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
何琴
[摘要]迁移无处不在,只要有学习就会有迁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总结迁移发生的原因和作用,积极促
进正迁移的发生,找出解决负迁移的方案,杜绝或尽可能抑制负迁移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英语教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等基础上进行的,
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等产生影响。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中的“迁
移”。当然,英语学习中也有迁移。在英语教学中,深入探讨迁移发生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教学的理论依据,从
而有计划、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促进英语学习中的积极迁移,消除或尽可能避免消极迁移,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1迁移的含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言之,即一种学习对于另
一种学习的影响。而英语学习中的迁移可以指新旧英语知识相互影响,也可以指其它学科的知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2迁移的分类
我们仅从迁移影响的效果来看,迁移有正负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称为正迁移,而消极的影响称
为负迁移。先举一个正迁移的例子。例如,当你熟知汉语中的相声词之后你再来学习英语中的某些相声词,如:mew-mew(喵-
喵),moo-moo(哞-哞),hiss-hiss(嘶-嘶),quack-quack(嘎-嘎)等,你会觉得学起来非常亲切,因为它们在发音上跟汉语有极
大的相似之处。再举一个负迁移的例子。英语学习中常发生的“becau-,
so…”,“though…,but…”等错误搭配就是因为受到汉语中“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的关联词搭配的负迁移影响。
3英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
3.1在学习中呈现给学生相似的情境,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类似的学习活动可产生迁移,而不相似的学习活动却不产生迁移。因此,在
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知识产生鲜明的印象,教师可以把相似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指引学生对其分析、比较、找出其根
本区别,从而对不同的知识严格分清界限。例如,某教师在讲授过去进行时这一英语时态时,针对过去进行时和学生已经学过的
现在进行时对比如下: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
(A).Iamreadingnow.(a).Iwasreadingat6:00yesterday.
(B).Sheissmokingrightnow.(b).Shewassmokingatthattime.
(C).Theyareplayingatthemoment.(c).Theywereplayingthen.
该教师让学生自己找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用其熟悉的现在进行时和新学的过去进行时做出比较,更有助于学生对新
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2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促进英语教学中正迁移的发生。
心理学家贾德通过著名的水中打靶实验指出,在学习中如果对某一原理了解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就越好。在
英语教学上,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英语法则或者现象概括越好,学生运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正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某中学英语教师在讲述“某些以f或者fe结尾的单数名词变复数时应将f或者fe变
为ves”时,该教师用四句形象生动的戏剧性话语将中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符合这一规律的几乎所有的单词都概括进去了,便
于学生来理解记忆。
妻子(wife)拿刀(knife)去宰匹(wolf)
贼(thief)偷面包(loaf)发了慌
躲在经(shelf)后保去(lf)命(life)半(half)树叶子(leaf)全落光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概括时应防止过度概括化,否则将会产生负迁移。例如,某同学把英语中形容词的比较级变法
规则概括为:“形容词的比较级就是形容词本身再加上er得来的”,其实不尽然。由此该同学得到
的比较级为gooder,bad的比较级为bader,从而形成了错误。
3.3引导学生在英语的词汇学习中将词汇分门别类,形成自己的心理词汇框架,以备随时更新和提取。
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人是通过将新的信息归入某一类别,然后根据
这一类别以及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以此超越所给的信息。所谓迁移,可以被看作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用于新的事例。正迁移就
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负迁移就是将编码系统错误地应用于新的事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可以把
各种词汇分门别类,由高级到低级形成自己的心理词汇框架。当学到新词时,应及时地将其纳入心理框架的适当位置加以更新完
善,日积月累,自己的心理词汇框架就会越发丰富。这样,使用时便会轻易提取。例如:
Food
4英语教学中产生负迁移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即使对本族语的语法规则、词汇和语音体系有相当认识的人,在他们说话时也会
出现许多错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听说读写,学习者在操作过程中都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出现错误,引起负迁移。
这种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学习中相当常见。
4.1母语引起的迁移
汉语是我们熟知的母语,有些人在学习英语时摆脱不掉汉语的思维模式,他们往往机械地将汉语的模式套用到英语上,甚
至将两者等同起来。例如:
(1)汉语句子:这张桌子价钱太贵了。
汉语思维式译文:Thepriceofthistableistooexpensive.
正确译文:Thepriceofthistableistoohigh.
(2)汉语句子:他眼瞎了。
汉语思维式译文:Hiyesareblind.
正确译文:Heisblind.
4.2新旧知识因为相似而引起负迁移
新旧知识因为相似而常常会引起混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分析,抓住其区别点,深入把握知识内涵。例如,
有些学生往往把现在分词和动名词混为一谈。其实,两者虽然形式一样,但实质不同。现在分词具有
形容词的性质,而动名词具有名词的性质。譬如:
(1)Themanworkinginthefieldsisoneofmyrelatives.
(2)Workinginthefieldsisgoodforhealth.
第一句working是修饰名词mar,作形容词用,所以是现在分词。第二句working是作句子主语,所以是动名词。
good
fruitvegetablemeat
appleberrypearcabbagegarliconionporkmuttonbeef
4.3定势思维引起负迁移
定势思维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状态往
往是消极的,它禁锢了学生的头脑,使其在处理问题时思维僵固,遵循老一套,思路打不开,以至于产生负迁移。例如,当学生
学了"lookforwardto+doing”之后,他们心里常常会形成一种定势:"lookforward
to”后面只能跟动名词。因此,他们看了下面的选择题时便会不假思索地选出了不确切的答案A。
Standingatthebackofthetheatre,hewantedtolookforwardtowherehisfriendsat.
在本例中,不应该把"lookforwardto”看成一个固定短语,应该将其拆开看待。例子中forward意思是"向
前”。答案应为B.整句话意思是:站在剧院的后排,他想往前看看朋友坐在哪儿。
4.4文化差异引起的负迁移
东西方在不同的历史、环境等条件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而很多英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因而总喜欢把中国
的文化套用到英语中从而闹出笑话甚至误会。
例如,有人见了外国人打招呼会说:“Haveyoueaten?”(你吃饭了吗?)或者"Whereareyougoing?”(你去
哪
里?)。这完全是中国人打招呼的寒暄语,仅寒暄而已。而外国人听了之后,多数情况下会很吃惊甚至生气。也许他们会认
为,你问我吃了没有,难道想请我吃饭么?问我去哪里,我去哪里是我的私事,难道你想干涉我的隐私吗?
4.5认知结构的不完整引起负迁移
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在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中某方面的欠缺可直接
影响在该方面提取的准确性,引起负迁移。
例如,一个很少或根本就没接触过英语中定语从句这一语法概念的人,在他的认知结构中,定语从句是模糊或空白的。
所以他在处理定语从句中关系词的选择上会感到无从下手。
以上基本上就是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为
了防止和减少负迁移,搞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比分析,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克服负迁移。
我们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汉语和英语有许多共通之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来观察、对比、归纳和总结,找出两者相通之
处,引导学生把学习汉语的经验方法恰当地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去,以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单词的认读方面,汉语中有
形声字,即由形旁来判断读音;英语中有音形字,即由读音联想字意。如:chocolate(巧克
力),coffee(咖啡),coca-cola(可口可乐),pizza(比萨饼)等。记忆这类英语单词时我们不妨把英汉音意联系起来将
会非常上手。在英语和汉语的句子构成上,两者都有基本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份。如汉语:我爱你
(主、谓、宾);英语:Iloveyou(主、谓、宾)。在阅读理解方面,汉语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掠读、泛读。根据需要,英语
也经常采取这些方法。
另外,在克服母语的负迁移上,教师应经常提供给学生一些典型的母语干扰方面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充分对其重视起
来,并提供一些练习加以巩固。
(2)对于新旧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源头上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例如,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学了surpri、shock、astonish、amaze、astound这几个都有"吃惊”之意的词
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工具书亲自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强化记忆,以加深印象。
(3)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对同一问题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进行思考,以防止思维僵化。
例如,提供给学生汉译英的练习,“汤姆10岁了”,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给出不同的译文(但每种译文必须
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杜绝汉语式英语)。我们可以说:
Tomis10yearsold;Tomis10yearsofage;Tom'ageis10;Tomisaged10等,甚至有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将其译为:
Tomwasborn10yearsago;Itis10yearssinceTomwasborn.
(4)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示欧美文化。也可以设置具体的情景会话,让学生通过语境去猜想,体味异族文化风情。例如,
下面是一段对话:
A:You'realuckydog,aren'tyou?Yougotthebighoufornothing.
B:Andyou'reacleverdog,aren'tyou?Youworkedoutthemysteryinaflash.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乍一看,也许会以为两人
在互相讽刺对方呢。实则不然,两人都在热情地赞美对方。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中找不出几个褒义的来。如:狗屁,狗
贼,狗腿子,狗咬狗,狗娘养的,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眼看人低……;而英语中,则恰恰相反。西方人对狗有
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因而与狗有关的词汇也常常带有褒义。上面的对话可译为:
A:你可真是个幸运人,不是吗?一分钱没花就搞了座大房子。
B:那你可真是个聪明人,不是吗?眨眼就揭开了这个谜。
5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要求他们打好基础,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应该深入研究,要善于抓住本
质,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对不同或相似的事物严格分清其界线,知识间要经纬分明;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
用,而尽量消除或避免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
3)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蔡胜军•试论如何运用迁移理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J].教育研究,2006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3:2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22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