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发展史
未来说⽆⼈新零售2.0的上线,使很多⼈产⽣了疑问,到底什么是新零售
零售的发展史本质上是“消费识别”的变⾰史,最初的零售是⼀种“熟⼈服务”,服务半径很⼩,客⼈都很熟悉,依靠服务⼈
员的“⼈脸识别”提供服务,所以,赊销在零售服务中⼗分普遍。后来,零售发展成为⼀种“⽣⼈服务”,企业与客⼈之间
靠“会员卡”“信⽤卡”建⽴相互信任,于是,消费识别由“⼈脸识别”发展到“电⼦识别”。
⾃从有了智能⼿机,“⼿机识别”加上⼿机APP,已经成为主流的“消费识别”⽅式。接下去⽤什么识别?两个基本趋势:⼀
是语⾳识别,⼿机APP升级为语⾳APP,⼆是“⼈体识别”,完全采⽤⼈⾃⾝的⼿掌动脉识别,⽆需⼿机、⽆需安装
APP,扫⼿进店即可购物、拿了就⾛、⽆需结账、⾃动扣款。最好的⽀付⽅式就是⼈本⾝,⼈体识别是零售业回归⾃然
的趋势。如果真能实现,这将超越亚马逊模式。
2017年7⽉11⽇⼀早起来就看到“⼿机联商⽹”先后发布了两篇有关“零售⾰命”的⽂章。⼀篇是介绍京东集团CEO刘强东
在《财经》杂志发布的署名⽂章《第四次零售⾰命》,提出了“零售的改变其实是背后零售基础设施的改变”的观点;另⼀
篇题为《张近东:零售业的第三次⾰命发⽣在苏宁》的⽂章介绍了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有关“智慧零售就发⽣在
中国”的观点。
“两东”在⽹上同时发布零售⾰命的观点,⼀东说零售经历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三次⾰命以后,正在发⽣
以“零售基础设施”改变为标志的第四次零售⾰命;另⼀东说零售经历了实体零售、虚拟零售两次⾰命以后,将进⼊“智慧零
售”时代,这是零售的第三次⾰命。
零售到底发过⼏次⾰命?我国零售变⾰有何特殊性?未来零售向何处去?本⽂将通过各路专家与⾏业的观点综述,向⼤家
展⽰上下两千余年的零售发展史与零售发展观。
李飞的⼋次零售⾰命论
2003年9⽉,清华⼤学教授李飞的学术专著《零售⾰命》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该书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
始,中国爆发了⼀场综合性的零售⾰命,西⽅150年以来爆发的百货商店、⼀价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
⼼、⾃动售货机、步⾏商业街、⽹上商店等⼋次零售⾰命,⼏乎同时在中国出现。对世界⼋次零售⾰命进⾏了较为完整
的论述,对中国的零售⾰命进程进⾏了整体回顾,对中国零售⾏业各业态的发展趋势进⾏了推断,同时提出了较为系统
的发展建议。
但上述⼋次零售⾰命的阐述,有4点需要补充说明。
1、专业专卖店是⼀种会裂变与聚会的零售业态
随着商标的⼴泛应⽤,各国相应地制定了保护商标专⽤权的法律,这就为经营某种特定商标(品牌)产品的专业商店的诞
⽣奠定了基础。这种以品牌来划分的专业商店通常被称为“专卖店”。
到了现代,那些拥有著名品牌的制造商相继开发了同品牌的系列产品,从⽽使专卖店所经营的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不
过这类专卖店与经营⼏类商品的专业商店⼜有所不同,前者的特点是经营商品品牌具有排他性,它只经营同⼀品牌的不
同种类商品。
专业店(specialitystore)是指以专门经营某⼀⼤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例如办公⽤品专业店(officesupply)、玩具专业
店(toystores)、家电专业店(homeappliance)、药品专业店(drugstore)、服饰店(apparelshop)、家居建材商店(home
center)等。
专业店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商品类别。不同国家对专业店的分类有⼀定的差异,有些国家分得细,有的国家分得粗。美国
把专业店分为:汽车及零部件经销店、家具与家居装潢店、电⼦电器店、建材经销店、⾷品饮料店、保健⽤品及药品
店、加油站、服装服饰店和运动、休闲、图书、⾳乐⽤品店等九类。⽇本对专业店的分类在美国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燃
料店、农具店以及其他⾮⾷品类专业店。欧洲国家⼀般把专业店简单地分为三⼤类:⾷品饮料烟酒专业店、医药品、化
妆品专业店和其他⾮⾷品专业店。
国际零售业的统计数据显⽰了两个50%,即专业店的销售额占全球零售额的50%,有50%的⼤型零售公司最终都开发出
国际零售业的统计数据显⽰了两个50%,即专业店的销售额占全球零售额的50%,有50%的⼤型零售公司最终都开发出
⾃⼰的专业店。所以,专业店曾经是⼀种⾮常重要的零售业态,⾄今在零售业中仍然占有着⾮常重要的地位。
2007年8⽉,商务部颁布了《家电专业店经营规范》(2007年12⽉1⽇起实施),该规范根据营业⾯积和经营品种的数
量,将家电专业店划分为⼤型店、中型店和⼩型店。2010年新的零售业态标准(讨论稿,⾄今尚未发布)将专业店分为专
业市场和专业超市。其中专业市场(SpecialityMarket)是以经营某⼀类别商品为主,采⽤摊位制管理⽅式的零售业态。专
业店(SpecialityStore)是以专门经营某⼀⼤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包括办公⽤品专业店(OfficeSupply)、玩具专业店
(ToyStores)、家电专业店(HomeAppliance)、药品专业店(DrugStore)、服饰店(ApparelShop)、家居建材商店(Home
Center)等。
随着商品品种的增加,或经营模式的进化,新的专业店将不断分化出来。专业店是⼀种既能裂变⼜能聚合的零售业态,
裂变取决于产品的专业化、消费的精致化,裂变以后会在商业街、综合体再聚合。产品越多,专业店也越有条件发展,
如现在有了健⾝器材,就出现了健⾝器具专业店,⽽运动与健⾝的流⾏不仅推动了健⾝器材专业店的发展,更产⽣了⼀
系列与运动相关的专业店的发展,如运动休闲装专业店。
2、⼀价商店是百货店的延伸
⼀价商店是百货公司经营的延伸,是指所有商品按同⼀零售价格出售的商店。如美国的1美元商店、10美元商店。⼀价
商店⼤多以经营⽇⽤⼩商品为主,并采取廉价促销策略。
⼀价制作为⼀种销售⽅式,起源于英国。1884年,英国马狮百货公司的创始⼈⽶⾼·马格斯(MichaelMarks)在英国北部
的列斯(Leeds)租了⼀个不⼤的桌⾯货位,他把货摊分成两部分,把所有价值1便⼠的货物放在⼀边,另⼀边摆放货价⾼
于1便⼠的商品,这些货物全都各⾃标价。1便⼠货摊上⾯悬挂着⼀块牌⼦,上⾯写着:“不⽤问价,全部1便⼠”(Don't
asktheprice,It'sapenny.)。
有⼈把它称为⼯业⾰命以来最成功的⼴告⼝号之⼀。马⽒从中领悟到了商业经营的两条简单的定律,即让顾客⾃选货物
和⾃助购物。其实,⾃20世纪30年代开始,这两条定律已成为经营零售业的基本原则。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李飞教
授才将“⼀价商店”作为⼀次零售⾰命。
⼀价制作为⼀种商店模式则起源于美国,美国百货公司的创始者最早提出了“⾔⽆⼆价”的经营⽅针。19世纪末,美国⼈
乌和夫(Woolworth)⾸创了⼀价制的商店模式,以5美分或10美分的价格销售商品。所以,⼀价商店是百货公司中“⾔⽆
⼆价”经营⽅针的延伸。到了20世纪初,这种零售形式传到欧洲,曾⼗分流⾏。沃尔玛创始⼈也曾经经营过⼀价商店。
⼀价商店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便利和廉价,但它对传统商店却构成了巨⼤的威胁,因⽽引起商界的排挤,某些地⽅政府甚
⾄⽤法律来限制⼀价商店的创办。第⼆次世界⼤战以后,⼀价商店⼜重新抬头,但它已⾯⽬全⾮,⽇渐演变成为折扣商
店及杂货商店。
3、便利店的发展具有很⼤的想象空间
便利店(conveniencestore,CVS)是指营业⾯积在200㎡以下,满⾜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的的零售业态。早在我国
近代,就存在着两种便利店:⼀种叫“仕多店”,其名称来⾃英语“Store”,是⼀种“洋便利”;另⼀种叫“烟杂店”,是⼀种“⼟
便利”,商业街、弄堂⼝,凡是有⼈的地⽅⼤多会有这种“⼟便利”。我国现代便利店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内资便利店
实施快速展店策略建⽴了“地盘优势”,但随着外资便利店进⼊内地市场并快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使内资便利店系统⾯
临转型发展的挑战。
国外出现了⼩业态占主导的零售发展趋势。如最近50年⽇本零售业态的演变经历了百货时代、综超时代、便利时代。
1972年⼤荣超市超过三越百货,占据销售额⾸位;1998年综超、百货相继倒闭;2000年7-Eleven超过⼤荣超市,占据销售
额⾸位;2008年便利店⾏业的销售额超过百货⾏业。
我国⽬前都看好便利店等⼩业态,但尚未出现便利店等⼩业态占主导的零售格局,便利店的销售份额还很低,以上海为
例还不⾜1%。这是⼀个具有很⼤想象空间的零售业态,如罗森,已经把便利店定义为“便利站”,STATION(站)与
STORE(店),⼀字之差,反映了便利店功能的⽆限拓展。从去年上半年淘宝便利店在杭州落地,到今年上半年京东推
出“百万便利店计划”,仅仅⼀年时间,围绕便利店发展⾏业中⾄少提出了三个命题:⼀是电商整合线下便利店靠不靠谱?
⼆是盒马打掉社区便利店靠不靠谱?三是⽆⼈便利店靠不靠谱?
按照消费类型,可以将便利店划分为“步⾏消费型”(A型)与“驾车消费型”(B型)两种。当然,也有部分以旅游为主导的地区
是发展“旅游消费型”(C型)的便利店。其发展现状是:美洲以B型为主导,欧洲与亚洲以A型为主导,⽽印度则以设在旅
游景点处的C型为主、B型为辅。
便利店的发展类型与营运主体也有密切的关联性。在北美⾏业分类体系(NAICS)中,A型便利店属于“零售贸易”(Retail
便利店的发展类型与营运主体也有密切的关联性。在北美⾏业分类体系(NAICS)中,A型便利店属于“零售贸易”(Retail
Trade)——“⾷品饮料商店”(FoodandBeverageStores)中的⼀个分⽀,就是CVS(ConvenienceStores)。A型便利店的
主要营运商是⼤型商业集团,如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阿霍德等。B型便利店属于“零售贸易”(RetailTrade)——“加油
站”(GasolineStations)类型中“带有便利店的加油站”(GasolineStationswithConvenienceStores),它属于加油站系
列,因此,它的营运商通常就是⽯油巨头,如在美国便利店10强中,除位居第⼀的7-Eleven以外,第⼆位是英荷皇家壳
牌⽯油公司,第三位是菲利普斯⽯油公司,第四位是英国⽯油PLC公司,第五位是埃克森美孚⽯油公司。
便利店的发展是⼀个⾮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会发展出特定的模式,我们既不能简单套⽤发达国家的
发展模式,也不能⽤⼀种模式来推进各地便利店的发展,更没有必要将便利店划分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凡是适应
消费需求的模式就是好的模式。
4、折扣店有点妖
⼤家都知道“只放⼀只⽺”的阿尔迪(Aldi),其名称是德语单词“阿尔布雷希特”Albrecht(⼈名)和Discount(折扣)头两个字母
的缩写,意为由阿尔布莱希特家族经营的廉价折扣商店。
我国《零售业态分类》(2004年)对折扣店的定义是: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等租⾦相对便宜的地区;商圈半径2公⾥左
右,⽬标顾客主要为商圈内的居民;营业⾯积300-500平⽅⽶;⽤⼯精简,为顾客提供有限的服务。2010年修订的标准对
折扣店(discountstore)的定义是:店铺装修简单,提供有限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的⼀种⼩型超市业态。拥有不到2000个
品种,经营⼀定数量的⾃有品牌商品。
把折扣店定义为“⼩型超市业态”,这就与超市业态⾃相⽭盾了。同时从国际范围来考察,折扣店也不局限于“⼩型店铺”。
所以,这个标准如果公布,仍然需要在不久的将来加以修订。
20世纪50年代以后,折扣店成为零售业的⼀种新业态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官⽅的统计定义⼀直不是很明确,
常⽤的是discountdepartmentstores、discountstores,还⽤juniordepartmentstores、promotionaldepartment
stores、non-traditionaldepartmentstores的英⽂表述。
折扣店的定义模糊起因于业界实践的混杂。如沃尔玛是⼤型百货超市,却⼜被认为是最典型的折扣店之⼀。
从全球范围来说,在⼤型综合超市、便利店、折扣店、药店、现购⾃运商场等零售业态中,折扣店已成为销售增长最快
的零售业态之⼀。但在我国⾃2002年兴起的“折扣店热”却始终没有热起来。有⼈认为:“整个中国就是⼀个折扣⼤市场,
还开什么折扣店”!所以,在中国折扣店的发展有点妖。
定义的不确定并不意味着这是⼀个随意的业态,折扣店主要有以下特征:1、以销售⾃有品牌为主;2、限定品牌、品类
与品项;3、价格低廉。
关于“廉价与折扣”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1、⽬前在中国出现的“折扣店(Discountstore)”⼀词源于欧洲,合理的翻译应是“平价超市”。但考虑到“折扣店”⼀词已为
⼤家所接受,⽽且“折扣”⼀词也有低价、平价的含义,因此仍以“折扣店”命名。
2、折扣店虽然名为折扣,但与商家最常⽤促销⽅法打折并⽆关系。有⼯商部门指出,在店招上写上“折扣”两字有误导顾
客的倾向,并且认为,既然是折扣,就应该写明折扣是多少,原价与现价是多少?其实,折扣店本来就这个价,“折扣”不
是“打折”,⽽是“平价”。
3、⼯⼚直销店(Outletstores)并不是折扣店。⼯⼚直销店由⽣产商所有并运营,因为削减了中间环节⽽获得真实的折
扣。折扣店因为进货量⼤⽽获得较低的价格;⼯⼚直销店因为省去了中间环节⽽以折扣的价格销售品牌产品。
折扣店时常被分为硬折扣店(harddiscountstores)和软折扣店(softdiscountstores)。
硬折扣店以店铺⼩、商圈⼩、就近便利为基本特征,经营商品以⾷品及⾃有品牌为主,兼顾经营周转快的商品,建⽴排
他性的商品供应链,实⾏少品牌、少品种、⼤量化、快周转,并突出季节性商品销售的经营⽅式,建⽴排他性的商品供
应链,限定销售品种。⼀般经营⾯积为300—600平⽅⽶,经营品种为500—800个,所以也称“限定品种店”,这是硬折
扣店最显著的特征。
硬折扣店内的商品陈列,采取“整箱陈列法”,⼀般是将其原包装箱的上部剪掉打开,并含外包装整箱陈列在指定货架位
⼦上销售,或有的商品就以原包装箱为基础,置放于托盘或地板上,形成堆放式陈列销售。但整箱纸箱是特别加⼯制作
⼦上销售,或有的商品就以原包装箱为基础,置放于托盘或地板上,形成堆放式陈列销售。但整箱纸箱是特别加⼯制作
的,⼀是纸箱有⾊彩,与商品配⾊很好,⼆是纸箱在出⼚的时候已经在出样⾯或上部做好“割线”,陈列时⽆须再⽤⼑
割,只要轻轻⼀拉就能去掉割线部分的包装。采⽤整箱陈列⽅式的店铺,也有称“纸箱店”。
软折扣店除具备折扣店⼀般特征外,与硬折扣店相⽐主要以店铺⾯积与商圈范围较⼤为基本特征。它的选址也有别于硬
折扣店,分为郊外有停车场型、城内繁华地段靠近鲜活商品超市型和社区型。商品结构较宽,以经营⾷品为主,也兼顾
经营⼀部分鲜活商品,知名品牌多,⼀般有部分知名品牌商品可与集团其它⼤零售业态联台统⼀进货,经营品种在
1000-1500个,并有相当部分的⾃有品牌商品。
颜艳春的三次零售⾰命论
2014年3⽉,颜艳春先⽣的专著《第三次零售⾰命:拥抱消费者主权时代》在机械⼯业出版社出版。清华⼤学经济管理
学院教授、中国零售研究中⼼常务副主任李飞的推荐语写道:
“世界和中国零售业正在发⽣着巨⼤的变⾰。作为零售学的研究学者,我经常思考零售业明天究竟会变成什么样,但还
没有清晰的答案。《第三次零售⾰命》给了我们很好的说明和启发,值得⼀读”
颜先⽣认为:过去50年零售业已经发⽣了两次⾰命,第⼀次零售⾰命是沃尔玛创始⼈⼭姆·沃尔顿(Sam
Walton,1918.3.29-1992.4.6)发动的全球地⾯店互联,是连锁商店⾰命,其背后是“全球私⼈卫星⽹络技术”;第⼆次零售
⾰命是亚马逊创始⼈杰夫·贝索斯(JeffBezos,1964年-)发动的电商⾰命,其背后是“PC互联⽹技术”。第三次零售业⾰命
的发起者是每⼀个消费者,因为我们将进⼊消费者主权时代。颜先⽣对此的注解是:“如今消费者已经成为世界的中
⼼,他们通过移动互联⽹、社交⽹络和物联⽹实时连接起来,正在形成⼀股巨⼤的看不见、却⼜能真实感受的⼒量。每
⼀个消费者都可能是下⼀次零售的发起者。”
2017年1⽉16⽇,颜先⽣在富基融通零售解决⽅案服务号【颜知有理】原创发布的《⼈⼯智能,万物的灵魂》⼀⽂中指
出:“消费者主权时代已经来临,消费民主、消费⾃由和消费平等,不再是⼀句⼝号。SoLoMoMe消费群(Social社交、
Local本地、Mobile移动、Me个性化)⼤规模崛起后所掀起的第三次零售⾰命已经到来。马云先⽣提出来的新零售,与我
两年前写的《第三次零售⾰命》书中所预测的以消费者为中⼼的全渠道零售,如出⼀辙。全渠道零售已经从概念和蓝图
变成融合线上和线下零售⼒量的新物种,新业态。”
可见,颜先⽣所说的“零售三次⾰命论”有以下⼏个特点:1、三次零售⾰命的背后都是技术的推动;2、第⼀次与第⼆次零
售⾰命由⼤企业发动,第三次零售⾰命则由消费者发动;3、消费者发动的零售⾰命的背后是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
这⼀时代来临的基础是SoLoMoMe消费群的⼤规模崛起,技术让消费掌握了主动权;4、第三次零售⾰命的基本标志是“以
消费者为中⼼的全渠道零售”;5、在第三次零售⾰命的前进道路上需要建⽴新路标,如客户关系⾰命从⼤众经济学⾛向粉
丝经济学,商业模式⾰命从B2C⾛向C2B和C2M,业态⾰命将从零售商的实体店、⽹店⾛向消费者的个⼈微店,渠道⾰
命从单渠道、多渠道⾛向全渠道等。
颜艳春的观点直接指向⼀个痛点与⼀个背景。痛点是消费者仍然没有掌握主动权,还常常像“肥猪”那样被宰。所以,在
当今时代,⼤⼒提倡消费者主权,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背景是消费者以现代技术为⽀撑,拥有了⼀定的主动权,可以形
成与零售业者相互抗衡的⼀种有⽣⼒量,制衡零售业者的不良、⽆良⾏为。但问题在于:在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消费
环境、法制环境的背景下,消费者的⾃主⼒或消费者联盟的联合⼒到底有多强?如果把第三次零售⾰命理解成为企业必
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那是营销学早就提出的观点。如今的⼀切成功之举,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纵向营销(以市
场细分为基础,以⽬标市场选择为核⼼,以⽬标市场定位为关键)和横向营销(以创新、组合为特征)体系,进⼊了创造与
引导消费的新时代。
王成荣的四次零售⾰命论
2014年8⽉,《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第30卷第4期发表了王成荣(1958~,男,北京⼈,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
级教授,管理学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研究⽅向:流通理论、品牌价值与企
业⽂化)和黄爱光(1974~,男,云南昆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研究员,研究⽅向为商业经济)合作撰写的论⽂《迎接
第四次零售⾰命》。
2014年11⽉由王成荣等著的《第四次零售⾰命——流通变⾰与重构》⼀书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2015年2⽉,洪涛教授(1957~,男,湖北省天门⼭市⼈,北京⼯商⼤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向:商业经济,
产业流通等)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第31卷第1期发表了《第四次零售⾰命》的书评:《⼀次零售全业态、全渠道
的⾰命》。
他们认为:
他们认为:
1、“⽬前,学术界对零售⾰命的认定,虽说法不⼀,但以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的出现为标志的三次零售⾰
命,对世界零售格局影响最⼤,因此被⼤家所公认。”
2、“由信息技术变⾰所催⽣的第四次零售⾰命,正在改变着传统零售业态、零售模式以及整个流通⽣态,改写了商圈、
商店、商品制造流程,为经济学和营销学注⼊了新的内涵,整个流通产业⾯临着巨⼤的变⾰与重构。”
3、“由信息技术变⾰所催⽣,以电⼦商务和移动电⼦商务为表现形式,正在爆发⼀场继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
之后的新的零售⾰命。我们称这场零售⾰命为‘第四次零售⾰命’。”。
4、“第四次零售⾰命很难⽤⼀种新的零售业态,⽐如‘⽹上商店’的出现来标识,这场零售⾰命不仅推动了零售新业态的
诞⽣,⽽且远远超越了这⼀层次,渗透到零售每⼀个细胞中,推动了每⼀种传统零售业态的变⾰,是⼀次零售全业态、
全渠道的⾰命,它改变着零售模式以⾄于整个流通⽣态。”
5、“这次零售⾰命从订单到⽣产,到终端,再到消费,整条供应链和价值链都发⽣了翻天覆地、且不可逆转的变化。它
是⼀次零售业全⾯变⾰,进⽽影响到整个流通产业变⾰与重构的⾰命,它⽐以往任何⼀次零售⾰命都要强烈,影响都要
深远。”
6、按照他们的分析逻辑,这次零售⾰命的主要表现是:移动互联⽹是这次零售变⾰的催化剂,导致传统零售⾏进艰
难,⽹络零售⾼速增长,加上⼤数据形成的优势使传统零售难以抵挡,零售从总体来说打破了地域界限,呈现出全球化
趋势。
7、对于这次零售⾰命的成因,他们认为:零售⾰命往往发⽣在以下三种情况出现时,即经济危机、跨界竞争、技术⾰
命。⽬前这三种情况同时出现,这就决定了这次⾰命的深度与⼴度今⾮昔⽐。其影响包括:经济理论深化,如消费者剩
余、完全竞争、资源稀缺等基本的经历理论都将被改写,产业链体系、物流体系、⽀付⽅式、营销与传播体系将被改
变。为此提出来积极应对第四次零售⾰命的建议,包括:回归经营顾客的本质,探索多渠道模式,深化⽤户体验,打造
物流优势等。
王成荣教授把前三次零售⾰命定义为单⼀的“业态⾰命”,⽽第四次零售⾰命则是“综合⾰命”,并且很难⽤⼀种新的零售业
态来标识。这⾥⾯其实隐藏着零售业变⾰的两个基本规律:1、零售业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产业,⽽不仅仅是服
务⽣活的产业,它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度与影响⼒也越来越⼤。以上海批发零售业为例,⽬前就业者238万⼈,占全市就
业、全市税收各17.5%,贡献超过房地产业和⾦融业,2017年1-4⽉,批发零售业税收900多亿元,房地产800多亿元,
⾦融700多亿元,商贸的GDP贡献⼤于房地产⾦融。2、由于消费升级,零售业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充,旅游、贷
款、教育、医疗、房产、交通、娱乐等都属于⼴义的零售业务,所以,当单⼀的商品销售再也难以满⾜消费者多样化、
服务化、个性化需求的时候,零售的跨界就出现了,最终导致新的零售⽣态圈的形成。
世界零售史上的四次⾰命
零售,是⼀个古⽼的⾏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我国商朝。经济学家普遍认为,⾃19世纪中叶开始,零售业
先后爆发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店铺销售“四次⾰命”,但这四次⾰命都是先在西⽅国家兴起。
1、零售业第⼀次⾰命:百货商店
1852年,⼀个名叫阿⾥斯蒂德·布西科(AristideBoucicaut)的年轻⼈,在法国巴黎开办了⼀家名叫“BonMarché”(博马尔
谢)的百货商店,此举被誉为零售业的第⼀次⾰命。
“BonMarché”⼀词在法⽂中的含义是:廉价市场。可见百货商店的原意是“廉价商店”。博马尔谢百货商店有⼗⼤创新,
最基本的是:价格固定与薄利多销,从此改变了传统的“作坊式”零售模式。
但百货业的发展并没有传承“廉价逻辑”。这是因为其后出现了超市等⼤众化业态,百货业不得不⾯向中⾼档消费群,商
品档次也相应提升。
百货商店在我国犹如零售业的汪洋⼤海,是传统零售业的主导业态。秋林公司是我国第⼀家百货公司,于1900年由俄国
⼈在哈尔滨开设,⾄今仍在营业中。上海南京路上的“西施公司”、“永安百货”、“新新百货”、“⼤新公司”是我国近代百货
公司的典型代表。建国以后,⼤新公司改为市百⼀店,永安百货曾改为上海⼗百,1988年改为华联商厦,2005年⼜恢
复了永安百货”的⽼店名。
我国于1990年代初掀起“商厦热”,5年后就出现了诸多经营困难,其后经过10年探索,⼜进⼊了⼀个新的繁荣时期,实
现了⽇⽤型传统百货向时尚型现代百货的转型,⽇⽤消费品逐步退出百货公司,中⾼档的服饰、化妆品、珠宝、钟表、
床上⽤品等成为主要的经营品类。
2、零售业第⼆次⾰命:连锁商店
在百货商店出现不久,美国⼈⾸先发明了⼀种可以快速复制零售店铺的经营模式,这就是“连锁商店”。1859年,美国⼤
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简称A&P)建⽴了世界上第⼀家连锁商店。
连锁商店的出现改变了商业组织的形式,即由单体店向组合店⽅向发展。但其⾼速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与零
售业态的创新紧密相关。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引⼊连锁机制,当时主要应⽤于超级市场,后来发展到其他零售业态。
我国零售业在长达3600年的发展史上,⽤最后20年的时间,浓缩了西⽅国家160年的发展历程。从票证年代的“三尺柜
台”到开架⾃选的“超级市场”,从百货主导的传统零售到17种业态全⾯开花结果。中国零售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
象。
但也应该看到:⾃1992年起我国内地零售业向外资开放,2004年4⽉商务部颁布《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以后,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再受地域、股权和数量等⽅⾯的限制。2006年开始,连锁百强的销售额增幅呈现出逐年递
减的趋势,出现了外资“由慢变快”,内资“由快变慢”的发展格局。近年来,由于⽹络零售的发展,电商与店商的博弈导致
两线融合的全渠道零售的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快速复制与应⽤,我国零售业有呈现出了复苏与新的繁荣景
象。
3、零售业第三次⾰命: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是美国⼈的⼀⼤发明,1930年,⼀个名叫迈克尔·卡伦(MichaelCullen)的美国⼈开办了世界上第⼀家超市——
⾦·库仑(KingKullen)。
当时,美国已是⼀个汽车社会,家中有⼤容量冰箱,这就为⼀次性购买⾷品提供了条件。⾃助购物的⽅式给顾客带来了
便利,迎合了顾客的消费⼼理,增强顾客的购买欲望。“薄利多销”的促销策略从经济利益上诱导顾客⼤量购物。卡伦在
报纸上所做的⼴告是:“世界上最伟⼤的价格突破者”。因此,超市的出现被誉为“零售业的⾰命”。
在超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综合超市、社区超市、便利商店、折扣商店等多种零售业态。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超市业态,1991年上海内外联综合商社创办“联华超市”,标志着我国零售业进⼊了⼀个新
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以标准超市为主导,90年代中后期以综合超市为主导,1997年以后⼤型超市连锁公司开
始关注⽣鲜⾷品经营,以后出现了⽣鲜超市、⾼端超市、折扣超市、社区超市等多种业态。超市业态已经从单⼀化向多
样化发展。然⽽,⾯临社会环境、消费环境与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论⼩超市还是⼤超市,⽆论外资超市还是本⼟超
市,都⾯临着转型与突围的重⼤挑战。
4、零售业第四次⾰命:⽆店铺销售
⽆店铺销售是⼀种不经过门店⽽直接向顾客推销商品或由顾客⾃动选购商品的销售⽅式。这种销售⽅式并不是近代才兴
起的。如邮购零售⾃有邮政以来就有商⼈采⽤;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有商⼈在⽕车站设置⾃动销售⼝⾹糖的机器;⽽流动
商贩⾛街串巷、沿门叫卖更是⼀种⼗分古⽼的零售⽅式。早在1929年,美国就将⽆店铺销售(NonstoreRetailing)分为通
讯销售、⾃动售货机销售、访问销售。
通讯销售:这是⼀种起源较早的⽆店铺销售⽅式。最早的通讯销售是由美国的蒙特马利百货公司于1872年开始经营的,
以后⼤型的百货公司都陆续开展了此项业务。通讯销售的实质是从商品⼴告、订货、配送到收款都利⽤邮政通讯来完
成。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讯销售后来在邮政通讯的基础上⼜出现了三种形式:电话销售、电视销售、电⼦化销售,
电⼦化销售后来发展成为如今的⽹络销售。
访问销售:这是⽆店铺销售的最早形式。它是通过推销员访问顾客,给顾客看样品和商品⽬录,并⼝头介绍各种商品的
性能,从⽽达到推销⽬的的⼀种销售⽅式。其形式有两种:⼀种是单层次销售,即由销售⼈员从⼚⽅直接进货后卖给消
费者,商品由⼚商到消费者只经过⼀个层次。这是⼀种传统的访问销售法。另⼀种是多层次销售,即“多层次传销”。这
种销售⽅式是以销售⼈员的逐级推⼴为基础,并使推销员呈⼏何级数倍增,以达到迅速扩散销售⽹和扩⼤销售额的⽬
种销售⽅式是以销售⼈员的逐级推⼴为基础,并使推销员呈⼏何级数倍增,以达到迅速扩散销售⽹和扩⼤销售额的⽬
的。多层次销售其实就是在我国已经被禁⽌“传销”。
⾃动售货机销售:⼗六世纪的英国已出现了利⽤⾃动售货机销售商品的⽅式。最初是出售⼝⾹糖、⾹烟或罐装清凉饮料
和含酒精的饮料。由于⾃动售货机⽣产技术的改进,现在出售的商品已扩展到⾯条、现煮咖啡、冰淇淋、汉堡包、速⾷
品、⽇⽤杂货等。⾃动售货机⼀般设置于⽆商店的办公处所、剧场、车站、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流密集的地⽅,它
具有购买简便、迅速、24⼩时全天候营业、以最⼩空间在消费者可能产⽣需求的任何地⽅设置等特点。
现代⽆店铺销售:⼀般认为起源于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较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传
统的单层次访销、邮购等⽆店铺销售⽅式由来已久。到了上世纪九⼗年代,由于打破了外商不能经营零售业的禁区,于
是,外资不断涌⼊我国的零售业,现代的⽆店铺销售⽅式也很快引进,先后在⼴州、上海、北京等地兴起了⼀股⽆店铺
销售热。经营者主要是外商,采⽤的⽅式⼤多是“多层次传销”。1996年夏季,上海的主要商业街:淮海路、四川路⾸次
出现了出售饮料的⾃动售货机。
四次零售⾰命有三点值得关注:1、从零售业演进的顺序来看,虽然连锁商店早于超级市场,但连锁商店的真正发展是
在⼆次⼤战以后;2、从零售业演进的⽅式来看,先后经历了专卖时代(专)、百货时代(全)、连锁时代(形)、⽹络时代
(虚),是⼀种“由实到虚”的发展过程,变⾰的核⼼是业态与组织;3、从零售业演进的动因来看,消费升级与技术变⾰对零
售业演进的影响越来越⼤。
我国零售业的演进
我国⾃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秦王赢政(赵政)称皇帝开始⾄公元965年北宋乾德三年,前后约1200年,我国零售业是⼀个
从封闭⾛向开放的历程;⼜过了1000余年,零售业再次开启了从封闭⾛向开放的⾥程。两个千年,零售业的体量、能级
以及繁华程度⾃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但有⼀点是共同的:政府是推动零售变⾰的原动⼒。但在两个千年之后,尤
其是世纪之交以后,情况发⽣了逆转,在其后,政府推动的成效就明显不如以往,需求、技术与⾏业的创新⼒对零售的
影响越来越强⼤。
我国零售业在上下两千余年的发展中,突现了两个特点:
1、起源特别早。中国与西⽅国家相⽐,⽆论是⾏商还是坐商的起源都更早。据《美国⽂献百科全书》(美国格罗利亚公
司1986年版)和《美国连锁店百年史》称,早在公元前200年,中国商⼈就创⽴了拥有包括许多分店的店铺,实际上这是
连锁商店的萌芽。但⼀般认为,我国从商朝开始就有了商⼈和商业活动,主要是⾏商;⾃秦汉以来就有了在固定场所从事
商业活动的坐商。安徒⽣童话“卖⽕柴的⼩⼥孩”所塑造的形象,是西⽅国家早期的“⼩商⼈”形象,直到16世纪才开始进
⼊坐商兴盛繁荣v时期。长途贩运的⼤商⼈,在西⽅的出现也⽐较晚。据《圣⽇⽿曼传》记载,公元8世纪时的⾼卢,有
商⼈赶着驴⼦从奥尔良买盐运到巴黎去销售的情况。
2、繁荣源于政府推动。我国零售业的发展长期受制于“坊市制”与“宵禁制”。⾃秦汉以来,交易场所主要由官⽅划定区
域,筑有围墙,定时击⿎开闭,这是市坊分离的制度。我国在北宋前历代都有“宵禁制度”,严禁在市场关闭后从事商业
活动。到唐朝中后期,虽然坊市制渐渐被冲破,出现了⼩⼿⼯业者在作坊前设店售货,商⼈摆⼩摊或开饮⾷店等商业活
动,从⽽出现了市坊合⼀型的商⼈。到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市与坊已完全融为⼀体,形成了早、中、⼣、
夜“四市”。
《清明上河图》表明,我国北宋时期,商业已进⼊店铺形式,坐商已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这⼀繁荣景象的出现,得益
于开明的北宋政令。据《宋令要稿》记载:“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三⽇,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三⿎已
来,不得禁⽌”。并且拆围墙,销门禁,⼯匠作坊、货肆(店)、摊贩可⾃由选择营业地点。于是,城廓内外的繁荣商业区
逐渐形成,宋朝的夜市盛况空前,史上有突出记载。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此后经历了1022年,直到1987年,素有“不夜城”之称的“⼤上海”居然还在讨论“如何办好夜市”。那
⼀年也是在四⽉,《上海商业经济》杂志出版了“夜市专辑”,有⼀篇题为《办好夜市适应需要》的专稿,作者是时任上
海市副市长的叶公琦先⽣。他写道:“办好市中⼼夜市,是今年市政府要办好的⼗五件实事中的⼀个内容,经过多⽅⾯
的积极努⼒,南京路、淮海路、⾦陵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这五条商业街上已经初步兴起了夜市。”
⼜过了7年,上海市对发展超市制定了⼀系列扶持政策,从⽽推动了上海连锁事业其后20年的⼤发展。这是⼀个转型时
期,新⽣事物成长困难重重。原上海市商委主任张⼴⽣先⽣在其所著的《海商》⼀书中是这样描述当时情况的:“上海
在超市、便利店发展初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些企业⾃⼰克服了,⼤多数问题是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没有遇
到过的,必须由政府主管部门出⾯帮助协调,争取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持、帮助,才能得以解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连锁商业最初的发展,成为⼀个便民、利民、为民的实事⼯程,在资⾦、税收、房租等⽅⾯实施
政策扶持,这是⼀场政府推动下的成功的流通⾰命。
政策扶持,这是⼀场政府推动下的成功的流通⾰命。
其实仅仅过了10年,政府推动零售效应就发⽣了变化。上世纪九⼗年代初,我国零售业引⼊以连锁超市为主⼒业态的连
锁组织模式,零售企业⼀直致⼒于做⼤⾃⼰。后来通过政府组合建⽴了北京⾸联、上海百联等所谓的商业航母,2004年
后来⼜推出了流通20强企业,试图⽤5⾄8年时间规划培育出15⾄20家国家⾃⼰的“商业航母”。为了这事,企业没少花功
夫,写战略规划与可⾏性报告,到北京接受评审,商务部副部长与20强流通企业当家⼈座谈,并请在商务部⾷堂宴请零
售当家⼈。
⼤家该提的问题、建议与要求也都提了,领导也没少关⼼,⽂件也没少发,但见效甚微。但不久就出现了⼤型连锁公司
倒闭的风波,在这样的背景下,⼀个“先做强还是先做⼤”的讨论延续了好多年。最后⼈们发现:世界是多元的,做⼤可
以做强,做强也可以做⼤,甚⾄做⼩也是美好的,从⼩做到⼤更是⽆⽐荣耀的事。
回顾我国零售业近三⼗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到:从2006年起,连锁百强的销售额增幅明显回落,⽽与此同时,电商则如
⾬后春笋,迅猛发展。
2006年,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全国连锁百强的销售额增幅突然从上年的42%下降到了26%,以后连续多
年的销售增幅持续下滑。
到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万亿元,⽹零总额达到了2.8万亿元,其社零占⽐⾸次突破了10%,⽽连锁
百强的社零占⽐却下降到了8%,连锁百强全年实现销售额约2.096万亿元,销售额增幅仅为5.1%,当年是2010年以后
增幅最低的⼀年,10万家连锁门店的销售额还不及沃尔玛全球⼀家的销售额($4857亿元,计2.9万亿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16年5⽉3⽇发布的“2015中国连锁百强”显⽰:2015年连锁百强销售额约2.063万亿元,同⽐下降
(百强报表显⽰增长4.3%),这是⾃百强统计以来(1988年)增长⽔平最低的⼀年,百强企业销售额的社零占⽐也下降到了
6.9%。2016年连锁百强销售额为2.11亿元(211387465元),同⽐增长下滑到3.5%,并且低于5.9%的门店增幅,连锁百
强114224个门店所实现的销售的社零占⽐仅为6.36%。
实体店的业绩下滑,开始的时候都归因于互联⽹与电商的冲击。在消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电商与店商确实存在此长彼
消的效应。但实际上,⽆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说,全国消费总量与特定商圈的消费量,都不是⼀个常量,⽽是⼀个变
量。
从全国来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体量(注:1992年以前称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97年以后不包括房产销售额)已
经从1978年的1558亿元扩增到2015年的30万亿元,1992年达到万亿元花了13时间,2003年达到5万亿元花了11年时
间,2008年达到10万亿元花了5年时间,2012年达到20万亿元花了4年时间,2015年达到30万亿元仅花了3年时
间,2016年达到33万亿元。
社零总额的提升,体量越来越⼤,速度越来越快,但组织化程度、标准化程度、技术⽔平、管理⽔平相对较⾼的连锁百
强所交出的答卷为什么差强⼈意?百强企业为什么不能吸纳如此强⼤的消费能量?这是值得零售⼈深思的问题。
从2012年到2016年,主营业务收⼊500万元及以上的“限额以上单位”的零售总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下降了2.43个百
分点,年均下降约0.6个百分点,其中,最近两年连续下降,2016年下降了0.9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所实现的
零售额的社零占⽐持续下降,说明中⼩微零售企业⽐⼤型零售企业更有活⼒。
2015年,电⼦零售额(实物商品的⽹络零售交易总额)为32424亿元,其社零占⽐为10.77%。到2016年,电⼦零售额达
到41945亿元,社零占⽐增长到了12.62%。
刘强东的零售基础设施论
据联商⽹报道,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先⽣在《财经》杂志发布署名⽂章《第四次零售⾰命》,该⽂主要观点如下。
1、⾸先是⼀个肯定:“新技术正在给各⾏各业带来巨⼤冲击,也把零售业推到了风⼝浪尖。”(肯定了技术对零售的巨⼤
影响,击中了165年来影响全球零售业的最重要因素——技术!)
2、其次是⼀个否定:“技术的应⽤从来都没有在根本上改变零售的本质。所以说,我们并不需要不断地⽤新词汇去定义
⼀个⾏业。零售业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成本、效率、体验。”(有⼈认为刘先⽣的这个表述混淆了企业本质与零售本
质。我以为,这三点可以概括为两点,效率与体验,因为效率已经包含了“成本”)
3、再次⼜是⼀个肯定:“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互联⽹时代。过去20年的互联⽹只是整个零售数字化进程的⼀个‘序幕’。
3、再次⼜是⼀个肯定:“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互联⽹时代。过去20年的互联⽹只是整个零售数字化进程的⼀个‘序幕’。
互联⽹改变了交易端,但对供应端的影响还很⼩。数字化进程的下⼀幕——物联⽹和智能化——对⾏业的改变会更加深
刻、彻底。在我们即将跨⼊的智能时代,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式将变得完全不同。这也是未来零售业创新和价值
实现的机会所在。”(继PC互联⽹、移动互联⽹之后,可能会爆发式增长与改变的“智能化全联⽹”,受到刘先⽣的推崇。
这个观点与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先⽣的观点很相似,归于“智能化”)
4、⽆界零售时代:下⼀个10年到20年,零售业将迎来第四次零售⾰命。这场⾰命改变的不是零售,⽽是零售的基础设
施。零售的基础设施将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推动“⽆界零售”时代的到来,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升
级。(在智能化背景下,零售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哪些?零售的基础设施在互联共享智能背景下,应该不是⼀个孤岛,⽽
是社会基础设施的⼀部分,那么为什么还要专门提“零售的基础设施”,⽬前我国零售的基础设施⼜是处于什么样的⽔平?
未来的零售基础设施应该什么样?“⽆界零售”⼜是个什么⿁?)
5、零售的三次⾰命: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构成了零售的三次⾰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零售业态往往能够同
时满⾜成本、效率和体验升级的要求。
6、零售基础设施的改变:整个零售系统的进化说到底就是信息、商品和资⾦流动效率的升级;信息、商品和资⾦服务的
提供者在⼀步步⾛向社会化、专业化。(这是关键!谁做第三⽅?阿⾥,还是京东?那些⼩店主所需要的信息、商品、资⾦
由谁来提供?沃尔玛的retaillink、亚马逊的FBA/FulfillmentbyAmazon、京东的开放物流等可以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
第三⽅服务。这才是本质所在!)
7、电商还不算第四次零售⾰命:电商虽然对传统零售业有很多改变,但顾客体验有局限性,成本也不低。
8、第四次零售⾰命:从渐进式创新到颠覆性创新,从⼩波浪到⼤浪潮,因为经过20年互联⽹发展,智能化所必需的算
法、算⼒、数据,度已经有了⼀定的突破、飞跃和积累。(可见,京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命”,落脚点仍然是智慧零
售!)
9、第四次零售⾰命的驱动⼒:消费变⾰与技术更新。
10、第四次零售⾰命的消费的变化:消费主权时代的到来。具体表现为3P:即需求个性化(Personalized)、场景多元化
(Pluralistic)、价值参与化(Participative)。(这就是颜艳春的观点!)
11、第四次零售⾰命的技术更新:技术赋能时代的到来。具体表现为3I:感知(Instrumented)、互联(Interconnected)、
智能(Intelligent)。
12、未来的零售图景:⽆界、精准。⽆界:多中⼼化使购物⼊⼝变得极为分散、多变,不能固守单⼀平台;通过新型
的、数字化的零售基础设施,更⾼效地服务于多元多变的场景。精准:感知技术赋予我们洞察每个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
能⼒,并且通过连接外部资源灵活地实现个性化需求,还可以通过智能算法使互动和交付更⾼效。
13、未来的零售基础设施:未来⼀流的零售基础设施应该具备三⼤特征:可塑化(Scalable)、智能化(Smart)和协同化
(Synergetic)。
概括地说,刘强东的“四次零售⾰命论”有三个核⼼要点:1、外部化: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去做;2、智能化:那些
做专业事⼉的⼈具有投资智能化算法、算⼒、数据的能⼒与实⼒;3、⾼效化:这是终极的内部⽬标,只有效率提升了,
才有条件谈顾客体验的改善。我觉得这是⼀个⽐较靠谱的零售业发展逻辑,更具有京东集团的战略意图在⾥⾯。
张近东的三次零售⾰命论
联商⽹消息:5⽉17⽇,在2017年苏宁云商投资者交流会上,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对投资者们表⽰,“我们正在经
历的虚实融合的智慧零售就发⽣在中国,⽽苏宁正是创新者和引领者。”
张近东的主要观点更简洁:
1、智慧零售发⽣在中国:零售的前两次零售变⾰,分别是实体零售和虚拟零售,都是率先发⽣在海外。⽽现在,我们
正在经历的虚实融合的智慧零售就发⽣在中国,⽽苏宁正是创新者和引领者。
2、智慧零售提升效率与体验:智慧零售培育数据牵引的供应链机制;贯通线上线下,实现互联⽹化运营;为企业和⽤户构
筑数据化、科技化的服务能⼒和体验。
3、智慧零售拓展新业务:智慧零售加速了苏宁物流、⾦融等核⼼能⼒的开放,变⾰了盈利结构。
张近东先⽣与刘强东先⽣所说的零售⾰命,虽然有三次与四次之分,但核⼼都是“智慧”两字。智能化从当前来看,不过
是涓涓细流或是星星点点,但最终必然汇集成汪洋⼤海与缤纷世界,成为⽔电煤⽓那样普遍与必备。正如盒马鲜⽣创始
⼈侯毅所说:“今天的⼈类还很幸福,仅仅是⼈和⼈的竞争,未来是⼈和机器的竞争,⼈基本没有胜算。所以未来最⼤
的能⼒就是不断学习的能⼒,否则⼀夜之间你的专业给机器替代了”。
其实,现在已经是⼈和机器在战⽃!在⾦融投资领域的表现为甚!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怎么重视商业智能读不过分。
就这⼀点来说,2016联商⽹⼗佳专栏作者鲍跃忠的观点是很有价值的:零售业的发展总是以⾼投⼊⾼成本的业态取代低
成本低投⼊的业态。零售业是⼀个需要不断追加投资的⾏业。但我国零售业长期以来只有短期负债⽽没有长期负债,这
也是我过零售业投资不⾜的具体表现之⼀。
总结:零售变⾰与第五次零售⾰命
从历史演变视⾓来分析,以往零售变⾰的基本驱动⼒有两个:⽀付⽅式与技术改进。⽽零售的未来发展有七个思考维
度:需求、技术、传播、效率、物流、数据、资本。
1、⽀付⽅式是推动零售变⾰的基础
经典学说从社会⼤分⼯视⾓分析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后认为:第⼀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出现了“物物交换”;第⼆
次是⼿⼯业和农业的分⼯,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第三次是专职业商⼈与和⽣产者的分⼯,出现了以商⼈为媒
介的商品交换。在古代,纸币的出现使商业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在现代,信⽤卡、预付卡、⽀付宝等电⼦⽀付⽅式是实现
电⼦交易的必要条件。
所以,⽀付⽅式创新是推动零售变⾰的基础。从携带不便的⾦银等实物货币到纸币,这是流通的重⼤转折,从纸币到信
⽤卡,⼜是流通的⼀次飞跃,未来必然是“⽆钞化”社会。所以,我国《⼈民币管理条例》有必要尽快修订,要重新定
义“⼈民币”的内涵与外延。
2、技术改进是推动零售变⾰的动⼒
当今的⼀切创新,都与技术相关。如果没有宽带,信⽤卡根本没法普及,宽带技术是推动信⽤卡普及的动⼒。但对商业
营运具有实质性推动作⽤的是条码的使⽤与普及。在销售环节,由于EAN码在⼤部分商品中的使⽤,使零售业的前台
POS系统得以建⽴,并开始实施以进价为合算基础的单品管理,也为品类管理的应⽤奠定了基础。
在物流以及进货验收管理等领域,由于储运存单元条码(如14位交插⼆五条码,ITF-14)、射频技术(RadioFrequency)、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以及当今流⾏的⼆维码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信息记录传播
收集等越来越便捷与复杂,这⼀技术发展线路,推动零售的科学化、⼈性化与效率化。
对零售营销与商业模式具有实质性推动的则是电脑、智能⼿机、互联⽹、移动互联⽹等的出现与普及,这⼀切把消费者
数据化、移动化、⽹络化,由此全社会零售业进⼊了⼀个“任性化”时代(随时随地,任性消费)。电⼦零售的发展也颠覆了
传统的物流⽅式,从提货制(现⾦交易,店头⾃提,⾃带回家)到送货制(⽹上订货,电⼦⽀付,送货到家)。
总的来说,零售业是沿着⽀付⼿段、信息技术、运作模式三条线路发展起来的,这三个⽅⾯的变⾰⼜会衍⽣营销战略与
策略、管理制度与⽅式、合作空间与⽅式的变⾰。这六个要素的融合促进了零售业的持续发展。
3、第五次与第六次零售⾰命
在我国,从消费者视⾓来看,从2014年移动端⽤户超越PC端⽤户开始,实际上已经进⼊了“移动零售时代”,“移动
化”+“⽆钞化”,将为智慧零售提供基本条件。所以,如果把“移动零售”作为第五次零售⾰命的标志,那么,第六次零售⾰
命就是:“智慧零售”。
这⼀变化过程,起码有如下七个维度。
第⼀维度:需求。第⼀个维度是需求,有消费升级,才有新需求。
第⼆维度:技术。零售前四次⾰命(百货,连锁,超市,⽆店铺),技术的影响相对较少,第五次零售⾰命是以移动零售
为特征,完全由技术导致。
为特征,完全由技术导致。
第三维度:数据。从2012年的O2O开始到2016年的盒马鲜⽣以及阿⾥与百联结为战略联盟,再到2017年⽆⼈便利店实
名购物,⼀切都可以归结为⼀个核⼼问题:数据聚合。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最多的⽅⾔、最丰富的⽣活习惯、最
复杂的流通渠道、最多层的⽣活⽔平、最不可思议的意想不到的⼼理需求,所有这⼀切聚合以后,是全世界最最强⼤的
消费数据库、语⾳数据库、购买⾏为数据库,当然,从数据到智能还需要有算法的创新以及强⼤的算⼒(芯⽚)的⽀撑,
这⼀切我们也正在努⼒赶上发达国家。总之,⼀切为了数据,数据可以创造⼀切。这就是未来。
第四维度:传播。过去是平⾯传播,单向传播,现在是⽹络传播,社交传播,多中⼼发散传播,这对零售营销逻辑是颠
覆性的变⾰。
第五维度:效率。新的零售模式与营销模式可能会花费更多的⾦钱,但最终会是更⾼的效率!商品分销体系,原来是层级
制,以后可以削减全部或⼏个中间环节,税费都可以⼤⼤节省。再看⽣产环节,个性化敏捷化⽣产,可能会增加⼀些成
本,但没有想象中那么⾼,但个性化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远⾼于成本提升。
第六维度:物流。物流从后勤服务部门早已转变为主导部门,从成本中⼼转变为利润中⼼,从⼈⼯搬运逐渐过渡到机器
⼈、⾃动化。
第七维度:资本。资本的能量是巨⼤的,资本对零售的影响越来越⼤。
未来零售⼀定是⼤集团引领,未来零售⼀定是主流+差异,未来零售⼀定是技术领先,未来零售⼀定是吃货经济,未来
零售⼀定是便利经济。但归根到底是智慧零售!
HiShop新零售系统,是为传统零售企业专业打造的新零售解决⽅案,帮助企业快速搭建新零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门
店,会员统⼀管理,统⼀营销。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4:4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