四、小结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推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为
60°。“三线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个结论成立,
其他两个结论一样成立,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五、作业:1.课本P57第7,9题。
2、补充: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BD、CE是中线,求
∠CBD,∠BOE,∠BOC,∠EOD的度数。
12.3.2等边三角形(二)
教学目标
第4页共25页
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I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回顾上节课讲过的等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每一个角相等,都等于60°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1、2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4的等边三角形的判断方法.
II例题与练习
1.△ABC是等边三角形,以下三种方法分别得到的△ADE都是等
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①在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
②作∠ADE=60°,D、E分别在边AB、AC上.
③过边AB上D点作DE∥BC,交边AC于E点.
2.已知:如右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并且
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
分析:由已知显然可知三角形APQ是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
60°.又知△APB与△AQC都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外
第5页共25页
角性质即可推得∠PAB=30°.
3.P56页练习1、2
III课堂小结:1.等腰三角形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V布置作业:1.P58页习题12.3第ll题.
2.已知等边△ABC,求平面内一点P,满足A,B,C,P四点中
的任意三点连线都构成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12.3.2等边三角形(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二、新授: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角都是60°;三边上的中线、高、
角平分线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
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
注意:推论1是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
推论2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0,不论这个角是顶
角还是底角,就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反映的是
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3.由学生解答课本148页的例子;
第6页共25页
4.补充: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BD是AC边上的中线,
DB⊥BC于B,
∠ABC=120o,求证:AB=2BC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BD=30o,如能构造有一个锐角是30o
的直角三角形,斜边是AB,30o角所对的边是与BC相等的线段,问题
就得到解决了.
优秀初中数学教案2
总体说明:
完全平方公式则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一
种归纳、总结.同时,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是初中数学中运用推理方
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
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有较大好处.而且完全平方公式是
后继学习的必备基础,不仅对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作用,
更是以后学习分解因式、分式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
恒等变形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
能力的作用.因此学好完全平方公式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
当重要的意义.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的第8
小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与推导完
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学情分析
第7页共25页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习了
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这
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方差公式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
了探索和应用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一定的符
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很多探
究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
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数学能力:
(1)由学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
号感与推理能力.
(2)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暴露出来进行分析,避免形成教学上的
“相异构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
2、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第8页共25页
教学难点:1、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2、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的认知及正确应用.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十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验证
——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数形结合——进一步拓广——
总结口诀——公式应用——学生反馈——学生PK——学生反思
——巩固练习.
第一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
活动内容:计算:(a+2)2
设想学生的做法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a+2)2=a2+22
②(a+2)2=a2+2a+22
③正确做法;
针对这几种结果都将a=1代入计算,得出①②都是错误的,但
③的做法是否一定正确呢?怎么验证?
活动目的:在很多学生的头脑中,认为两数和的完全平方与两数
的平方和等同,即:
(a+2)2=a2+22,如果不将这种定式思维,就很难建立起一个正
确的概念;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这种错误或其它错误充分暴
露出来,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原有的定式思维是错误的,为下一
步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验证(a+2)2=a2–4a+22
第9页共25页
活动内容:(a+2)2=(a+2)•(a+2)=a2+2a+2a+22
活动目的:在前一环节已经打破了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式的基础
上,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第三环节: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
活动内容:
(a+b)2=(a+b)(a+b)=a2+ab+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体验到发现的
快乐.
第四环节:数形结合
活动内容:设问: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很多公式都都可以用几何
图形进行解释,那么完全平方公式怎样用几何图形解释呢?
展示动画,用几何图形诠释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
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诠释完全平方公式?(课后思考)
活动目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与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数与
形是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五环节:进一步拓广
活动内容:推导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方法1:(a–b)2=(a–b)(a–b)=a2–ab–ab+b2=a2–2ab+b2
方法2:(a–b)2=[a+(–b)]2=a2+2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由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拓广到两数差的
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体会到符号差异带来的结果差异,由第二种推
导方法体会到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是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应
第10页共25页
用.
第六环节:总结口诀、认识特征
活动内容:比较两个公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a+b)2=a2+2ab+b2
(a–b)2=a2–2ab+b2
特征:①左边都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两者仅有一个符号不
同;右边都是二次三项式,其中第一、三项是公式左边二项式中每一
项的平方,中间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两倍,两者也仅一个
符号不同;
②公式中的a、b可以是任意一个代数式(数、字母、单项式、多
项式)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的两倍在中央.
活动目的:认识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口
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避免学生在应用该公式中出现错误.
第七环节:公式应用
活动内容:例:计算:①(2x–3)2;②(4x+)2
解:①(2x–3)2=(2x)2–2•(2x)•3+32=4x2–12x+9
②(4x+)2=(4x)2+2•••••(4x)()+()2=16x2+2xy+
活动目的:在前几个环节中,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感性
认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以及下一环节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经历认识
——模仿——再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第八环节:随堂练习
第11页共25页
活动内容:计算:①;②;③(n+1)2–n2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完全
平方公式的理解是否到位,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是否得当,以便教师
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第九环节:学生PK
活动内容:每个学生各出五道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题给自己的同
桌解答,比一比谁的准确性率高,速度快.
活动目的: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进一步巩固学生
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第十环节:学生反思
活动内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收获1: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收获2:了解了两数和与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之间的差异;
收获3: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对一堂课的归纳与总结,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
式的认识,体会数学思想的精妙.
第十一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P43习题1.13
优秀初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
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第12页共25页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
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
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身高1.73米,体重58.5
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
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
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
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
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第13页共25页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
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
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
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
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
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
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
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
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
然后师生交流.
第14页共25页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
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
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
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
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
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
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
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
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
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
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第15页共25页
本课作业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1,2,4,5(第3题作为下
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
生的需要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
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
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
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
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
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
数量),书本的例子
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
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
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
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
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
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
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
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16页共25页
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
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
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
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优秀初中数学教案4
课题名称:完全平方公式(1)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
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
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
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
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
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
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
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第17页共25页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
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
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
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
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
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
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
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
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第18页共25页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
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
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
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
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
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
第19页共25页
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
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
第20页共25页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a-2b)2=a2-2ab+b2
()②(2m+n)2=2m2+4mn+n2
()③(-n-3m)2=n2-6mn+9m2
()④(5a+0.2b)2=25a2+5ab+0.4b2
()⑤(5a-0.2b)2=5a2-5ab+0.04b2
()⑥(-a-2b)2=(a+2b)2
()⑦(2a-4b)2=(4a-2b)2
()⑧(-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x+y)2=______________;②(-y-x)2=_______________;
③(2x+3)2=_____________;④(3a-2)2=_______________;
⑤(2x+3y)2=____________;⑥(4x-5y)2=______________;
⑦(0.5m+n)2=___________;⑧(a-0.6b)2=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第21页共25页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
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
得了进步。
〈七〉[作业]P34随堂练习P36习题
优秀初中数学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
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第22页共25页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
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
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
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
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
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
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
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
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
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
第23页共25页
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
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
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
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
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
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
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
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
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
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
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
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
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
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
第24页共25页
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
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
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
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
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
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
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
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
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
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
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
第25页共25页
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
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
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
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
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
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
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五、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教育方案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5:4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