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征读后感100字
长征故事读后感
最近空闲时,读了军旅作家王树增先生写的《长征》一书,
感受颇丰,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长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在语文课本里,历史课堂中,许多电视剧中都有它的记载,
但通过读这本书,了解到了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意义,还
知道了长征途中许多鲜为人知,但可歌可泣,令人起敬的历
史故事,但读完这本书,让我对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有了更
高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
根据地;没有长征,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
朝的胜利,没有长征,更不会有新中国,有现在改革开放的
成就。
我觉得,红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
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感,是非常值得我们
纪念的,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需要的。他们那
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熠熠闪光。面对山
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
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
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
2
之路。之后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
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很多战士就这样倒
下了,没却有一句怨言,因为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
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不禁动容。当年红三十
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
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
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
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
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最后陈师长把
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长征
中还有许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我
想如
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
几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但长征精神却会永
远激励着我们,如同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
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青年的我们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能做更多的就是不断
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努力长材、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把长征精神发扬传承好,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在困惑面前
不迷茫,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中国
3
的持续强盛奋斗不息。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
富足了,但我们年轻一代不应该陶醉在改革开放多年的丰硕
成果中,我们要知道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肩上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祖国的更加强盛需要一代代中国人接
力下去。我想,在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指引下,我们走向更
美好的未来,去创造更美好的中国。
篇二:红军长征读后感
红军长征读后感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磨难。不仅要面对冰雪覆盖的
高山、波涛汹涌的江河,与凶恶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激烈的
斗争,还要壮烈牺牲。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屈服,勇
敢面对困难,用自己顽强毅力,完成历史使命,成为世界历
史上的一场伟大壮举,最最惊人的一幕。
红军长征途中,硝烟弥漫,危机重重,随时都有危险。我
们的战士巧施计策,凭着机智、勇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
伟大胜利。《草帽计》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贺龙师长为
保护战士,灵活运用军事战术。他命令战士们扔下草帽,继
续行军。骄阳似火,敌人忍受不住煎熬,纷纷抢着戴上了红
军战士“赠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空中弹如雨下,
敌人被自己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落花流水。从这件事中看
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团结一致,战胜了强大无比的敌人。《丰
碑》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军需处长
4
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结果自己冻死在寒冷
的雪山上。难道那位军需处长没有权利穿那棉衣吗?不,他
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战士们受苦。这就是红军的优秀品
质,令人称颂,让人值得学习。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友谊、
团结、顽强……这些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作为小学生,我
们时刻要以长征精神为动力(转载于:在
点网:长征读后感100字),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以热爱祖
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
差距,它们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国家,甚至想法设法搞分裂。
面对这些丑陋的行为,我们应该以长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时
刻来维护国家利益,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
国,比以往更加强大。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如今我以上了五年
级,我也应该像红军一样,不怕困难,遇到困难也不退宿!
两万五千里长征令世人瞩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
精神巨著!它时刻提醒我们青少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努力奋斗,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篇三: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5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一本书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它就是
《长征的故事》,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我读这本书
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透着一种特殊
的力量,那就是勇敢。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
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
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
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一
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
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
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
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
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
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
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
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
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
惭愧极了,我
们必须加强努力。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
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篇四:长征读后感1000字
长征读后感1000字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
6
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
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
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
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
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
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
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
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
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
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
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
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也许,我们只能
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
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
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
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
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
7
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
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
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
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
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
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想
把我们挤兑下去,害怕我们的强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
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种丑恶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
敢面对。以极大的信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祖国的命运和个
人的命运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
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让世界人看看中国的强
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
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
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
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家将
8
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
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
篇五:《长征》读后感
读《长征》有感
花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
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这部作品从人类文明发展
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
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
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
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
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
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
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
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
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书之一。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是突破了阶级和政治
界线的人类精神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
论是由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与人类的精神
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最重要的是,
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30多条河流,在饥
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走完了远远超过两万五千
9
里的路程,而且还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不少于400次。说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程。共产党
人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走没有
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和国内反革命势力,乃
至国际反动势力做拼死的斗争,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的三座大山,才能换来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
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一
样,头上的红心一样,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
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的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
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
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
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
一位红军所认同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
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皆成为一个锻造。中国工农
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
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类奇迹的
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
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
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
10
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
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
命将会何等光荣。”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00:2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8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