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1Q84》中的月亮意象
作者:田翔尹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期
田翔尹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村上春树用了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1Q84》勾勒出了一个复杂且危机重重的社会现
状,这是他从关注人物命运到社会命运的转变代表作品。本文以月亮意象的选择依据、象征意
义、现代启示来探寻其丰厚内涵。
关键词:村上春树;《1Q84》;月亮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3-0142-03
作者简介:田翔尹(1989-),女,湖南凤凰县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
学研究。
继村上创作《海边的卡夫卡》7年之后,《1Q84》问世,于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陆续
推出其单行本《1Q84》之book1、book2、book3,再一次掀起“村上热”,据村上自己坦言,
他非常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也想写综合性的小说,表现综合性的价值观,宏大的世界,这
部《1Q84》便是他的第一次尝试,从个人生命的意义转向关注整个社会、人类的命运。
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位主人公青豆与天吾年幼时在同一所小学里一见倾心,从青豆转学
便未曾见面,至日本的1984年,两人都已30岁,同时卷入一连串奇妙而又危险的事件里面,
青豆为了区别这不同于现实的世界,于是将它命名为1Q84年,夜空浮现的2个月亮,以及
1984年未发生的历史事件,成为1Q84区别于现实世界的主要标志。
一月亮意象的选择依据
在村上一些作品中,如《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都有对月亮的提及。而在这
部作品里面,作者特意设置了大小月亮2个意象,它们并排地挂在空中,分别以他们来做正义
与邪恶的对比和象征。.
加上月亮本身有史以来在文学中所占有的丰富内涵,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往往借助各种意
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比如月亮、舟船、流水等,通过打通与这些意象的感受,将自身的想法
投入到这些事物里面,从而丰富了这些事物的含义,阐释出其“象外之意”。正如韦勒克和沃
伦所言:“意象一次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和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而这种重现和
回忆未必一定是视觉上的。”[1]月亮这个意象从古至今都承载了丰富的内涵,比如在中国古
代时期,月亮就代表了一种思念和寂寞之情,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有云: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还有于时间和空间中处于永恒的象征。如张若虚在《春江花
月夜》中曾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
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西方月亮则蕴含着女
性和母性的纯洁和慈悲,其圆缺不定也暗含了事物的反复无常。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
成为人类各种情感的综合寄托体。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村上为何借用月亮来表达小说的复杂内涵。
二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
在此作品里,“月亮”多次出现,作者赋予了该意象多角度、多层次的象征意味,具有丰
富的内涵。在月亮出现的内容中,都与特定的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为主人公感受的,而“持续
和重复的感受也使得这一意象具有象征意义。”[1]
(一)忠贞爱情的见证者
在小说主人公天吾与青豆被吸入新世界之前,他们所看见的月亮是明亮的。在他们十岁的
时候,一次刻骨铭心的握手,月亮第一次让他们注意到,他们凝望着浮在那里的白昼的月亮,
不久,少女突然放开了握着的手,此刻青豆眼中呈现的是坚固的结晶。天吾并不明白青豆当时
的感受,等时过境迁,他才明白青豆在他心中是无人能够替代的,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女友,也
无法给他年幼时青豆所给予他的那种震撼.
20年之后,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天吾君忽然想到,“青豆当时可能悄悄把某个心愿托
付给了月亮。她和月亮之间也许缔结了某种密约。在她投向月亮的视线中,倾注着让人这样想
的惊人的真挚。”月亮出现在他们握手之时,而且又是在天还很亮的情况下,加上这是支撑青
豆和天吾各自保持着对彼此深刻的感触的重要回忆,正如月亮就是两人对彼此爱慕的最好见证,
月亮之所以明亮,那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刻骨铭心的心的交流,仅仅通过握手感受到的坚定和相
知,便伴随了他们那么多年。
他们误入1Q84年之后,两人的心理感应——必须要想见且刻不容缓,越加强烈,直到青豆
为了躲避追杀并且保护远在他方的天吾时,她坐在公寓的阳台望着天空的月亮追忆旧的世界,
突然发现也有一个人和她一样在不远处的公园抬头直勾勾地盯着天上的月亮,沉湎于自己的思
索当中,当青豆反应过来时,才发现那就是相别了20年之久的天吾,便扭曲了脸,惊慌失措。
此刻好像印证了天吾的猜想,那就是月亮似乎和青豆缔结了条约,将青豆真挚的感情传达给天
吾,只要有月亮存在,就有两个人相互思念着。明亮的月亮仿佛是天吾和青豆相爱的证明。
在小说中具有预言未来的人物——“先驱”领袖告知青豆:“如果你不相信那个世界,而
且如果那里没有爱,那么一切都是假的。不管是在哪个世界里,不管是在怎样的世界里,区分
假设与事实的那条线,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映入眼帘。只有用心灵的眼才能看见。”[2]这位
遭受各种痛苦的领袖希望青豆尽快处死他,因为他想摆脱痛苦,而爱情对他来说已经是过去的
事了,所以这个世界对领袖来说是一个虚假的世界。可是对于青豆来说是如此真实,她和天吾
之间有刻骨的感情,即使这个新世界的规则变了,也只能不断地适应它,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生
存,才有可能找到天吾。当天吾遥望星空正感受月亮皎洁地像20年前“如同清澈的溪水流淌、
温柔的树叶低语,能够疗治与抚慰人心一样”[2],突然发现明亮的月亮的一个角落里,还浮
现着另外一个月亮,这时候他与青豆一样目睹了月亮的怪异,夜空依旧沉默,但是奇特的月亮
却承载了两人沉甸甸的思念。
(二)病态与邪恶的代表者
村上在这部小说里面赋予了月亮一个特别的意象内涵,那就是邪恶力量的代表。与以往的
月亮意象塑造不同,作者在明亮的月亮旁边设置了一个“稍微有些变形,颜色也仿佛长了一层
薄薄的苔藓,发绿”的小月亮[3],两个月了并排地读现在哪里,黄色月亮和绿色月亮,目睹
了这一奇特境况,青豆觉得天国就要降临了。这个月亮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与人民日常生活
中的月亮完全不同,它的大小、颜色、形状都与传统的月亮相异,让人好奇又恐惧,仿佛会有
新的现实呈现出来,正如青豆所言,天国就要来了,世界末日的前兆。而在作品中,小说人物
指出,小月亮正是大月亮的子体,也可看作是分身,并不是大月亮,但是子体可以在某种程度
替代母体。
两个月亮的出现,正是区别1Q84和1984的主要标志,不健全的小月亮就如同复制了部分
真实的世界,企图替代原本的健全社会,所以绿色的,看不习惯的月亮就是从属于那个奇特的
新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就必然有光明”[2],新月亮就像是原
本月亮的影子一样,是其阴暗的一面。于是她经常仰望月亮,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往常一样只看
到一个月亮,便觉得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可是她终究还是放弃了,因为无论何时看,天空
都浮现着2个不相等的月亮,也就等于在向她宣告,世界就是这个扭曲的样子,一直都是。小
说中反复交代天际仍然并排浮现2个月亮,就像在昭示世界就是处于危机蠢蠢欲动的状态,青
豆与天吾的生存环境也十分危险。
在小说book3最后,两人终于重逢,天吾诉说着对1Q84的感受:“就是由深刻的孤独支配
白昼,巨大的猫儿们支配黑夜的小城。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流过,河上驾着古老的石桥。但是,
那里不是我们应该停留的地方。”[4]为了建立美好的幸福生活,青豆带着天吾从她最初爬下
来的紧急通道趴回去,最终回到了只有一个明亮月亮的世界,他们恢复了正常。可见,月亮在
这里被作者赋予了一种病态的、恐怖的内涵,它是危险世界的象征。
(三)不动声色的旁观者
无论何时,月亮都悬在天空中,当人们淡然地望着它时,也感觉到它同样的冷淡和遥远。
青豆百般寂寞的时候与月亮干杯,向月亮发问,月亮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月亮比谁都更为久
远地,始终遥遥地凝望着地球。恐怕它曾把地球上发生过的一切现象、一切行为都看在眼中。
但月亮沉默不语,始终冷冷地、牢牢地把沉重的过去深埋心底。”[3]从青豆天吾年幼时期的
初次心动,到他们遇上危险的中年时代,月亮都一如既往地悬挂着,始终没有中断对他们的观
察。天吾、青豆、牛河、深绘里等人都有对月亮有所寄托,但月亮也是遥远地望着,“黄色的
大月亮和绿色的小月亮。轮廓无比鲜明,距离感却难以捉摸”[2]。天吾有时又觉得月亮遥不
可及,他观看者月亮,月亮也看着他,但都没有任何回应。“不管等多久,哪个月亮都没有向
他吐露只言片语。它们毫无表情的面孔朝向这边,那模样就像不妥帖的希求润色的对偶句,并
排浮在天上。今日无信息。这就是它们向天吾传递的唯一信息。”[3]不论地面发生任何事情,
月亮们都依然如同现实世界1984年一样有规律地变幻着。在主人公百般无奈和寂寞时,月亮便
只是一个远离尘嚣的静静的观察者而已。
三月亮意象的现代启示
村上以独特的想象和手法为我们塑造了2个月亮的奇特世界。那么,这两个正反相对的月
亮所制造的生存困境,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呢?村上在小说中为我们提示了解决的方法。
(一)顺应适从
小说一开始,青豆预备去除掉一个人误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当时旁人警示她说“一旦做
了这样的事,往后的日常防护,该怎么说呢,看上去也许会和平常有点不一样。我也有过这样
的经验。但是,不要被外表迷惑,现实永远只有一个。”[3]青豆就这样唐突的来到了1Q84
年,直到她醒悟以后才明白“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我已经置身于这‘1Q84’年。我熟悉
的那个1984年已经无影无踪,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
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
则。”[3]青豆仰望天空的时候,发现有一种细微却难以否认的不协调感,意识无法承认,天
上有2个月亮。
各种细微的不同,天吾也在另一条叙述线发现了,各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地方,都表明这
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又与真实的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他们就是由真实的世界
进入到这个空间,正是有真实世界的对比,才在新的世界中感觉毛骨悚然,幻象在小说中成为
了真实,而又不是真实世界所能承受的那种真实,所以压在主人公身上的首先就是对这个崭新
世界刻不容缓的了解和发现。小说的参照系统——传统的现实世界,便瞬间被边缘化了,因为,
我们关注的是这个崭新的世界究竟为何物?村上笔下的1Q84,显然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的束缚,
它的规则就是无规则,它的风景就是基于原始风景的相反风景,比如加油站的老虎图像在青豆
进入新世界之后,是左右相反的。作者以各种暗示,告诉读者,1Q84就身在附近,要想在这个
世界生存,就必须了解其虚构的编码过程,“走进一个把想象转化为经验的新领域。”[5]
主人公在小说中不断发问,思考,将他们对新世界的想象投射到生活中,于是,这世界就
按照他们所想象的样子运转,带着疑惑和迷茫运转。所以主人公也只能不断适应自己对新世界
的想象,疑惑,顺从它的发展轨迹,生活才得以继续。
(二)为正义斗争
主人公青豆和天吾正是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才来到1Q84年,青豆为了维护正义去刺杀一个
虐待妇女的男子,因此误入了新世界;天吾为了帮助小松编辑修改新人奖参赛作品《空气蛹》,
而牵涉进一个神秘的宗教团体里面,这个团体正是通向新世界的另一个入口。他们跨越了现实
世界进入作者设置的由真实和幻想结合的新世界,参照着原本社会的样式,人们必须继续履行
原来的职责,青豆的职责就是继续刺杀在她和老夫人看来不能活在世上残害妇女的男子,正如
老夫人所言:“我们都曾经因为某种蛮横无理的形式失去最宝贵的人,从而深受伤害。这种心
灵的创伤恐怕永远不会痊愈。但我们不能只是永远坐看自己的伤口,必须站起来投入下一步行
动。而且不是为了自己的复仇,而是为了更广泛的正义。”[3]而后青豆将邪教头子给杀死了,
一方面为了正义,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换回远在他方的天吾的安全。天吾将《空气蛹》重新编
排,也就为人们看到小说中的邪教存在和运作提供了可能,“把小小人的事情变成了字小小人
可能生气了”[3],为此惹上了那个宗教团体的报复,隐匿的邪教团体之前并不为人知,即使
公之于众,也大多被认为是参赛者的想象罢了。可在小说中确是真切的危险存在着,天吾和青
豆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不断躲避恶意的追踪。他们的心理状态正是围绕着职责和正义发展,
不断走出自我,逐渐关注社会和人类前途,于是他们的内在被作者的想象重塑了,从自我的世
俗追求上升到对整个社会命运的关注。
(三)重生信仰
信仰就是可以给处于低谷的人们予寄托和希望,可以让人为之坚持不懈的内心提示。在小
说里面,天吾和青豆的信仰就是对彼此的单纯的爱慕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曾被扭曲的生
活所压倒,试图放弃回到正常世界的念头,可正是心中燃起的点点希望之火,使得他们能够坚
持下来,直到找回回家的出口。
当青豆第一次确认回去的出口被封锁了,她绝望地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大脑,正当剑拔弩张
之际,天吾在她脑中浮现,她听到了遥远的呼唤,那呼唤的内容仅仅是她的名字,于是有了强
烈的想要活下去的冲动,起码在和天吾相遇之前。另一条叙述线,天吾看见他奄奄一息的父亲
的病床上,无法言明的虚构体中装有熟睡的十岁青豆,便轻轻地呼喊出来,触摸了熟睡的青豆
的幻体,他倍感暖意萦绕在心头,“不管前方等待的是什么,他大概都会在这有2个月亮的世
界里顽强地活下去,找到前进的路。只要不忘却这份暖意。”[2]天吾和青豆进入1Q84的世
界,其实也是为了在偌大的世界找到对方才误进的,因为在1Q84中,很少人能够发现他们所处
的世界是扭曲的,而这少部分人,必然会在新的世界发生联系,这样1Q84才能运转,才得以存
在。而无论是1984还是1Q84,都只有用心灵的眼才能看见,青豆和天吾被自身某种意志送进
了新世界,他们又是凭借明确的意志找回了出口。
村上春树的这部小说为我们勾画了现代人所处时代的危险环境,给读者留下巨大的震撼,
他尽可能地陈述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像奥威尔《1984》所描述的未来世界的危机不但没有
被人们所重视,反而更加严重了。于是村上虚构了一个带有重重问题的年代,将社会问题放置
在那个虚构的空间中,问题的严重性让读者感受到如此真实、逼近,月亮意象也被赋予丰富的
内涵,明亮、皎洁的月亮在他的笔下也被抹上暗淡、邪恶的色彩,也是对人们回到正常生活的
一种警示。仿佛我们正生活在这奇怪的世界,仿佛天上正悬浮着2个月亮,不可思议地思考着
我们现在究竟生活在哪个世界?
参考文献:
[1](美)勒内·为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文化艺术
出版社,2010.
[2](日)村上春树.2[M].施小炜,译.北京:南海出版社,2010.
[3](日)村上春树.1[M].施小炜,译.北京:南海出版社,2010.
[4](日)村上春树.3[M].施小炜,译.北京:南海出版社,2011.
[5](德)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M].陈定家等,译.长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校晏小敏)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1:0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7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