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霖

更新时间:2023-01-02 12:09: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2日发(作者:大学生个人简历封面)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摘要】对XX市XX幼儿园抽取3个班级典型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进行观

察分析,以找到被忽视幼儿的教育对策。分析认为:由于家庭、同伴群

体以及自身性格等多种因素,导致被忽视幼儿性格内向、孤僻、缺乏自

信。因此,我们要发挥各方面的教育作用。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更加

关注被忽视幼儿,适当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发挥每个幼儿的优

势,做一个每个幼儿都喜欢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应注重幼儿

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尽量为他们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及时给与

帮助和建议,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关键词】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同伴群体教育对策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幼儿,指3至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其在体格、神经、心理和智

能等多个方面发育明显,性格逐步趋于稳定,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人群

中的弱势群体,而“被忽视幼儿”则是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长

期以来,成人社会、教育界、国家政府机关和民间社会团体对“被忽视

幼儿”的关心和帮助还很少,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

究缺乏系统性和明确性,直接制约着其人际关系和同伴交往等方面。因

此,只有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其行为特征提出科

学化、合理化的教育对策,才能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心理打下坚实

基础,避免恶性循环的形成,因此,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

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2课题的研究意义

被忽视幼儿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必要内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

关注,但由于研究时间短,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原因,极大地限制

了我国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通过总结,研究被忽视幼儿教育的意义为:

1)被忽视幼儿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只有通过对被忽视幼儿教育进行研究,幼儿教师和家长才能够准确

了解被忽视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更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改善其

被忽视社交地位,使幼儿形成热情开朗、慷慨大方、勇敢自信的意志品

质。

2)被忽视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合理性的必然要求

当前,被忽视幼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和社会并未对这部份

幼儿引起足够重视,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有通过对被忽视幼儿行

为特征进行分析,对其教育提出对策,才能保证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合

理性和完整性。被忽视幼儿教育研究正是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

3)被忽视幼儿教育是由家庭向同辈群体转化的催化剂

家庭是进入幼儿园之前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幼儿园则是幼儿个体

接触同辈群体的第一场所,当幼儿从温馨的家庭进入同辈群体普遍存在

的幼儿园,必须熟悉把握被忽视幼儿的基本特征,才能使幼儿向同辈群

体顺利转化。

1.3被忽视幼儿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纷纷对被忽视幼儿问题展开研究。

庞丽娟[1]运用现场同伴提名法对3至6岁幼儿同伴关系进行研究,通过

行为观察和社会测量,把同伴群体中的幼儿分为四种类型(受欢迎型、

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矛盾型)并归纳、描述了每种类型幼儿的基本特

征。她认为被忽视型幼儿常常独来独往,在交往中也表现得很胆怯,他

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

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

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

Coieetal等人[2]则在对美国科罗拉州3-6岁幼儿调查后把同伴群体中的幼

儿分为五类: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矛盾型和一般型。国内

外的其他相关研究,也基本上都是在运用社会测量法的基础上,把同伴

的社交类型分为了四类或五类幼儿。在早期对幼儿进行分类的

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儿教育研究者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各种

行为。结果表明:不善交际的幼儿遭到更多的同伴忽视。”[3][4]国内这方

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被忽视幼儿的形成的原因和矫治方法上。这些研

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处于被社交地位的幼儿的一些人际交往和心理特

征,以及形成的原因,但是对于被忽视幼儿的研究大多建立在问卷和访

谈基础上,对他们实际活动中的观察研究很少。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对

被忽视幼儿进行一定的行为观察和记录,分析造成幼儿被忽视的原因,

提出改善对策,希望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章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及其分析

2.1研究方法

2.1.1被试

课题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XX市XX幼儿园大、中、小各

一个班,小3班共27人,其中男孩14人,女孩13人;中1班共29人,

其中男孩13人,女孩16人;大2班共30人,其中男孩15人,女孩15

人。

2.1.2程序

采用大多数研究者普遍采用的社会测量法筛选出典型的被忽视幼儿

对象。利用同伴提名法对各样本班进行同伴提名,让幼儿说出他最不喜

欢和班里哪个小伙伴一起玩,为什么?利用教师提名法对带班教师进行

结构性访谈,由她们直接说出本班最容易被忽视的幼儿。最后,将通过

两种方法获得的被忽视幼儿对象进行比较,筛选出大、中、小班各1名

典型被忽视幼儿作为被试,具体如下:

个案一:李睿琳,女,小3班,2011年3月出生,2014年9月入园,

全托。该幼儿性格内向,话语较少,比较随和,当使用某个玩具与同伴

发生冲突时,会主动放弃。父母均为个体经营者,入园前一直有父母带

大,这段时期也是父母创业比较艰难的时期。

个案二:梁宸曦,男,中1班,2010年8月出生,2013年9月入园,

全托。该幼儿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入园前由姑姑、爷爷、姥姥和舅妈

等亲属轮流看管,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秩序,表现安静,不会主动举手发

言,当老师叫到他发言时,大多时候表现出一种退缩、不安的状态。

个案三:孙妙妙,男,大2班,2009年6月出生,2012年9月入园,

全托。由奶奶一人带大,奶奶对他比较溺爱,在幼儿园中经常独来独往,

喜欢在某个角落安静的呆着,能够单独完成老师发出的某条指令,但当

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合作时,完成效果不佳。

2.2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

采用时间取样法对3个典型个案进行观察,了解被忽视幼儿在幼儿

园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社交情况,观察的项目主要包括上午游戏阶

段被忽视幼儿的各种行为以及课堂活动中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

2.2.1在课堂中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

在观察教学活动中发现,如果课前由幼儿自选教室座位,被忽视幼

儿更倾向于选择靠近两侧且偏后排的位臵,当选座过程中与其他同伴发

生冲突时,他们会主动谦让。被忽视幼儿非常遵守课堂秩序,他们对于

老师的提问往往不爱举手发言,也不会像个别幼儿那样不经教师允许直

接大声回答某个问题,而是低着头眼睛不敢直视教师或者目光扫向窗外。

当被教师点名要求回答某个问题时,被忽视幼儿起立的速度比较慢,表

情痛苦,目光呆滞,回答问题的音量也非常小,语言组织磕磕绊绊,表

现得非常不自信。而此时,教师眉头紧锁,显出一种不耐烦的神态,久

而久之,教师会更容易无意识地忽视这种被忽视幼儿,减少对被忽视幼

儿提问的次数甚至不提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被忽视幼儿性格内向,

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很少在其他人面前主动表现自己,在不熟悉这些幼

儿的人看来,他们非常怯懦,缺乏自信。[5-8]

2.2.2在游戏中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

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是研究幼儿行为的基本载体,幼儿园

在周一至周五游戏活动期间进行了障碍活动、教师模型、故事版活动、

恐龙游戏、公共汽车游戏和寻宝游戏等多个互动型游戏,对典型被忽视

幼儿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幼儿不会积极主动参加游戏,在教师多次鼓励

的情况下往往选择一些普通角色甚至背景角色,即不需要过多的与同伴

进行语言的沟通交流,在整个活动期间处于被动地位,并且不容易被教

师和同伴注意到。相对于互动游戏,被忽视幼儿更愿意选择独自平行游

戏。在自由活动期间,被忽视幼儿通常会选择某个安静的角落独自玩耍,

或者看同伴游戏。当有其他小朋友向他发出共同游戏的邀请时,他们会

出现片刻的欣喜,希望引起同伴的注意,但也会表现得紧张不安、躲躲

闪闪。

2.3被忽视幼儿行为成因分析

相对于儿童的神经类型、性格特点、性格特征等不易控制的内部因

素而言,研究者们更关注外部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

作用[9]。

1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结构以及父母(或监

护人)心理健康状况等。而父母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是诸多影响幼儿行为

问题的家庭因素背后的潜在的共同因素[10]。如果父母比较抑郁,他们平

时对生活缺乏兴趣,这种心境会弥漫到幼儿中,从而使幼儿缺乏对身边

事物的好奇感,变得沉默寡言。如果父母比较偏执,对幼儿的话语表现

出不信任,猜忌孩子的善意,过于约束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家庭氛围就

会紧张和敌对,幼儿就会性格内向、怯懦,做事小心谨慎,缺乏完成特

定任务的自信。个案一李睿霖的父母由于平时忙于进货和卖货,无暇把

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到幼儿身上,且缺乏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造成

亲子关系质量低下,直接导致幼儿安全感降低。

2)教师因素

一名教师所带班级中,有的孩子生性好动、活泼开朗,在与教师的

社交活动中,自然会引起教师更多的注意,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更愿

意把发言的机会给这些幼儿,对于被忽视幼儿,由于他们平时都很安静,

在社交活动中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且经常表现为退缩、腼腆、孤僻和

妥协,带班教师会很难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幼儿身上,给他们表达自己见

解的机会则少之又少,在恶性循环之中,被忽视幼儿交往的主动性降低,

消极情感增加。

3)同伴群体因素

被忽视幼儿同伴对其关注度和主动性,也影响着被忽视幼儿行为的

发挥。如果幼儿园同班级中很多同伴对幼儿持接纳态度,喜欢和他共同

游戏,这名幼儿就会身心愉悦,相反,如果大多数同伴对这名幼儿持排

斥态度,他就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处于整个班级的边缘状态,在群体交

往和双向交往中变得更加笨拙、不明智和过分敏感。

2内部因素

人的性格有各种各样,有的人喜欢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也有的人不

喜欢这样,有的人喜欢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也有的人尽量隐蔽自

己的存在。没受物欲驱使的幼儿,他会把他真实的性格表现出来。而部

分幼儿先天的自我意识不强,自我评价模糊,入园前交往环境单一,导

致社交技能差。

第三章被忽视幼儿教育对策

3.1教师教育对策

1)幼儿人人平等

带班教师要冲破长期带班对幼儿形成的固化印象,尤其对那些

自己平时感觉的“差孩子”,要刻意增加关注程度,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

来肯定他们,使得他们逐渐提高自信心,渐渐由被动的交往改为主动的

交往。

2)采用积极的语言评价

幼儿最初的人际关系是在家庭中的小群体中形成的,且不存在对比

的条件。但一旦到了幼儿园这个大群体中,对比关系成立,幼儿就会通

过成人的评价以及自己的行为、能力与别人的行为、能力作比较来给自

己定位。当他们的情感、认识在群体中得不到响应或认可,尤其是得不

到教师、同伴的重视,他们就会甘当群体的被忽视分子。另外,由于被

忽视幼儿的优缺点不突出,如果教师往往以模糊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还

可以”、“一般”,就容易使幼儿误会。因此评价要正确而有针对性。“你

能行,老师相信你能做好的!”也是较好的激励方法。

3)加强人际交往训练

兴趣是探索的动机,是发展创造性的促进剂,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教师要细心观察被忽视幼儿所表现出的兴趣,并有意识地引导和控制。

如在音乐活动中发现被忽视幼儿有着这方面的天赋,可鼓励他们积极参

加各种活动比赛,让被忽视幼儿体验成功和与众不同感。有了成功体验

后,幼儿对自己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更有自信。

3.2家长教育对策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克服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等

不良情绪,培养自己积极乐观、开阔宽容的心态和恬静的心境,同时传

达给幼儿。此外家长要注重培养被忽视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培养

他们的独立性,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

和自信心。在公共场合,锻炼被忽视幼儿与其他人交往,肯定他们的友

好行为,鼓励养成喜欢帮助他人的好习惯。

第四章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被忽视幼儿游戏和课堂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研

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找到了导致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的原因,在

教育中,我们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被

忽视幼儿,适当地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发挥每个幼儿的优势,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避免因为教师的忽视而导致同伴对他们的忽视。在

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应该注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尽量为他们

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交往,及时给予帮助和提出建议,提

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家庭与幼儿园要作好沟通和配合,教师和

家长更多地要关注被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改善被忽视幼儿的社会交往

地位,适如其分地供给他们有利于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养分,正确地

引导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同伴交往类型、成因与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

育系,1991:24-37.

[2]Coieetal,J.D.&lesourcesofdataonsocialbehaviorandsocial

statusintheshool:Across-agecomparison.[M].London:ChildDevelopment,1988:59.

[3]Harrist,A.F.,&Dodge,K,A.,Pettit,esofsocialwithdrawalin

earlychildhood;sociometricstatusandsocial-cognitivedifferencesacross

years.[C].Child

Develoment,1997(10),63,879-892

[4]on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当今美国幼儿早期教育[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

[5]刘培英,黄利.幼儿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8(7):12-15.

[6]BIRCHLL&EnvironmentalFactorsInfluencingthe

DevelopingBehavioralControlsofFoodIntakeandChildhoodOverweight[J].Pediatr

ClinNorth,2001,48(4):893-898.

[7]nalDeterminantsofInfant-motherAttachment[J].Child

Dev,1991,62:916-917.

[8]王秀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2006,15(7):667-668.

[9]徐韦,陈灵,朱云霞.学龄前儿童气质与行为的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

志,2001(6):400-402.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2:0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75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李睿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