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马拉松

更新时间:2022-11-22 15:44:1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2日发(作者:bye bye a)

122

武术研究

2020年6月

第5卷第6期

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热”的原因剖析

谭林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近几年来,马拉松赛事在我国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掀起

了一股“马拉松热”。2018年全国更是举办了1581场马拉松赛事,平均每天举办4.3场。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社会科学作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

政治学的视角对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马拉松赛事社会心理经济政治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2020)6—0122—04

1前言

1981年,我国首次城市马拉松比赛在北京成功举

办,拉开了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序幕。此后在中国大地

上每年都举办着大大小小的多种类型的马拉松赛事,

但数量不超过10场。在当时,中国的马拉松赛基本上

都是为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参与度很低。

从1997年开始马拉松比赛不再只是专业运动员

的竞赛项目,它开始向广大民众逐步开放,并且普通

大众和专业运动员可以在一个比赛中同台竞技。2010

年,全国共举办了13场马拉松赛事,2011年有22场,

2012年有33场,2013年达到39场,2014年共举办了

51场。2014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施了《体育

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5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宣布取消马拉松赛事的审批

制度以来,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呈井喷发展态势,全国

掀起了一股“马拉松热”,马拉松运动真正成为了全

民运动。2015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赛事达

到134场,而2016年在田协认证和没有认证的赛事达

达到了993场,2017年有1102场,2018年达到1581场,

参赛人数共有583万。

研究以社会科学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学、心理学、

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对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原

因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马拉松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提供一定的参考。

2我国“马拉松热”的原因

2.1社会需求是前提

功能论(functionalism)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对

社会都有某种程度的贡献和功能;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认为人在进行某种行为时都有着一定的目的,

也就是要获得酬赏。[1]根据这两种理论再结合当前的“马

拉松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是因为马拉松赛事有着多种功能作用,所以政

府部门热衷于举办这样的赛事;

二是马拉松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赛事运营

商、赞助商都乐于举办;

三是人们参加马拉松比赛都有着一定的目的,都

是为了获得他所想要的酬赏,这个酬赏是多方面的。人

们认为他参加马拉松比赛只需付出汗水和身体的疲劳

就能获得他想要的成就感和身心愉悦。风靡全国的“马

拉松热”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体育社会现象都

有一定的强制性。[2]但马拉松赛事虽然对参赛人员有一

定的约束力,比如要求人们准时要到达赛场,要遵守

哪些行为规范和规则等等,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非强制

性,比如参赛人员要遵守一些文明行为准则,但有少

部分也不遵守;可按要求完成比赛,亦可随意退出比赛。

再加上普通大众参加马拉松比赛没有名次和成绩上的

压力,所以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

在参赛。

跑步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融合了人类的两种原

始冲动:恐惧与快感。人类天生就具有奔跑的欲望,

需要做的只是将它释放出来。[3]无论你是要缓解压力

还是碰到了高兴的事,你都有可能选择去跑步。中国

作者简介:谭林(1987~),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123

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由于现代性和结构转型所带来

的信仰真空、人情异化、主体性危机导致了一种普遍

的社会焦虑,而马拉松的出现可以释放焦虑情绪,引

导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4]2009年日本作家村上

春树出版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此书

在文化上引起了我国急需运动、渴望运动,却不知道

如何运动的各阶级人群的共鸣。

从现象学的符号理论上讲,参加马拉松的意识源

自于长跑的经验,是运动空间客观结构本身进阶的产

物。[5]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是经

过一套了解与解释的动态过程。例如:中国人见面打

招呼时会问:“吃了吗?”。当那些举办过马拉松赛

事的城市的居民见面时会问:“你今天马拉松了吗?”。

参加马拉松比赛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这样一种简

单行为的变化反映的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这种

社会现象既然在人们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那么举办

这样的赛事就是顺应民心。马拉松赛事不再是简简单

单的一场比赛,而是政府有需求、市场有需求、市民

有需求的多功能赛事。

2.2心理原因是动力

压力的程度和应对压力的方式都关乎着人们的生

理健康,有许多极端的例证显示,压力对人们的健康会

有极大的影响。自动化思维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

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6]

现代社会人们因为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压力较大,

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导致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

人们也慢慢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问题,受到自动化思维

的影响,人们会把马拉松和健康自动的联系起来,所以

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想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或是释放压力

而参加马拉松。在生活中有着一个共同行为目标的两个

或是两个以上的个体就能组成一个群体,一个人往往处

于不同的群体里。群体里的任何一个个体的行为会对群

体里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

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

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7]

作为个体的人都有一个从众,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

“随大流”以及爱凑热闹的心理。人们都知道,参加马

拉松的人群是在短时间内组成的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既

然是群体,那么群体里的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就会相互关

联和影响,[8]也会对他所在的其他群体里的成员产生影

响。社会影响往往非常强大,经常超越人们在性格上的

个体差异而成为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9]社会影响有两

种:情绪影响和行为影响。当准参与者具有共同的态度、

兴趣和价值观时,社会影响最有可能发生。1998年北

京国际马拉松参赛人数突破了万人,以后每次马拉松赛

事的参赛人数都非常多,基于从众和社会影响心理的影

响,很多人会参与到下一次的赛事中。一个人如果决定

要参加马拉松,定然会影响他周围的人群,那些还游走

在是否要参加马拉松边缘的人也必然会决定加入马拉松

大军。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智能设备

被广泛使用,有相当一部分路跑者往往通过智能手机、

手环向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展示自己的运动成绩,向好友

“炫耀”自己的运动轨迹和步数,以此获得好友的点赞,

在虚拟的网络平台找回自己的“存在感”,满足了自己

网络社交的需求。对网络社交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造

了马拉松发展的热度。

马拉松最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全国各大中

小城市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种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

使得从未接触过体验过马拉松的人们对其也有了一定的

了解,使得人们对其有着一种新鲜感。众所周知,马拉

松运动是一项长距离田径项目,赛事包括全程(42.195

公里)、半程、10公里、5公里等类型。普通大众乐于

参与马拉松又体现了挑战自我的定律,特别是对有一定

难度的新鲜事物更是乐于挑战。实现自我是人类的最高

层次的需要,挑战自我能够帮助人实现这一需要。

2.3经济效益是关键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

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促

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10]当前我国

体育赛事市场运作主要是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政府

主导市场运作型,市场运作型。[11]单纯依靠政府或者

市场来配置资源,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12]所

以在46号文件的指导下,我国现阶段马拉松赛事组织

主要是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形式开展,[13]也

就是政府和市场的混合模式。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合

作、互动、协同来整合体育资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为社会公众提供和生产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14]按照国际通行研究的标准,

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出

现一个高速发展的趋势,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

6000美元,马拉松作为营销价值非常好的一个项目,

它的井喷式发展也是情理之中。

2017年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印发

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

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鼓励政府机构要积极

吸引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等大型群众性赛事,充分激

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市场主体性以及创造力。社会

资本开始大量注入马拉松赛事,以市场的力量来举办

马拉松,能够更好的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

的重要作用。平时很少能有一场活动能让数万普通民

众同时参与,一般的竞技体育赛事都是各项目运动员

的舞台。而马拉松赛事可以让少则几千人多则数十万

人同场竞技,这对城市、赛事主办方的管理、组织、

服务保障等都是一场考验。一场马拉松赛事实际上就

是赛事的主办方政府部门和赛事运作部门之间首先进

行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整合,组成组织领导小组,以便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124

于更好的开展工作;其次就是城市的各个政府部门之

间如体育、文化旅游、公安、气象、医疗、工商、环

卫等部门的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优化这些部门资源,

再借助马拉松赛事这一平台,满足人们对多样化体育

的需求,提升全民健康,助力全民小康,检验政府各

部门协调工作的机制。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不仅能够

实现城市价值的提升,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可

持续发展,还能培养人民群众终生体育的理念和带来

现实的经济效益。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无论

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做事都讲究经济性:是否有利润、

是否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通过举办马拉

松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府或是运营商、民间组织通过较少的财力、物力、

人力投入,能够获得较大的回报,包括经济利润、城

市宣传、赛事品牌建设、商品宣传等;

对个人而言,跑步对场地、技术、装备要求较低,

是一种容易上手,又容易达到锻炼效果的项目,个人

通过一定的财力、体力付出就能收获自我实现的成就

感和健康。马拉松赛事产生的综合效益中的经济效益

是巨大的。一场马拉松赛事的报名费,少则几十万,

多则几百万。

跑步在人们眼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长期坚持

跑步且要求达到一定层次的人都知道,一套合适的装

备对于跑步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比如一套较齐全的运

动装备包括:遮阳帽、墨镜、运动服、运动鞋、护膝、

背包、毛巾、运动APP、GPS定位仪等等。马拉松赛

事有力的推动了这些相关跑步装备的市场销售。直接

关联的企业也非常乐于赞助马拉松赛事,因为通过赞

助,可以在长达42.195公里的赛道上为自己的企业做

宣传,在短时间内能让直接参与的选手和市民看到,

如果有电视转播,则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通过电视转播,

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商。

除了这些直接关联的企业赞助外,我国马拉松赛

事的赞助商还覆盖了金融、房地产、汽车、家用电器、

通信、交通、酒店、餐饮、旅游等多个行业。作为体

育赞助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赛事赞助凭借广泛的受

众人群、较高的媒体曝光率、丰富的赞助回报以及普

遍的影响力,当仁不让成为赞助商的首选。[15]参加马

拉松比赛的相对一部分人都是异地参赛,在一定程度

上带动了当地的交通、酒店住宿、餐饮业、零售业、

旅游业、物流业的发展。所以一场马拉松赛事能带动

一条产业链的发展。2015年厦门马拉松赛事给厦门市

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2.07亿元,带动经济效益达到2.55

亿元;到了2016年厦门马拉松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为

2.3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为3.25亿元,总计达到5.55

亿元。基于马拉松赛事巨大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和

投资商都非常乐于举办这样的赛事。

2.4政治环境是保障

“马拉松热”是一个社会现象,是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

举办这么多的马拉松赛事,主要前提是借助政治力量、

手段的干预,从监管到后勤保障无一没有政府的身影。

当前社会多个领域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阶段,中央要求

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和支持大型群众性赛事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全面

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政治素

质和工作实绩。[16]工作实绩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文化

建设、教育事业、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稳定、

党的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这些都是政府义不容辞

的责任和义务。

举办马拉松赛事是践行党的各种文件政策的有力

措施,是达成以上部分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政府

提高政绩的途径之一。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城市人文

环境的各个层次中。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规划进

行理性和抽象的表达,体现了人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传

递的文化形式和特征。[17]马拉松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

文化、手段和窗口,对城市形象、文化传承、品牌建

设能起到独特的作用,是城市迅速提高知名度、关注

度的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这也是众多城市举办马

拉松赛事的原因之一。

《国发[2014]46号》文件首次将“全民健身”提

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并且提出“简政放权”的政策要求。

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同年12月出台

《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商

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取消”。2017年《发

改社会(2017)1294号》文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大型

的群众性体育赛事。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为马

拉松赛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极大的促进了马拉

松运动的发展。

马拉松是一个参与人数众多的项目,通过人民群

众的广泛参与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以此来提升全民

的体质健康。各城市健康步道不断增多,早晨和晚上,

健身的人群不断增加,为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提供了一

定的群众基础。众所周知,一个好的马拉松赛事品牌

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厦门马拉松就是一个很

好的例子。

马拉松赛事的筹备,通过吸收财政专项拨付的资

金进行道路交通、绿化覆盖、市容整治、空气质量改

善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借机解决老城

区改造、环境治理等棘手问题。[18]

3结语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

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出

现,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125

民健身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基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马拉松赛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孕

育而生。近几年更是在全国掀起了一场“马拉松风暴”,

“席卷”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马拉松热”作为一

种新的社会现象,当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赛事

的主办方、承办方和参与方共同进行深入思考,才能

让马拉松赛事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辉,李绍嵘.社会学概要[M].北京:世界图书

出版社,2013.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1.

[3]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天生就会跑[M].严冬冬,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9.

[4]于显洋,林超.“马拉松热”的社会学隐喻[J].体育

学研究,2018(5):61-68.

[5]易剑东,任慧涛.《长跑、马拉松以及体育的哲学

向往——从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谈起》

[J].体育与科学,2014(06):14—20.

[6][9]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7]朱彤.改变人类生活的心理定律全集[M].北京:当

代世界出版社,2006,4.

[8]李宁.群体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陈世清.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M].北京:中国国

际广播出版社,2013.

[11]王熙尧.我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实证研

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

[12]靳英华.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1:6.

[13]刘舒鹏,李延超.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6):44-49.

[14]沈克印.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地方实践

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1):13-19.

[15]白莉莉,冯晓露.我国马拉松赛事赞助市场的现状、

特征和问题[J].中国体育科技,2018(4):3-11.

[16]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12.

[17]王靖涵,刘俊一.马拉松文化价值生成机制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8(5):36-40.

[18]杨毛元.我国马拉松“感性”背后的“理性”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6):58-62.

AnalysistheReasonsoftheDevelopmentofMarathon

EventsFeverinChina

TanLin

(alth,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Yunnan675000,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itiesacrossthecountryraida

"marathonfever".In2018,thereare1,581marathonshostedinChina,iteraturereviewsandlogic

analysis,thispaper’sinrtionpointsissocialsciences,analysisthereasonsofthedevelopmentofmarathoneventsfeverinChinafrom

theperspectiveofsociology,psychology,economics,politics.

Keywords:marathoneventssocietypsychologyeconomypolitics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15:44: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