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不经济

更新时间:2022-11-22 15:45:25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2日发(作者:yrz 069)

规模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

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

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

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

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

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

mumoptimal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

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

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

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

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

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

济规模。

规模经济的界定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

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如果联合

生产几种产出的支出比分别生产它们的支出要少,那么就称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高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经济和

范围经济现象是两种理论得以应用的基础。高校扩招主要以增加在校生规模为标志,规模经济是否改善是测度办学效益

的一个很好指标,即扩招能否降低人才培养的生均成本或进行科研活动的单位成本。同时,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

研活动的主要集聚地,也可看成是生产本科生、研究生、科研成果等多种产出的企业,这时,就需考虑分别生产这些产

出更有效率还是联合生产更有效率,即产出的多样性是进行范围经济研究的基础

规模经济的原因

1、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

2、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供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运输、等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规模经济的主要类型

主要有3种类型:

1、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

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3、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

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通常,规模经济分为两类:一是从设备、生产线、工艺过程等角度提出的,称为工厂规模经济。其形成的原因有:

①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大型化、专业化,实行大批量生产,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和设备投资;②实行大批量生产方式,

有利于实现产品标准化、专业化和通用化(通常称产品的“三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等各种物耗,

促进技术进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二是企业规模经济,指若干工厂通过水平和垂直联合组成的经营实体。不仅可带

来单位产品成本、物耗降低,取得“全产品生产线”的效益,降低销售费用,节省大量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使

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制与开发,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在实际生产中,两种规模经济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但工业地理学更偏重于研究后者。

规模经济的优势

1.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

2.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

3.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

4.有利于新产品开发。

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

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条件,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

2、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

3、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4、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等。

在经济实体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收益递减,就是规模不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

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追求规模经济、研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和各种不

同经济规模之间相互联系和配比,揭示经济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寻求建立最佳规模结构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对于发展

社会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ScopeEconomy/economiesofscale)

目录

[隐藏]

1规模经济定义

2规模经济的分类

3规模经济的原因

4规模经济的主要

类型

5制约规模经济的

因素

6规模经济的确定

方法

7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定义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

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

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

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

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

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

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的分类

规模经济的分类方法很多,例如按规模经济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规模内部经济、规模外部经

济和聚集经济。其中,聚集经济是指生产的产品虽然不同,但在某一环节却有共同指向的多个工

厂、多家企业聚集而产生的某些经济效益。严格来说,这种聚集经济本身也是一种外部经济。

关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对应的是西

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规模经济的原因

1、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

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但是根据杨小凯所述,亚当斯密强调的是分工而非规模,规模经济来

自于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是相互矛盾的论述。同时,并没有说规模

越大,分工越详细的道理。阿林·杨格(AllynYoung)争辩道,”如果只观察一个个别企业或一个特

定行业规模变化的效果,则递增报酬的实现机制就不能被充分了解,因为累进的行业分工和专业

化是递增报酬实现过程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供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运输、等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规模经济的主要类型

主要有3种类型:

1、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

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3、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

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

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条件,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

2、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

3、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4、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等。

在经济实体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收益递减,就是规模不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追求规模经济、研究取得最佳

经济效益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和各种不同经济规模之间相互联系和配比,揭示经济规模结构

的发展趋势,寻求建立最佳规模结构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

规模经济的确定方法

规模经济是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来表现的,经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

模经济。可见研究企业的规模经济应通过对企业经济规模的经济性分析,确定它的最佳经济规

模,按照这个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的

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获得济效益的生产能力。当经济效

益达到最佳状态时所对应的经济规模,就是规模经济。确定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下面

介绍几种日常的方法。

1、会计分析计算法

会计法是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成本、或不同规模企业同一时期的成本、利润的对

比分析,从而确定企业规模经济的方法。会计法包括多种具体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l)短期成本法

短期成本法是指在现有企业扩建前的短期内,只调整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的投人量(而不调整

固定资产的投人量),与其各种产出量相对应的成本。短期成本法实际上是以盈亏平衡分析法为

基础,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短期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定为起始

规模,利润最大时所对应的产量称为最佳经济规模。

(2)最小总费用法

最小总费用法是指通过制定各种可行的年产量方案,并分析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总费用,然后

对各方案总费用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总费用最小的年产量方案,就是最佳的经济规模。这种

方法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F(Q)=C(Q)+S(Q)+I(Q)*E(d)

式中F(Q):年产量为Q的总费用;

C(Q):年产量为Q的生产成本;

S(Q):全部产品运到消费者手中的费用

I(Q):新建、改扩建企业所

需的全部投资;

E(d):投资效果系数。

上述公式表明,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达到年产量为Q的经济规模所需支付的年

总费用,它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支付、在标准投资回收期内每年应分摊的基本建设投资

和贷款利息。

(3)最小费用函数法

最小费用函数法是依据企业的经济规模,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内外部关连因素影

响和制约的客观规律,而建立的数学表达式:

F(Q)=V(Q)+D(Q)+G(Q)

式中F(Q):单位产品总费用函数;

V(Q):单位产品企业内部费用函数;

D(Q):单位产品企业外部费用函数;

G(Q):单位产品企业内部与外部关连费用函数。

运用规划论方法对上式求解得到变量Q,从而得到优化后的企业年产量Q值,即

获得企业最佳经济效益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企业的规模经济)。求解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具体

方法是,当费用函数方程参数量已知的条件下,求最优解有两种情况:

①费用函数为无约束条件时,对费用函数求导,并令F„(Q)=0,即求出企业的最佳规模Q值。

②总费用函数为有约束条件时,即在一定条件下求极小值,这时要运用规划论来解,通常情

况是建立表达式F(Q)结构关系的三个函数与一组约束不等式,便可运用规划论方法求解出变量

Q值。通常情况下,上述函数和不等式具有非线性,需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

(4)成本函数法

成本函数法是指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对投人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时,将会实现生产成本最小

的目标。它的数学表达式:

minC(Q)=PK?K+PL?L

式中C(Q):成本函数;

K:投人的资金;

L:投人的劳动;

PK:投入资金K的价格;

PL:投入劳动L的价;

利用数学优化方法,在满足一定生产函数关系的产出水平上可以找到成本函数C(Q)的极小

点;把不同产出水平上许多这样的优化点连接起来得到长期成本曲线;利用曲线拟合技术,选用适

当的函数对曲线拟合,得到了既描述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又反映了产出与成本相互关系的长期

成本函数。这种方法能最近似地反映理论成本曲线,由此得出的企业经济规模具有适用价值。

2、工程法

工程法是依据生产技术及工艺特点,在生产能力平衡的前提条件下,综合考虑成本、运输、

投资三项费用来确定企业的起始规模和最佳规模。具体操作时需列出若干可行方案。分别计算各

个方案的三项费用,从中选出计算费用最小的方案为合理方案,该方案所对应的生产能力则称为

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

上述各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适用价值,由于经济规模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上

述各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其中短期成本法,它是一种静态分析法,而且只能适用于短期经济活动

分析,所以适用性较差;最小总费用法和最小费用函数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费用受多种因素影

响,因而客观上找到稳定而准确的数据是很困难的,所以建立准确费用函数同样是困难的,因此

由它确定的经济规模也不会十分准确,只能作为参考,提供一种定量方法,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各

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经济规模可能更准确;成本函数法也是应用数学模型,描素企业中各

项经济活动及其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规律,从数学关系式的角度是科学的、

有价值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数学模型是不可能准确

描素复杂的生产经营过程的。因此成本函数法也是为决

策者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定量分析方法。工程法是从生产能力平衡的角度出发,以设备

负荷率(或设备利用率)为依据来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这种方法是根据企业的技术人员素质、管

理人员素质、技术工人素质、设备技术素质、管理工作素质状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

确定的经济规模,这个规模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状,而它不一定是效益最佳经济规模,即不一

定是规模经济。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会计法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终可以确定一个合理

的经济规模,即企业的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将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如工厂员工过多

会产生强大的工会,将会使劳工成本上升,而且规模大时管理费用也要增加。在一些行业,如高

档时装,因为稀缺才贵,规模就不经济了。

所以并非规模大成本就低了。

经济规模,又称经济总体规模,是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因此,表

述时有地域、时空和产品类别之分.如一个国家、一个省、X年、某行业的经济规模等。

国内生产总值(GGDP)作为一国经济规模的统计数据,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评估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

值总和。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

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的定义很简单:产量增加而长期平均成本减少,如果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也增加,就是规模不经

济。

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

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

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合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

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

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

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numOptimal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

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伸而来。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

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

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

1、内部规模经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技术因素。

2、外部规模经济:

a.大量销售可节省流通费用;

b.大量购入生产资料、大量运输所形成的低价、回扣;

c.垄断所带来的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d.共同利用联合企业的设施、信息、服务、管理经验等带来的节省和效益。

规模经济是生产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揭示了生产规模和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产品、数量增减和产品单位成本

高低之间的关系。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

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目录[隐藏]

•概述

•产生原因

•主要类型

•界定划分

•层次划分

•制约因素

•特点优势

•确定方法

•指标体系

•与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概述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

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

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

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产生原因

1、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

2、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供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运输、等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规模经济-主要类型

规模经济理论

1、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

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3、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

城乡规模结构等。

规模经济-界定划分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

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范围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如果联合生产几种产出的支出比分别生产它们的支出要少,那么就称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高

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是两种理论得以应用的基础。高校扩招主要以增加在校生规模为标志,规模经济

是否改善是测度办学效益的一个很好指标,即扩招能否降低人才培养的平均成本或进行科研活动的单位成本。同时,高等院校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的主要集聚地,也可看成是生产本科生、研究生、科研成果等多种产出的企业,这时,就需考虑分别

生产这些产出更有效率还是联合生产更有效率,即产出的多样性是进行范围经济研究的基础。

规模经济-层次划分

规模经济

1.企业的规模经济。指人们通过合理地选择和控制企业的规模及其变化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因此,企业的

规模经济就成为整个生产力系统中各种规模经济的核心和基础。

2.经济联合体(例如公司)的规模经济。指诸多企业纵向联合而成的经济实体从规模变化上获得的经济效益。

3.生产基地的规模经济。指诸多企业横向聚集而成的经济实体从规模变化上获得的经济效益。在这些层次之间,联合体规模经济

以企业规模经济为基础,生产基地规模经济则还涉及若干联合体的规模经济。

此外,后两种规模经济作为聚集经济,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企业规模之下,还存在“生产设备规模”这一层

次,而在生产基地规模之上,则还有“城乡规模”、“部门规模”、“国民经济规模”等层次。

规模经济-制约因素

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条件,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

2、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

3、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4、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等。

在经济实体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收益递减,就是规模不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总是

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追求规模经济、研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和各种不同经济规模之间相

互联系和配比,揭示经济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寻求建立最佳规模结构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

规模经济-特点优势

规模经济

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

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

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

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

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

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优势:

1.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

2.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人成本下降。

3.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

4.有利于新产品开发。

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规模经济-确定方法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来表现的,经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模经济。可见研究企业的规模经济

应通过对企业经济规模的经济性分析,确定它的最佳经济规模,按照这个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

效益。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获得济效益的生产能力。当经济效

益达到最佳状态时所对应的经济规模,就是规模经济。确定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日常的方法。

1、会计分析计算法

会计法是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成本、或不同规模企业同一时期的成本、利润的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企业规模经济的

方法。会计法包括多种具体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l)短期成本法

短期成本法是指在现有企业扩建前的短期内,只调整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的投人量(而不调整固定资产的投人量),与其各种产出量

相对应的成本。短期成本法实际上是以盈亏平衡分析法为基础,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短期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定为起始规模,利润最大时所对应的产量称为最佳经济规模。

(2)最小总费用法

最小总费用法是指通过制定各种可行的年产量方案,并分析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总费用,然后对各方案总费用进行分析比较,选

择其中总费用最小的年产量方案,就是最佳的经济规模。这种方法的数学表达式如下:F(Q)=C(Q)+S(Q)+I(Q)*E(d)式中F(Q):年

产量为Q的总费用;C(Q):年产量为Q的生产成本;S(Q):全部产品运到消费者手中的费用;I(Q):新建、改扩建企业所需的全部

投资;E(d):投资效果系数。上述公式表明,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达到年产量为Q的经济规模所需支付的年总费用,

它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支付、在标准投资回收期内每年应分摊的基本建设投资和贷款利息。

(3)最小费用函数法

最小费用函数法是依据企业的经济规模,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内外部关连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客观规律,而建立的数

学表达式:F(Q)=V(Q)+D(Q)+G(Q)式中F(Q):单位产品总费用函数;V(Q):单位产品企业内部费用函数;D(Q):单位产品企业外部

费用函数;G(Q):单位产品企业内部与外部关连费用函数。

(4)成本函数法

成本函数法是指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对投人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时,将会实现生产成本最小的目标。它的数学表达式:

minC(Q)=PK?K+PL?L式中C(Q):成本函数;K:投人的资金;L:投人的劳动;PK:投入资金K的价格;PL:投入劳动L的价。

利用数学优化方法,在满足一定生产函数关系的产出水平上可以找到成本函数C(Q)的极小点;把不同产出水平上许多这样的优

化点连接起来得到长期成本曲线;利用曲线拟合技术,选用适当的函数对曲线拟合,得到了既描述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又反

映了产出与成本相互关系的长期成本函数。这种方法能最近似地反映理论成本曲线,由此得出的企业经济规模具有适用价值。

企业规模经济

2、工程法

工程法是依据生产技术及工艺特点,在生产能力平衡的前提条件下,综合考虑成本、运输、投资三项费用来确定企业的起始规

模和最佳规模。具体操作时需列出若干可行方案。分别计算各个方案的三项费用,从中选出计算费用最小的方案为合理方案,

该方案所对应的生产能力则称为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

上述各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适用价值,由于经济规模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上述各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其中短期

成本法,它是一种静态分析法,而且只能适用于短期经济活动分析,所以适用性较差;最小总费用法和最小费用函数法,在实

际应用中由于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客观上找到稳定而准确的数据是很困难的,所以建立准确费用函数同样是困难的,因

此由它确定的经济规模也不会十分准确,只能作为参考,提供一种定量方法,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

经济规模可能更准确;成本函数法也是应用数学模型,描素企业中各项经济活动及其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规

律,从数学关系式的角度是科学的、有价值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数学模型是不可

能准确描素复杂的生产经营过程的。

策者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定量分析方法。工程法是从生产能力平衡的角度出发,以设备负荷率(或设备利用率)为依据来确定

企业的经济规模,这种方法是根据企业的技术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素质、技术工人素质、设备技术素质、管理工作素质状态,

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确定的经济规模,这个规模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现状,而它不一定是效益最佳经济规模,即不一

定是规模经济。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会计法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终可以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规模,即企业的规模经

济。

规模经济-指标体系

规模收益变化

由于经济实体的投入量和产出量都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现,而且这些指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表现规模经济的

众多指标构成一个指标体系。

通常,人们用劳动者人数、固定资产价值、综合生产能力、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或产量等等指标来表现一定经济实体的规模。其

中,最有经济意义的指标是主要产品的产量。规模经济水平往往用这些指标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比来表现。

规模经济-与经济

经济实体的规模同该实体获得的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在机械化和社会化的生产力发展阶段,通常的情况是:

规模愈大,单位产品成本就愈低,经济效益就愈高,即获得所谓“大规模生产的经济”。但是,当生产力诸因素以相同或不同的

比例增加,即经济实体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由这些增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增加的产出量反而会相对地减少,这就是所谓

“收益递减规律”。

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指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安排下,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所具有的资金、原材料、劳动力、技术、影响力、竞争

力的总体大小。

对于“经济规模”一词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经济规模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即是说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经济体进行对比,才能够得出经济规模的大小。

因此在比较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对比的科学性,一般来说,是把经济体当中的资产、影响力、竞争力全部折算成为货币

单位来进行比较,但同时,也可以就经济体的某一方面的规模来进行比较,因此,需要在统计时使用同样的统计方法和

同样的单位。

第二,经济规模所指的经济体,可以是不同层面的经济体。即是说,既可以就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对比,又可以就

行业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还可以地区和地区之间进行对比,或是在国家和国家之间进行对比。

第三,经济规模的概念不涉及具体的经济制度安排。即是说无论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还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无论

是在私有制下还是公有制下,无论是在自由竞争的经济体中,还是在政府主导的经济体中,都可以进行比较。

企业竞争战略及规模经济性分析

一、前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促进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产品在各国间的流动速度加快。中国要发展,

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的浪潮中。随着“入世”步伐日益临近,必将使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威胁。从短期来看,

“入世”面临关税降低,因而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下的产业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国外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

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优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国内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

换代,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如何面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交汇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传统工业带来较大

的冲击,也必然带来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传统产业如何

适应知识经济?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木合理性却日益明显,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新产品开

发和生产严重不足,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大多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严重受挫。为面对知识经济、全

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入世”后的各种挑战,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我国正进行“以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

将面临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规模化、专业协作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面对国际和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如何创造竞争

优势?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这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选择与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著名论著《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就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相关问题作出精

辟的论述,他认为: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环境建立关系,其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战略选择的意图

是针对行业的各种竞争力的影响,在一个行业里寻求长期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

概括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竞争战略很少有单一的成本领先或差别化形式。企业竞争战略通常采

取以成本领先为主,兼以差别化战略;或者以差别化为主,兼以成本领先。当然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也

不相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战略对策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

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达到行业内资源的

优化配置,以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经济

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对未来激烈

的市场竞争,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不少工业产品总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这说明我国产业具有相当

的生产总规模。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超大型企业,这

一点从我国最大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相比就可以得到证明。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投资体制和

分配体制,使国有企业创造利润的绝大多数被国家抽走,而国家对企业资金注入极少,银行融资有限,又缺乏直接融资渠道,

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也造成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偏

小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2.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导致市场的过度竞争,这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经济体制上的“条块分

割”,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同时由于政府的作用,使得产业进入障碍比较低,而

退出障碍比较高,造成产业供给规模膨胀。我国市场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致使规模偏小、布

局分散的众多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的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谋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

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3.我国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追求产业规模,大量的重

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必然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很多企业只是单纯地以模仿创新为主,不愿花大精力进行自主创新。正是企业

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地位。

在产业规模膨胀,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

(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规模经济

由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产业规模的不经济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如果想仍在原有的格局下搞好国有经济,是很难

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取得较好的成效的,因此改变国有企业现有状况,必须对整个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一方面可以达到调

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资产重组,调整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进而促进功能优化,从

而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而把实现规模经

济作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主要任务之一。

从微观层面,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产业供给规模偏大,而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

市场容量等各种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而体现的规模经济的意义就在

于:l)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2)规模经济有利于有效利用、组合社会各种

资源,发挥各自资源的使用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国有企业

战略改组的目的所在。

从中观层面,产业中有规模经济企业的存在,能够增强企业整合币场的能力,减少产业内过度竞争,减少由于资源过度使用而

造成资源浪费。而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供给规模是否与市场规模相适应,市场规模大而产业供给

规模小,或者市场规模小而产业供给规模大,都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容易对产量、价

格等达成协议,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易于形成成本优势,有利于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特别是境外竞争对手的介入。

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产业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和行业的资源配置。

从宏观层面,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国际竞争也是不同国家经

济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同类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

力,不仅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要在国际经济舞台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要迎接“竞争国际化”挑战,更需

要树立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资本运营与规模经济

资本经营是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国有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有效形式。资本经营有多种含义,这里所

指的资本经营是企业本身或者其部分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活动,包括投资银行的策划、融资,企业

的兼并、收购,产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资本经营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决定的,由市场配置资源

就是要求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流动,从而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动态优化。资本经营作为竞争战略实施

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

1.从微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发展过程的问题

之一就是规模过小,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优势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进

行规模扩张,一来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分配体制以及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积累极为有限,要想通过这种办法

进行扩张是非常困难的。二来是全世界大集团都不是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扩张的。目前国有企业负债普遍偏高,通过银行的借

贷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经营,通过重组别的企业来扩大规模,

实现低成本的扩张。

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重新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权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本,以弥补增量资本的不足。实际上就是通过

资本经营的方式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以重组存量而推进增量的扩张。比如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现有的部分产权,所集资金可以

进行新建规模的扩充或者收购其它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对其它企业实施购

买、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

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升级,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投

资是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行业内各企业的优势比较分散,如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也有市场优势,但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

技术的发展后劲,这种品牌的优势也只能维持暂时的品牌优势,最后也很难发展。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但苦于规

模太小,要扩张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品牌的影响。也有的企业有规模优势,也有先

进的技术优势,但没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其结果也很难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得以发挥。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

通过资产重组,在保证品牌和市场的优势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实现了在产品结构重组和优化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因为

有优势品牌,在行业中形成了差别化;因为有一定的规模,必然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两种优势双管齐下,必

然会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从中观(产业)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因为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

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5%,而且大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由于我国知名企业集团规模太小、产品单

一,一旦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便无法同世界大企业相抗衡。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推进资本经营,通过资产重组

的方式,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大企业为龙头的组织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市

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不同优势企业(尤其是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之间的互补,使重组后的

企业既有市场,又有领先技术和发展后劲,提高规模效应,以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逐步培养企业的专利技术

和专利产品,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资本经营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有充分的实力和灵活可变的应变能力面

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

3.从宏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地区之间的投

资合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使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资本经营,使一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以有利于

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资本经营,促进存量资本在木同企业及不同

所有制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龙头企业的增量资本得以扩充,也促使企业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

资本经营的形式,通过流动不断达到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三、资本经营与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

1.规模经济分析的前提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商品,以单一工厂制企业为前提进行研究的。

而现实经济中,通过资本经营重组的企业包括同类(产品同类)、相关(产品之间是相关的)以及不相关(产品之间不相关)多

个工厂组合的一体化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合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一个现实的企业战略下来研究规模经济定量分析,确实有一

定的难度。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所体现的要素增加的倍数与产出增加的

倍数的比例关系。当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生产效率是增加的。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要遵从生产经营的活动

规律,即遵从比例性和协调性。而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2.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标准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标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生

产效率可以表示为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投入增加的倍数的比值,即改变前后产量的比值(Q’/Q,其中Q’为规模扩大后的产

量力为规模扩大前的产量)。实际上,生产效率也是较难确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产品大多相似或不相似,产品产量不具有可

比性,自然也不能简单相加,这使从数量上来确定规模经济标准变得比较困难,而使从技术经济和经验估计规模经济标准变得

越来越重要。

3.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指标规模经济不仅是企业资本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

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规模经济的效果时,应从企业的微观标准、行业的中观标准和宏观的社会经

济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从企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资产报酬率、资本成本、生

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从行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资产总额、在世界同

行业的排名)、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下,运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进

行评价,比如要素变化过程中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使各种要素的构成关系发生变化(即要素的比例性和协调性发

生变化),也可能因外部环境使各种现实因素发生变化,如要素价格、税收等因素。因此在采用规模的比较分析时,应该剔除相

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二)规模经济实现中的几种关系

资本经营对我国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企业在以资本经营的形式实现规模经济,

最终实现企业竞争优势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关系我国经济已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经营实际上就是以效率为中心

的经营思想,而这正是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资本经营中,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应体现集约经营的思想。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技术一定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且取决于资本之间、劳动之

间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里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或称资本品或投资品,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

在现实中,通常所说的资本是由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因素

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实物资产的重组,也是人力资源的重组,而且还应该是实物资

产与人力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保证规模扩张中资产与资产、人员与人员、资产与人员的比例性、协调性,如在企业购并中,

往往重视土地、厂房、机器、专利等实物资本,而忽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关系,如优化人员结构的投入,人员在职培

训的投入,劳动人事改革成本和机会投入等。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调,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文化和精神,

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人力资本决定实物资本是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自然影响到企业规模经济的实

现。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构成关系资本经营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其中应该包括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以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重组。有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而

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中的商誉包含着企业家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凝结、企业品牌和形象在

过去和现在给企业带来的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的价值,或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潜力或未来会给企业带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

投资报酬。有效的资本经营,应该能够体现市场机制对企业乃至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无形资产在资本经营中起的作用

是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重组后的生产效率大于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总和。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购并中,企业比较重视被购买方或被兼并方的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以及与有形资产有效组合不够重视,

特别是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无形资产重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组重视不够,比如对于重组的企业,如何重塑企业形象。如

何重组企业品牌,以真正发挥规模优势,体现规模经济;如何融合重组各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重组后企业的管理模式

和经营运行机制尽快融合,能够体现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这些方面都缺乏分析和研究,

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也影响了资本经营的效果,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

3.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角色与功能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资本经营(如企业购

并)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重组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在企业资本经营行为,

因此,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重组应该使企业为主体。但在我国现实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企

业经济行为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理应对国有资产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行

使所有者的权利,应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如果行使政府管理者的权利,则对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利益负责,政府的作

用在于: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是为了解决因旧经济体制产生的“条块分割”,可以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加快配套改革和配

套设施的建设,协调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指导企业的行为,避免企业行为的盲目性。然而在现行企

业制度下,政府的职能未能完全转变,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作为各级政府代言人的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和主观意识、

个人偏向对资本经营的效果起着更大的作用,在对管理者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也必然会对企业重组带来不利的

影响。因此,为保证企业重组的成功,应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作用,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拉郎配,也

不能撒手不管,保证政府在资本经营中指导和协调作用,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实现战略重组的目标——规模经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重组中的规模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中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经济学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战略重组中的规模

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因此企业战略重组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符合市场机制对企业资源乃至社会资源最佳配

置的规则,这样才能实现战略重组的最终目标。

国民经济结构-正文

一国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份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

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可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由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和作

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的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所构成。非物质生产领域由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活服

务、行政管理等部门所构成(见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所有这些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形成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结构。

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方面。前者是后者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

提,而后者的发展状况则对前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促进其发展,或者阻碍其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

劳动分配的比例中,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日益增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提高了非物质生产领域,特别是其中的科学

和教育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物质生产领域来说,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另一个基本方面。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对

比关系和结合状况,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此外,还取决于一国的自然状况(地

理、资源、气候、国土面积等)以及人口数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从事

农业的人口向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逐步转移,从而在社会劳动的分配比例中,农业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人口的比重逐

步上升。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必须适合社会需要的比例。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结合适当,是国民经济顺利发展

的重要条件;如果它们之间的比例失调,则会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与它相适应的国民经

济的部门结构。

产业结构在按三次产业划分国民经济部门时,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

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产业结构一词有时也专指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如轻工业、重工业、农业之间,工

业、农业与运输业之间,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

地区结构一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比例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又一重要方面。由于自然状况和社会历史原因

(人口数量、文化、教育、民族传统、社会制度等),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的部门结构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

各地区之间不同的经济比例和结合状况。一国国民经济的地区间的结构同该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国民经济的地

区结构,对于大国和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所有制结构一国内各种经济成份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也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在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往往

存在着一种以上的经济成份,除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份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经济成份,甚至残留着以往历史时代的早已过时

的经济成份。例如,资本主义国家里不仅有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还存在着小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除了占主

导地位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外,还存在着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以及私营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一

个国家里同时存在的各种经济成份是建立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之上的经济形式。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

反映着一国社会经济制度的状况。

国民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有助于人们把国民经济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组织,它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

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促使人们从国民经济整体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从这些组成部分彼此之间的有序联结上,

对国民经济进行多方面的剖析,从而揭示国民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可以据此制

订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对策,进而完善发展经济的总战略。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是国民经济各个要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

系下所结成的有机整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生产方式的结构,包括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

狭义单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结构。经济地理偏重研究生产力结构,特别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结构。经济

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分解经济结构,大

体包括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5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可分解为若

干部分。如生产结构分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生产组织结构和生产地区结构等。这些结构的

每一部分还可再分解,如产业结构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

成,工农业各部门内部的构成,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构成,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

构成等。经济结构是个经济系统,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结合,有着数量对比关系。研究任

何一个经济结构,不但要重视它的要素特性及其结合形式,同时也要重视它的比例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

的经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

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可

能性之上;能否充分发挥一切经济优势;是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取得最大经济效果和最

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

经济结构概念

结构与数量是经济学中二个重要指标概念,任何物体群都是结构与数量的统一,如只有产量而品种结构失衡质量差,必然

是过剩与紧缺同时存在;相反,质量合格、品种结构平衡而产量不足,则必然是共同贫穷。另外,结构与数量是统一的,只有

将阴流子粒子化结构化才能数量化;相反,只有将大物体结构分解成大量的阳流子才能形成可用无线网传送的物流。没有结构

就是不可数浑沌,没有数量就是模糊抽象概念,如以往人文社科将事件现象理解成不可分割量化的浑然学。

结构在哲学上是指五构素联成可数或不可数物体的方式,在经济学上主要是指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相关的产品形式、数

量、规格、档次、服务,消费需求数量、规格、类型、档次、方式,等等。这些共同反映了产、消的社会规模同质量状况,便

于政府根据计划消费前馈控制市场生产,并据消费市场实际消费开发状况反馈调制经济运行。

结构学是社会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因为社会经济问题多以结构块间不协调表现出来,如产、消平衡关系,农轻重三

行业比例关系,人才结构与岗位结构关系„„。搞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如有磨合、铆接结构块的高超技巧,则基本能综合处理经

济问题。

经济结构EconomicStructure

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它有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

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

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

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

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

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

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任何一种经济结构都是合理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

适合本国实际情况;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

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

远的经济发展。

所谓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

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

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向前发展。当前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

和国际经济结构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正在

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

经济结构对商业银行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从间接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通过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

度,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来影响商业银行.从直接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商业银行服务的需

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在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投资结构中对商业银行是有影响的.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EconomicStructure)指国民经济的组

成要素及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是国民经济各个要

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下所结成的有机整

体。经济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生产方式的结构,包括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狭义单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结构。

目录[隐藏]

•内涵

•历史沿革

•调整与优化

•分析技术

•中国的调整实践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经济结构-内涵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

的复合体,有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2)从国民经济各

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

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

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

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

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

动力结构等。(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

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

企业结构等。(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

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经济结构是个经济系统,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结合,有着数量对比关系。研究任何一个经济结构,不但要重视

它的要素特性及其结合形式,同时也要重视它的比例关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任何一种经济结构都是合理的。影响

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其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是否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可能性之上;能否充分发

挥一切经济优势;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

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

能否取得最大经济效果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

经济结构-历史沿革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

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分工,最终导致了产业在不同

国家的集聚,从而产生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宏观经

济结构问题。但对结构的关注,并未因结构问题的

出现而兴起。

早期的经济理论很少注意到结构问题。在亚当·斯密

时代,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是产业发展的主流理念,

像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相继迭起的远洋

航行,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发展煤、羊毛织品,都

与当地的地理资源分不开。加之,当时资本主义市

场正在形成中,生产表现为一种无限扩张的趋势,

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赚钱,结构当然也不会受到关

注。与这种形势相适应,新技术倍受瞩目,发明家

成为社会“贵族”,是生产的决定力量。谁拥有了新技术,并在生产中广泛推广,谁就拥有了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话语权。工

业革命后,德国在欧洲的崛起,电气革命后,美国的后来居上,无不都是技术精神的反映。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七十

年代。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改变了人们对结构的漠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期阶段,工业经济主要依靠泰勒的管理理念与生产

的流水线技术推动,由此决定,生产向最大的可能性边界一步步靠近。当时即使是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国家在全球也总能

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局面改变了。最早是不具有比较依势的工业国家感觉自己的市场逐渐被拥有比

较优势的工业国家吞噬,尔后,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国家也感觉市场正在缩小。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发现了这样一条事实:

即有些工业品好卖赚钱,而另一些工业品不好卖并且不赚钱。这就是结构问题。日本是最先认识到结构问题的国家,虽然在产

业结构是战后日本经济振兴的原因还是结果上说法不一,但优良经济结构无疑是日本前进的主要因素。当日本与美国、欧洲形

成世界经济战略大三角时,国家对结构的关注事实上超过了对技术的关注。由此,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1.经济结构调整的含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

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

济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

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

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

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向前发展。当前我国根据国

民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

际经济结构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

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

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国民经济发展

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

2.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调整经济结构是应对两大潮流的需要。第一,高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其中包括信息技术革命、生物工程革命、以纳米技术为代

表的新材料革命。这个潮流必然会对全球各国原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有些产业将走向衰落或淘汰,而一些产业将萌生

或以爆炸性速度发展,尤其是软件和生物工程产业。第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主要表现在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等

方面。这个潮流把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成为“地球村”。一国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就不能无视这两大潮

流的存在,要适时调整传统经济结构,顺流而行。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3.经济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在结构调整理论上,存在几个误区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结构调整只注重向自然资源的结合。进入后工

业化时代后,经济对传统的自然资源的依赖逐步减

小,人力资源、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器。

作为工业起步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来讲,早期经济建

之于自然资源基础是一种必然选择,但在原始资本

积累完成后,继续实施自然资源战略就会走向经济

发展的反面。

二是目标定位在不切实际的世界最高技术领域。进

入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

字化等新技术,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为了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不少的经济发达地区,都

曾把自己的结构优化定位在对世界最前沿技术的追

赶上,但往往现实与目标并不能同步。

三是片面注重经济结构的数量对比,忽视经济结构

质的对比。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二三产业比较的理念在经济界很流行,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不是很合理,往往从三次产

业的划分中去说开去,结果却往往对这种概念进行反驳。简单地进行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并不能说明经济结构的合理程度,正

相反,分析结构必须关注一些结构的质量分析。

四是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的简单比较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所有制本来并不是事物的核心成分,关键的东西是所有制结构后

的机制。也就是说,无法证明哪种所有制结构就是最有优势的,而在于可以看到所有制背后的机制存在哪些不足。投资结构也

是如此,按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投资结构的改变并不只是受到一种简单的人为力量的

影响,而更主要地受到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影响,或者说是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经济结构-分析技术

经济结构调整的分析技术的成立基于如下假设的

提出:一是经济结构有微观与宏观之分,而这里的

经济结构指宏观结构;二是微观结构,即企业结构

的研究相对成熟,对宏观结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三是选择的技术集合设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

理论研究的交叉领域,即微观经济结构分析技术的

宏观化。

1.环境扫描

环境扫描是指浏览大量的信息以觉察正在出现的

趋势和形成一套设想。它是在研究微观企业内部结

构时,对环境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技术。环境扫描

技术认为:一,一个组织制定结构战略所需的信息,都可以从公开的出版物中得到,广告、印刷品、各种政府机构的公开报告、

新闻报道,以及产业研究都是信息的来源;二,许多机构定期分解其它地区的结构,仔细研究其中有哪些是结构创新与结构分

析技术的创新,三,通过对所猎取信息的过滤,筛选出3--4个焦点问题,围绕这几个重要问题,制作设想方案。环境扫描的重

要意义在于,结构调整机构不仅应该关注本地区的结构现状和资源现状,还应该关注地区以外的相关信息,也就是以世界的眼

光看地区经济发展。视野是否拓宽几乎成为结构政策成败的关键。环境扫描技术同过去对外埠信息关注的区别在于,以往对外

经济结构调整的误区

经济调整的分析技术

埠信息的了解常常还处于感性状态,没有深入的了解,而新的环境扫描技术介入了系统论、数理统计、概率论等知识,从而增

加了扫描技术的科学成分,把对外埠信息的了解建立在科学状态下,最终使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2.预测技术

环境扫描为经济结构预测奠定了基础。预测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定量预测技术和定性预测技术。定量预测技术是将一组数学规

则应用于过去的数据序列以预言未来的结果。当结构调整机构得到足够的可靠的数据时,定量预测技术就比较可取。但许多时

候缺乏获得精确数据的场合,所以预测往往由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这就是定性预测技术。这两种预测方法不可或缺,

都是结构调整非常重要的方法。由于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预测结果常常同现实产生一定的偏离,为了提高预测效果,需要注

重五种手段的运用:一是采用简单的预测技术,这是因为,统计发现,简单预测技术与复杂预测技术的结果常常是比较一致的;

二是将每种预测结果与无变化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后者大约有50%的准确率;三是不能只依赖一种预测方法,特别是进行长期

预测时,应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然后对结果进行权衡;四是不要企图准确界定事物的转折点,许多转折点都是随机

的;五是随着预测时限的延长;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随之下降,适当地提高预测期限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预测技术是环境

扫描技术之后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良好的预测能为地区经济发展确定有效的目标,从而实现经济适度发展。

3.基准技术

基准技术是寻求不同结构调整机构获得有效结构调整的最佳方式。基准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结构调整机构通过分析各个领域的

领先者的内部结构,然后模仿他们的做法来改进自己的经济结构。它一般遵循四个步骤:一是结构调整机构成立一个基准化团

队,其首要任务是确立参照系、基准化内容以及收集数据的方法;二是因队所需信息包括组织内外所辖范围内外的结构调整情

况;三是开展不同结构的经济数据分析,找出结构差距以及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四是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最终达到或超过

其它组织的结构标准。基准化事实上是将目标分解,然后观察分解部分目标参照物情况,从中连选出重要的有价值的范式,试

行之,并形成新的组合。基准技术是对经济常规化理论的一种延伸,即说明在经济发展中,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需要标明自己

的个性,相反,在许多领域,结构安排具有自己的共性,结构调整机构必须首先遵循这种共性安排。

4.创新技术

由于现实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发展,对其他地区结构的研究与复制,虽然决定了结构调整的对错以及速率,但它并不能真正

使结构优化,只有变革才能使结构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有效的调整必须最终落足在创新技术上。一是要通过教育沟通、参与、

促进与支持、谈判、操纵与合作、强制等技术手段,降低变革行动的阻力;二是必须关注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包括管理领域结

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力资源变革等的新动向,要善于将一些新的创新技术引入变革活动;三是特别注重组织文化的变革,逐

步建立起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如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减少外部控制、接受风险、容忍冲突、建立开放系统等等。总

之,创新技术是结构调整闭合系统实现结构升级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它,结构调整技术都只能是一种经验的判断,而不是科学。

经济结构-中国的调整实践

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1979—1984年

由于从1958年起到1978年,中国经济建设除了1961—1965年的调整时期以外,许多年份都犯了盲目追求“生产高速度、建设

大规模”的错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重工业的建设上,片面强调“以钢为纲”,

忽视能源和交通运输业,在重工业内部,则片面强调自给自足,忽视协作配套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如此日久天长就形成了畸形

发展的经济结构,某些重工业部门过分突出,而农业、轻工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相当落

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投资成本大而效益低成为这种畸形经济结构的特征。此外,城镇大量失业

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水平长期未能得到改善。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1979年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价格、财政等政策,调

整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加快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开始明确,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比例得到调整,能

源供应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是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加工业发展过快的新问题。由于基础设施、原材料工业跟不上加工工业的

发展速度,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加上农副产品的供应增速跟不上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增长,通货膨胀开始出现并越发严重,为此,

自198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了第二次结构调整。

2.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1988—1991年

1988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了治理整顿、全面深入改革的方针,在大力治理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此次调整

主要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和贷款结构,在消除经济过热的同时,实行向部分产业和企业“倾斜”的政策,把其他方面压缩下来

的资金、原材料、能源和运力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使得农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增加了有

效供给。这次调整尽管有效地增加了短缺商品的供给,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只是缓和了部分经济结构方面的突出矛盾,并未能

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1992

年出现的新一轮经济过热使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仅没有得到优化反而有劣化趋势,最终成为1994

年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

从前两次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由于经济体制上缺乏对部门、地区结构调整的机制,调整手段基本上是依靠对投资规模、投资

项目和对国有银行信贷规模的行政性控制,其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加之这两次调整只是一种增量式的调整,对巨大经济存量的

问题则基本没有触动,因而中央政府的调整目标最终往往难以实现,致使结构性矛盾反复出现。1991年以后,尽管结构调整的

工作仍在陆续进行,但基于同样的原因,经济结构

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

3.第三次经济结构调整:1997年以后

1993年下半年以后,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

胀,中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利用紧缩的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抑制需求膨胀,同时继续推进了价格

体制、流通体制和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至1996

年,宏观调控已经收到明显成效。但是,在经济总

量平衡状况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再次突

出。原来存在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不

仅没有改变,某些方面的“瓶颈”状况更为尖锐。

此外,“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还很

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为

此,1997年以后中国政府再次加大了调整经济结构

的力度。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1)加大产业政策执行力度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从《纲要》出台后的实际情况看,产业政策并未对经济结构产生

明显影响。其原因主要是重点支持的行业范围较大(占GDP的比重超过50%),政府能够提供的支持能力却明显不足。同时政府

缺乏推行产业政策的有效手段,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协调相当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1998年中国政府选择了纺织、煤炭、建材、钢铁、汽车和石化6个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工业行业,作为产业

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结构调整工作首先从纺织行业取得突破。鉴于生产能力过剩是该行业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制

定了纺织行业压锭计划,要求在3年内压缩1000万纱锭,占原有生产能力的1/4。2000年,又要求纺织行业淘汰30万落后的

毛纺锭。由于中央政府强有力的监控和鼓励政策具体到位,更由于纺织品市场长期不景气,企业无法继续维持,因而此项政策

执行较好,压缩任务得以完成,整个纺织行业率先完成脱困任务。煤炭行业则兼并破产了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关

闭了一批资源枯竭的矿山,压缩产量2亿多吨,减少了亏损源。至2000年末,石油化工行业清理整顿小炼油厂的任务已基本完

成,全国共取缔了6000座土炼油场点,列入名单的188户小炼油厂已关闭111户。

(2)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1997年以后,中央政府明确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方针。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改革的具体措施,一是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推进和规范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二是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以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方式,对全国24万

多户国有小企业进行改制。三是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推进再就业,进行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1998年以后,中国政府提出了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具体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国企改革力度。

(3)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

第三次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

1998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

年8月,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两项重要决定提出,要加强对技术创新和高新科

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和重点的宏观引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实现

这一目标,中国政府确立了推进科技进步的基本方针: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确定发展目标的优

先顺序;二是在总体上要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在重点领域力争突破;三是提高可是持续创新的能力,包括科技基础设施

水平、基础研究水平和整体科技能力建设等;四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把握当今世界经济走势和未来市场需求,集中力量攻

克难关。

根据上述基本方针,中央政府出台和实施了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方案。对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家科研机构进行改革,通过转成

企业、进入企业和转为中介机构等方式全部实行了企业运行机制。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鼓励科

研人员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财政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采用投资、贷款贴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补助资金等形式为

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997年、1998年、1999年三年中,中央政府共增

发了2600亿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

在预算1000亿元国债基础上又增发了500亿元长期

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国家确定的重点投资领域,特

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据估计,财政投资直接带动地

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合计

约7500亿元。向基础设施领域的大量投入,使得长

期以来的经济结构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并对相应投资品生产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6月,中央政府开始要将西部开发作为国家

重大战略任务,摆上了重要地位。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央政府制定了有关开发战略并于2000年3月设立了西部大开发办

公室。

与上两次调整不同,此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是首次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进行的调整,

调整方式正在由单纯的政府导向向发挥市场作用方向转变,调控手段则正在由主要靠行政手段,向经济、法律手段结合必要行

政手段的方向转变。其次,中国即将加入WTO,国际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则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与过去封闭、

半封闭条件下进行的结构调整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三,与短缺时代不同,此次结构调整的目标,已由过去的增加短缺商品产量

和品种,转变到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由国内企业与行业的发展,转变为参与国际范围内竞争。第四,此次经济结构调整

是从增量和存量两个角度推进的调整。这与过去仅从增量角度进行的调整有着明显不同。

经济结构-相关词条

经济结构-参考资料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自然垄断产品主导产业知识失业中观经济

资本循环政府失效资本化率总投资

资本周转资源配置效应政府采购经济效益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计划化政府开发援助资产价格泡沫永续发展

政府经济管理中产阶级资金短缺羊群行为

1、/

2、/chine/jingji/

3、/stock/jjsx/

4、/?ArticleID=117335

产业结构定义

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以及

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我国产

业结构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工

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比例关系以及各部门内部构成的比重等。产业结构是由国家(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

制度、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经济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国家产业

结构的特点是完整性与合理性。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社会产品结构状况,

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关键环节。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社会

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化的要求。我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需要,也要求对

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党的十四大根据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

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具体内容是:(1)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农业仍

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树立大农业观念,保持粮食、

棉花稳定增长,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

开发与建设,这是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3)大力促进第三产

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中的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有明显提高。(4)大力发展建筑业,使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适应住宅商品化的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经济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及其产业内部产品,在经济产出等指

标上的量的比例和构成。农村产业主要包括大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农村经济主体兴

办的加工业、采矿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以及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科技文化产业等非农产业。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学提出来的一个科学概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活动中,人们主要向自然界直

接索取财富,即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产业经济学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之为第一产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

对第一次产业的产品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活动和制造业活动,成了社会再生产的主要经济活动,产业经济

学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之为第二产业。到了最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生产的迅速提高,又出现了为第一次产业

和第二次产业服务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以及信息、科研等新兴产业,并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再生产

的重要经济活动部门,产业经济学把它称之为第三次产业。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分工分业的纵深发展,除了农业这个基础产

业之外,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农村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部门也在逐

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正因如此,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业已成为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问

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中国经济结构的国际比较

可以采用2001年经济截面分析方法,比较中国经济结构的国际水平。

(1)2001年中国经济结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

其一,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农业比重、工业比重和物质产业比重都高于最高收入组和9组平均值,服务业比重远

远低于最高收入组和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比重是最高收入组的7倍,服务业比重不到最高收入组的一半。中国工业比重为51%,

最高收入组为28%。中国产业结构的水平比较低。

其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农业和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大大高于最高收入组和9组平均值,工业和服务业

劳动力比重低于最高收入组和9组平均值。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为50%,最高收入组为4%,中国是最高收入组的12倍;中国服

务业劳动力比重为27%,最高收入组为70%;中国工业劳动力比重为23%,最高收入组为26%。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水平非常

低,比产业结构水平还要低很多。

其三,投入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劳动力素质(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数)与9组平均值大致相当,但大大低于最

高收入组。中国知识资本投入低于最高收入组和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其四,流通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货币供应率(M2/GDP)是最高收入组的1.8倍,平均关税率是最高收入组的近5倍,

人均国际贸易量仅为最高收入组的2%。中国股市比重与9组平均值相当,中国信贷比重接近最高收入组。

其五,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消费比率为60%,最高收入组为74%,9组平均值为80%;中国家庭消费比重为47%;

最高收入组和9组平均值分别为56%和65%。

其六,储蓄和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都高出最高收入组的50%以上,存款利率约为最高收入组的81%,

贷款实际利率是最高收入组的183%。中国公共教育、卫生和科技投入比重都仅为最高收入组的50%左右。

(2)2001年中国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历史水平的比较

2001年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为:农业占50%、工业占23%、服务业占27%。以农业劳动力比例为比较指标,可以判断中国

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水平与英国等13个国家的“年代差”超过100年,与日本等8个国家

的“年代差”约为50多年,如韩国等4个国家的“年代差”为31年。

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为:农业占15%、工业占51%和服务业占34%。以农业比重为比较指标,可以判断中国经

济产业结构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差距。2001年中国经济产业结构水平与英国等5个国家的“年代差”约为90年左右,与德国等5

个国家的“年代差”约为70年,与日本等9个国家的“年代差”约为40年左右,与韩国等5个国家的“年代差”约为20年左

右。

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协调。劳动力就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年代差”要大于产业结

构水平。经济结构的升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3、中国经济制度和观念的国际比较

目前中国经济是一种多元混合经济。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制度和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在中西部城市,市场经济的观念

还比较淡薄。在沿海地区,市场化的工业经济制度和观念正在建立。在若干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城市,知识经济的制度和观念正

在形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三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征。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关于中国市场化进展,许多专家有研究,如

李晓西先生主持的《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樊纲和王小鲁先生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2000)》等。

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

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上都会存在。但相比较而言,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别明显。所谓二

元经济结构,简而言之,不过是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的区分,即一个社会的经济和人口划分为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自英国工

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都进入了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发展到今天,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传

统的农业部门经机械化之后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上基本上已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而在发展中

国家,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仍然极其鲜明的存在着。但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二元经济结构抽象一点讲,是一个社会分为现代和传统两大部分。现代部分无论是从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不同于传

统部分。中国在1949年建国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社会和经济的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属于现代部分的人口仍然占总人

口的少数,属于传统部分的人口仍占绝大多数,70%的人口仍然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50年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大

约是总人口的10%,今天这一比例只提高了10几个百分点。从生产方式角度来说,目前我国城乡从业人员达7亿多,其中从事

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劳动力大约有3.5亿人,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有3.5亿之多。在劳动力的比例中,仍然有将近50%

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中传统生产方式占多大比例。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农业产值已缩小到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以占全国一半的3.5亿劳动力从事占国

民生产总值15%的工作,可以看出这一领域劳动者的劳动收益是多么得少,农民的收入是多么得低。因此,尽管农业产值已经占

国民经济的一小部分,但它实实在在地关系到9亿多人的命运,由此影响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正视目

前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以及城乡关系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头等大事。

中国城乡间的巨大差别

二元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生产方式上,还表现在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上。生活在两种不同结构中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

生活方式。如果还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传统的思维方式里,那表明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十分有限。它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生

活必然仍然带有浓重的传统色彩,其结果必然影响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由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

两大部分来体现。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上。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另外两个二元经济结构隐隐约约

地正在中国出现,一个是贫富二元结构,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还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中。第二个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

大阵营的对立也正在形成二元结构之雏形。但两种二元结构都比不上城乡和工农这一主要二元结构明显。

具体来讲,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差别表现如下:

户口和身份差异:

1、中国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城市人为非农户口,农村为农业户口。农业户口的人不能随便向城市迁移户口。

2、经济成分差别:城市人口多属于国有经济,农村人口基本上属于集体经济或个体私营经济。

3、社会保障和医疗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人享有社会保障并可以享受到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如大学、医院、图书馆、剧

院等]的方便。农村人缺乏社会保障,并且难以享受大城市所有的公共设施福利待遇,缺医少药,缺乏教育,文化落后。

4、收入与消费方面的巨大差别:从事工业劳动的人口由于其产品具有相对的高附加值,因而其收入要高于从事农业劳

动的人口,城市消费和储蓄也要大大高于农村。

5、生产方式和劳动条件的差别,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的差别。

中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下降到2.14,1987年扩大到2.38,1995年扩大到2.79,2000

年估计为3.2。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为罕见,但我国现在竟然超过3甚至4。如果加上城市居民

所享有的实物性福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比率应该在4左右。

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二元结构的最大问题是一个社会中的人民在经济文化各方面不能整体性地均衡发展,一部分群体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明显地高于

另一部分群体。这种情形导致现代化在一个国家中出现断层,即一小部分人实现了现代化,大多数人却与现代化无缘。社会经

济和社会消费出现断层现象。不仅如此,中国特殊的固化的二元结构还带来了生态和环境问题,扩大了的国民素质差距,还造

成愚昧、封建、迷信等低劣文化的繁衍和传播。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繁华的都市,但当时的社会并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今天意义的二元结构。在没有工

业化的农业社会里,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和差别并不大。本文所讲的二元化,主要是指工业化之后形成的两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还有在中国特殊情况下赋予的行政制度方式。例如,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城乡差别,但却没有中国的户籍制度和人口

分割。因此,中国的二元化是中国特有的用社会行政制度固化的社会形式和经济形式。

勿庸置言,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近现代的工业化进程中,都会出现现代意义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但中国的二

元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化体制所造成的巨大的城乡差别是在建国后搞计划经济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

略下形成的,说到底,是冷战的产物。为了赶超西方强国,中国不得不依靠农业积累原始工业资本。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的实

施,使农业利润被国家最大限度地拿走。

据统计,从1952年到1986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隐蔽地抽走了5823.74亿元的巨额资金,加上收缴的

农业税1044.38亿元,34年间国家共从农业抽走了6868.12亿元的资金,约占这些年间农业所创造价值的18.5%。在1978年之

前,农民通过“剪刀差”每年向国家提供二三百亿元的贡献。

计划经济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是户籍制度的实行,禁止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自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之后,中国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迁徙便结束了,中国便开始长期实行城镇非农户口与

农村农业户口的隔离制度。中国城市与乡村在物质基础、文化水平特别的社会福利待遇上的差别逐渐拉大。

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及危害。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二元结构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渐显露出来。一是人口的流动难以管理,人户分离现象

越来越严重,二是加剧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11月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仅陕西省应该登记的人数就少了200万,

湖南则少了近千万,北京市则发现城内有291万例“人户分离”。迁徙的自由是人权的基本权利之一。没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就谈不上市场经济。具体归纳起来,二元结构的危害表现如下:

第一是分散发展。由于严格的户籍限制,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出现了独特的特征,这就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导致中

国工业发展的分散化。这种村村点火式的“点”污染,不仅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也不能形成集中和规模效益,并

且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正常发展的进程。

通过劳动者的就业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分散状态是副什么样子。劳动科学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对我国就业状况下过这

样一个结论:“就业层次低”。意思就是工资劳动者所占比例比较低,自雇型就业人员和非正规就业人员占有极高的比例。在

发达国家,工资就业人员一般占全部就业人员的80--90%,非薪酬的家庭就业人员只占就业总量的1%都不到,自营就业者一般

在发达国家占总就业人口的10%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一般要占到30—50%。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2000年末,城镇职工人数为11259万人,私营企业雇员1021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820万人,乡村私

营企业就业人员1139万人,上述四项加起来为26239万人,仅占我国全部就业人员[7.3亿]的35%。剩下的65%的从业人员统统

是自雇型就业人员。所谓自雇型就业人员就是自己给自己开工资,这一类人除了城乡间的个体户就是农民。农民是中国最大的

自雇型就业群体。解放50年了,中国仍然象毛泽东当年所说的是“一个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

分析一下劳动力就业状况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态、工业化发展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程度。一个国家的工资劳动者

多,自营就业人员和家庭工少,就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比较发达,反之,说明该国正规经济部门不发达或低就业增长率。如果

一个国家家庭工数量特别多,那就表明这个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农村经济和贫困。目前的中国,家庭工和自营劳动者的比例竟然

高达65%。

第二是人才流失和不均衡的分布。80年代为什么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主要是当时农村积攒了一批人才和底气。从此之后,

农村的人才不断外流,导致乡镇企业人力资源接济不上,创造精神和创业资源缺乏和枯竭,这也是最近几年乡镇企业后劲不足

的重要原因。城乡差别的实质,是一个国家的财富资源在城市高度集中,而财富资源不仅包括实物资产,更包括人力资源。也

就是说农村的贫穷还有知识和人才的贫穷。当今的中国,凡是有能力的人没有愿待在农村的。几十年来,农村的智力资源大批

向城市集中,凡是头脑聪明的,都通过考学进入了城市,凡是有点门路的都通过招工、投亲等渠道涌向城市。最后剩在农村的

大多是智力一般的人。与人才一起流走的不仅是农村优秀的人才,更有大量的资金。据统计,1985年至1994年,净流出农村的

资金累计达3057亿元,年均300亿元。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总投资中的比重持续呈下降趋势。“一五”至“五五”期间,

农业投资所占比重一般稳定在10%左右,但从1981年起,这个比重逐渐缩减。

第三是迟滞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工业化进程。由于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

了许多少了许多。以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为例,这四个国家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期,都曾推出农业剩余劳动

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措施,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1:1.9。将四个国家

的情况平均起来看,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相应地增加1.5到2.9个就业岗位。但在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

的1979年到1996年,乡镇企业中的第二产业职工净增7839万人,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等[不是第三产业的全部]仅增加2739

万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为1:0.35。按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对我国乡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的统计口径计算,1984

年到1996年,上述比例也不过是1:0.65。如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比达到1:1,20年间至少可多创造3000万到

4000万个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要是比例达到1:2,那就要多增加大约1.5亿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比现

状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制度的障碍对现实有多大。

1980年至1990年,全国农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1082亿元增加至3898亿元,年均增长13.7%。1990年至1998年,农

村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17940亿元,年均增长21%。建国50年来,中国农村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资本要素正在不断增加,不断流入农业,农业资本和劳动的比率正在发生变化。目前,中国农业已进入资本替代劳动的加速时

期。一场农业工业化的运动马上就要在中国农村展开。但是,在这场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诞生了,

那就是机械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从理论上讲,这些劳动力只能向新兴的劳动部门转移,例如向

城市的第三产业转移。但是,我国目前的转移机制存在巨大的问题,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困难,需要劳动力的部门又因为

缺少廉价劳动力而发展不起来。

第四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人为地将农村人口堵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于是,过度的土地承重必然导致环境灾难。建

国后50年来,沙漠化面积已近200万平方公里,几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并且仍以每年几千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展着。如此巨

大的国土资源在流失,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在日益狭小。中国当前的环境问题表现为典型的“上游得病,下游吃药”模式,边

远贫困地区的人口在上游乱砍乱伐,下游城市人承受着风沙和洪水的袭击。目前仅有退耕还林还草还不够,还要退人。宁夏西

海固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50毫米,这种降水量的地区按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确定的标准,每平方公里只能生存7-20人,但西海固

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110人,大大超过了国际界定的临界值。

第五是文化出现断层。一边是先进的现代文化,一边是落后愚昧的传统文化和封建文化。中国农村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

般的联系,农村愚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能不影响着中国城市。不发展农村,一味让农村落后,最后便会出现波及全国的事情,

如买卖人口,制假造假,卖淫贩黄,走私毒品,行乞行骗,封建迷信等等。

第六是社会治安问题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太多,暂且不谈。

第七是落后的封建文化对中国现代政治的迟滞作用。中国政治之所以迟迟不能现代民主化,主要是有着庞大的农民阶层。

农民是封建政治的社会基础。不减少农民的数量,中国的现代民主化进程不会加快。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更加固了中国社会

传统遗留下来的等级制观念和制度。

第八是迟滞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科学院2000年秋季报告曾将城乡二元化结构列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三大

“瓶颈”之一。国家计委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更将城乡二元结构列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一因素。一边是庞大的城市工业

生产过剩,一边是贫穷的农民买不起工业产品。中国经济在人均GDP仅700美元时就出现了生产过剩,很大程度上是农民购买

力低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当城市工业畸形发展起来后,必然要受到冷落,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要下降。这就是最近几年中国

经济迟迟难以回升的重要原因。

第九是造成国民待遇上的不平等不公平,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经济格局和利益格局厚重而牢固,至

今难以打破和改变。平等、公平的观念淡薄,农村人低人一等,城市优越感在社会上蔓延。这些风气都在无形中毒化着社会道

德空气。

第十是造成中国社会不能均衡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日后必将出现社会矛盾。因此,中国不能继续集中优势资源搞“拔

尖”发展战略。只有整个国家和人民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才说明这个国家是强大的和发达的。中国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均衡发展,

而不是以牺牲一批人为代价培养出少数精英。中国今后的发展目标是缩小差距,不仅缩小城乡差距,更要缩小人的差距。

二元经济结构是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新农村

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能否解构这个二元经济结构,所以,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学术课题,对于当前国家

的改革有重大的意义。

什么是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

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以及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经济结

构存在的如下问题凸显了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愈来愈大,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低。四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扩张突出。五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

薄弱,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鉴于这些问题,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内容有:(1)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结

构关系: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巩固

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

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促进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同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3)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4)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15:4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jino
标签:规模不经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