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壕吏》翻译及写作背景
《⽯壕吏》是唐代伟⼤诗⼈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下⾯是⼩编为你整理的杜甫《⽯壕吏》翻
译及写作背景,欢迎阅读。
《⽯壕吏》原⽂
暮投⽯壕村,有吏夜捉⼈。⽼翁逾墙⾛,⽼妇出门看。
吏呼⼀何怒!妇啼⼀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男附书⾄,⼆男新战死。存者且偷⽣,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完裙。
⽼妪⼒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翁别。
注释
(1)暮:傍晚。投:投宿。⽯壕村:现名⼲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
(3)逾(yú):越过;翻过。⾛:跑,这⾥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妇⾛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指服役。
(8)附书⾄:捎信回来。书,书信。⾄,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存着。且偷⽣:姑且活⼀天算⼀天。且,姑且,暂且。偷⽣,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这⾥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再没有别的(男)⼈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服。“有孙”两句⼀作“孙母未便出,见吏⽆完裙”。
(16)⽼妪(yù):⽼妇⼈。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
杜甫《⽯壕吏》翻译及写作背景
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的路。登,踏上。前途,前⾏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壕吏》翻译
⽇暮时投宿⽯壕村,夜⾥有差役来强征兵。⽼翁越墙逃⾛,⽼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
狠,⽼妇⼈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个⼉⼦捎
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刚刚战死。活着的⼈姑且活⼀天算⼀天,死去的⼈就永远不会复⽣了!⽼妇我
家⾥再也没有其他的.⼈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因为有⼩孙⼦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
出出连⼀件完好的⾐裳都没有。⽼妇虽然年⽼⼒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
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
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翁告别。
《⽯壕吏》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史(史思明)之乱,郭⼦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
庆绪(安禄⼭的⼉⼦)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
上唐军内部⽭盾重重,形势发⽣逆转,在敌⼈两⾯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仪等退守河阳(今河
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公元759年(乾元⼆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
阳,历经新安、⽯壕、潼关,夜宿晓⾏,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
这引起诗⼈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途中,投宿⽯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于是就其所
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5:0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27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