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访华

更新时间:2023-01-01 17:24:0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1日发(作者:小桔灯网)

以色列强大的三个秘密

2015-02-02

在中国,有几个国家总是备受关注,比如说美国、日本、朝鲜、俄

罗斯,这些都在历史上或现实中和中国有诸多恩怨。而遥远的以色

列,也总是被中国人给予特意的关注。

我个人一直在关注这个国家。2005年受邀访问以色列一周,2014

年参加凤凰名博走进以色列活动,再次对这个国家进行了零距离接

触。

我尝试发现的秘密。尝试发现它被强敌包围而不倒的秘密,尝试发

现它跻身发达国家的秘密,尝试发现它永葆创新精神、屡获诺贝尔奖

的秘密。

人类总是面临悖论:你能发现的秘密,就不是秘密,真正的秘密永

远沉睡在地下。关于以色列的秘密,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以色列成功的秘密

说以色列是个成功的国家,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反对之声。

这个1948年建国的年轻国家,刚宣布成立就迎来7个国家的联手

打击,但没有溃败,而是在四面树敌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且越活越

好。无论是内部的民主体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文化上的活跃以

及科技领域的创新,都是中东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典范。更重要的

是,这个国家的清洁工的工资,和总理的工资也相差不大,是贫富差

距相对较小的国家。

与之相对,那些政治上独裁、经济上窘迫、文化上专制的国家,就

是失败国家。我觉得,失败的国家都是一样的,而成功的国家各有各

的成功之道。

那么,以色列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从几个

细节说起。

第一个细节,是以色列满大街都是拿枪的士兵。那不是玩具,可是

真枪实弹啊。我特别担心地问以色列外交部的朋友,你们就不担心他

们走火吗?朋友回答说,枪是以色列士兵的一部分,他们随时准备战

斗。即便是高级领导人的会议,士兵也可以带着枪参加,他们领导不

担心走火或暗杀,因为在以色列人看来,你如果连自己的士兵都不信

任,还能信任谁呢?

第二个细节,是以色列新闻官的一句话。年初我想组织去以色列的

活动,去和以色列使馆的新闻官谈,当然,按照合作的传统,我把背

景、意义、效果都讲述了一番。最后,新闻官问我,是你带队去吗?

我说,我说。他接着说,你去,就成,我信任你。新闻官这么说,是

基于对我个人的了解,是对我和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友谊的认可,很令

人感动。

第三个细节,是耶路撒冷酒店的雨伞。我最近去以色列访问,住在

耶路撒冷的玛米拉酒店(MamillaHotel),正好赶上雨季,导游让我

们出门随手那把伞。这个拿伞的瞬间,没有前台来问,也没有保安上

来让留下护照做抵押,而是默认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三个细节,所体现的是信任。第一个细节,是对自己的人的信

任;第二个细节,是对自己朋友的信任;第三个细节,是对陌生人的

信任。

信任自己人,就会让内部减少摩擦,对外时团结起来迸发出巨大的

力量;信任朋友,会让更多人喜欢这个国家,愿意公正、客观的评价

这个国家,从传播的角度,这比自己宣扬自己效果更好;信任陌生

人,会让社会的运行少一些防范和猜忌,从而在做事的时候可以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任当然会有不良后果,奠定巴以和平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就是

在大众机会上被自己人开枪打死的,而不是巴勒斯坦人。这就是信任

自己人付出的代价。但这没有让以色列疑神疑鬼,对自己人也不信

任。

信任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法国政治家、学者阿兰•佩雷菲特

在《信任社会》一书中有精彩的描述。他说,信任社会是一种扩张的

“共赢”社会(你赢,我也赢),这是一种团结互助、共同计划、开

放、交换和交流的社会;而不信任的社会,便是疑忌社会。疑忌社会

是畏首畏尾、“赢输不共”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共同生活是一种“零和博

弈”甚至“负和博弈”(你赢,我就输);倾向社会忌妒和自我封闭,盛

行侵犯他人权利和相互监视。

按照这个定义,以色列毫无疑问是信任社会,而信任是它面对强敌

屹立不倒的秘诀之一。

以色列创新的秘密

赵本山卖拐,让大忽悠这词儿进入千家万户。本山大叔的拐杖,忽

悠人的要点在于让不能走路的残疾人士站起来。

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以色列变成了现实。

2014年11月29日,我参加凤凰名博走进以色列活动,在特拉维夫

和stepofmind公司的科学家聊天,了解了一下这事儿。他们做的不是

本山大叔的拐杖,而是一双带有芯片和传感器的鞋子。

脑瘫患者、中风患者不能走路,不是腿坏了,而是脑子负责运动的

区域受到了损伤。这种让中风、脑瘫患者康复的鞋子,会根据实地情

况向大脑传递信号,刺激大脑,从而达到修复受损大脑的效果,让人

恢复行走能力。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科学家在混沌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开发这款改进运动机能的产品,指导人类大脑如何迈出正确的步

伐。

像这样的发明,只是以色列创新的冰山之一角。中国人所熟悉的

QQ,原型是以色列人发明的即时通讯软件ICQ,小马哥给拷贝过来,

称之为OICQ,如今成为财大气粗的企鹅帝国。英特尔的双核芯片,也

是以色列的研究团队设计开发出来的。

如果还不相信,我再给出一个例证。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里,以色列的公司数量最多。多到什么

程度呢,多到欧洲、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的总和。当然,中国概

念股大多是以某某群岛身份上市的,没有统计为中国公司,这需要注

意。

有本书叫《创业的国度》(StartupNation),对于以色列的创新有

精彩的描述。在此我只想说说为什么以色列创新能力如此强,它的奥

秘在哪里。这不是我的总结,而是我访问了以色列理工学院、赫兹利

亚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几家以色列创新企业后,得出的结论。

当然大家会首先认为创新能力强来自犹太人的基因,但再好的基因

也需要教育。教育不是比拼哪个学生的分数高,而是教会孩子独立思

考。以色列的教育,做的就是这件事。当以色列孩子的老师很难,因

为从小学起,以色列孩子就挑战权威,不停地问问题。长大后更是充

满挑战权威的精神,当以色列人的领导非常困难,因为你不能靠权势

来发布命令,而是需要通过辩论来让手下人信服。

这种不服从权威的思辨,俗语称之为两个犹太人有三个观点。

其次,以色列的文化适合创新。这个国家的人不把失败看得很重,

创立一家公司失败了,可以再创建一家。如果创建很多公司失败了,

还可以开设如果避免创业失败的课程,总之不是一无所获。社会对失

败的宽容度很高。因此,以色列的年轻人有个点子就开始,不会

瞻前顾后不敢动手。当然,失败也会付出代价,比如说财产都没了,

老婆和你离婚了,但没有社会的压力,也不会像日本人那样破产了就

剖腹自杀。

再次,以色列有着完善的社会环境鼓励创业。风投从财务方面提供

支持,政府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帮助,比如设立孵化器等,以色列是

个小国,做一件事很容易通过朋友找朋友,找到需要的帮助,这对于

创新也是利好消息。

另外,以色列尊重知识产权,科学家的专利,可以占25%的股份,

不用担心自己的成果被窃取。

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以色列全民皆兵。以色列

规定,无论男孩女孩,年满18岁都要入伍,男孩3年,女孩两年。在

军队服役的时间里,他们学会了团队配合,因为以色列生存环境险

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有人还被提升为指挥官,从而学会了管理技

能,这对于创业大有裨益。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以色列创新精神的奥秘。这些,中国能学吗?

我不想肯定也不想否定,不悲观也不乐观。以色列朋友说,其实我们

以色列人并不如中国人聪明,只是我们多了点创造性思维而已。这话

没错,只有聪明是不够的,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

以色列强大的秘密

说以色列强大应该没有多少人反对。

打开世界地图,如果不细心察看你很难找到以色列的所在。这个人

口700万、实际控制2.5万平方公里土地(比北京市略大)的国家,半

个多世纪以来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历经5次中东战争而不倒,堪称

奇迹。

军事的强大只是以色列的一个侧面。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度,人均

GDP超过了2.5万美元,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处世界第28位。但别

忘了,中东多年的不平静打击了它的旅游业,为了应对战争,它不得

不把至少10%的GDP投入到军队,考虑到这些因素,这个成绩不简

单。

对于以色列的成就,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均有大篇幅的巨著。比如

说,军事方面的强大离不开美国的支持,这个以色列人自己也承认;

再比如说,以色列在教育上的投入使其人民素质高,每1万以色列人

当中,就有14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要比美国的80人和日本的75人

还多。

人口的高素质得益于教育,和民族传统也息息相关。以色列是犹太

人在散居世界各地2000多年后建立起的国家。社会科学的大师马克

思、自然科学的泰斗爱因斯坦,以及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等大名鼎

鼎的人士,都是犹太人。有个令人咋舌的统计数据:从1901年诺贝尔

奖首次颁奖到2001年的100年间,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

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人,占了五分之一;而犹太人占全世界人口

的比例,不过是五百分之一。

超级大国的援助加上国民的高素质,构成了以色列在强敌环伺的中

东立足的重要原因。但这不是全部,这个弱小民族强大的背后一定有

着一个“超级秘密”。多年苦思不解,我在碰到阿摩司·奥兹后才恍然大

悟,原来秘密是如此简单。

阿摩司·奥兹,当今以色列文坛的最杰出作家,也是最富有国际影

响的希伯来语作家,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希伯来文学系终身教授。

迄今已发表了12部长篇小说,多部中短篇小说集,杂文、随笔集和儿

童文学作品。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曾获多种文学奖,包

括法国“费米娜奖”、德国“歌德文化奖”、“以色列国家文学奖”、西语世

界最有影响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等。

觥筹交错间,奥兹先生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

奥兹除了写小说,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组织了著名的“现在和平”

运动,主张巴以和平,并时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反对政

府决策的主张。不久前,他收到总理府的来电,说总理读了他的文

章,邀请他一起喝咖啡,交流意见。“我去了,和奥尔默特总理喝咖

啡,聊了一个半小时,结果呢,我们谁也没有说服谁。”

第二个故事是他打车的经历。一上车,出租车司机就认出了这位经

常上电视发表见解的学者,对他说:“我读过你的书,但是我不同意你

的观点。”然后,这位司机先生滔滔不绝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奥兹先生

只有听的份儿。

学者见总理,激辩一番扬长而去;出租车司机见到学者,不是崇

拜,而是亮出自己的观点。从司机、学者到总理,以平等的态度讨

论、交流,这就是发生在以色列的真实故事。用奥兹先生自己的话说

就是:“我来告诉你吧,以色列强大的秘密就是怀疑和辩论。”

以色列俗话说“两个犹太人有三个脑袋”。在这个国家,每个人都在

思考,个体之间的观点强烈碰撞,于是整个社会在不断修正中平稳地

前行。借助发达的媒体,各种思想、见解都可以传播。正因为如此,

当以色列总理实在是难,每个人都可以侃侃而谈,认为自己比总理更

聪明,自己的主意比总理的想法更高明;正因为如此,才有面对和平

进程的进一步、退两步。

怀疑和辩论有时候意味着内耗,极端的例子就是拉宾总理的遇刺。

对此,奥兹先生认为这是必要的代价。有了这些痛苦的内耗,未来的

路才更平稳。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7:2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3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going my home
下一篇:announcements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