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⑵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⑶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⑷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⒉过程与方法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研读,体会特点;深读探
究,领悟方法;归纳总结,感受文化;拓展延伸,迁移练写。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领悟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
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准备:
⒈教师制作课件(关于各地民居,如土楼和竹楼的图片;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⒉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资料展示,揭示新课
⒈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⒉出示民居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
⒊简介中国民居
4.师: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
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⒈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⒉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⒊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⒋检查词语认读及理解情况: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
文,要求读准字音。
⒉默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⒊初步交流:
⑴交流阅读感受,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傍水而居。(或:绿色之家)
⑵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
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⒋把握层次
⑴客家民居层次:
第一段(1):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
地位。
第二段(2):详细介绍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
第三段(3):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
第四段(3):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⑵傣家竹楼层次:
第一段(1):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二段(2):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
第三段(3):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
第四段(4):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
第五段(5):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
四、合作研读,体会特点
⒈划分小组,提出要求:
⑴分为“客家民居”组和“傣家竹楼”组。
⑵要求:先分读、议,再相互交流、补充。
⒉合作研读,完成表格:
⑴把“客家民居”组分为四个研读小组,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
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并
完成下面的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⑵把“傣家竹楼”组分为四个研读小组,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
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并完成下面的表
格。
傍水而居——傣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⑶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标注、整理归纳,最后填表格。各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小组交流整理结果后,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⒊全班交流,了解民居的特点。
⑴“客家民居”组的各小组代表分别汇报小组研读成果,小组代表发言后,先
本小组其他成员补充,再其他小组补充。
如:“客家民居”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⑵“傣家竹楼”组同样交流汇报。
五、深读探究,领悟方法
⒈探究领悟——《客家民居》
⑴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
自然段)
⑵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师:请生勾画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说说理由。
⑶重点语句理解:
①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
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运用打比方和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
了客家圆形围屋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②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壮观。
③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
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
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⑷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打比方等表达方法)
例如,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
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
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⑸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依据八卦图,请学
生参考比较。)
⒉探究领悟——《傣家竹楼》(方法同上)
重点语句理解:
①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②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五、归纳总结,感受文化
⒈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
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
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⒉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
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傣家竹楼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吉祥平安、
团结和睦、家道兴旺)
⒊总结表达方法: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
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
趣味性均较强。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⒋归纳章旨:
《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说明文通过侧重描写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
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中华传
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⒌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
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
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
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
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
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
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
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迁移练写
⒈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我国从1986年4月12日开始至
1991年4月25日,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即普23、普25、普26、普27,共
发行21枚,从一分的内蒙古民居邮票开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邮票,四套邮票
全部为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
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
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票面上的民族
建筑,造型生动,图案漂亮,这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
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
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这些邮票上的民居故事
吗?
⒉拓展阅读: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见附录)
⒊布置作业:(选其一)
①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
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②假如年是小导游,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也同样生动地把你喜欢的民居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的特色和风情一一向旅客们介绍呢?请你写一篇导游词。
板书: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学反思:对于这样的略读文章,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利用教师出示
的表格,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结构,整理自己的学习收获。这算是充分的放手
了,符合教参中对自读文的训练要求。学生的反馈效果也很好,分组比赛学习,
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在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
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否则,蜻蜓点水式的走过程,毫无意义。其实,
学生远比我们想象地能干得多!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4:5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2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