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与川普的「爱恨情仇」:以媒介之名制衡权⼒
CNN⾼级制作⼈JohnBonifield估计也没想到⾃⼰的「⽆⼼之语」会在互联⽹平台引发如此轩然⼤波。
6⽉27⽇,美国“真理计划”节⽬曝光⼀段对于CNN⾼级制⽚⼈JohnBonifield的偷拍采访。
采访中JohnBonifield⼤谈CNN为追求收视率「不择⼿段」,「通俄门」并没有实质证据,新闻报道不过是⼀场只求利
益的「⽣意」,并表⽰「⼤家都是这么做的」。视频如下:
叮叮叮,知著君总结⼀下采访重点,敲⿊板。
第⼀,「通俄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基本都是「bullshit」。第⼆,CNN之所以紧追不舍「通俄门」,只是为了
收视率。第三,CNN的CEO要求CNN的员⼯停⽌报道巴黎⽓候协定,继续报道川普和俄罗斯的丑闻。
CNN完败川普?
当「⼀切为了收视率」这样的⾔论⼀发,尚未从「通俄门」阴霾中⾛出来的美国王牌电视机构CNN似乎再次卷⼊舆论的
漩涡。⼼烦意乱的⽹民⽭头直指CNN,怒斥其为失德的虚假公器,CNN「史上最⼤系列丑闻」背后媒体公信⼒⼜⼀次
成为讨论焦点。
媒体商业化的「原罪」再次「背锅」。当然源头也确实如此。但在舆论⼀边倒的呼声中,知著君以为,如果换个视⾓看
待收视率,换个⽅式看CNN的新闻报道,在资本市场驱动的美国,也许能从JohnBonifield的⼀番「坦诚」⾔论中获知
更多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对抗「川普帮」,如何表达民意、制衡权⼒的启⽰。
①
持续不断的「纠缠」:CNN与川普
CNN的⾼层似乎不是很倾⼼这位「⾔论界限模糊」的川普总统。步步紧逼的⾏径着实让新官川普很是头疼。这⼀点早在
特朗普和希拉⾥精彩的电视辩论之时就已经⼀⽬了然了。
CNN现场直播电视辩论之时,主持⼈对待两位竞选者的态度可谓是冰⽕两重天。当川普要求探讨希拉⾥邮件门事件时,
两位主持⼈的⾔论显然有些「避重就轻」,川普也难免表⽰,「这很好,现场是三对⼀的辩论」。
当然川普对于⾃⼰不能对丑闻作出回应,⽽希拉⾥却有此特权深表「不公平」。
⼤概是川普商⼈的背景和出格的论调令CNN深感不安。因此川普「意外当选」之后,这个美国权威代表的电视机构显然
没有停⽌「攻势」。有关川普的「丑闻」层出不穷,以「通俄门」为代表的新闻报道似乎正是CNN的「努⼒⽅向」。
⽽这次JohnBonifield的⾔论似乎是说出了CNN的真实⼼声:我们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我们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他。
我们为了收视率,因为我们的受众希望抓住特朗普的把柄。
如果说媒体商业化的原罪导致了CNN对于收视率的追随,那不可置否的是,评价CNN如是⾏径的标准绝不能仅限于媒
体道德,更应该落在「表达民意,传达民⼼」。⽽美国民⼼的⾛向怕远远不是总统川普想象的那么乐观。⽓氛中弥散着
⼀种「想看川普倒霉」的味道。「⼀团和⽓的背后怕是剑拔弩张」。
②
收视率之争:「以弱胜强的民众⼼态」
正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然不愿商业化成为媒体公器的归宿,⾄于「商业化原罪」的探讨也⼤抵⼀以贯之的站在媒体道德
的⾄⾼点提出要求。但知著君以为,理想状态下的媒体道德⾃然值得称赞和秉持。但在资本运作逻辑下的美国媒体机
构,循着观众合理需求的收视率调整,实也未曾达到全民攻击的境地。
更为重要的是,CNN怕是捏准了美国民众的焦虑⼼情。「⼝⽆遮拦深陷众多丑闻」的总统特朗普,商⼈出⾝的利⼰主义
外⾐下竟然看不到「谦虚谨慎」的国家领导⼈⽓质。竟似乎展⽰出「⼩丑杂耍式」的画风。美国民众⾃然⽆法买账,⾃
然也就表达出「我们正看着呢,你最好以⾝作则」的⼼态。
当然不仅是美国民众,似乎世界⼈民对这个新官都不甚满意。这幅图表明的是各国民众对于美国总统能否正确处理国际
事务的信任度民调。红⾊是川普,蓝⾊是奥巴马。
如果美国民众的另类⼼态昭然若揭,那CNN的追逐收视就绝不能⽤道德评价了。换句话说,知著君以为,CNN之于特
朗普丑闻的追逐,代表的正是美国民众希冀以弱胜强的国家⼼理,代表的正是美国民众对于「差强⼈意」、「奇葩」总
统的监督。
「通俄门」系列报道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定是要找寻到特朗普的劣迹」。找寻到就是媒体公器的胜利,反之则是制衡川
普的有效路径。
③
新闻专业主义:媒介权⼒对抗政治权⼒
资本逻辑影响下的美国政治结构赋予了美国总统「令⼈觊觎」的政治权⼒,⾃由平等意识强烈的美国民众⾃然对如是
「集权」的总统保有⾜够的监督意识。
当然监督的⽅式迥然。热⾎民众或是⾛上街头游⾏,或是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或是依托于完善的监督体系,⽽媒介作为
社会公器,若是以之为⼒量,制衡政治权⼒,既是媒介的社会责任,更是民众乐意看到的情景。
所以,知著君以为,对于媒介对抗政治合理性的探讨、对于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和商业化平衡的探讨⾃然重要。
⾸先,「监督川普」系列报道的新闻价值不可忽视。显著、重要⼈物,涉及国家政治权⼒,这些符合公众合理需求的元
素集合理应超过于商业与道德探讨的范畴。
其次,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是客观、公正,但更重要的是条条框框背后的核⼼监督本质。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存
在,其公共性和服务性不可忽视,其对国家权⼒的监督更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试想缺少CNN之流的「步步
紧逼」,媒体营造粉饰太平的假象,怕只会催⽣权⼒的过分集中和滥⽤。
结语
诚然商业化的浪潮,新闻媒体资⾦来源的社会化、企业化,必将导致新闻媒体的部分掣肘,但商业化对媒体活⼒的促进
作⽤⼜不可忽视。故⽽,如何在新闻专业主义和商业化的媒介⽣态中找到平衡,如何在资⾦的浪涌中恪守新闻记者的守
望精神,是在这个时代中,尤其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是尤其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
因为以媒介之名制衡权⼒是应运⽽⽣的时代要义,更是社会公器的应尽职责。
本文发布于:2022-11-23 19:1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6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