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网

更新时间:2023-01-01 11:21:0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1日发(作者:学大教育简介)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2022年福州大学837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2年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7经济学综合》考研

全套

内容简介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15种电子书、1种题库、41个高清视频(共40课时)。

1.考研真题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7经济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名校)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中央财大、武汉大学等名校)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

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

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

+章节题库】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中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配套的

辅导资料。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

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

+章节题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展开视

频列表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中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配套的

辅导资料。

4.马工程《西方经济学》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上册)》(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

节题库】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

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中马工程《西方经济学》配套的辅导资料。

5.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中逄锦聚《政治经济学》配套的辅导资料。

6.视频讲解

•2022年非统考专业课辅导:经济学考研导学班展开视频列表

•2022年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2022年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说明:本部分为该科目的通用视频讲解产品,对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试看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理性预期[浙江工业大学2019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

兰州大学2017研;武汉大学2017研]

答: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

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

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

变动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

以下三个含义: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①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

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②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

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

关的资料与数据。

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简言之,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

准确地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

济学派的重要假设之一(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

和自然率假说),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

武器。

2失业率与劳动力参与率[华南理工大学2018研]

答:(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是资本市

场的重要指标,属滞后指标范畴。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失业

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为降低失业率,中央银行会放松

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为

降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会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影响失

业率的因素包括摩擦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临时性或季节性因素、

技术性因素等。

(2)劳动力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

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成年人口数(16~64岁

人口数)×100%。

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

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

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

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

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力参与率。

3支出乘数和货币乘数[兰州大学2019研;华南理工大学2017

研]

答:(1)支出乘数指在实际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支出使

均衡收入水平产生多大的变动。以政府支出乘数为例,表示增加

政府支出使均衡收入水平产生多大的变动。在三部门经济中,用

公式表示为:kg=ΔY/ΔG=1/[1-b(1-t)]。式中,kg表示政

府购买支出乘数,ΔY是收入变动,ΔG是政府支出变动,b是边

际消费倾向,t是边际税率。

(2)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指

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乘

数用mm表示,mm=(1+cu)/(re+cu)。其中,re为准备金

-存款比率,cu为通货-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通货-

存款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通货-存款比率越低,公众作为通

货持有的基础货币越少,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基础货币越多,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银行能够创造的货币越多。因此,通货-存款比率的下降提高了货

币乘数,增加了货币供给。准备金-存款比率越低,银行发放的贷

款越多,银行从每1单位准备金中创造出来的货币也越多。因此,

准备率-存款比率的下降提高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货币供给。

4黏性工资[河南大学2018研]

答:黏性工资指不能迅速地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

慢地根据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工资。工人的名义工资通

常不能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迅速调整,在短期内表现为“迟钝

的”或“黏性的”。黏性工资模型即阐述黏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

影响的模型。该模型假设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决定就业,以及工人

和企业根据目标实际工资和对价格水平的预期来确定名义工资水

平。当名义工资是黏性的时候,价格水平提高会降低实际工资,

促使企业多雇佣劳动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总供给增加,

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新凯恩斯学派提出工资黏性的理由:①合同的长期性;②合同分

批到期的性质;③效率工资论;④长期劳动合同论。新凯恩斯主

义学派黏性工资论认为,无论是通过合同制还是理性预期机制来

稳定工资水平,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工

资制度进行改革,努力降低劳动力成本,刺激企业生产和用人的

积极性,这就要求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完全由劳

动力市场的供求和劳动者提供劳动的质和量来决定,工资是调节

劳动力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唯一手段。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5充分就业[山东大学2003研;上海理工大学2006研;昆明理工

大学2010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6研;湖南大学2018

研]

答: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

可以得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况,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称为自然

失业率。

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

中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

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

业。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

这两种失业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增加对失业者劳

动技能培训等措施,使其在程度上有所降低,但不能彻底消除。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

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当经济中存在

非自愿性失业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总需

求,使得需求不足型失业为零,从而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6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大学1998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

研;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中南大学2003研;湖南大学2006

研;上海理工大学2006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8、201

5研]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

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

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

力;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③通过影响利率控

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

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

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

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

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

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

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

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②中央银行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③公

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

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

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一个高度

发达的证券市场。

二、简答题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1调整利率与调整准备金有什么区别?之前一些年我国为什么倾

向于后者?结合当前形势,谈谈我国应该采取哪一个政策?[东北

财经大学2019研]

答:(1)调整利率与调整准备金的区别

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影响基础货币,另一类影

响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乘数。调整利率主要是通过影响基

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政策实现的,调整准备金主要

是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实现的。

①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者说

放款利率。再贴现率越低,所借的准备金越便宜,银行在中央银

行贴现窗口所借的资金就越多。因此,贴现率的下降增加了基础

货币和货币供给,贴现率的上升减少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中

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将储备金借给银行来改变基础货币

和货币供给。

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

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购买债

券时,它为债券支付的货币就增加了基础货币,从而增加了货币

供给。当中央银行向公众出售债券时,它回笼货币就减少了基础

货币,从而减少了货币供给。

③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

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中央银行有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

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使所有的存

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存款只需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

让每单位货币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

(2)我国倾向于调整准备金的原因

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增加

了货币供给,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从

而直接减少了货币供给。因此,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率是

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我国属于金融市场尚不发

达的国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供给量还是主要的工

具。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主要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货币供给量过多以及

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而货币供给量过多的根源在于外汇占

款带来的基础货币过度投放。央行虽然采取了其他政策工具回收

流动性,但并没有完全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持续存在,央行不得不使用被国外已经摒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作为主要的调控工具。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1:2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16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人力六大模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