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
(《古代汉语教程》第142页、177页)
一、常见的否定词
•不、弗、毋、勿、未、否、非、微
•无
•莫
“罔”、“亡”经常假借为“无”:用作
动词,相当于“没”、“没有”;用作副
词,相当于“不”、“不要”(义同
“毋”)。
[否定性副词]
[否定性动词;否定性副词]
[否定性代词]
二、“不”与“弗”
•两者的区别是:“不”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
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
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
物动词,且经常不带宾语。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
语·宪问》)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欲,则请除之,无
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否定及物动词而又带宾语的属于例外: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有少量“弗”字否定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的用
例: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尚书·舜典》)
纳,选入,这里是“担任”之义。大麓,官名,
守山林之吏。
•今吕氏王,大臣弗平。(《史记·吕太后本
纪》)弗平,不平,不悦。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如果出
现了名词,该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左传·成公三年》)
•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
传·庄公十年)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孚,诚信感人。福,赐福、保佑。
三、“毋”与“勿”
这两个否定词都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劝阻,等
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在语法意义上,
“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在上
古汉语中(尤其是先秦时期),“毋”后面的动词
一般带语,“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史记·淮阴侯列传》)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百亩之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孟子·梁惠王上》)
古书中“毋”经常写作“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魏风·硕
鼠》)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漫。
(郑伯克段于鄢)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欲,则请除之,无
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齐晋鞌之战)
如果“无(毋)”、“勿”的后面带
了名词,该名词用如动词。
•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籍,史
册。
四、“未”
“未”表示动作尚未完成(与“既”相
对)。需要指出的是,“未”除了表示否
定和包含时间性以外,还带有一定的主观
性:对以往(过去以迄现在)表示否定,
对将来却表示可能或愿望。因此,“未”
准确的意思大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还没
(有)”。
广州话中有两个否定词“冇”和“未”,
其区别是:“冇”表示客观报导的事件没
有发生,是客观已然否定;“未”表示某
事件应发生而到说话时尚未发生,是主观
已然否定(参见刘丹青,2005)。
•佢冇去。(客观叙述“他没有去”这一事
件)
•佢未去。(他尚未去,但可能他将要去)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郑伯克段于鄢)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
复。(晋灵公不君)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
《出师表》)
有时候,“未”字并非用来表示动作还没
有完成,它只是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这
时“不”的意义差不多。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
为迟也。(战同策·楚策四)
五、“否”
经常用在肯定与否定叠用的句子中,表示否定
的一面。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晋灵公不
君)
•“否”还可以作为应答之词,这时跟“然”是
对立的,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是”、“不对”。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
“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孟子·滕文公上》)
六、“非”
“非”用于名词性谓语前,表示否定性判
断,可以翻译为现代汉语的“不是”,但
它的语法意义和“不是”并不相同:“不
是”是否定副词“不”加系词“是”,而
“非”仅仅是个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
整个谓语部分。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又相之。(《论语·宪问》)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孟子·梁惠王上》)
•“非”用在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前,用来
否定某种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
否定。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
惠王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古书上“非”有时写作“匪”。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
舟)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七、微
“微”义同“非”,否定的也是名词性成分,
不过它主要用在“微+名词+不+动词性成分”
这样的组合中。
•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左传·哀公十六年)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微白起,吾不能灭赵乎?(战国策·中山策)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非、匪、微】
•在古代汉语中,这三个否定副词为同源词,
均属微部[əd],“非”、“匪”同为帮母
[p],“微”为明母[m],帮、明旁纽(唇
音)。
八、无
•字形上“無”、“无”两种写法都有。
“无”作为动词是“有”的反面,它后面
跟的是名词或名词短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
公不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如果“无”的后面出现动词或形容词,该动词
或形容词则用如名词。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
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战国
策·齐策四)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无”用在“有”前是副词,“无有”的
意义与“无”相当。
•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
戮乎?(左传·齐晋鞌之战)
•有时候古书上“无”写作“毋”。
•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母翼而
飞。(《战国策·秦策三》,第十七章
《秦攻邯郸》)
【靡、蔑、无】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
雅·荡》)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诗经·大
雅·板》)资,财物。前一句言民众遭遇死
亡祸乱而丧尽资财。师,众,指民众。
三字意义均为“无”义,均为明母[m];
“蔑”为月部[iǎt],“靡”为歌部[ı̌a],
“无”为鱼部[ı̌wɑ]。歌月对转,歌鱼旁
转。
九、“莫”
“莫”是个否定性无指代词(或叫“无定
代词”),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当的代
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
西或事情)”。“莫”字前面的先行词表
示它所代替的人或事情(兼表代替的范
围),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
公不君)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古书上有时“莫”也用作否定副词,相当
于“不”。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小雅·小
旻)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汉代以后,“莫”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相
当于“勿”。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
记·商君列传)
•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三国志·魏书·方
技传)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
二首其一)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汉
纪·献帝建安十三年)
•
附论“或”字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与无指代词“莫”相对的是肯定性无
指代词“或”,义为“有的人(东西,事情)”。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
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
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
文公上)蓰,五倍(指价格)。
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一现象主要
适用于“不、毋、未、莫”,“弗、勿、
非、微、无”并不适用,这是因为后五个
否定词,“弗”、“勿”后面的动词一般
不带宾语;“非”是否定的整个(名词)
谓语;“无”本身是动词。
从甲骨文时代开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
置的现象就很常见了,而且很少有例外。
•河杀我,不我杀?(乙,5406)
•王亥不我祟?(丙,3)
•帝不我降暵?(乙,7743)
•贞:勿伐邛,帝不我其受又?(通,366)
•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左传·文公二年)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孟
子·滕文公上》)
•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庄
子·杂篇·徐无鬼》)
•姜曰:“夫子愎,莫之止,将不出,我将止之。”(左
传·襄公二十八年)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
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吾未之闻也。(《孟子·离娄上》)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
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吕氏春
秋·不侵》)共其养,这里指接受其供养。众人畜
我,像养活众人一样养活我。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
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柰何﹖”
(《吕氏春秋·权勋》)
•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
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
(《左传·襄公十四年》)毋是翦弃,即“毋翦弃
是”,“是”作宾语。祈使句。蠲,明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
风·硕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吕氏春秋·孟夏纪
第四·劝学》)
•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礼记·檀弓上第三》,1)
•君曰:“余不女忍杀,宥女以远。”(《左传·昭公元年》)
•如果句子子中出现了助动词或副词,那么代词宾语要置于助动词
或副词之前,即构成“否定词+代词宾语+助动词/副词+动词”结
构,这说明代词宾语要紧靠否定词,而不必紧靠动词,这可能是
为了在韵律上构成一个韵律词。
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否定句中的宾语是
“动·代宾”结构,则其中的代词宾语往往
单独前置。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
避。(庄子·人间世)
古汉语中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律并不严格,上
古文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否定句中代词的宾语
是后置于动词的。
•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
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尚
书·周书·金滕》)
•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
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
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庄子·外
篇·知北游》)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庄子·则
阳》)
•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
•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识其他。(左
传·僖公九年)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左传·宣公三年)
•里克对曰:“非故也。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
太子从,以抚军也。今君居,太子行,未有此也。”
(《国语·晋语一》)
•魏王为九里之盟,且复天子。房喜谓韩王曰:“勿听之
也,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王与大国弗听,魏安
能与小国立之。”(《战国策·韩策三》)
据徐丹(2004:12)的统计分析,上古汉语中
第一人称代词“我”和“不”搭配,有VO和OV两
种语序;第二人称代词“尔”、“女”/“汝”和“不
”搭配时,绝大多数场合是OV的形式。只能在
宾语位置出现的第三人称“之”如果和“未”、“
莫”同现,常见的形式是OV,但当“之”和“不”
一起使用时,VO的形式是主流。
•gicalChangeofChine
Syntax,OxfordPress.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OV语序VO语序OV语序OV语序VO语序
不不我V不V我不尔V
不女V
不V之
未未之V
莫莫之V
到了汉代,除了“未之V”、“莫之V”以
外,其它否定副词后的代词宾语大都置于
动词之后。比如先秦典籍中否定句中的前
置宾语代词,在东汉的注文里都发生了后
移。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
即。(《诗经·郑风·东门之墠》)郑玄笺:
“我岂不思往女乎?女不就迎我而俱去
耳。”
汉魏以后,在接近当时口语的文献,如《世说
新语》、《百喻经》里,否定代词宾语几乎全
都移到动词后面去了,但在历代文人的作品中
仍不乏这种仿古句式。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
谊:论积贮疏)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
志·蜀书·诸葛亮传)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现代汉语成语:时不我待
至于否定句中的名词宾语,一般在动词后
面,古今如此。也有少数放在动词前面的。
往往是为了强调,结构整齐或音节和谐。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
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臣死且不避,巵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
纪)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5:3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5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