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中考复习题(附答案)
j
《马说》中考复习题(附答案)语文训练2022年-03-29
11:12:20阅读1278评论0字
号:大中小订阅
1、给加点字注音。骈死()槽枥()()粟()外见
()食马()祗()
1.piáncáolìsùxiànsìzhǐ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
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①只是②并列而死喂
牲口用的食器③可是
3、填空。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
家,他的著作收在
《___________》里。他和、、、、、、、一起称为“唐
宋八大家”。②“说”
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③本文中韩愈说
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
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退
之唐文学昌黎
先生集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_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③安
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⑤不以
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
②表示句中停顿,
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
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
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
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①有时②它,代千里马③
等同,一样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①才
美不外见_____通
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
___含义:_____通
____含义:_____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
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②材才才能食饲喂③邪耶
吗,表疑问
7.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安
求其能千里也?③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④其真无马邪?
8.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
()④食之不
能尽其材。()()
9.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
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j
10.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排
比、引用、设问将“食马
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1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
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
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骈死于槽枥
之间:两马并驾,并列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C、策之不以
其道策:用鞭子打D
执策而临之临:靠近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例句:故虽有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D、既克,公问
其故。
1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用
原文回答)食马者不知
其能千里而食也
15、用“M”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①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①安求M其能千里也?②食之M不能尽其材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A、虽
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
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17、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
治者比作“”。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食马者
18、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
气直喘,汗直流,竭
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
它这时一个路过的
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
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
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
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
想对相马人说的话。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
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
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
19、《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j
20、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
2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
2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5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
2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
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7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
千里马
28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
29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0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
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
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1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2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3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一食
或尽粟一石。
34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j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5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
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
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
遭遇与〈〈马说〉〉中
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祗辱有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6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7.本文采用“______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
马者”各有喻指:“千
里马”指______;“伯乐”指___________;“食马者”
____________。“托物寓意”;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
马者”愚妄无知,平庸浅
薄封建的统治者。
38.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伯乐对千里马的
决定作用。
39.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___________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
没。
40.第二段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
乐,无法施展才华。
4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2.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
马。
43.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4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
露。
j
4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46.“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47.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
驹
48、如果你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你怎么办?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
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
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49、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
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
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
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
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
诉。
5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
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
被埋没了。)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
家,与柳宗元、欧阳
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
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
⑶骈死于
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⑷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
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通“饲”喂⑹才美不外见通“现”见⑺且(况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⑻策之不以(按照)其
道:马鞭,
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⑾执策而临之:面对⑿其(难道)
真
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按原文填空。
j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
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
是:策之不以其道,之
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8、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
想到《马说》中的哪
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
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
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10、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
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
里马”“食马者”
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之人食马者――不识
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
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七、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
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
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
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九、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
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
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十、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
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
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
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
为社会做贡献。
十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
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
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j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
埋没甚至被摧残。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
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
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
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
领导者,你将采取什
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
里工作和发展。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
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
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六、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
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
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
去选拔人才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陋室铭》辅助练习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
后来发展为一种的
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
的句子,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j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
二、阅读题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j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A,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
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4)惟吾德馨()
③解释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原文填空: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
的"惟吾德馨"的道
德情操?
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苔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给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3.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
③谈笑有鸿儒()④无案牍之劳形()
4.用原文语句回答。
j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
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
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
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______________。
j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
③谈笑有鸿儒()④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j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
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
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
陋还是不陋呢?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
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
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诣茔前,酌
酒半卮以庆,且曰:"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
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
示孝道。
注②:先茔:指祖坟。
1.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愿望和生活情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
⑶欠尝夜坐凭窗()⑷逼近叩门,乃玑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j
⑴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4.甲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
其人,然后反省自己,从小父母给过你哪些教诲,你是否能始终
奉行不渝?并举例说明。(不超过100字)
《陋室铭》辅助练习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
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对偶
二.
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在:在于;名:著名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
心。
j
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④惟吾德馨。⑤这是今天精
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
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⑥A、苔痕/上/阶绿B、草色/入/帘青)
(三)1.刘禹锡。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①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②调:调弄,这里指弹。4.①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②没有(嘈杂的)音
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5.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
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陋室铭(四)《陋室铭》1.①出名,著名②品
德高尚③大④官府的公文2.D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5.C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五)1.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
乐道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2.⑴出名⑵身体⑶曾经⑷是
3.⑴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⑵夏玑流着眼泪辞谢,终究没
有喝下那半杯酒。4.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
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5.闻过即改,终身奉行父
训。(其余略)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5:2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2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