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科
目录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经济意义
分类地位
金枪鱼科(Thunnidae):鲈形目鲭亚目的1科。有9属21种。金枪鱼类
属鲈形目鲭科又叫鲔鱼,华人世界又称为“吞拿(鱼)”。是大洋暖水性洄
游鱼类,主要分布于低中纬度海区,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有广泛的
分布。我国东海、南海也有分布。同金枪鱼最相似的是鲣属鱼类,最简单的
区分方法是鲣属腹部有4~6条黑色纵带,其它相近鱼种如舵鲣、狐鲣等有暗
色纵带等。而金枪鱼类,鱼体无任何黑斑,或深色纵纹。金枪鱼腹鳍明显比
舵鲣、狐鲣的长。
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金枪鱼栖息在100~400米水深的海域,幼体的大
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以及鲣鱼都栖息在海洋的表层水域,一般不超过50米
水深,而成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栖息水层比较深,大眼金枪鱼的栖
息水层深于黄鳍金枪鱼。
它的产卵期很长,产卵海域甚广,使得全年都有金枪鱼在各海域中产卵,
加上旺盛的繁殖力,全世界的食家才得以享受它得鲜美滋味。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体锤形,肥壮;尾柄细,平扁,具1中央隆起嵴;吻尖圆;上下颌各具小齿
1列;犁骨、腭骨具绒毛齿;鳃孔大,鳃膜条骨7;背鳍2,第二背鳍及臀鳍
形状相似,其后各有小鳍6~9个;胸鳍呈镰状;腹鳍短;腹鳍间突分离,较
小,尾鳍大新月形。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广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为大洋性洄游鱼类。
中国产有金枪鱼科6属11种。习见种有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黄鳍金
枪鱼是最典型的热带海鱼类,密集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赤道
为中心向南、北半球扩张。适温(表层水温)27℃,如水温下降到19℃以下,
则逐渐消失。在太平洋西部,以小型鱼的鱼群为主,随着移向东方,小型鱼
的鱼群减少,而大型鱼的鱼群逐渐增多。黄鳍金枪鱼最大个体可达200厘米,
重150千克。大眼金枪鱼密集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可分为5
个群体,在太平洋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带状区,其一在北半球的北纬30°附近
处,另一处在赤道海区。在大西洋上南、北半球各一处;在印度洋只有跨赤
道一处。大眼金枪鱼索饵和产卵鱼群的分布截然分开,在北半球的上述两个
密集分布区中,北纬20°附近为索饵鱼群,赤道区为产卵群的主要分布区。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金枪鱼类以大型浮游动物和各种鱼类为食,食物中有30余科的鱼类和9
个目的无脊椎动物的代表。游泳迅速,以每小时3~8海里的速度在表层海中
前进,在鱼群之后常伴随有大型鲨鱼来追捕它们,当鱼群受惊时,常会跃出
水面以逃避敌害。热带海水中的金枪鱼类产卵季节较长,在一个季度里可能
多次产卵。非常活泼好动,其体温可比周围水温高出10℃,富有皮肤血管系
统与侧肌肉发达的血管丛相连,因之体侧肌呈深红色。
编辑本段经济意义
由于大金枪鱼有夜间出现于表层的习性,故以月夜渔况最佳。最佳适温
(表层水温)为22℃。最大个体长可达240厘米,重达200千克,一般体长为
100厘米左右。渔期周年均可作业,以12月和1月为盛渔期。金枪鱼类的资
源以太平洋产量最高,占70%。大西洋次之,占17%,印度洋只占13%。南海
有极少量出现。从事捕捞金枪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秘鲁和澳大
利亚等。
开放分类:
长鳍金枪鱼
英文名:AlbacoreTuna
俗名:长鳍金枪鱼、长鳍鲔。
产地及产期:
分布在北太平洋渔场,北太平洋渔场是指东经150°至西经150°、北纬
25°以北的海域。在北太平洋流系、黑潮、和加利福尼亚海流的北部,长鳍
金枪鱼的分布密度最大。
介绍:
亦作albicore。学名Thunnusalalunga。大型远洋性鱼类,以其肉质精
美而闻名。蓝鳍金枪鱼(s)有时也叫albacore。
中国大陆名称:长鳍金枪鱼
中国台湾名称:长鳍鲔
日本语名称:ビンナガ
英语名称:AlbacoreTuna
长鳍金枪鱼(6张)
是金枪鱼种类中体型较小的一种,体长为1米左右,胸鳍特别长,肉近
白色,多水分,肉质柔软。多用于油渍以及制作罐头产品。
全球金枪鱼及类金枪鱼资源概况
(2009-12-2217:04:49)
转载▼
标
签:
渔获
量
长鳍
金枪
鱼
黄鳍
金枪
鱼
大西
洋
健康
分类:中水集团远洋海鲜
全球金枪鱼及类金枪鱼资源概况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2日
全球公海金枪鱼及类金枪鱼资源现今已纳入多边管理框架,主要由南方黑金枪
鱼养护委员会(CCSBT)、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大西洋金枪鱼国
际保育委员会(ICCAT)、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及中西太平洋渔业
委员会等五个区域性金枪鱼渔业管理组织(RFMOs)负责。为促进有效管理以
维持金枪鱼及类金枪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07年这些组织于日本神户召开
的区域性金枪鱼渔业管理组织联合会议进行讨论,为利于对话,联合国粮农组
织(FAO)特针对全球金枪鱼及类金枪鱼资源进行评估,并于2007年底出版
专刊供大众参考。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热带金枪鱼(鲣鱼、黄鳍金枪鱼及大目金枪鱼)繁殖力高、
分布广、随机习性(opportunisticbehaviour)及群体生活习性较佳(如
生活史较短),因此它们具有高繁殖力,对渔业利用的适应性较佳。再加上大
部分的鲣鱼及黄鳍金枪鱼渔获通常用于制造金枪鱼罐头,利用价值远低于供作
生鱼片的金枪鱼,如温带的黑金枪鱼及大目金枪鱼。科学家指出,若渔业管理
适当,热带金枪鱼的再生能力足以维持其生物量在高水平,但不能就此低估其
遭过度利用与资源枯竭的可能性。
一、鲣鱼
在所有主要贸易金枪鱼中,鲣鱼产量最高,大部分源自围网渔业,渔业对该资
源的利用程度称为中度,资源状况健全。但是印度洋鲣鱼的利用程度尚不明确
(介于中度或完全利用之间),而大西洋鲣鱼资源状态则不明,东大西洋鲣鱼
可能已遭完全利用。
二、黄鳍金枪鱼
除中西太平洋的黄鳍金枪鱼利用程度不明确外(可能介于完全利用及过度利用
之间),其余洋区的利用程度为完全。根据黄鳍金枪鱼历史渔获趋势来看,近
年黄鳍金枪鱼渔获量减少,除印度洋外。
三、大目金枪鱼
大西洋及印度洋的大目金枪鱼已遭完全开发,虽然太平洋大目金枪鱼属单一系
群或分为东、西两系群尚未明朗,科学家分以两种情境进行评估,结果均显示
太平洋大目金枪鱼已遭过度利用,导致近几年RFMOs对大目金枪鱼资源状况
的关注日趋增加。此外,全球围网渔业所捕捞的小体型鱼增加,其对大目金枪
鱼资源的冲击远高于专捕大体型大目金枪鱼的延绳钓渔业。
对所有大目金枪鱼系群而言,近几年渔获量均低于历史高点,逐渐道道合理的
渔获水平。印度洋大目金枪鱼渔获量下滑可能仅是暂时现象,而大西洋大目金
枪鱼渔获量的修正幅度最大。
四、长鳍金枪鱼
长鳍金枪鱼属温带金枪鱼,渔获大部分制成罐头。经评估南太平洋及南大西洋
的长鳍金枪鱼资源利用率适中,北太平洋及印度洋长鳍金枪鱼资源属完全利
用,遭过度利用者仅有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至于地中海长鳍金枪鱼资源状况
则属不明。
五、黑金枪鱼
黑金枪鱼是一高价生鱼片用鱼种,但西大西洋黑金枪鱼及南方黑金枪鱼资源已
枯竭,目前该区的渔获量远低于历史渔获量的高点;另东大西洋及地中海黑金
枪鱼已遭过度捕捞,资源量锐减,然而现今的渔获量远高于官方统计数值,逼
近总可捕渔获量;太平洋黑金枪鱼的利用程度则属完全利用。若定置网及围网
渔业的小体型黑金枪鱼捕获量减少,有助于增加太平洋黑金枪鱼的补充量。
六、其它金枪鱼及类金枪鱼
其它非主要贸易金枪鱼及类金枪鱼的资源状况具高度不确定性。近年来RFMOs
关切和利用程度日增,尤以剑旗鱼利用程度最熟为人知,包括(1)东北大西
洋剑旗鱼的利用程度中等;(2)北大西洋及东南太平洋则遭完全利用;(3)印
度洋的剑旗鱼渔获量已超越最大持续生产量(MSY),长时间将无法持续利
用,所幸该系群生物量水平未低于MSY水平;(4)西大西洋系群尚属健全,
但渔获量高于现有水平是否得以持续利用不得而知;(5)其它系群状况不确
定性高,如地中海、中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及西南太平洋系群。
除剑旗鱼外的旗鱼类,通常非商业渔船的目标鱼种,其资源状况不确定性显著,
依此产生的一系列资源保护问题,如大西洋黑皮旗鱼及红肉旗鱼似遭过度利
用、太平洋黑皮旗鱼及中西太平洋红肉旗鱼可能已完全利用。
鉴于科学家缺乏大部分其它金枪鱼及非金枪鱼的生物学基础信息及渔获量、渔
获努力量数据,因此未来应着重对其基础生物学研究和收集必要信息,以利进
行资源评估。
信息来源:中国远洋渔业信息网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4:2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2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