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儿

更新时间:2023-01-01 03:56:5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1日发(作者:服装店取名)

1/9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A4打印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怂

恿(sǒng)惩

戒(chěng)魁

梧(kúi)大相径廷

B.蜷

曲(juǎn)栅

栏(zhà)蓦

然(mó)怪诞不经

C.怅

然(chàng)干瘪

(biē)匍

匐(pú)神彩奕奕

D.叮嘱

(zhǔ)臃

肿(yōng)蓬

松(péng)孤苦伶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给予严厉水波粼粼不茅之地

B.奥秘冷洌人声鼎沸淅淅沥沥

C.干燥荫蔽不求甚解杳无音信

D.殉职诀别喜出忘外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这棵古槐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盘虬卧龙

....

般的枝干,茂盛的枝叶,让人叹

服生命力的伟大。

B.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

来说,真是仙露琼浆

....

啊。

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

..

不禁

..

地笑了起来。

D.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青年;是位血气方刚

....

、无所畏惧的勇士;

是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英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

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

的。

2/9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

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个真理。

B.这个可爱的小姑娘长得很像她爸爸。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在爱的天平上,

它们是等值的。

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

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

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7、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填空)

(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

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

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

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

‘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

戮力相辅,庶免为

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

顺从。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谓

侍臣曰

(2)宜

戮力相辅

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

.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

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

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

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

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

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

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

4/9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

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

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

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

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

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

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

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

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

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地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

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

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

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

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

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选自《燕京乡土记》,有删改)

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

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

3.分别说说文中三处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及作用。

5/9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丙)_________

2、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

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

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

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

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

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

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

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

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

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

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

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

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

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

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

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

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神絮漫天飞

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

6/9

“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

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

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

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

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

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⑨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

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

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2019年5月《贺州日报》)

1.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母爱像棉花盛开”为标题的妙处。

2.请结合全文,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

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②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

3.第⑤段中“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你认为到底缺了些什么呢?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开头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

什么花?请联系实际说明理由。

四、写作题(40分)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

鸟虫鱼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

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题目: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7/9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

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8/9

参考答案:

D

C

C

D

B

D

(1)独怆然而涕下(2)飞来山上千寻塔(3)不畏浮云遮望眼(4)

从今若许闲乘月(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1)对……说(2)应当

2

.人们都知道他喜爱珍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3

.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

避免被人嘲笑。

1.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

歌。

2.对儿歌的喜爱,对充满童趣的幼时生活的怀念,对老北京风俗的留恋。

3.示例:甲处的语言文白相间,描绘了夏雨忽至时的场景,与孩子们玩耍时活

泼轻快的情形相映成趣。乙处连用了两个相关的比喻,表现了雷阵雨中小院的安

稳和小屋的摇撼,烘托出妈妈唱儿歌的安详气氛。丙处多用叠词,表现了雨后小

院花草的自然清新,富有画面感,使下文蜗牛的形象显得更加可爱。

【答案】1.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激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母爱无私的主旨,棉花为了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

枯福了自己。

2.①这句话是景物(环境)描写,层层烘托,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烘托

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老的形象,为下文盛赞母爱做铺垫。②这句话运用了神态

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得知“我”找到工作后内心的激动和欣慰之情。

9/9

3.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

4.①吃苦耐劳,从“母亲不分登夜操劳着。……总有忙不完的事”可以看出。②

节俭淳朴,从“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可以看出。(③)抵拔坚

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④无私奉献,母亲对自

己节俭到了几乎背刻的程度,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子女。

5.我觉得我的母亲像向日葵,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而我的母亲也总

是围着我们这个家转。(表述完整,言之成理,要写出人与花相似之处)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03:5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98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北京老外
标签:水牛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