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即将加速的市场——访德勤中国领导力学院副院长胡玲博士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我们关注到德勤在2012年对影响全球管理趋势的调研中,
着重提到游戏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预测?
胡玲:游戏化管理在企业管理领域还是相对新的概念,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学习阶段,但未来5
年,游戏化管理和相关服务的市场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有国外分析师预测,其年均增长率将
达到90%,市场规模到2016年会成长到28亿美元左右。
游戏化管理可以这样定义:借助游戏中的一些核心要素,将游戏化的思维和机制运用到原本非游
戏化的情境和实践流程中去。游戏化意味着更有乐趣、更透明、更有价值的体验,常常包含竞争、
合作、积分、排行榜、及时奖励和认可等元素。它应用到组织管理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员工行
为的改变,鼓励人们使用新流程、新技术或新应用,以及影响人们如何使用。它在客户管理中的
运用则主要是为了提高客户忠诚度和用户黏性,或推动创新。
相较于外部激励,游戏化管理更关注内在激励,更强调在企业管理当中员工的自制和自我掌控。
同时,游戏化也强调员工之间、客户之间,或客户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概括而言,游戏化的
内部应用改变了员工行为,外部应用改变了客户行为,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和绩效。企业在初
期多以显性的游戏化方式测试特定管理的效果,而在未来,企业的游戏机制会更加隐形地融合到
员工的日常工作流程中。
CBR:如何评估目前企业在游戏化管理上的发展水平?
胡玲:整体而言,企业在游戏化管理领域仍处于探索期。目前有四类企业在游戏化管理方面相对
走在前沿。第一类是互联网、高科技与媒体公司,比如说谷歌、微软、FourSquare、SAP等。
第二类是消费品公司,如耐克。第三类是服务业,如超市、餐饮等。对于B2C模式下的消费品或
服务类公司,它们早已在提升客户忠诚度和黏性方面进行了游戏化应用的探索。在互联网时代,
这些应用得以改良,客户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或进一步运用到内部管理中以提升员工绩效。第四
类是教育领域,不少国外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和应用。例如有一家高校发现,早
期退学的学生往往很少参与校园活动,学校于是就和微软合作,在一些非学术的校园活动中引入
了游戏化机制,帮助学生顺利地感受并完成了校园生活。
参与即存在
CBR:相较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为什么说游戏化管理可以使员工的许多内在激励层面得以
实现,而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很难做到这一点?
胡玲:任何管理理念都不是横空出世的,游戏化管理也沿用了以前的管理理念,只是进行了扩展。
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和客户服务的主要对象是80后、90后,他们都是互联网一代,玩着游戏长
大的,也是解构权威的一代。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他们期待着更好玩、更有趣的体验,期待
着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企业的管理方式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让他们产生共鸣,有更多的参
与感,而不是以往强调的遵循和强制性。
具体到人力资源的机制设计上,首先要考虑如何让工作流程变得更加自主,让员工(或客户)能
够自发参与,并促进合作和交流,最终实现更好的绩效。我们要回答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驱动
员工的行为?如何令80后、90后追求的个人影响力和成就感得以充分显现?如何激发员工参与
到一些流程或新技术的改进中?如何激发员工通过竞争和合作实现更好的绩效?游戏化管理在
这些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在德勤内部有一个社交网络YAMMER,方便全球的咨询顾问相互交流经验和心得。YAMMER建立了
内部移动“签到”应用(每次签到需要更新“who,what,where”),让咨询顾问通过签到应用
来分享他们和谁见了面、讨论了什么、在哪里讨论等信息。通过签到的增多,咨询顾问们能获得
他们在专精领域的勋章和声望,还可以在同事、经理和领导的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些荣誉。在
YAMMER上,我们可以按行业或专业领域分类,知道在全球有哪个同事做了什么事,或者对什么
新东西感兴趣。目前该应用的效果很不错,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分享,强化了公司与员工之
间的联系。
CBR:作为德勤中国领导力学院的副院长,从领导力的研究和塑造上面,您觉得游戏化跟以往的
促进手段相比,有哪些不同?
胡玲:我们认为,70%的领导力开发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另外30%从学习或体验中获得。丰富的
管理经验往往需要通过全球派遣、轮岗或某些特殊的管理项目获得,比如组织变革、重组并购等
等,但这些条件很多企业并不完全具备。借助游戏化思路,我们可以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创造特
定的管理情境,让后备人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虚拟的经验,提升经验学习的效度。
就德勤内部人才培养及为外部客户提供领导力开发的实践而言,情境模拟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完
全电脑化的情境模拟,例如提供战略决策等背景,再做实战演习;另一类是在领导力及管理技能
相关的线下培训课程设计中,注重情境模拟游戏的设计,将游戏的线上和线下部分结合起来。
德勤领导力学院还有一个面向外部客户为主的电子化学习平台,我们发现,在引入了游戏化机制
之后,网上培训课程的使用率明显提升。例如,学员登录学习程序后,他们会领到各种任务,每
完成一个任务就能获得一个勋章,并在个人平台上分享。除了完成指定任务获得的勋章外,还有
一些隐藏的勋章,它们只能在达到某些隐藏条件时才能获得,比方说同一个部门的员工在同一周
的时间之内都学习了同一个视频课程,那么这些部门所有的员工可以获得一个勋章。这样的勋章
的获得具有意外性和随机性,往往能够给员工带来一些额外的惊喜。
此外还有学习排行榜机制。学员只跟同一个级别的人竞争,排行榜每周都重置一次,让大家都有
机会能够荣登榜单。比方说某一段时间特别忙、经常出差的一位高管,可能落下了些课程,他觉
得永远榜上无名,可能就放弃了,这样的重置频率就能激发他的参与。我们发现,引入游戏化机
制后的3个月内,每天返回在线学习网站的用户数上升了46.6%。很多用户反馈,这种机制在某
种程度上会让他们上瘾,他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网上学习,完成了更多的课程。
CBR:除了提升经验学习、创造虚拟经验的作用,游戏化的线上与线下互动,如何有助于领导力
学习的效果提升?
胡玲:一项国外的研究表明,在众多的学习方法中,通过阅读记得的知识只有10%,通过听可以
记住20%,通过视频或图片能记住30%;如果说是让学员们亲自去参与(即使只是一个情景模拟),
知识的有效吸收率却能达到90%。这也是我们的很多领导力的开发活动将会更多地引入游戏化的
一个原因。
“隐形”的未来
CBR:除了领导力培养以及涉及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其他管理层面要如何实践游戏化
管理,对此你有哪些建议?
胡玲:除了人力资源管理或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领域,目前我们还看到游戏化管理运用于项
目管理、产品开发、创新管理、销售管理、后台管理等领域。然而,如果设计失误,游戏化应用
也不会成功。为此,企业首先需要界定清晰的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再去思考用什么特征的辅
助管理工具更为有效,不是所有的商业活动或流程都可以游戏化,也不是一上来就要设计勋章或
积分。游戏化要服务于企业的特定商业目的,要么是内部管理的需要,要么是外部客户的需要。
第二,确定目标人群。企业要让谁参与到游戏化当中去,是针对内部还是外部,或同时针对内部
和外部?群体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性格类型?我们如何激励他们?例如微软的一些游戏化运用
是针对开发人员,还有一些则是针对外部客户。
第三,关注合作而非单纯竞争。与外部游戏不同,在公司内部使用游戏化的机制要更多地鼓励合
作行为,强调正向激励,否则过度的竞争可能会打击很多人,让他们失去突击下一个挑战的愿望。
第四,要考虑设计与其他应用或流程协调一致的整体游戏化策略。首先保证各类游戏化运用所服
务的目标之间不要相互冲突,其次要平衡各类评价与奖励系统以及价值体系。
第五,未来在中国游戏化管理的应用,将更多地出现在企业的员工管理当中,而不仅仅局限在传
统的客户层面,如何使得游戏化与员工管理结合得更有效,未来还有很多想象空间。
CBR:你曾提出,隐形化将是未来游戏化管理的重要特征,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胡玲:视频游戏、积分、勋章或排行榜是比较浅层的游戏化管理应用。在未来,通过精心的设计,
企业可以让游戏化的制度、流程更隐形,不那么显而易见,不轻易让人察觉它是一种游戏化手段。
企业信息系统、社交网络技术、移动化运用将使得隐形化的游戏化管理成为可能。
硅谷某知名高科技公司的差旅系统就很有意思。在该公司,订机票是完全自主、不需要审批的,
理论上来说,员工可以选择任意价位。但该系统会自动显示过往3个月里,同样行程的机票平均
指导价。如果某天你从北京去上海,系统发现你订的机票价格低于指导价格,就会给你的账户增
加积分;反之,虽然你也一样能够订票,但账户会被扣分。账户积分可以用来兑换额外的旅行、
航班升舱或免费按摩等内部福利。它的好处是既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信任,又节省了管理层的时
间,并依然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员工也赢得了好处,这样的游戏化机制就很隐性,并创造了多
赢的局面。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3:32: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80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