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不会爆发第三次战争
中国与日本,两个在历史上紧密联系的国家,在十九世纪和二十
世纪共发生了两场战争。两国各取得一场胜利。从二战以来,中
日两国在国家关系上,此起彼伏,有过寒冬期,也不乏暖春期,
总体而言,两国关系日渐发展成熟。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围
绕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中日之间的火药味渐浓,无论是普通民
众,学者,还是政府,都在争相讨论、担忧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即中日即将爆发第三次战争?
作为一名普通的外交学专业学生,从自己掌握的知识出发,我认
为中日之间缺乏第三次战争的基础。我们都知道,战争是解决国
际问题的最暴力的手段,也是矛盾不可调和的最终解决办法。战
争是在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妥协以及博弈等等行为均告失败
后,国家间始终无法解决可能会触犯本国家底线的矛盾以及冲
突,于是不得不采用这种最终极、最暴力的方法,来实现国家的
利益诉求。从战争的需要角度出发,我也认为目前中日两国还不
至于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现存的矛盾与冲突。
下面我将从两个主要方面论述中日不会爆发战争的因素。
首先,从现在的国际环境出发,全球化把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现在的国际体系是以美国为首的单极
世界体系,中国与日本也是单极世界里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我
们也可以看到在苏联解体以后,也就是在后冷战时代,两个大国
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传统大国,经
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者弱国之间的局部战争。或者是两个
小国之间的战争。民主和平论,已经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从后
冷战时代看,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的理论也是成立的。日本已
经发展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中国正处长在转型时期,已经具有民
主国家的规模。从后冷战时代的国家间战争历史出发,我认为中
日战争是不会爆发的。
其次,我会从中日两国的国家关系出发论述。
从两国政府层面分析,中日两国今年均选举产生了新的国家领导
人。或许日本右翼极端势力的代表----安倍晋三上台重新执政,
被很多人解读为中日战争的前奏。我们可以看到安倍晋三在竞选
中的激进口号,将防卫军改进为国防军,重新修改日本宪法等等。
竞选的口号往往是为自己造势,为了获取更多的选票。当他真正
上台执政时,就不得不面对国家发展的全局,重新审视形势,做
出正确的选择。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与日本的政府间始终
保持正常往来,至今还保持着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与日本的政
府还在不断进行博弈与妥协,并非是在促进战争。钓鱼岛问题形
势严峻,但并非是不可解决。我认为接下来的时间内还会重新回
到搁置争议的共识上。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还会得到缓解。
在经济方面,中国与日本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方面,日本是中
国在世界上三大贸易伙伴之一,贸易额达到1390.6亿美元,仅
次于美国与欧盟。在日本方面,中国则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
贸易额达到1108亿美元。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在经济贸易方面
的联系是多么的密切。中日作为世界第二、三大经济体,倘若发
生战争,两国的经济何去何从?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时
期,经济突飞猛进,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们是否愿意
承担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爆发战争所带来的伤害?我认为这是
得不偿失的选择。
在军事方面,中日两国也是实力相当。中国是一个核国家,日本
的军事力量也不容忽视,也可以在短时期内制造出核武器,可以
认为日本是潜在的核国家。我们都知道,核武器的力量可以互相
毁灭。倘若中日爆发战争,均使用核武器,最终只能得到一个
两败俱伤的局面,中国与日本会为了这样的结局去发动战争吗?
答案是否定的。抛开核武器而言,中国与日本的常规武器谁更占
优势,这也只能理论上作推测,因为中国与日本已经很久没有发
生战争。因此战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双方均不清楚敌人的
前提下,贸然开启战端,这不是一个国家的理性选择。
在社会文化方面,我们也可以分析中日缺乏战争的基础。我们都
知道,日本在历史上是一个尚武国家,军国主义色彩在二战时期
暴露无遗。二战的失败,或许对日本而言是一个耻辱,他们或许
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败给中国的,由此有人推测,日本有一天会再
次开启中日战争,报二战落败的一箭之仇。其实,我认为我们不
能再以二战前的惯性思维去看待日本的文化。因为二战以后,日
本一直紧紧依靠着美国,学习着美国的先进文化与制度。我们可
以看到今天的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度文明的国家,
民众的观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再给日本套上军国主义的帽子,
难免贻笑大方。我认为日本已经不再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在钓鱼
岛问题上,日本民众表现出来的冷静和理智也恰恰证明了这一
点。
反观我们中国,在历史上一向以爱好和平著称。我们中国民众也
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在钓鱼岛问题上,部分民众出现了严
重的打砸抢的非理性行为,很多人由此推测,中国民众的对日战
争热情高涨,战争的形势是箭在弦上。其实这种分析是很不客观
的。我们仅仅看到的是中国部分民众的对日不满情绪,其中也不
乏那些企图借助钓鱼岛问题来表达自身对社会、对政府的不满情
绪,而反日只是一个幌子。或许很多人也认为,中国存在浓厚的
仇日反日情绪,因为日本给我们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可
以理解民众的不满情绪,但是我们也要保持克制与理性,不能被
激进的情绪所驱使,做出极端的行为。钓鱼岛之争会持续下去,
但是这不会成为中日战争决定因素。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5:3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