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的干旱应该说从去年秋季9月开始的,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
等地区一直是雨水偏少,我们做了一项统计,从去年9月到现在为止,云南只有
173毫米,贵州是175毫米,比常年降水量偏少一半以上。而且西南降水偏少也
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次。长时间降水量偏少造成云南、贵州,包
括广西西北部出现严重的干旱,有一些地方达到特旱的等级,造成农业生产,群
众的生活,用水的困难。
造成西南地区旱灾的原因:关键是大气环流异常,青藏高压长期稳定少动控制,
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西伸脊点均偏西,使孟加拉湾的水汽通道被阻断,
造成西南地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干旱高温。
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目前正在经历严峻的干旱形势,云南省气象台为此发布全省干
旱“红色预警”。
干旱一周损失20亿
“如果大春季节还不下雨,损失将会更加糟糕,因为占产量80%的作物要赶
在这个节令播种。”云南省统计局副局长徐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云南抗旱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平均一周左右的干旱带给云南的损失就会
增加20亿元左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徐局长的担忧或许将成为现实,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
该省在5月中旬前无明显大范围降水过程,大部分地区雨季将于5月下旬才相
继开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蔓延超过两个月。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目前全省库塘蓄水急剧减少,还要将确保城乡居民生活
用水作为首要目标,加之部分坝塘干涸,小河、小溪断流,大春生产用水无法保
障,在最佳节令完成大春播种计划将十分困难。
据云南省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3月15日,全省秋冬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3217万亩,承灾面积2472.3万亩,绝收1439.7万亩。其中小春粮食作物受灾
面积达1573.1万亩,成灾1260.1万亩,绝收877.6万亩,全省因旱灾造成种
植业直接损失114.5亿元,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
除了粮食,包括甘蔗、烤烟、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受到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特别是烤烟。旱灾不仅对烟苗移摘带来影响进而导致本年产量下降,更为严重的
是直接威胁到今后几年卷烟生产原料的供应。蔗糖和茶叶方面,最新的数据显示,
甘蔗面积绝收52万亩,蔗糖减产45万吨,企业蔗农损失达36亿元;茶叶受灾
面积达300万亩,占总产茶量的三成。
徐力向记者透露,刚刚和雀巢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咖啡原料的一家企业因为干
旱而受到影响,星巴克、麦氏等在云南开辟原料基地的世界咖啡巨头所受影响也
不小。
从“云电送粤”到“粤电反补”
农业情况如此,工业产业更令人担忧。干旱已经由农业传导到工业产业。由
于云南以水电为主,停电限电深刻地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个不得不提的“怪现象”是,原本“十度电中有其三”的广东从春节起不仅不
能从云南调电,还倒输给云南。来自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消息表明,为
支援西南地区的抗旱,他们已经在适当倒输电力。
南方电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面对严峻的灾情,南方电网公司从今年1月至
今共调减西电东送电量达42.3亿千瓦时,3月份就调减云南外送电量12.5亿千
瓦时。在春节期间则组织广东倒送电量3.3亿千瓦时,全力支持云南抗旱救灾。
据介绍,此次旱情使西南地区水电机组2009年以来发电量下降40%,影响广东
地区供电量约为10%。
云南省工信委电力保障处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云南
全省水电发电能力还不到正常情况的20%,全省缺电率在20%以上,严重的地
方和时段甚至超过了30%,而且缺电率还在不断攀升。云南电网公司的预测是,
今年全省电力需求大约为638亿-690亿千瓦时,其中在1-5月存在较大的电力
缺口,缺电量将达到30亿千瓦时以上。云南要靠广东倒送电力来维持正常运转
的时间还会持续。
“这种靠粤电倒输的日子不会长久,一旦夏天和用工高峰到来,广东的电就
只能满足当地的消费了。”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表示,
春节期间广东能倒输电是因为工厂放假用电不多,如果干旱持续到夏天,用电量
增加可能导致该地区电力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电力的紧张直接传导至用电企业的生产。云南省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
月末,因旱灾导致电力紧张和工业用水紧缺,造成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停产半停产
企业达到394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1.7%,主要集中在有色、
钢铁、化工和建材等行业。其中,黄磷、钛合金、电石、工业硅已全行业停产让
电,电解铝行业减负荷15%让电,钢铁行业减负荷10%让电,水泥行业限部分
负荷。因缺水和缺电,部分企业竣工项目推迟投产,新建项目推迟开工。
25日,气温骤降10度!在“四季无寒暑,一雨冷似冬”的云南,大家翘首以
待的大雨最终还是未降。干旱等级从60年不遇、80年不遇上升到100年不遇,
每天刷新着历史。
更令人揪心的是,据气象部门的预测,5月中旬前无明显大范围降水,甚至
可能出现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的局面。如果是这样,干旱将不仅重创占比最大的农
业经济,还会对工业产业产生强烈冲击。
“上半年云南的经济将会非常艰难。”云南省经济研究院院长段钢不无忧虑地
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旱情对农业方面的影响将会传导到工业,多米诺骨
牌效应还会持续。
化肥企业“雪上加霜”
由于干旱导致春耕用肥大量减少,不少农资企业的产品库存急剧上升。云南
省化工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由于从去年秋季以来持续干
旱,土地已经非常干燥,化肥根本不能撒到地里。目前,云南省内的尿素、碳铵
等化肥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在不久前召开的云南省尿素企业峰会上,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公司杨书记介绍
说,目前公司的尿素库存已近2万吨;红河锦东化工股份公司则担心,如果云南
省内天气持续干旱不下雨的话,农民就不会购买肥料。据悉,该公司的经销商库
存已满,不可能再接货,企业最担心的是由于货无法卖出,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
况。加上干旱使得厂区周边的水源越来越少,随着旱情的加剧,公司可能因为断
水而停产。
云天化国际富瑞分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李文洁介绍,虽然每年云南的磷化工
企业都要限电,但今年的情况更为严重。在旱情影响下,预计至4月份,云天化
公司库存量将达10万吨,加盟商库存量5万吨。云维集团目前库存达2万多吨
尿素,进入3月份后,因出口下降,各地经销商库存皆满,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
和停产、减产压力。受干旱导致的停电影响,神农汇丰公司已停产一个多月,该
公司表示,如果干旱得不到缓解的话,公司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也有人认为,如果后期出现降雨,农民出现补耕,用肥量或将得到提升,不
过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齐文认为,目前这只是一个假设,还需要观察。云
南省化工行业协会化肥专委会主任荣少友则非常担忧,因为即使省内尿素企业能
够渡过眼前的难关,也是前景未卜。目前云南省已有600万吨的年产能,供过
于求现象十分严重,加上云南尿素出省难,出口又面临高额关税,今年上半年全
省尿素企业亏损已成定局。
(31日)昆明的气温是5-20℃,大片耕地干涸开裂,往年地里是绿油油的
小麦,今年现在小麦、白菜等农作物大多打蔫不长,或者枯死。
截至到目前,云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积1755万亩,其中重旱667万亩、干枯
207万亩,有385万人、20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云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
员马联翔介绍:“目前的干旱是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但很多地方高
温少雨的情况下,形成了今年的冬春连旱。干旱的情况还会继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云南省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千方百计抗旱保民生,保证
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确保大春生产。目前,云南全省已组织380多万人投入抗
旱工作,投入抗旱资金1.61亿多元,组织机动设备,出动机动运水车辆7万辆
(次),昆明市政府紧急下拨800万元资金用于抗旱救灾。组织了工作组,分
赴受旱严重区域蹲点包片,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采
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解决抗旱送水等抗旱应急费用。同时,采取了蓄、引、
提、拦、调等多种措施做好水库、坝塘、水池(窖)的增蓄工作。对饮水困难地
区,采取提水、引水、送水等多种措施确保人人有水喝,并加强水质处理和饮水
安全指导,保证人畜饮水安全。此外,有关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人工增雨。
但库塘蓄水有减无增。受持续高温的影响,目前受旱面积正在迅速发展,后期抗
旱形势十分严峻。
大家都要珍惜水啊!这是肺腑之言!!!云南2009年遭遇100年一遇的全省
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云南民众在取水
点取水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严
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
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0
万亩,受灾面积达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云南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
时期,已经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放在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第一位。
旱情现状
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0年
3月仍在持续,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云南大部、贵州西部
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567
万亩,1501万人、92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已投入抗旱资金7.5亿元、
劳力898万人,临时解决744万人、35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国家防总预
计,滇黔桂渝川2010年3月份的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将持续发展。下一阶段,
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抗旱救灾的重中之重。
云南省政府2010年3月3日公布最新的旱情报告,省内600余万人、360余
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随着旱情持续发展,受灾程度将进一步恶化.
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
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
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
全省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31万,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714.78万人,较去年
增加46.31%。省政府预测,3月、4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分别将达792
万人、951万人、1014万人。
高耗水企业被紧急关停
在干旱重灾区曲靖,城区正常供水只能确保到4月底。如果雨季迟来,城区可
能出现近600万吨供水缺口,市民生活用水届时将失去保障。
3月份开始曲靖城区所有用户计划用水量统一下调30%,由120升/天/人降为
80升/天/人;对高耗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采取强制关停或限制供水等措施。仅
3月1日当天,曲靖城区就关停94户高耗水企业,其中洗车场89户,洗浴中心
5户。城区内的洗车场不分规模大小,都被统一关停,估算达300多家。
3月7日前,洗浴场所将全部关停。本周内,曲靖城区的所有高耗水企业都将
关停或限制供水。
3月中旬若无雨将停胶
西双版纳是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之一,大量胶农都依靠承包橡胶林为生。3月
中旬若能迎来及时雨,他们还有可能获得丰收,否则将影响他们未来一年的生计。
干旱导致糖价逆势上涨
2月分,尽管国际糖价大跌,但由于我国白糖主产地云南等地旱情严重,影响
甘蔗种植面积,糖价逆势上涨10%左右。如旱情继续发展,白糖、菜油等农产
品可能会受较大冲击。
云南产区食糖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上一个榨季产糖约216万吨,市场
估计本榨季将减产30万到50万吨。对此,当地糖厂不得不提前收榨。原定于3
月下旬收榨的云南元江金珂糖业集团已提前到2月底收榨,成为2009至2010
榨季云南省最早收榨的制糖企业。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
严重影响。正值抗旱救灾总理视察云南旱情的关键时刻,3月19日至21日,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
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温家宝指出,目前全国旱情还在发
展,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又出现低温寡照和雨雪冻害,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不容
乐观。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重视农业,切实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工
作,抓好春耕生产,千方百计保证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19日下午,温家宝来到陆良县芳华镇狮子口村万亩大麦示范田,实地察看农
作物受灾情况。温家宝走进麦田,蹲下身子,拔起一棵大麦察看。由于持续8
个月的干旱,大麦只长了不到一尺高,麦穗干瘪。他又抓起地里的土块,用手掰
了掰,基本没有水分。温家宝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曲靖
数百万亩农作物因旱绝收,正准备水田改旱田,异地育秧,种玉米、马铃薯,争
取小春损失大春补。温家宝点点头。他叮嘱当地干部,干旱还可能持续下去,要
做好最坏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把群众生活安排好,把春耕尤其是大春生产安
排好。
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库容160万立方米,由于持续干旱已干涸见底。20日下
午,温家宝来到这里,只见库底泥土裂开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缝隙,密密麻麻的
泥块像梅花桩一样,让人触目惊心。温家宝踩着干裂的土块走了100多米,弯
腰捡起一个蚌壳,沉默良久。当地干部告诉总理,全省目前有580多条中小河
流断流,310多个小水库和3600多个小坝塘干涸。
温家宝十分关心灾区人畜饮水保障情况。19日下午,他走进芳华镇蔡官营村。
许多村民和预备役民兵正在路旁挖沟,准备安装引水管道。温家宝在沟边蹲下,
向村民了解抗旱救灾和生产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想方设法打水井,修渠道。村
子里,消防官兵送来了两车水,村民正在排队接水。温家宝走过去,向消防战士
表示亲切慰问,并询问供水情况。群众告诉总理,政府为老百姓送水,每人每天
供应25公斤水。温家宝叮嘱村民,这些水来之不易,要节约着用。他对围拢过
来的村民说,今年,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我相信,只要
我们团结一心,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场旱灾。
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海子村。今年1月,在水务部门指导下,
村里打了一口40多米深的井,日出水量达到72立方米。许多村民正赶着牛车
排队拉水。听说村民要等两个小时才能接到水,温家宝叮嘱当地干部要尽快查清
地下水储藏情况,“再打一口井,大家就不用等这么长时间了。”山坡上,人们正
用水泥修一个储水池,温家宝走过去,鼓励施工人员加快进度,争取早日投入使
用。他对乡亲们说:“我相信,老天难不倒人,困难总会过去。”温家宝走进村民
李老四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询问生活情况。他叮嘱当地干部,遇到灾害,要特别
关心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困难群众。在陆良县大莫古镇戈依村,地勘部门正在
施工打井。温家宝鼓励大家要依靠科学技术,多打井,为群众排忧解难。水利、
农业和国土等部门要协同作战,寻找新水源。
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74岁的村民王顺生正在水窖
打水,温家宝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看到水很清,他满意地点点头。
在王顺生家的院子里,温家宝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聊起抗旱救灾和春耕备耕情
况。王顺生老伴起身,想进屋倒茶水,温家宝微笑着婉拒:“我们不能喝你的水,
运来一点水不容易。”看到村民们饮水安全有保障、口粮充足、春耕用的种子化
肥也都准备就绪,精神状态不错,温家宝十分欣慰。他问大家还有什么困难?村
民王存生说,要是增加一些水利设施就更好了。“你说到点子上了。”温家宝肯定
地说,“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解决当前困难,还要从长远解决问题。”
召夸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是陆良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地之一,目前已整理土
地2万多亩。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这里,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只见成千上
万亩红土地连成一片,一排大型拖拉机正在平整土地。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通
过坡改梯、零改整,这里田成方、沟成网、路相连、渠相通,土地质量提高了,
耕地面积也增加了,“今后可以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无虞。”看着眼前壮观
的场景,温家宝欣慰地笑了。
20日下午,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旁的庄稼地里,村民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
正用营养袋和肥床两种方式培育玉米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温家宝
认真观看育苗过程,询问有关情况,还在草垫子上坐下来,往一个个塑料袋里添
加营养土。他称赞大家为抗旱想了这么多办法。他说,面对旱灾,政府的支持固
然重要,但是群众的努力更加重要。
19日和20日晚上,温家宝分别主持召开基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会和座谈
会。他指出,受灾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旱救灾,付出了巨大
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措
施:
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
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
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
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组织运水、送水,不
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
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要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根据水源情况适时补种、
改种农作物,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
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火
灾隐患排查,严密监测火情,完善应对预案,努力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
大人员伤亡。
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搞好
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要加大对
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
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他要求,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
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温家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要
深入一线,真正负起责任。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
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要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
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极端干旱形成
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
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
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
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
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
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
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
以形成降雨。
云南周边
广西78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干旱,其中特旱5个、重旱16个,分布在
百色、河池、柳州、桂林。在重灾区河池市,15.61万人需到1公里以外挑水。
广西已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7架次。
从2010年3月3日起,百色市辖区内发生多处森林火灾。田林县境内确认4
处着火点,全县上千人参与扑火;西林县的火势已被控制在一定范围;隆林各族
自治县发现3处着火点,截至2010年3月3日,仍有2处火势没有得到控制,
扑火人员正在积极扑救。
贵州水力发电量减少41%
受持续干旱影响,去年10月至今,贵州省12座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同
比减少41%。
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贵州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发生历史罕见的夏
秋冬连旱,省内西部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全省84个气象站有77个降
雨量列历史最低。
四川多渠道实施人工降雨
2010年冬季,四川全省遭遇特重干旱,137个县出现不同程度干旱,数量列
有史以来第二高。四川最严重的干旱在攀西地区,其次在自贡、内江、广元等地。
气象部门预测,3月将持续气温高、降雨少的态势,干旱可能加重。
3月2日晚,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广汉出发,飞过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广
安、南充、遂宁8市,播撒液氮,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与此同时,成都开展地
面人工降雨。
重庆长江枯水位百年难遇
在重庆市,近60万人、40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达260
万亩。
市防汛抗旱机动抢险队副队长严永辉介绍,在北碚区金刀峡镇的山区,2000
多人缺水,挑一桶水后要用三次,先洗菜,后洗脚,再喂羊。长江嘉陵江环抱的
主城区也面临“守着两江没水喝”的威胁。
气象部门预计,重庆到4月中旬才会有较大降水。今年以来,重庆长江水位日
均下降0.2米,出现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部分水厂取水情况严峻。
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
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
1、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直接关联;
2、与各大水系距离远近有直接关联;
3、与地球地壳板块滑移漂移有直接关联;
4、与天文潮汛有直接关联;
5、与地方植被覆盖水平有直接关联;
6、其他
与温室效应有关系
中国2010年云贵川旱情即这类温室气泡团相对稳态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
题,得象撕开气球一样打开封锁,起动开放大气循环,为商变创造条件。
气象专家评说今年南方干旱成因
1、今年入秋以来,南方降水异常偏少
9月以来,南方不少地区持续少雨,特别是10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大部地区降
水量均不足10毫米,偏少8~9成,部分地区滴雨未下。9月1日~10月31日,广东、广西、
海南、湖南、江西、安徽及江苏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
2、今年热带气旋带来的降水偏少
今年夏秋季节,共有7个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个数接近
常年同期。登陆热带气旋对华南影响较小,除0414号(云娜)、0418号(艾利)给浙江、
福建等地带来较多降水外,其余热带气旋均没有带来大范围降水。
3、今年南方少雨时间长
今年以来,南方少雨时间长。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苏、安徽等省区多数月份降
水量都比常年同期偏少,特别是10月偏少势头最为猛烈。资料分析显示,1~10月上述地区
大部分时间段内降水为负距平(比常年同期偏少)。
4、去年南方发生严重夏秋冬连旱河塘水库长期蓄水不足
2003年6~12月,长江以南地区经历了150年一遇罕见的干旱少雨天气。特别是湖南、
江西、福建、浙江4省旱情比较严重,湖南、江西、福建的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少。南方不
少地区河塘、水库长期蓄水不足。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初,江西的赣江、抚河,广西西
江等流域都曾出现近百年最低水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10月27日,广西水库有效蓄水量只有34.3亿立方米,占全区
水库有效总库容的34.7%,比去年和历年同期分别减少9.9亿和11.7亿立方米,引水工程可
引用流量421.9立方米/秒,比去年和历年同期分别减少10.8和47.9立方米/秒;697座各
类水库和大部分的山塘已经干涸或失去灌溉能力,全区有灌溉任务的20座大型水库的有效蓄
水量仅8亿立方米,仅占相应水利库容的25%,有8座大型水库距死水位不到3米。【责任
编辑:山水】(来源:问天网)
摘自百度、新浪
生技本2008级1班刘婷婷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18:1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