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1
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
(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本课拟
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
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作为文言文的整体
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
理解课文中去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一、预习安排
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并且初步
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
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
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
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
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
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
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
写的是什么吗?
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
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
⑴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
陷──学生齐读。
⑵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
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理解与翻译中要注
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必、受、师(6个)、是故。
①老师是干什么的?
②人为什么需要老师?
③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
⑶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⑷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
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
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5、学习第二段:
⑴朗读:点读──师正音──齐读。
⑵理解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弄懂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参与
下面问题的讨论,并且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下列几个
词的意义:出、下、耻师、句读、不、族、相若。
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今之众人对自己和对孩子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态度上有
何不同?
④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抨击了“耻学于师”的陋
习。)
⑤本段文字论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比。)
⑶熟读──背诵──齐背。
⑷老师总结:本段运用了三个对比,批判上层“士大夫
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这是结合当时的现象从反面进行批
判。文段上是首尾照应的,前面提出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
惑的现实,然后通过三个对比来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尾两句与首句照应,再次说明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
6、学习第三段:
⑴朗读:点读──齐读。
⑵理解文本: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有:
常、师、之徒、专攻。讨论下列问题:
①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
⑶各自背──齐背。
⑷老师总结:这一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
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
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
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
7、学习第四段:
⑴朗读:点读──齐读。
⑵理解文本:
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应掌握的重点词语有:传、拘、
嘉、贻。并参与讨论一个问题:
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⑶各自背──齐背。
⑷老师总结:这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
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
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
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
论点。
8、理解全文结构:
(这是为学生背诵课文作准备。)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并形成如下板书:
三、段意
论点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古
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分论点: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
谁可为师的道理分论点:圣人无常师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
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8、背诵全文:
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写作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快速地背
下全文。
9、课后拓展:
⑴学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⑵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请谈谈你的见解。
《师说》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3、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由《马说》导入
2、“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
1、骈体文
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
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
多限制。
2、古文运动
指唐代中期以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
体改革运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
以来讲求声律及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
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
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
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
载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研读课文
(一)第一段
1、疏通文意
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师的重要性?你觉得老
师重要吗?
从教师的职能作用来正面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
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道之有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
1、疏通文意
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
于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
道之不复可知矣。”
3、本段分为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层,对比论证。
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
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把为子择师而自己却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
的谬误。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群聚
而笑之”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三)第三、四段
1、疏通文意
2、第三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
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举例论证,引用论
证)
3、第四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
缘由。
四、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1、运用排偶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于增
加文章的气势,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也很自然流
畅。
2、语气语调婉转多变,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嗟乎”,“呜呼”(语气词加强感叹)
“其皆出于此乎”(疑问语气)
“吾未见其明也”(判断语气)
“其可怪也欤”(感叹语气)
《师说》教学设计3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
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
文言虚词;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和用法。
2、积累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3课时
一、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
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
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
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
说》。
二、基础知识认知
1,、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
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
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
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
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
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
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
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
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
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
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
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
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
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
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
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
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
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
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
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
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
而对这类文本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
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句读(dòu)或不(fǒu)焉经传(zhuàn)从(cóng)师
老聃(dān)蟠(pān)苌(cháng)弘近谀(yú)
冉(rǎn)潘(pān)无长(zhǎng)无少须臾(yú)
五,解析全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
的)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表顺承,就)知之(道理)
者,孰能无惑?惑而(表转折,却)不从(跟从)师,其(那
些)为(成为)惑也,终(始终)不解矣。生乎(相当于“于”,
在)吾前,其(他们)闻道也(舒缓语气)固(本来)先乎
吾,吾从而(跟从(他)并且)师(以……为师)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以……为师)
道(道理)也,夫庸知(哪用知道)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
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存在的地方),师之所存(存在的地方)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
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
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
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
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
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
他为师。我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
呢?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所
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1、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
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2、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
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
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3、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
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选择老师的标准很多,主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弟子不
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而已、、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
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
而已。
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
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又提出“传道、
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有一“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
以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二)学习第二部分
嗟乎!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
(他们)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从师而问焉(他
们);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名作动)圣人也亦
远矣,而(却)耻(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圣人)
益(更加)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昧)。圣人之所
以(……的原因)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表
猜测,大概)皆出于此乎?
爱其(自己)子,择师而教之;于(对)其身也,则(却)
耻(以……为耻)师焉(语气词),惑(糊涂)矣!彼(那
些)童子(儿童)之师,授之书而(并且)习其句读(文字
的诵读)者,非吾所谓(所说的)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人)师焉,或不(通“否”)焉;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明智)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这些)人,不耻(以……为耻)相师
(互相学习)。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说)者,
则(就)群聚而笑之。问之,则(就)曰:“彼(他)与彼
年相若(相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
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
子不齿(不屑一顾),今其智乃(竟然)反(反而)不能及,
其(表感叹语气)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
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
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
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
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
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的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
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
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
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
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
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
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
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
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
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
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
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
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
1、说说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联系的。
明确:第一部分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
的标准。这部分以第一部分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
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第一部分提出的观点,说
明从师的必要。
2、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这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对比一:“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纵向比较中用反诘
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对比二:“为子择师”——“其身则耻师”(自身矛盾的
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横
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
的强烈感慨。)
这部分,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
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
一反的例证当中,是文章充满了力量的美感。
(三)学习第三部分
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
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这些人),其贤不及(比不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技艺)
有专攻(专门研究),如是(像这样)而已(罢了)。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
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
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
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这部分与第一部分关系怎样?
明确:这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部分
中的论点。这部分先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
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
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学习第四部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爱好)古文,六艺(《诗》《书》
《礼》《易》《春秋》《乐》)经传(经文和传记)皆通习(普
遍学习)之,不拘(拘束)于时(时风),学于余。余嘉(赞
赏)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用来)
贻(赠送)之。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
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向我学习。我
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
给他。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
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
扬李蟠倡导从师。
最后一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
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
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另外,树立“不
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翻译课文,熟记重点字词;
2、了解韩愈及其写作背景;
3、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用讨论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2、请学生快速翻译课文,发现学生仍没有掌握的地方,
加以强调。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有关韩愈的介绍,强调他是“古
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绍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并点明韩愈提倡古文,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
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为学习新课,谈论“传道”、“师道”做铺垫。《师说》里的
“道”指的是儒家思想,“业”指的是儒家经典。
(三)学习新课
1、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
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
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师说,就是谈一谈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介绍写《师说》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韩愈
及其生活的时代
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学校教育长足发
展”甚至早于西方一千多年设立了实科学校,“被誉为达到
了世界上和中国空前的昌盛程度”。安史之乱后官学教育虽
有些衰落,但经学、文学大家的私人教学和乡村私学反而有
较大发展,韩愈就曾从独孤及、梁肃等学者游学,李翱、李
汉、皇甫湜、孟郊,张籍等则均师从过韩愈。韩愈的好友柳
宗元遭贬柳州,“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可见,
当时并不存在一种普遍厌学、“耻师”风气。《师说》也承认
童子“择师而教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所谓“耻学于师”究竟针对何人?
在韩愈的时代,虽然仍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高
门”、“公卿大夫”一类用法,但在韩文中的“士大夫”除了
与官位相联系外,却更多地与科举进士背景相关联。中唐以
来,由于科举取士弊端丛生、得举者趋利忘道、攀附权贵。
我们由此可以判定韩愈所谓“耻学于师”者就是指那些有进
士背景的当朝权贵及其子弟。
众所周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独尊权威地位屡受
佛道冲击。唐王朝为扩大统治基础,整合重构意识形态,佛
道地位交替提升,儒家道统不断削弱。唐代官学虽也设有儒
家经典课程,但由于“科举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
遂出现“末学之驰骋,儒道之不举”的“取士之失”致使“生
徒不以经学为意”。如此一来,儒学经师地位自然每况愈下。
此外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垄断了政治和经济大权,形成
了门阀制度。上层士族子弟凭借其高贵门第就能做官,他们
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韩愈所处的时代,这种风
气依然存在。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对这种风气深恶
痛绝,于是写作此文予以抨击。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
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
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3、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在说什么?
第一段是文章的主旨段,首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
开门见山指出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古代求学的人一定
有老师,接着韩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
思维框架对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
让学生从第一段找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的原句,“是什么”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
什么”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怎么做”的结论是“是故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了得到这一结论,韩愈
在之前还进行了说明,即“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师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概括每一部分说的是什么,之后得出
下列总结。
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去惑必从师老师的必要性
怎么做:凡有道者皆吾师也从师的标准
(2)又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文章的第二、三段,在整体上是正反论证相结合,第二
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举
例论证。
文章第二段从反面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从师的重要
性,开头首先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
难矣!”的感叹开头,感叹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造成严重的后果——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接着以三个对
比来描述现实社会出现的问题。第一个对比——“古”与“今”
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第二个对比——“少”
与“长”对比(“爱其子”与“于其身”)第三个对比,“贱”
与“贵”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文章第三段从正面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说明
从师的标准,呼应自己第一段倡导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用孔子从师的事例证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正确性。
(3)在论证过程中,语言上有哪些特色?(这一教学
步骤主要是让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A、对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形式整齐,增强了表现力。
B、顶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
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
密紧凑。
C、语气词:文章的第二段中用“嗟乎”、“呜呼”这样
的语气词加强感叹;“其可怪也欤”中的“欤”语气助词,
表示感叹。这些语气词的使用,加强了语气,起强调作用。
五、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议论文三段论:引论——本论——结论
引论(提出问题):古之天下必有师
本论(分析问题):师道不传,严重后果三个对比
结论(解决问题):从师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06:4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05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