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今天看中央10台,《重访-为了61个阶级弟兄》,此事当年除了在报纸上有1000多
篇相关报道外,还进入了中学课本,拍成了电影。至于食物中毒是如何发生,里面有什么故
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2010年09月02日09:13三晋热线-求知频道【大中小】编辑:夏夏出处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6页)
三晋热线-求知频道:1960年2月3日深夜,一箱来自北京的特效药被及时空投到山
西省平陆县,当地六十一个中毒民工因此脱离了生命危险。《中国青年报》记者据此采写的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入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然而,
在这“千里急救”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饭锅里的砒霜
1957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1959年10月,西起芮城风陵渡、东至平陆县南沟
的风南公路开建,三百多个农民被临时抽调,组成张店公路营,负责修筑风南公路张沟段。
就在此时,发生了中毒事件。但在《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篇特写中,并没有提及
民工们为什么会突然中毒。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将描写的重点转向了北京方面如何找药,送药。实际上,就
在各方力量“千里救急”之时,在平陆,一场针对投毒的侦破工作也同时展开。
2月2日晚上,在医生抢救民工的同时,平陆县*****局长燕英杰带领十多个公安人员
赶到现场。据炊事员反映,当天下午做饭时,民工张德才以舀热水洗脸为由,端着盆子接近
过灶房。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张德才确实表现反常。以往每次盛饭,他都抢着从锅底捞稠的,
可那天只在锅沿盛了一碗稀汤,并推说自己有口疮,让给别人吃。
燕英杰亲任主审,就地突审嫌疑人张德才。张德才很快交待了作案经过:当天下午3
点多,他借口进伙房打开水,将两块红信(砒霜)偷偷丢进饭锅。
在档案材料中,张德才被一致定性为“暗藏在革命队伍里的反革命分子”,他的“罪恶
历史”包括:曾供职于日伪保安队,阎锡山爱乡团、反共复仇队和
保警队情报组,淹死过农会主席,1953年强奸妇女未遂,被判刑6个月。
第2页
投毒者
张德才,平陆县张店公社前滩村村民,1929年出生。按照档案中记载的经历推算,张
德才应该在16岁之前就参加了“日伪保安队”,在20岁之前就参加了“阎锡山爱乡团”、
“反共复仇队”等组织,并且一贯对社会主义社会充满仇恨。而这也正是他要破坏大跃进,
对“阶级弟兄们”下毒手的思想根源。
但与张德才同村的刘克武却否认这样“贴标签”的说法。他说,张德才不到10岁就没
了双亲,有点调皮。“他就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什么都不懂,人家让他送个信跑个腿啊,
叫他干啥他就干啥。”
既然并不是一贯怀有“阶级仇恨”,那么张德才为什么要投毒呢?
张德才在1949年后的经历比较波折。1958年他被太原钢铁厂招聘为工人。可惜好景不
长,在随后的肃反运动中,他因“历史问题”被清退,1959年10月来到风南公路工地。刚
到工地的张德才,工作勤恳,深受大家喜欢和尊敬,很快被营里安排为三排排长。
当年12月的一个雨雪天,民工们又冷又饿。吃过午饭后,张德才倒下就睡,没听见下
午开工的哨子。这一次酣睡成了张德才命运的转折点。当天晚上,他被揪到公路营的辩论会,
所有的干部轮番上阵批判。张德才的排长职务被当场免掉。随后,张德才捂着肚子,声称自
己生病,没打招呼就回到了前滩村。1960年1月19日,村干部通知,如果不马上回到工地,
食堂将停供伙食。次日,张德才忐忑不安地回到张沟,晚饭后,他被指定站在空地中央,又
一场批判会开始了。o
批判会上,张德才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怠工偷懒,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不
满,企图破坏„„煽动民工要求放假,制造混乱,瓦解军心,企图破坏公路的修筑。”据档
案材料记载,张德才事后交代,正是这次辩论使他产生了报复的想法,报复对象是批他最凶
的三连副连长仝仁明。
张德才的红信来自一个叫回申娃的人。“有一次,张德才发现雪地上有狐狸的脚印,他
跟民工回申娃和议,毒死个把狐狸弄张皮子,回申娃回家拿了半斤红信交给他。”事发后,
回申娃被张德才供出,也被公安机关逮捕。有关档案这样给回申娃定性:地主成份,土改中
被批斗,家产被分,从此对党和新社会产生不满与抵触,时时图谋对党和人民进行报复。
但在刘克武的印象中,回申娃憨厚老实,是地主家的养子,耳朵有点背,他被判刑是因
为“倒霉”。
第3页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9:1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37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