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简介: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曾被评为“百
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绝大部
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其中共收录短篇作品近百篇,按时间
先后顺序编排,《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是其中最负盛名
的作品。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
芸夫,“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开始使用的笔名。现当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十二岁岁开始接受新文学,1927年开始文
学创作,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七七”事变前夕,在
白洋淀地方小学教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步人文坛。著有长篇小说《风云
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
论集《文学短论》等。孙犁的作品极具特色,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茅盾
称之为“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主要内容:
小说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
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
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烽火燃遍冀
中平原,燃遍白洋淀,根据地的人民是那么顽强。房子是烧了,但还有炊
烟;草是枯萎了,但花还开着;淀是围了,但人们还在打渔;冷月虽然是
凄清的,但还照着人们前行的道路。作家没写酷烈的战斗,没写血火拼杀,
他就写根据地人民的坚韧执着,写苦难中的人民生生不息的斗争。吴召儿
带领八路军转到山里打游击,她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八路军
有她当向导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秀梅在白色恐怖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成功配合男友从伪军手中夺下枪枝,以后又帮助男友的父母渡过重重困难,
表现了一个抗日军属的高风亮节。刘兰作为一个八路军护士对革命用
情之深也很见光彩,她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对病人尽职尽责,嘘寒
问暖,有空就给病人唱歌讲故事,用自己的热情和善良疗救着每一个伤病
员。
作品共刻画了六十多个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每个短篇虽然只刻划了一
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但总起来看,就勾画出了根据地妇女的生活,和她
们在战斗中锻炼成长的过程。
四、重要篇章:
(一)《荷花淀》
1.内容: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
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
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
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匆匆走了。过了两天,这
些青年妇女就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了。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
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赶到那里,部队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她们
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日本鬼子的运输船。她们拼命
逃命,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鬼子却穷追不舍。幸亏我们有一支部队埋伏
在荷花淀里伏击鬼子,在危险关头救了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战
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亲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
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炼,后来成立了自己
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2.人物形象:在《荷花淀》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
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
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
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
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
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
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
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乐观的、坚强的。水
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
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冀中地区抗
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二)《芦花荡》
1.内容:《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
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
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
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
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大大增强。不过芦
花荡中的这个老英雄有时又有点过于自尊、自信,有一回,他带着两个和
队伍走失的女孩进入苇塘时,因为自信自己是万无一失的,最后在通过封
锁线的时候,一个女孩不幸被射伤,他于是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充满了满满的自责。第二天,还去找鬼子报仇雪恨。芦花荡中的这个老英
雄非常的智勇双全,十几个鬼子因为中了他的计谋,被钩子咬住、动弹不
得,只好等着被痛打一顿。
2.人物形象: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
益壮的气概上。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
的鱼鹰”。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
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
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
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
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对乡土,
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老头子那么喜
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
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自信万无一失,
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样的要脸
面,正包含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
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用竹篙痛砸
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
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
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
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芦花荡》中的这个老英雄不畏艰险、老当益壮。对革命,他真的是尽
心竭力,勇敢得出奇。他强烈的责任感、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的斗志
昂扬让我们看到了当年革命胜利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
不可战胜的。
(三)《采蒲台的苇》
内容:《采蒲台的苇》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以质朴的笔触
叙述了一个真实的军民抗日的故事。到处是苇,最好的苇在采蒲台。一次,
敌人来搜查这个村,妇女们想了一个办法,把抢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枪掩
护过去了,敌人抓住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最后这个男人被杀死了。
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坚韧不拔的“苇”来表现那些英勇抗战的白
洋淀人民,更是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勤劳勇敢的白洋淀妇女在面对敌人时那
种冷静与无畏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当地老百姓智慧的赞美和歌颂。
五、艺术特色(一)、从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开掘主题,反映时代精神。
在孙犁的作品里,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
战争的激烈、残酷,也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就连那个女孩
子受伤后的几声呻吟,也被轻轻一笔带过去了。作者把笔墨集中在普通老
百姓的日常生活,力图通过在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
事件,表现出作家所经历的那个时代,表现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风貌。
作品要高昂浓重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
我们透过他的小说,可以遥看到历史车轮辗过的痕迹。
《山地回忆》写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她用自家仅有的一点“白布”给
“我”做袜子的事。当“我”穿上那双坚实的袜子时,妞儿自豪地说:“保
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一个普通的山村女孩,一双普通的白布袜子,
却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山地回忆》可谓是抗日战争时
期一曲军民鱼水深情的颂歌。这双凝集着军民鱼水深情的袜子,穿在“我”
脚上整整三年,伴随着“我”到了抗战胜利,袜子虽然被奔腾的黄河水冲
走了,但我对妞儿一家的怀念之情,永存心中。袜子虽小,却凝结着军民
深情。
(二)、着力于内心世界的刻画,塑造人物的心灵美。
孙犁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尤其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青年妇女和
少女的形象,更是被他描写的绘形绘声和生动活泼,体现出中国劳动妇女
的聪明美丽勇敢的特点。他的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
揭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荷花淀》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小说将那些淳朴的、
近乎稚嫩的年轻妇女们置于革命战争和个人生活的矛盾中,细致地展示在
她们纯洁的内心世界里掀起的情感波澜。她们时而陷入离别亲人的痛苦,
时而为探寻丈夫编织着种种荒唐而又可笑的理由,时而对丈夫的转移发出
埋怨的谑语,时而撞见敌人的火船时表现出惊恐和镇静,时而意外地遇见
亲人又感到兴奋和羞愧……总之,作家以多情的笔墨描写了她们被无情的战
争打乱了的内心世界,显示了她们丰富美丽的精神情操。
(三)、简洁传神,朴实自然的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藏”》中那个叫浅花的媳妇,人还未出场就给读者惟妙惟肖的印象:
这个女人,好说好笑,说起话来象小车轴上新抹了油,转的快叫的又好听,
这个女人,嘴快脚快手快,织织纺纺全能行,地里活赛过一个好长工。她
纺线,纺车象疯了似的转;她织布,挺拍乱响,梭飞的象流星;她做饭,
切菜刀案板一齐响。走起路来两只手甩起,象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这
样的语言,似乎人人都会说,但却人人未必都能付诸笔端。没有扎实的生
活基础,没有对群众生活的真实体验,没有精湛的艺术修养,是不会把蕴
藏在沙砾中的璞玉变成闪光的艺术瑰宝的。
(四)、富有特色环境描写: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
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
气息。
《芦花荡》、《荷花淀》两篇都讲了一个很小的故事,而对于歼灭敌人
都不作正面描写,反之着墨更多的是芦花荡与荷花淀的景物,写芦花芦苇,
写荷花荷叶,写小渔船,写船上的妇女儿童,写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写
抗日军民的机智勇敢,乐观豪迈。
比起那些酷烈血腥的故事,孙犁的散文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哭哭啼啼,
而是轻灵飘逸,婉约唯美,抗日故事写成这样的风格应该说是孙犁的首创
和独创。
六、深度解读之人物
1.《投宿》
通过“我”的眼睛,描写那位腼腆而又庄重的农村少妇,熟悉北方一带农
村生活的读者会深切地感到,这正是过去革命战争时期受着时代激流冲击的
那些年轻妇女的面影。一方面,这个年轻妇女受着革命战争的熏陶和家庭环
境的影响(她的丈夫就是一个八路军战士,后来当了连长),对于我们的抗日干
部无疑是信赖和尊敬的;另一方面,应当估计到传统的思想意识在她身上的
影响,因此,她的信赖和尊敬,是用一种无言的,略带忸怩和腼腆的仪态表现出
来的。作者这几笔简单的勾勒,含蓄而蕴藉,所画的正是那个时代我国北方农
村某些青年妇女的神态和气质。
2.《走出以后》
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多么善于观察和捕捉时代在这个女孩子精神上
和外形上所留下的印记,她和婆家脱离关系、进入抗属中学之后的几个月,
她变了,封建婚约,这是旧时代产物,反映着旧的生产关系,它在王振中身上造
成的那种“神气一萎”,实质上是旧时代在这个女孩子身上的阴暗投影。但
王振中毕竟生活在充满阳光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所以她萌发了冲出那个顽
固家庭的革命要求,并在很短时间内变成了另一个人。她那洗去了愁闷的红
润面颊、举手敬礼的大方姿态以及用“德文”做的回答,都是新时代战胜旧
时代的胜利标志。王振中,这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农村教育出来的第
一批新的女性中的一个。
3、《刑兰》
主人公邢兰“他身长不到五尺,脸上没有胡须,手脚举动活象一个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对抗日工作表现了非凡的热倩和精力,作者写他如何在
白天劳动,夜间主动做侦察工作,如何从坡下硬是将一条大树干扛上来。他的
矮小的外表是旧时代造成的,而他的特别旺盛的革命精力,却是共产党领导
的伟大的抗日战争诱发出来的。可以说,邢兰是以旧时代的控诉者和新时代
的开拓者的双重身份活跃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人物。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00:25: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87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