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3-01-01 06:15:4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1日发(作者:honoria)

第1页共6页

三一文库()

〔国庆节的由来100字〕

*篇一:国庆节的由来100字

国庆节的由来100字

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

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

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

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

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

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

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10月1日下午

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

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

26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

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

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国庆节节日意义:庆祝一个国家的成立和诞生。

国家象征: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

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

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

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

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

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显示国家的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人民

的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节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国庆感言100字

1949年10月1日,在这个非常具有历史性的日子里,

那时候人们正在欢呼雀跃,大家都在奔走相告着这个对国家

对人的重大消息,这就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

在这一天里,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挡不住的笑颜。

曾经的耻辱,已经过去,现在,是新面貌,我们应当场

36

起我们自信的头颅,仍然记

得毛泽东的那句发言词:“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是的,

中国人站起来了,而且,中国人不仅要站起来,还要起走来,

跑起来,在整个世界中变得强大起来,中国,我们的中国,

将要在世界展露头脚了。

*篇二:国庆节的由来200字

国庆节的由来200字

国庆节的来历是什么呢?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毛泽

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庄严的

宣告,使得广场上30万多人沸腾了!这时,响亮的国歌声响

了起来,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而且,这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第一次升旗仪式,这面红旗,和旭日一齐升起!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

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

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

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

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

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

“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06:1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704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肥妞
标签:国庆的由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