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析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
及解决对策
姓名武海金
学号***********
院、系艺术学院设计学
专业设计学(信息设计研究)
1
浅析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人口男女比例失调问题由来已久,但直到最近才引起大
家的关注甚至恐慌。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调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社会经济原因和潜在
危害。本文试图从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调的现状及其负面影响和成因中找出解决男女
性别比失调的对策。
关键词:男女比例;失调;原因;解决对策
一、什么是男女比例
(一)出生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是指该人口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
比值,用每100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国际社会公认为通常理论
值是102-107,超出了这个比例范围,不管是低还是高则被视为异常,都是不正常
的。
(二)总人口性别比
总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人口总数中男性与女性的相对比例,即100名女性人口中
对应多少名男性人口。因为男性爱冲动的天性,会造成各种车祸、寻找刺激等造成
比同年龄的女性死亡率高,所以在稳定的年龄后会与女性平等,故总人口性别比的
正常范围值一般在100-105之间。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的男女比例已经
达到了117:100,现在全国除了新疆和西藏,其他各省区市性别比例都高,并且越
来越高。
二、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一)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
我国男女性别比例现状,男女出生比例:120∶100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
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
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将无妻可娶,
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与此相对应
的数字是,在7月15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
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形势不容乐观。按正常的性别比来
讲,如果女孩子是一百的话,男孩子应该是103到107。中国男女性别出生比例失
2
衡的问题,一经披露,立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到2020年的时候,到适婚年
龄但没有姑娘可娶的小伙子会达到三千万人,相当于整个大洋洲的人口数量,也就
是意味着十多年以后,每五个男子中就有一个得打光棍了。
(二)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危害
最近六年,性别比一直在高位徘徊并小幅下降,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
年数据,让众多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的人觉得有点“惊讶”。但国家卫生计
生委家庭司性别比治理办公室主任周恭伟认为,既要关注数据的下降问题,更要关
注数据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即性别不平等问题,这是需要全社会、各级政府共同
关注、高度重视并着手一点一滴解决的事。
“形式可喜,问题依旧”,原新教授在数据公布后也并不觉得轻松。“因为该出
生的男孩已经出生,性别比偏高后果从隐性走向显性,我国将不得不承担因性别比
30多年失衡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1、婚姻挤压问题
再过15到20年,一部分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对象,只能到下一年龄段的女
青年中找。如此循环下去,“老夫少妻”将不再是个别现象。而年轻男性与年长男性
之间争夺配偶发生的人口冲突就会随着人口的失衡而进一步加剧。同时,大量的未
婚男性出于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会采用拆散已婚家庭组建新家庭的方式,导致了
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2、就业性别挤压问题
未来一二十年里,男性劳动力过剩,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到时候,
找工作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女同胞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也许不久的将来,会
看到企业打出“限招女性”的旗帜来。
3、对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男女比例失衡还容易滋生各种社会犯罪现象,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会不
断增大。想象一个女性稀缺的社会吧:男人们凑在一起总是危险的,容易让人想到
打架斗殴和杀人放火。而为了争夺女性发生的犯罪行为则更多地与性有关:买卖婚
姻、拐卖妇女、性犯罪。据统计,中国的公安人员在2001年到2003年一共解救了
4.2万名被劫持和拐卖的妇女和儿童。
4、养老保障结构问题
3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实际,未来几十年
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在当前农村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养老保障体制下,将造
成大量终身未婚者没有子女养老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整个国家社会保障问题的复
杂性。
三、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
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调是由多种因素互相作用造成的,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
个方面:
1、传统的婚姻生育文化、性别歧视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悠久的国家,她留下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
但我国也经历了世界上最漫长的封建社会,留下了许多的思想糟粕。传统的婚姻生
育文化和性别歧视文化是导致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调的根本原因。数千年来,我国传
统的生育观念一直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认为只有男的
才能传宗接代,人们普遍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传统意识,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
可以用“根深蒂固”来形容了。
女不平等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相当普遍,性别歧视仍比较严重,尤其在女性
受教育、就业、劳动权益保障、参与社会民主管理、婚姻家庭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突
出,女性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应有的限制,这就为女性的生存、发展带来了远比男性
多的困难和障碍。我认为,这是导致男女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2、B超性别鉴定和人工性别选择
现代医学、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正好为那些希望进行选择性生育的人提供了技
术条件。例如,羊水胎儿脱落细胞培养染色体核查、羊水胎儿脱落细胞X染色质检
查、B超等技术,均可早期鉴定胎儿性别,进行性别选择;而用碱性溶液改善阴道
环境则可提高男婴受孕比率。
3、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高
物质资料的生产影响和决定着人口生产,物质越丰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上对
子女依赖性就越弱;科技越发展,生产力越进步,男性的性别优势就越小,性别歧
视就越来越容易被淡化。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做农活需要壮劳力。社会保障
制度相对滞后,人们担心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切实保障。绝大多数农民仍以家庭养
老为主,有女无儿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现实困难。
4、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缺陷
4
①是近期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工作的重点放在控制人口数量,几乎
全部集中于降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有关,忽视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计生工作的
质量。
②是出生婴儿的漏报、瞒报。被漏报的既有男婴,也有女婴。但瞒报则是由于
生育政策作用于妇女、家庭生育意愿引起的,瞒报主要是女婴。
③是案件查处不力。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绝大部分是托熟人、
走后门,隐蔽性极强,处理难。对于情节严重的,因缺乏法律依据,无法追究其刑
事责任。
④我国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提倡生一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阻断
了广大农民生个男孩,延续香火的愿望。于是,为了生个男孩。农民就千方百计地
想法子,从最初的溺死女婴(当然,这种方法在一些很落后的农村地区还很盛行),
到利用B超鉴别胎儿的性别,如果发现是女婴即打胎流产了事。
(二)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对策
要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必须从“根儿”上入手,也就是说,只有全社会真正
形成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的浓厚氛围,只有女性在教育、就业、政治、婚姻家庭等
领域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受到的歧视逐渐减少,只有女性真正能与男性一样为社会
奉献智慧和劳动并一样享受社会福利和保障,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才会真正得
到解决,而这些需要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1、加强教育和宣传男女平等
只允许生一个孩子的弊端已初见端倪,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就是将来不是一对
夫妻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男人孤单到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男女平等
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实现基本国策宣传教育进入大、中、
小学课堂,成为政治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和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科学决策意识、社会性别意
识和男女协调发展意识;同时,要采取措施净化宣传舆论环境,逐渐减少并最终杜
绝新闻和文艺作品中对女性带侮辱性、歧视性的报道和描写,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的落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中央到地方,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所潜在的巨大的危害
性,要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调动一切宣传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宣传男女平等的
思想,宣传妇女是半边天。特别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对育龄青年宣传生男生女都一
样的思想,生男生女都是传宗接代,好男儿、好女儿都会孝顺父母的思想。要通过
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认识到,长期这样“重男轻女”积累下去,将会使未来的婚姻
受到挤压,造成严重的青少年一代的婚恋问题。
2、采用法律手段来打击人为的破坏性别比例的违法犯罪行为
5
对溺死女婴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要加强打击力度,严格执法。对利用B超等
手段鉴别婴儿性别,发现是女婴则做人流等破坏性别比例的行为,要加强监督检查、
从严处理,构成犯罪,要依法判刑。
3、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从根本上消除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社会经济基础出生性别比失调并不仅仅是人口
问题,也不是纯粹的观念问题,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是发展中的问题。
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有赖于生存环境的改善,只有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才能提
高人的素质,最终更新传统的婚育观念。因此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积
极提升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才是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治本之策。
4、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提倡生一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
广大农民生个男孩,延续香火的愿望。所以,政府应该针对这方面的疏忽进行有效
的改变或调整国家政策。
参考文献
[1]段世江.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与应对决策选择.政法.社会.2006年6(下).
[2]杨云彦主持.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从存疑到求解.人口研究.2006年1期.
[4]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5]唐钧.治理性别比失衡一策.探讨与争鸣.
[6]杨有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社会发展.2009.3.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02:09: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93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