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四海,留根铸魂——观留学⽣博物馆有感
上海留学⽣博物馆纪念着中国留学的历史。探究留法勤⼯俭学⼜怎能少的了这⾥呢?
7⽉12⽇,我们⾛进了留学⽣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馆以及系列线上展览。
在这⾥,我第⼀次了解了留学的历史渊源及其在近代的发展。
留学⼀词起源于唐朝,繁华的⼤唐吸引了⼤量的外国⼈,其中⽇本派出了数量众多的谴唐使,⽽长期留在中国学习的⼈
就被称为“留学⽣”。⾃此,留学⼀词沿⽤⾄今。
但,留学现象早在公元前496年就已经出现。留学⼜称游学,公元前496年,孔⼦带领着⾃⼰的门徒周游列国,开创了
留学⽂化的先河,成为了世界留学⽂化的师祖。
古希腊先哲的讲学,公元前三世纪为了研习佛教原典掀起了异域求学了热潮,⽞奘⼤概是最著名的留学⽣了,在此后的
各个历史阶段,世界留学运动始终没有停歇,为世界⽂化的交流发展做出了极⼤的贡献。
在中国近代史上,留学运动更是达到了⾼潮,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发展史就是⼀部留学⽣历史。
作为留学先驱的容闳,他在传教⼠的带领下赴美留学,⾃耶鲁毕业归来,他极⼒促成了“留美幼童”计划,培养出了詹天
佑等⼈才。
⽽鸦⽚战争之后,为了救亡图存,留学⽇本以及留美、留法、留苏的中国学⽣⼤批出现,他们将新思想,新技术带回祖
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留学⽣博物馆特意开辟了两弹⼀星展区,在这⾥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影,有钱学森、杨振宁、邓稼先等前辈,他们
在外学成之后,不为名利所动,排除万难回国提升了祖国的国防⼒量,他们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两弹⼀星元勋。他们留给
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科研成果,更是历久弥新的两弹⼀星精神。他们以民族复兴为⼰任,追求卓越,扎根⼤漠,报效
祖国和⼈民,这⼀份爱国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这些后辈认真学习,引为榜样。
在结语中我们看到邓⼩平写下的尊重知识,尊重⼈才。这是对于留学⽣群体的肯定,是对于⽂化交流、传播的⽀持。⽽
尾厅名为“留根铸魂”的雕塑则代表着千千万万中国留学⽣同样⽕热的中国⼼,是离家千⾥依旧满载乡愁、难以割舍的灵
魂,与祖国⾎脉相连的灵魂。
如今的我们不也是如此?远游求学,眼眺四海;⼼怀祖国,留根铸魂。
如果说数字展馆带给我们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留学⽣历史的全貌,那么线上专题展览则是对于某个留学活动的具体描述。
“留法勤⼯俭学⽣的兴国路”专题展览让我们重温了这段历史,完整地了解了留法勤⼯俭学的起源、发展与兴盛。同时⽤
书信等史料更全⾯地展⽰了留法勤⼯俭学筹备者、参与者的努⼒。李富春、陈桥年、陈延年、李劼⼈,⼀个个⼈物介绍
让我们认识了更多仁⼈志⼠、更深地了解了他们的⽣平事迹。
华法教育会组织出版的部分刊物
吴⽟章为留法事给蔡元培和李⽯曾的信
1916年4⽉22⽇,华法教育会在巴黎布热路8号的巴黎⾃由教育会内正式成⽴,图为华法教育会北京分会。
1919年,重庆关监督发给留法勤⼯俭学⽣杨和的护照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4:4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3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