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初选

更新时间:2022-11-22 18:13:4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2日发(作者:天河流量王)

1

一般认为英国是现代陪审制度的发源地。但英国的陪审制并非

土生土长,而是从法兰克移植而来。诺曼征服后,这种制度被带到

英国。1166年,亨利二世颁布《克拉灵顿诏令》,将陪审制正式确

立下来。诏令规定,发生刑事案件后,必须由熟悉情况的12名陪审

员向法庭控告并证明犯罪事实,这就是所谓的起诉陪审团,即大陪

审团。但这种由同一批人既控告犯罪又证实犯罪的制度,极容易使

被告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1352年,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起诉陪审

团参与审判,要求另设一个12人的陪审团进行实体审理,这就是通

常所说的小陪审团。至此,英国出现了两个陪审团:大陪审团负责

起诉,决定是否对嫌疑犯提出控诉;小陪审团负责审理,决定被告

是否有罪。大小两个陪审团在英国共存了几百年,并由此构成英国

陪审制的重要特点之一。

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陪审团制度也来到美国,并成为主要

的诉讼制度。1635年,弗吉尼亚建立了大陪审团制度。大陪审团负

责指控刑事案件与调查犯罪,并决定是否给法院移送案件。在1641

年,《马萨诸塞自由纲领》规定,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也可以选择

法官或陪审团审判。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法官和陪审团的职能开始

分离,陪审团负责裁定案件事实,法官负责如何适用法律。随后,

陪审团权利载入了宪法第七条修正案。

所以《马萨诸塞自由纲领》的条文可以视作是《小爸爸》里文

章选择要求陪审团审判的初步依据。

但后来美国的联邦宪法中有更多的关于陪审团设立的条文规定:

美国联邦宪法第三条规定,所有刑事案件的审判,除弹劾案外,

都必须有陪审团出庭;

宪法第六条修正案规定,刑事诉讼中,被告享受由公正的陪审

团迅速和公开审理的权利;

宪法第七条修正案规定,在普通民事诉讼中,如果争执价值超

过20美元,由陪审团审判的权利就应该得到保护。

《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确立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陪审

团制度。一般说来,刑事案件被控刑期6个月以上,被告有要求陪

审团审判的权利;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没有要求陪审团审判的当然权

利,但可以提出申请,经法官批准后设立。

所以依据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七条,《小爸爸》里的文章也有权

要求法庭组织陪审团审理。

那么陪审员和法官有什么区别?他们又有些什么分工呢?在

“陪审团审”的情况下,陪审团和法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前者负

责认定案件事实;后者负责适用法律。以刑事案件为例,陪审团的

主要职责是根据这些可以采用的证据裁定被告人是否犯有公诉方指

控的罪行(在有些司法管辖区,陪审团还要就应否适用死刑的问题

做出裁决)。如果陪审团认定被告人有罪,法官便依法量刑。如果

陪审团认定被告人无罪,法官便要宣布释放该被告人。而且根据“一

事不二审”的原则,该被告人永远不得再因此相同罪名接受第二次

审判。换言之,陪审团的无罪裁决具有终审效力。

由于陪审团的作用如此重要,所以法官和双方律师对陪审员的

挑选都非常重视。美国的法律也制定了一套具体的挑选陪审员的规

则。挑选陪审员的基本程序如下:首先,法官从当地选民的登记名

2

单中随机地选出一定数量的人,写信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担任本案的

陪审员。初选人数的多少主要视案件在社会中的影响大小而定,少

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

在美国,当陪审员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所以称为JuryDuty(陪

审义务)。只要你报税,法庭就会按照税表上的地址通知你去当陪

审员。而且通知上还说,如果你不在指定的时间去报到,就可能逮

捕你。所谓义务,就是没有报酬,只是每天给几十美元的补贴而已。

大公司往往会允许雇员带薪,那是公司在为国家尽义务,而小公司

或自己的买卖就真是自己为国家尽义务了。虽然一般的美国人都认

为担任陪审员是公民的义务,但是在现实中逃避此项义务者大有人

在。他们或者是怕受牵连,或者是怕耽误时间。面对这种情况,有

些法官不得不采取惩罚手段。例如,对那些被认为是故意逃避陪审

义务的人,有的法官以藐视法庭罪处以罚款,有的法官命令其第二

天再到法庭“罚坐”一天,还有的法官下令将其在法院“拘留”一

天。但如果参与陪审真有困难,可以要求法官通融。不过碰上像辛

普森那样的世纪大案时,许多人会抢着当陪审员。因为结案后有的

人可以将经历的故事卖给媒体,或是自己写书。但通常法庭会优先

考虑退休的人在旷日持久的案子中当陪审员。

即使如此,也并非谁都可以充当陪审员,要充当陪审员的美国

公民被要求具有如下特点:对法律裁定的结果没有任何私人利害关

系在内、在抗辩过程中不偏袒任何一方、没有犯罪前科、通晓英语

等。

通过初步的筛选后,并非马上就是陪审员了,这些人还得在指

定时间到法庭接受“庭选”。这是挑选陪审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

候,双方律师都要参加。有人称这是正式审判的“前哨战”,而且

往往具有预决胜负的意义。

双方律师对陪审团的候选人有否决权。这有两种形式:一种叫

做“有理否决”或“有理回避”;一种叫做“无理否决”或“强制

回避”。法律对后者的次数有具体规定。例如,在可以判处死刑的

案件中,双方律师各有20次“无理否决”权;在可以判处监禁的案

件中,各有10次;在其他轻微刑事案件中,各有3次。由于“无

理否决”不必向法庭陈述理由,所以双方律师都很重视这些机会。

他们在询问候选人的过程中,千方百计了解其社会地位、个人经历、

种族血统等情况,以便尽量把那些可能在审判中倾向对方的候选人

排除在陪审团之外。

陪审团成员确定之后,法官就要让全体陪审员宣誓将公正地审

理此案,然后庭审程序开始。在审判过程中,陪审员的姓名和身份

都是保密的,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向外界披露。一般的案子陪审员是

可以回家的,但如果案子引起轰动,他们就必须被隔离,不可以看

报纸和电视新闻,甚至连上食品店买吃的都有法警跟着,以保证他

们不与外界接触以维持公正的判决。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陪审

员的自由度比该案的嫌疑犯还要小。他们一起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

场所,每天由法警的专车接送他们去法庭。他们一般不能会见亲友,

也不能看电视新闻和未经法警审查的报纸,以免社会舆论影响他们

对案件的公正裁决。

3

开庭后,法官一般会这样告知他们:无论你是社会名人还是家

庭妇女,你们手中的权力是一样的。你们不需要任何专业的法律训

练,也无法精通法律条文,你们只要用你们来自生活的感觉对证据

作判断就可以了。

各位也许知道,在民事法庭,对是非的裁决用的是少数服从多

数;而在刑事庭,有罪或无罪的裁决必须是全体陪审员的一致意见。

若有一票反对意见,有罪或无罪的定论就不能成立。每个陪审团共

由12名正式成员及3名候补成员组成,若谁有幸被选上,在整个审

讯期间,他不得和任何人讨论本案。另外,未被选上的在座人员也

将被算为履行过陪审员义务,并在12个月内不会被法庭再次招募。

为保证尽可能多的普通民众参与陪审,同时防止少数陪审员长

期陪审,沦为实质上的“编外法官”,丧失陪审员作为法律外行在

认识视角和价值观上的独特之处,国外都严格限制陪审员的任期。

英美法系一案一组团,陪审团在每件案子开庭审理前临时组成,案

件审理完毕立即解散,陪审员的任期限于其所审理的案件。

为防止陪审员徇私枉法、玩忽职守,这些国家都对陪审员违反

法律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

关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林达这样评判道:

对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争议也很多。它在美国的司法制度中看

上去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陪审员随机抽样,来的人五花八门,人

种肤色各异,有业无业不论,知识文化不论。在美国,最强大的就

是法律队伍了,为什么偏偏要找一帮“外行”来做“法官之上的法

官”呢?在美国,所有理解赞同这个制度的人,从来不认为它是一

个完美的制度,只是找不到一个比它更好的制度罢了。这正像美国

人有时候开玩笑的说法:如果你不把陪审团制度和其它国家的制度

相比的话,它真是糟透了。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就认为,陪审

团制度在维护民主所起的作用上,比选举权还要重要。

固然,陪审团制度是有明显的弱点,所有的“法治”都会有“人

治”的困惑,最初的立法、审理、最终的判定,都有“人”的参与。

陪审团制度设计立论认为,如果一切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话,

一般常人的智力就足以判断。美国人之所以坚持用陪审团制度,就

是因为陪审员是最不受任何人操纵控制的。

陪审员独立于政府之外,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独立于任何政

治势力之外。他们的判断,就是一般民众放在法律对陪审团的规定

之下都会做出的判断。他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法庭为他们保密,

使他们没有心理负担。他们只要自己不想出头露面,可以永远不被

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角色。当然,这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这个社

会是自由的,普通民众是不受任何控制的。

关于陪审团制度,有三部影片不得不提,它们让我们对陪审团

制度将会有更多的感性认知。

一是悉尼·卢曼特导演的《十二怒汉》,亨利·方达扮演的八

号陪审员光茫四射。

二是《失控的陪审团》,展示了陪审团制度的一些缺陷,可算

是反思之作。

三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拍的俄罗斯版《十二怒汉》,向卢特

曼的《十二怒汉》致敬的一部电影。

4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18:1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初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