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
2021-2022
学年广东省名校联考高三(下)开学生物试卷
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酸与吲哚乙酸的元素组成相同
分子携带大量遗传信息,是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C.C
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些蛋白质可以接受和传递信息
2.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水体中
N
、
P
元素过高)会导致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
生物的生活。水华中有多种蓝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其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B.蓝藻可利用
N
元素合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ATP
、糖类等
C.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蓝藻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D.利用某些水生植物与蓝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可减少水域发生水华
3.下列生理现象或相关操作方法都可用“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进行解释的是()
A.“高原反应”和“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
B.“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和“胰岛素不能口服”
C.“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和“人寒冷时,不由自主打寒战”
D.“用胰蛋白酶而不用胃蛋白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和“低温保存的食
物不易腐败”
4.干种子在萌发初期,其干重因大分子物质水解而增加,后又因呼吸消耗而减少,且
需要大量酶参与。研究发现萌发过程中酶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干种子中的酶
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新的
RNA
合成在吸水后
12h
开始,而蛋白质合
成在种子吸水后
15-20min
便可开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萌发初期引起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C
B.吸水
12h
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利用的
RNA
是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
C.有些
RNA
、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D.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
5.市面上出现很多观赏性的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图是一个封闭的
小生态瓶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第2页,共27页
A.生态瓶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和数量都呈金字塔形
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C.设计时需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D.增加小鱼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6.《汜胜之书》中记载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
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
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下列对应原理错
误的是()
A.“务粪泽”——适当施肥和灌溉能提高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有利于植物生长
B.“早锄”——农田除草能降低农作物与杂草因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而产生的竞
争
C.“春冻解,地气始通”——春天温度升高,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下降
D.“以此时耕田”——中耕松土使土壤含氧量升高,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
7.
TGF-β
1
-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β
1与靶
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
,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
靶基因指导合成某种蛋白质,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甲胎蛋白等糖蛋白减少,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上述信息阐明了细胞核和细胞质能够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8.为验证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实验,他们选择若干健康且生理状
况相同的家兔,并均分为Ⅰ~Ⅴ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第3页,共27页
A.X
是生理盐水,注射
X
后Ⅴ组家兔无明显变化
B.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Ⅳ组家兔缓解低血糖状态滞后
C.第二次注射后,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下降等现象
D.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Ⅴ组家兔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低
9.如图是果蝇的核
DNA
复制模式图,箭头所指的泡状结构称为
DNA
复制泡,是
DNA
分子中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分
析,错误的是()
A.复制泡处以被解开的两条母链为模板
B.形成复制泡不需要消耗能量
C.复制泡的形成与解旋酶的作用有关
D.一个核
DNA
分子复制时存在多个复制原点
10.玉米和豌豆的茎秆都有高矮之分,分别将两者的纯种高茎和矮茎植株间行种植并进
行相关研究。若不考虑变异,可能出现的结果和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矮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
B.高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有高茎和矮茎,高茎对矮茎为
显性
C.矮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
D.高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高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11.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
扭曲分离比例。若
E
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
2
3
不含
该基因的雄配子。某基因型为
Ee
的亲本植株自交获得
F
1,
F
1个体随机受粉获得
F
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产生的雄配子中,
E
:
e=3
:
1
B.F
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
EE
:
Ee
:
ee=3
:
4
:
1
第4页,共27页
C.F
2中基因型为
ee
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
5
32
D.从亲本
→F
1
→F
2,基因
e
的频率逐代降低
12.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
2020
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
2030
年前确保碳达峰(
CO
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CO
2排放
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图是某自然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
a
、
b
、
c
、
d
构成生物群落。据图分析,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若缺少
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B.b
同化的能量的最终去向是呼吸散失和分解者利用
C.自然生态系统中
d
摄取碳的速率与
a
、
b
、
c
释放碳的速率相等
D.增加碳固定量、减少碳排放量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13.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
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5-
羟色胺(
5-HT
)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
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
5-HT
的含量下降所致,为进一步探究
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
5-HT
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
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数量中缝核
miR-16
相对含量中缝核
SERT
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
只
0.840.59
模型组
10
只
0.650.99
(注:
miR-16
是一种非编码
RNA
,可与靶基因
mRNA
结合,导致
mRNA
降解;
SERT
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
5-HT
的转运蛋白)
A.抑郁症患者突触后膜的
SERT
表达量可能升高
B.抑制突触前膜
5-HT
的释放,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
-16
可能与
SERT
基因的
mRNA
结合,引起
mRNA
的降解,抑制
SERT
合成
D.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
5-HT
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中缝核
miR-16
含量下降
导致
SERT
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
5-HT
的回收
第5页,共27页
14.高原鼠兔对高原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高原鼠兔细胞中部分糖代谢途径如图所
示,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相关指标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DH
相
对表达
量
PC
相对
表达量
乳酸含量
(
mmol/L
)
骨骼肌细
胞
0.6400.9
肝细胞
0.870.751.45
A.高原鼠兔骨骼肌消耗的能量来自于丙酮酸生成乳酸的过程
B.肝细胞
LDH
相对表达量增加有助于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
C.低氧环境中高原鼠兔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
ATP
D.高原鼠兔血清中
PC
含量异常增高的原因是骨骼肌细胞受损
15.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发生倒位后会形成倒位杂合体。在细胞分裂时,倒位杂
合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分别断裂,具有着丝点的残臂相互连接成双着丝粒桥。
如图所示,
mn
是某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A-E
表示相关基因。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双着丝粒桥随机断裂,后续分裂进程正常进行。据此分析,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双着丝粒桥
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可能存在双着丝粒桥
C.双着丝粒桥的出现会改变部分配子的染色体数目
D.该精原细胞最终产生
1
个不含异常染色体的精细胞
16.草鱼可以捕食多种藻类植物,但捕食喜好不同。
L
、
M
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同数量
的甲、乙、丙三种藻,
L
中不放草鱼,
M
中放入
20
条草鱼。一段时间后,将
M
中
的草鱼全部移入
L
中,并开始统计
L
、
M
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
草鱼数量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6页,共27页
A.三种藻的竞争力是丙藻>乙藻>甲藻
B.L
中甲藻竞争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和空间有限
C.三种藻类植物中,草鱼最不喜食的是丙藻
D.草鱼的加入导致三种藻的环境容纳量均下降
17.研究表明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膜上的
H+-ATPa
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H+-ATPa
被蓝光诱导激活后就会利用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将
H+分泌到细胞外,
此时,内向
K+离子通道开启,细胞外的
K+进入保卫细胞;同时其他相关阴离子在
H+协助下也进入保卫细胞,从而使气孔张开。气孔张开运动的相关机理如图所示:
(注:图中两个细胞贴近气孔部分细胞壁较厚,伸缩性较小,外侧较薄)
(
1
)保卫细胞膜上的
H+-ATPa
被激活时,细胞内的
H+通过
______
的方式运出
保卫细胞;据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推测,蓝光诱导后气孔张开的原因是
______
。
(
2
)植物有时为防止水分过度散失而关闭气孔,此时叶肉细胞仍可进行光合作用,
消耗的
CO
2来自细胞间隙和
______
(填场所),但光合速率会明显减慢;气孔开
启瞬间植物叶肉细胞消耗
C
5的速率会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
3
)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使拟南芥保卫细胞表达出由光控制的
K+通道蛋白
BL
,试图提高气孔动力,即光照增强时气孔打开的更快,光照减弱时关闭的也更
快。
①欲探究
BL
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可在变化的光照强度和恒定光照强度下,分
别测正常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气孔动力,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
②若实验表明
BL
发挥了预期的作用,而在恒定光照强度下生长的转基因植株生物
量积累和用水效率方面,与正常植株无明显差异,说明
______
。
第7页,共27页
18.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步完善。人类的参与使曾经遭到不同破坏程度的环境得到了
相应改善,不同地区采取适应本地区特点的措施,如植树造林、水体污染的治理、
生态农业的发展等。回答下列问题:
(
1
)甲地针对盐碱地采用耕作改良等方法进行修复,通过增加植被的
______
以提
高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在植被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
(写出两点)。
对某种害虫采用性剂诱杀雄性个体,此方法能减轻该种害虫危害的原理是
______
。
(
2
)乙地采用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种植大量吸收
N
、
P
的水生植物和投放取食藻
类的鲢鱼来净化水体,从生物的种间关系分析,这两种治理方法利用的种间关系分
别为
______
,前者通过藻类与水生植物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相互抑制,
后者鲢鱼同化量与藻类同化量的比值往往远小于
10%
,除大量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散
失外,还具有的原因是
______
。
(
3
)丙地发展生态农业,将水稻与虾、蟹的养殖相结合,将种植、养殖与旅游相
结合,使旅游者体验种植与收获的过程,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其好处是
______
(写出两点)。作为旅游休闲的做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19.
CAR-T
细胞是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一种被修饰的
T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嵌合抗原
受体(简称
CAR
)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后杀死肿瘤细胞,结构如图
1
所示。
EGFR
蛋白在脑胶质瘤细胞膜上高表达,研究人员利用该靶点,用
CAR-T
细胞疗
法治疗脑胶质瘤。
(
1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癌变后的细胞主要通过
______
免疫被机体
清除。
第8页,共27页
(
2
)结合图
1
分析,针对脑胶质瘤的
CAR
的功能是
______
。
(
3
)为探究
EGFR-CAR-T
细胞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正常脑胶质瘤细胞(
EGFR+)与
EGFR
基因被敲除的脑胶质瘤细胞(
EGFR-),
与两种
T
细胞分别共培养
4
小时后,统计各组肿瘤细胞死亡率,结果如图
2
所示。
设置
EGFR-脑胶质瘤细胞处理组的目的是
______
。
②按照图
3
所示过程检测
EGFR-CAR-T
细胞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
选取裸鼠的原因是
______
。
B
组注射等量的
______
。实验证实
EGFR-CAR-T
细胞
对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可能为
______
。
20.
CIB
测定法由穆勒于
1928
年在果蝇
CIB
品系的基础上创建,用于检测果蝇
X
染色
体上的隐性突变和致死突变,并测定其隐性突变的频率。
CIB
品系是穆勒从
X
射线
照射的果蝇子代群体中筛选的一种特殊的
X
染色体倒位杂合体(
X+XCIB,
X+代表
正常染色体)。在
CIB
染色体上,
C
表示该染色体上存在
1
个倒位区段,可抑制
X
染色体间交换;
I
表示该倒位区段内的
1
个隐性致死基因,基因纯合胚胎在最初发
育阶段死亡;
B
表示倒位区段外的
16A
区段重复,表现为棒眼(没有
16A
区段重
复的表现型为正常)。
(
1
)
CIB
染色体中倒位的形成可能是
______
的结果。由于
I
基因的作用,基因型
为
______
的个体均不能存活(基因型为
XCIBY
的个体视为纯合子)。
(
2
)野生型果蝇复眼大约由
779
个小眼组成。
X
染色体上的
16A
区段对复眼中小
眼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两者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数据说明了
______
(答出两
点即可)。
(
3
)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具有一定昼夜节律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已知野生型果蝇
per
的羽化周期约为
24
小时,突变体果蝇
perOl的
羽化没有周期,突变体果蝇
pers的羽化周期约为
19
小时,突变体果蝇
perL的羽化
周期约为
26
小时。
回答下列问题:
①突变体果蝇
perOl、
pers和
perL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
②科研人员利用
CIB
品系检测突变体
perOl雄果蝇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实验方案如下:
步骤
1
:将突变体
perOl雄果蝇与
CIB
品系的羽化野生型雌果蝇进行交配,获得
F
1;
步骤
2
:将
F
1中棒状眼雌果蝇与
F
1雄果蝇交配,观察并记录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
请写出预测结果和对应的结论
______
。
第9页,共27页
21.扩展青霉是腐烂苹果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次级代谢产物棒曲霉素(
Pat
)是一
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为研究腐烂苹果中
Pat
的分布,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其中“病健交界处”为腐烂部位(病斑)与未腐烂部位的交界处。
(
1
)活化扩展青霉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其中
NaNO
3的作用有
______
。
接种至苹果前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
______
。
蔗糖
NaNO
3
MgSO
4
KClFeSO
4
KH
2
PO
4
蒸馏水
30g2g0.5g0.5g0.1g1g1000nL
(
2
)取
10mL
活化的菌液,加入
90mL
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取
0.1mL
稀释液涂
布于培养基上。
104倍稀释对应的三个平板菌落数量分别为
32
、
40
和
36
,每毫升菌
液中扩展青霉的数量为
______
个。实验结果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低,其原因是
______
。
(
3
)研究人员测定病斑直径为
1
、
2
、
3cm
的苹果中①~⑤号部位的
Pat
含量,结
第10页,共27页
果如图
2
。
①由图可知实验结论为
______
。
②去除腐烂部位后的苹果是否建议食用?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
______
。
22.叶绿体是植物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
DNA
中往往能够获
得高效表达,由此发展出叶绿体基因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
1
)叶绿体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表达载体中除目的基因外,还
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
______
等。启动子的作用是
______
。叶绿
体
DNA
上的基因在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原核细胞基因的特性,若目的基因来
源于真核生物,则往往选用目的蛋白对应的
cDNA
片段而不是基因组
DNA
片段作
为目的基因,原因是
______
。
(
2
)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叶绿体时,要穿过多层生物膜,因而常将包裹在金
属颗粒表面的表达载体轰击进入叶绿体,提高转化效率,该方法称为
______
。
(
3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时,实验组以待测的样本
DNA
为模板,使用目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
PCR
扩增,同时将以目的基因片段为模
板的组别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以
______
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阴性对照组。若
______
,则说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
(
4
)转入叶绿体中的基因
______
(填“会”或“不会”)随花粉传递给子代,
理由是
______
。
第11页,共2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D
【解析】解:
A
、脂肪酸的元素组成是
C
、
H
、
O
,吲哚乙酸的元素组成是
C
、
H
、
O
、
N
,
二者的元素组成不同,
A
错误;
B
、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
DNA
,
B
错误;
C
、
O
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
错误;
D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些蛋白质可以接受和传递信息,
D
正确。
故选:
D
。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
1
)蛋白质(如胰岛素等)的组成元素有
C
、
H
、
O
、
N
,有些还含有
P
、
S
;
(
2
)核酸(
DNA
和
RNA
)和
ATP
的组成元素为
C
、
H
、
O
、
N
、
P
;
(
3
)脂质的组成元素有
C
、
H
、
O
,有些还含有
N
、
P
;
(
4
)糖类(如葡萄糖、脱氧核糖等)的组成元素为
C
、
H
、
O
。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含量、
种类及作用;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
各选项。
2.【答案】
D
【解析】解:
A
、蓝藻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
A
错误;
B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
C
、
H
、
O
,不含
N
,
B
错误;
C
、蓝藻是原核细胞,没有核仁,故蓝藻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C
错误;
D
、利用某些水生植物与蓝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可减少水域发生水华,
D
正确。
故选:
D
。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
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
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第12页,共27页
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答案】
D
【解析】解:
A
、“高原反应”是由于机体缺氧,“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
是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化学物质刺激呼吸中枢,
A
错误;
B
、“胰岛素不能口服”是由于胰岛素能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不能体现“酶的作
用条件较温和”,
B
错误;
C
、“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人寒冷
时不由自主打寒战”是体温调节造成的,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C
错误;
D
、“用胰蛋白酶而不用胃蛋白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是由于酶的催化需要适
宜的
pH
,“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受
到抑制,两个实例均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这一特性,
D
正确。
故选:
D
。
1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
2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
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
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
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
4.【答案】
A
【解析】解:
A
、由题干信息可知,干种子在萌发初期,其干重因大分子物质水解而增
加,故萌发初期引起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O
,
A
错误;
B
、由题干信息可知,新的
RNA
合成在吸水后
12h
开始,吸水
12h
内,种子合成新蛋白
质利用的
RNA
是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
B
正确;
C
、由题干信息可知,酶的来源可以是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同时蛋白质合成在种
子吸水后
15-20min
便可开始,蛋白质的合成需要
RNA
的参与,而新的
RNA
合成在吸
水后
12h
开始,这说明有些
RNA
、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C
正确;
D
、水能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原料参与呼吸作用,也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
第13页,共27页
D
正确。
故选:
A
。
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
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
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
用能力,属于基础题。
5.【答案】
C
【解析】解:
A
、生态瓶是观赏性的小生态瓶,是较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
量和数量都不一定呈金字塔形,
A
错误;
B
、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
碳的形式流动,
B
错误;
C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生态瓶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能通过光合作用制
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而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
C
正确;
D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增加小鱼的数量是增加了消
费者数量,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
错误。
故选:
C
。
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
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
宜大,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
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本题以生态瓶的制作为素材,考查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相关知
识,是新课标形式下的高考命题的热点。
6.【答案】
C
【解析】解:
A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因此适当施肥和灌溉能提高土壤中矿质
元素含量,有利于植物生长,
A
正确;
B
、杂草和农作物形成竞争关系,因此“早锄”的原理是农田除草能降低农作物与杂草
第14页,共27页
因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而产生的竞争,
B
正确;
C
、春天温度升高,植物细胞内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C
错误;
D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提高了根部的氧气含量,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利于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
D
正确。
故选:
C
。
1
、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
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
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2
、细胞中无机盐的作用: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亚铁离子是血
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镁离子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离子可
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
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本题考查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理解自由水
和结合水在细胞中的作用,无机盐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
C
【解析】解:
A
、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因此它们
易分散转移,但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增加,
A
错误;
B
、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
性肿瘤的发生”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B
错误;
C
、胞内信号分子
Smads
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
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C
正确;
D
、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就不能使信息传到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就不能抑
制靶细胞的不正常分裂,所以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
D
错误。
故选:
C
。
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
1
)能无限
增殖;(
2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
)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
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
本题考查癌细胞产生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第15页,共27页
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
D
【解析】解:
A
、由分析可知,Ⅰ组为对照组,注射的
X
应为生理盐水,注射
X
后Ⅴ组
家兔无明显变化,仍表现低血糖症状,
A
正确;
B
、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Ⅳ组家兔缓解低血糖状态滞后,因为Ⅱ组家兔直
接注射葡萄糖,
B
正确;
C
、第二次注射后,Ⅲ组家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进一步下降,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下
降等低血糖症状,
C
正确;
D
、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Ⅴ组家兔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高,
D
错误。
故选:
D
。
题图分析:Ⅰ组为对照组,注射的
X
应为生理盐水,不表现低血糖症状。
本题考查了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
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明确实验的目的,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
和因变量,能根据探究实验的原则,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
论。
9.【答案】
B
【解析】解:
A
、复制泡处是
DNA
分子中正在复制的部分,
DNA
分子以被解开的两条
母链为模板双向复制,
A
正确;
B
、形成复制泡需要断裂氢键,需要消耗能量,
B
错误;
C
、复制泡的形成与解旋酶的作用有关,
C
正确;
D
、一个
DNA
分子上存在多个复制泡可提高
DNA
复制的效率,
D
正确。
故选:
B
。
1
、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
DNA
: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
2
个与亲代
DNA
完全相同的子代
DNA
分子。
第16页,共27页
2
、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本题考查了
DNA
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根据已有知识准确作答的能力,
难度适中。
10.【答案】
A
【解析】解:
A
、矮茎玉米植株既能自花传粉,也能接受高茎植株传来的花粉,所结种
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则矮茎对高茎为显性,
A
正确;
B
、高茎玉米植株可以自花传粉,也能接受矮茎植株传来的花粉,所结种子种到地上,
长出的植株有高茎和矮茎,则矮茎对高茎为显性,
B
错误;
C
、豌豆自然状态下只能自花传粉且为纯合体,矮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
出的植株只有矮茎,无论矮茎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会出现该现象,故无法判断显隐性,
C
错误;
D
、豌豆自然状态下只能自花传粉且为纯合体,纯种高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
长出的植株只有高茎,无论高茎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会出现该现象,故无法判断显隐性,
D
错误。
故选:
A
。
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株,自然状态下,容易自交和杂交;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
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显隐性的判断方法,要求考生明确玉米和
豌豆植株的特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
断。
11.【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
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这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体内
2
3
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故亲本产生的雄配子中,
E
:
e=3
:
1
,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
E
:
e=1
:
1
,故
F
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应为
EE
:
Ee
:
ee=3
:(
3+1
):
1=3
:
4
:
1
。
第17页,共27页
【解答】
A
、由题干可知:这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体内
2
3
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故亲本产生的雄配子
中,
E
:
e=3
:
1
,
A
正确;
B
、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
E
:
e=1
:
1
,故
F
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应为
EE
:
Ee
:
ee=3
:
(
3+1
):
1=3
:
4
:
1
,
B
正确;
C
、
F
1产生的雌配子中,
E
:
e=5
:
3
,
F
1中产生的雄配子中,
E
:
e=
(
6+4
):(
8
3
+
2
3
)
=3
:
1
,故
F
2中基因型
ee
的个体所占比例应为
3
8
×
1
4
=
3
32
,
C
错误;
D
、从亲本
→F
1
→F
2,基因
e
的频率逐代降低,
D
正确。
故选
C
。
12.【答案】
B
【解析】解:
A
、
c
表示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若缺少分解者,生态系统
的物质循环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A
正确;
B
、
b
表示次级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的最终去向是以热能形式散失,
B
错误;
C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
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自我维持动态平衡,
C
正确;
D
、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增加碳固定量、减少碳排放量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
和的重要举措,
D
正确。
故选:
B
。
题图分析:
d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是双向关系,
d
表示生产者,
a
、
b
、
d
都有箭头指向
c
,
c
表示分解者,
a
表示初级消费者,
b
表示次级消费者。
本题温室效应为材料背景,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物
质循环的具体过程,尤其是碳循环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
A
【解析】解:
A
、根据表格数据可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
SERT
表达量提高,转运
蛋白(
SERT
)含量增多,导致突触间隙中
5-HT
的含量下降,
A
错误;
B
、根据题干“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
5-HT
的含量下降所致”,因此抑制突触前
膜
5-HT
的释放,会使得突触间隙中
5-HT
的含量下降,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
B
正确;
C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
miR-16
的相对含量减少,
SERT
相对含量上升,说明
第18页,共27页
miR-I6
会抑制
SERT
的表达,推测原因是
miR-I6
与
SERT
的
mRNA
结合,引起
mRNA
降解,从而抑制
SERT
的合成,
C
正确;
D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中缝核
miR-16
含量下降会导致
SERT
表达量上升,结合
SERT
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
5-HT
的转运蛋白以及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
5-HT
的含量,
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
5-HT
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中缝核
miR-16
含量下降导致
SERT
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
5-HT
的回收,
D
正确。
故选:
A
。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
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4.【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高原鼠兔细胞中部分糖代谢途径,要求掌握细胞呼吸作用过程和原理,能
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试题难度适中。
1
、分析题图:乳酸脱氢酶(
LDH
)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
酸转变为草酰乙酸,新合成的草酰乙酸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参与有氧呼吸。
2
、分析表格数据信息显示:骨骼肌细胞
LDH
相对表达量较高,但乳酸含量低,不存在
PC
表达;肝细胞胞
LDH
相对表达量较高,乳酸含量较高,存在
PC
表达。
据此,以图示中的“文字信息和箭头指向”和表中呈现的“
LDH
与
PC
在骨骼肌细胞和
肝细胞相对表达量、乳酸的含量”为切入点,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
、表中信息显示:骨骼肌细胞
LDH
相对表达量较高,但乳酸含量低,不存在
PC
表达,
据此可知:高原鼠兔骨骼肌消耗的能量来自于乳酸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A
错误;
B
、肝细胞
LDH
相对表达量高于骨骼肌细胞,肝细胞
LDH
相对表达量的增加,有助于
乳酸转化为丙酮酸,进而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
B
正确;
C
、高原鼠兔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C
错误;
第19页,共27页
D
、高原鼠兔肝细胞的
PC
相对表达量高,骨骼肌细胞没有
PC
表达,据此推知:血清中
PC
含量异常增高的原因是肝细胞受损,
D
错误。
故选:
B
。
15.【答案】
C
【解析】解:
A
、图示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双着丝粒桥,
A
正确;
B
、染色体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后形成的结构,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
变异,因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可能存在双着丝粒桥,
B
正确;
C
、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双着丝粒桥随机断裂,后续分裂进程正常进行,所以
双着丝粒桥的出现不会改变配子的染色体数目,
C
错误;
D
、该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可产生
1
个不含有异常染色体的精细胞,
3
个含有异
常染色体的精细胞,
D
正确。
故选:
C
。
1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
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2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中
m
为正常染色体,
n
发生了倒位;右图中形成了染
色体桥,之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
C
【解析】解:
A
、将
M
中草鱼移入
L
中,
M
中甲藻数量增加,而乙藻数量先增加后减
少,丙藻数量减少,达到稳定后甲藻数量>乙藻>丙藻,可见三种藻的竞争力是甲藻>
乙藻>丙藻,
A
错误;
B
、
L
中甲藻竞争力减弱的原因是因为加入了草鱼,可能是草鱼更喜食甲藻,
B
错误;
C
、根据
M
中开始时丙藻最多,以及将草鱼移入
L
后一段时间丙藻开始增加较快,说明
草鱼最不喜食的藻类植物是丙藻,
C
正确;
D
、由于草鱼喜食甲藻,不喜食丙藻,减弱了甲藻和丙藻之间的竞争,更有利于丙藻的
生长,因此草鱼的加入使丙藻的环境容纳量增加,
D
错误。
故选:
C
。
第20页,共27页
题干分析:
L
中不放草鱼,做空白对照,
M
中放入
20
条草鱼,则
M
中藻类数量变化如
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减少,乙藻和丙藻数量增加,将
M
中的草鱼全部移入
L
中,随着时
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增加,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减少。
本题为识图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种群和群落的知识做出正
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7.【答案】主动运输
K+和其他相关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
细胞吸水使气孔张开线粒体增大光照强度是否变化和植株类型
BL
只在变化的光
照强度下发挥作用(
BL
在恒定光照强度下不起作用)
【解析】解:(
1
)细胞内的
H+移出保卫细胞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保卫细胞膜上的
H+—
ATPa
被激活时,水解
ATP
为其提供能量,故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蓝光诱导激
活后就会利用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将
H+分泌到细胞外,此时内向
K+离子通道开启,
K+和其他相关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使气孔张开。
(
2
)气孔关闭时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
CO
2可来自细胞间隙储存的
CO
2和线粒
体有氧呼吸产生的
CO
2;气孔开启瞬间,
CO
2浓度增大,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
加快,故植物叶肉细胞消耗
C
5的速率会增大。
(
3
)①欲探究
BL
蛋白是否发挥了此功能,可在变化的光照强度和恒定光照强度下,
分别测正常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气孔动力,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是
否变化和植株类型。
②若实验表明
BL
蛋白发挥了预期的作用,而在恒定光照强度下生长的转基因株系生物
量积累和用水效率方面,与正常植株无明显差异,说明
BL
蛋白只在变化的光照强度下
发挥作用(
BL
蛋白在恒定光照强度下不起作用)。
故答案为:
(
1
)主动运输
K+和其他相关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
吸水使气孔张开
(
2
)线粒体增大
(
3
)①光照强度是否变化和植株类型②
BL
只在变化的光照强度下发挥作用(
BL
在
恒定光照强度下不起作用)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H+-ATPa
是一种位于保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其可以将氢离子
运出保卫细胞,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该载体蛋白还具有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催化
ATP
水解释放能量,供给氢离子的跨膜运输等生命活动。
第21页,共27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能够通过载体蛋白、能量等条
件判断氢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同时注意该载体蛋白还具有催化
ATP
水解
的功能。
18.【答案】种类和数量植被具有抗盐碱性、选择当地物种等诱杀了雄虫,破坏该害
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有利于控制害虫的种数数量竞争、捕食取食
藻类的动物除了鲢鱼还有其他生物类群提高能量利用率(能量多级利用);加快生态
系统的物质循环(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直接
【解析】解:(
1
)甲地针对盐碱地采用耕作改良等方法进行修复,通过增加植被(生
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根据题意,在植被的选择上应
注意的问题是植被具有抗盐碱性、选择当地物种等。对某种害虫采用性剂诱杀雄性
个体,诱杀了雄虫,破坏该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降低了害虫的种群
密度,有利于控制害虫的种数数量。
(
2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题目中的水生植物和藻类之间形成竞争关系,二者竞争相同
的资源和空间,而链鱼与藻类之间构成捕食关系,水生植物和藻类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相
互抑制。由于以藻类为食的生物类群不只是链鱼,因此根据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可知,
鲑鱼同化量与藻类同化量的比值往往远小于
10%
。
(
3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
动的角度分析,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生态农业的发展调整了能量流
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到使物质循环再生,使能量多
级利用的目的;同时废物资源化,减少了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作为旅游休闲的做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故答案为:
(
1
)种类和数量植被具有抗盐碱性、选择当地物种等诱杀了雄虫,破坏该害虫
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有利于控制害虫的种数数量
(
2
)竞争、捕食取食藻类的动物除了鲢鱼还有其他生物类群
(
3
)提高能量利用率(能量多级利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废物资源化);
减少环境污染直接
1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采
用人工合成的性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细胞比例,就会使
很多雌雄个体不能交尾产生后代,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第22页,共27页
2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制程度
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高低,一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可以通过增加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提供生态系统营养结
构的复制程度。
3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能量流经的渠道
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表现为单向传递、逐渐递减。研究能量
流动的意义包括: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
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种群的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理解种群数量特征的应用,掌握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握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以及种间关系,能够运用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意义的知识点分析解
决问题,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9.【答案】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细胞抗原结合区特异性识别脑胶质瘤细胞表面
的
EGFR
,传递信息至胞内信号区,激活
T
细胞与
EGFR+脑胶质瘤细胞对照,观察
EGFR-CAR-T
细胞是否特异性作用于
EGFR
高表达的细胞裸鼠无胸腺,缺少
T
细胞,
避免自身
T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未经修饰的
T
细胞随着时间延长,
A
、
B
组小鼠平均肿
瘤体积增大,
C
组小鼠平均肿瘤体积增长幅度小或逐渐减小
【解析】解:(
1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发生基因突变,癌变后的细
胞主要通过细胞免疫被机体清除。
(
2
)据图
1
分析,针对脑胶质瘤的
CAR
的功能是抗原结合区特异性识别脑胶质瘤细胞
表面的
EGFR
,传递信息至胞内信号区,激活
T
细胞。
(
3
)设置
EGFR+脑胶质瘤细胞处理组的目的是:与
EGFR-脑胶质瘤细胞形成对照,观
察
EGFR-CAR-T
细胞是否特异性作用于
EGFR
高表达的细胞;选取裸鼠的原因是裸鼠
无胸腺,缺少
T
细胞,避免自身
T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组注射等量的未经修饰
T
细胞;
实验证实
EGFR-CAR-T
细胞对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可能为
随着时间延长,
A
、
B
组小鼠平均肿瘤体积增大,
C
组小鼠平均肿瘤体积增长幅度小或
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
(
1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细胞
第23页,共27页
(
2
)抗原结合区特异性识别脑胶质瘤细胞表面的
EGFR
,传递信息至胞内信号区,激
活
T
细胞
(
3
)与
EGFR-脑胶质瘤细胞对照,观察
EGFR-CAR-T
细胞是否特异性作用于
EGFR
高
表达的细胞裸鼠无胸腺,缺少
T
细胞,避免自身
T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未经修饰
T
细胞随着时间延长,
A
、
B
组小鼠平均肿瘤体积增大,
C
组小鼠平均肿瘤体积增长幅
度小或逐渐减小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
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实验设计及结果的表述,具备基础知识的前提,还需结合题图分析问
题。
20.【答案】
X
射线使
X
染色体中的
DNA
断裂,断裂的
DNA
发生错误拼接
XCIBXCIB
和
XCIBYX
染色体
16A
区段具有抑制复眼中小眼数量的作用,且随着
16A
区段的增加,
抑制复眼中小眼数量的作用逐渐增强不定向性若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眼野生型
雌果蝇;正常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体雄果蝇
=1
:
1
:
1
,则突变体
perOl为隐性
突变;
若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体雄
果蝇
=1
:
1
:
1
,则突变体
perOl为显性突变
【解析】解:(
1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
子片段。
CIB
染色体中倒位的形成可能是
X
射线使
X
染色体中的
DNA
断裂,断裂的
DNA
发生错误拼接的结果。由于
I
表示该倒位区段内的
1
个隐性致死基因,基因纯合胚
胎在最初发育阶段死亡的作用,且基因型为
XCIBY
的个体视为纯合子,所以基因型为
XCIBXCIB和
XCIBY
的个体均不能存活。
(
2
)野生型果蝇复眼大约由
779
个小眼组成。
X
染色体上的
16A
区段对复眼中小眼数
量有一定的影响,图中数据说明了
X
染色体
16A
区段具有抑制复眼中小眼数量的作用,
且随着
16A
区段的增加,抑制复眼中小眼数量的作用逐渐增强。
(
3
)果蝇从蛹变为蝇的羽化时间具有一定昼夜节律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
体上。已知野生型果蝇
per
的羽化周期约为
24
小时,突变体果蝇
perOl的羽化没有周期,
突变体果蝇
pers的羽化周期约为
19
小时,突变体果蝇
perL的羽化周期约为
26
小时。
①突变体果蝇
perOl、
pers和
perL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②突变有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之分。科研人员利用
CIB
品系检测突变体
perOl雄果蝇
第24页,共27页
的类型,可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
、将突变体
perOl雄果蝇与
CIB
品系的羽化野生型雌果蝇进行交配,获得
F
1;
2
、将
F
1中棒状眼雌果蝇与
F
1雄果蝇交配,观察并记录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体雄
果蝇
=1
:
1
:
1
,则突变体
perOl为隐性突变;
若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体雄
果蝇
=1
:
1
:
1
,则突变体
perOl为显性突变。
故答案为:
(
1
)
X
射线使
X
染色体中的
DNA
断裂,断裂的
DNA
发生错误拼接
XCIBXCIB和
XCIBY
(
2
)
X
染色体
16A
区段具有抑制复眼中小眼数量的作用,且随着
16A
区段的增加,抑
制复眼中小眼数量的作用逐渐增强
(
3
)①不定向性
②若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体
雄果蝇
=1
:
1
:
1
,则突变体
perOl为隐性突变;
若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状眼野生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型雌果蝇:正常眼突变体雄
果蝇
=1
:
1
:
1
,则突变体
perOl为显性突变
基因突变:
(
1
)概念: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
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
2
)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
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
DNA
);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
DNA
)。
(
3
)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
4
)基因突变的特点:
a
、普遍性;
b
、随机性;
c
、低频性;
d
、多数有害性;
e
、不定向性。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
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属于考纲中理解和应用
层次的考查。
第25页,共27页
21.【答案】提供氮源和无机盐增大扩展青霉的浓度
3.6×107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
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不同病斑直径的苹果中,离腐烂部位越远的果
肉中
Pat
含量越低不建议食用,未腐烂部位仍含有一定量的
Pat
,食用仍存在健康风险
【解析】解:(
1
)
NaNO
3能够给扩展青霉提供氮源和无机盐,维持培养液一定的渗透
压。接种至苹果前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增大扩展青霉的浓度。
(
2
)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每毫升菌液中扩展青霉的数量为(
32+40+36
)
÷3÷0.1×10×104=3.6×107个。实验结果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其原因是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
3
)①由图
2
分析可知,实验结论为病斑部位的
Pat
含量最高,而随着与病斑部位距
离越远,
Pat
含量就会越来越少。
②去除腐烂部位后的苹果不建议食用,虽然与病斑部位距离越远,
Pat
含量就会越来越
少,但是未腐烂部位仍含有一定量的
Pat
,食用仍存在健康风险。
故答案为:
(
1
)提供氮源和无机盐(维持培养液一定的渗透压)增大扩展青霉的浓度(扩大培
养)
(
2
)
3.6×107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
3
)①不同病斑直径的苹果中,(①号部位的
Pat
含量最高)离腐烂部位越远的果肉
中
Pat
含量越低
②不建议食用,未腐烂部位仍含有一定量的
Pat
,食用仍存在健康风险
1
、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
1
)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
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
2
)操作:①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②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
选择菌落数在
30
~
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
3
)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
c÷V
)
×M
,其中
c
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
长的平均菌落数,
V
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mL
),
M
代表稀释倍数。
2
、由图
1
分析可知,图中①号部位为病斑区域,即腐烂部位,①与②交界处为“病键
交界处”,是腐烂部位与未腐烂部位交界的地方,②③④⑤均为未腐烂部位,且距离与
腐烂部位依次越远。
3
、由图
2
分析可知,病斑部位的
Pat
含量最高,而随着与病斑部位距离越远,
Pat
含量
就会越来越少。
第26页,共27页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解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22.【答案】标记基因可以被
DNA
聚合酶识别,并开始转录
cDNA
不含内含子
cDNA
不含内含子基因枪法不含目的基因片段扩增出了目的基因片段基因不会其为细
胞质遗传,所以花粉的目的基因不会传递给子代
【解析】解:(
1
)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等。启动
子的作用是可以被
DNA
聚合酶识别,并开始转录。由于叶绿体
DNA
上的基因在结构
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原核细胞基因的特性,若目的基因来源于真核生物,则往往选用目
的蛋白对应的
cDNA
片段而不是基因组
DNA
片段作为目的基因,原因是
cDNA
不含内
含子。
(
2
)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叶绿体时,要穿过多层生物膜,因而常将包裹在金属颗
粒表面的表达载体轰击进入叶绿体,提高转化效率,该方法称为基因枪法。
(
3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时,实验组以待测的样本
DNA
为模
板,使用目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
PCR
扩增,同时将以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的组别
作为阳性对照组,则以不含目的基因片段为模板的组别作为阴性对照组。若目的基因导
入成功,则扩增出了目的基因片段基因。
(
4
)由于叶绿体中的基因为细胞质遗传,所以花粉的目的基因不会传递给子代。
故答案为:
(
1
)标记基因可以被
DNA
聚合酶识别,并开始转录
cDNA
不含内含子
(
2
)基因枪法
(
3
)不含目的基因片段扩增出了目的基因片段基因
(
4
)不会其为细胞质遗传,所以花粉的目的基因不会传递给子代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
1
)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
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
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
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
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
4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
第27页,共27页
否插入目的基因
--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
分子杂交
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
抗原
-
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
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
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20:2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41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