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情书

更新时间:2023-01-01 00:18:4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1日发(作者:2012高考物理)从木子美事件看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前段时间,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显要的位置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字:木子美。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有关木子美和博客中国的网站点击率急剧攀升,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行为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至2003底,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已逾两千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作为中国目前第一大门户网站的新浪网也转载了《遗情书》的部分内容,其“大胆露骨的,令成年人都作呕”的细节描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一位母亲在网上呼吁:“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们是人,我们不是动物!是人,就要遵守社会道德。我女儿正在读高中,她说同学中有不少女生每天都看木子美,有的女生甚至很崇拜她。这不能不令我担忧!”这段肺腑之言无疑给正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木子美事件浇了盆冷水,我也不得不审视木子美事件对网络传播中道德观念的挑战,把关人的缺失或失职是否应该对尚不具备理性辨别能力的高中女生欣赏崇拜木子美的这一本不该出现的现象承担责任!

网络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入我们的生活

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1998年5月举行的年会上,秘书长安南正式提出了因特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的概念。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CNNIC)显示,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一小时的中国公民)总数已达6800万,而上一年同期则为4580万,一年之内就增长了48ue01047%。

1、网民的年龄分布 第十二次CNNIC调查显示,我国网民仍呈低龄化的特征,30岁以下的网民占全部网民总数的73.4%,其中,18岁以下的占17.1%,18岁到24岁的占39.1%,25岁到30岁的占17.2%,而30岁以上的网民只占26.6%。

2、网民的文化程度 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占据大多数,比率为71.9%,其中,高中(中专)以下占13.9%,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为30.9%,大专和本科分别占27.1%和25.5%,而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网民数仅占全部网民的28.1%。

3、网民的上网目的 根据第十二次CNNIC的数据显示,获取信息仍然是网民的首选,选择这一上网目的的网民占总数的46.9%,其次是休闲娱乐,比例为28ue0106%。

因此,受众对媒介最大的期待就是提供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在我国目前青少年网民占多数的情况下,如何提供健康的,有利于其成长学习的信息,应该是各大网络媒体的主要任务。

网络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庇护场”

网络作为新兴大众媒体,给人们发布信

息与言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伴随这种传播的自由,也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肆虐,给网络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1、信息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导致“噪音”掺杂其中 互联网带来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在网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是公开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发布与接收信息。并且,任何信息的发布都不需要有大规模、有组织的专业审查和审核程序。网络空间的这种开放性为多元化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的无政府状态也使旧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无法对网上新闻传播进行有效控制。1997年12月8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20条规定: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以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但尽管如此,执行起来也困难重重。

此外,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发布者大多处于匿名状态,对于所传播的信息无须承担责任,传统的传播规范、传播公德在网络上难以推行,缺乏保障。凭借着“在网络上无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信条,个别人在信息传播中混淆是非,扰乱受众视线。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络上种种虚假、不良信息,以及不为广大受众所欢迎的信息构成了网上的“噪音”,污染了这个原本应该是纯洁的虚拟世界。

2、受众所拥有的主动性增大了不良信息的点击率 在传统传播理论的研究中,从“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对受众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受众日益占据主要地位。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受众主动性选择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增强。过去,传统媒体是将经过把关选择的信息“推”给受众,而现在,受众必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拉”出所需信息。从这一点看来,只要是受众想看的信息几乎都能找到。因特网从技术上为新闻信息的自由获取和言论自由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正如闵大洪先生指出的:“让你知道什么,你就知道什么;让你什么时候知道,你就什么时候知道;让你知道多少,你就知道多少——这种新闻报道的效果已因包括因特网在内的多种新传播技术手段的普及使用而正在逐渐消失”,由于目前多数网民的受教育程度还不高,在大量刺激人的原始需求的“拷贝”面前,人类与生惧来的“窥私癖”会促使其在毫无道德谴责压力的情况下点击不良信息。根据中国新闻网2001年7月3日的报道,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网络科技及复

制技术的日益发达,有12%的青少年在色情网站上透过网络的匿名性交易获得各式种类多样的色情光盘。关于这一点,木子美的相关网站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访客如流,甚至发生“交通堵塞”的现象已不言而喻了。

3、网络的交互性和迅速及时大大加速了不良信息的传播 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其交互性。在网上传受几乎同步,互联网的速度快、范围广和超文本链接等特征使得传播者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可以立即得到反馈。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也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信息和修改信息,很容易地参与到网络媒体信息重组的过程中去。这在客观上也为不良信息的快速繁殖创造了条件,使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扩大了影响力。尤其在目前的中国,大多网民不具有理性的辨别信息的能力,这种不良的传播现象容易腐蚀人们的思想,危害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网络把关人:迫在眉睫,责无旁贷

2003年11月初,新浪网在其网站首页推出《遗情书》的长篇连载,其中还附带照片和对作者的采访,致使其网站的访问量一下子增长了1000万,并且该数字维持了10天左右。11月16日《北京晚报》猛烈批评了木子美,并指责新浪网通过推销木子美来提高访问量。新浪虽然没有删除长篇连载,但是迅速将推广木子美的举动降到了最低程度。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说:“看了《北京晚报》后,我们意识到也许有些过了,所以撤回了原有计划”。

客观地说,木子美事件的影响之扩大,新浪网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看,在此,是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或失职,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所面临的辨别信息的干扰增大,从网民的言论看来,网络把关行为的强化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我们迫切需要一批能扫除不良信息的把关人。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媒介组织通过把关来直接体现对新闻素材“新闻价值”的判断。而在网络传播中,新闻网站所提供的内容相比要大大增加,人们可以自行选择内容的自由度也相应增大。传统意义上的把关在此就要分解为两个层面:一种是微观的,即个别的媒体网站对于自己站点内容的把关;另一种是宏观的,即在整个网络传播环境中的把关。从微观上看,任何一个网站和专业媒体虽然可以提供比过去多得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是有选择的,是根据网站和媒体自身的定位从信息海洋中选出来,并运用各种相关的网络技术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自己的意图。从宏观上看,虽然政府的直接控制力相对减弱,但

为了在网络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地位,政府也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某些网站以扶持。因此,政府的把关仍然会以某种方式融入微观的把关。由此可见,在探讨网络把关人时,我们还是应该将中心锁定在网站自身的把关上。

1、通过对网页内容的选择来把关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前,要使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各“拉”所需,“拉”有所值,就必须以权威的声音消除传播中的噪音。网站的生命力就在于内容,面对错误虚假的、对人类社会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混乱的不良信息决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上海的“东方网”就在内容筛选方面制定了“假不可用,长不可用,虚不可用,浅不可用,涩不可用”等“十不可用”的原则,并根据稿源划分了新闻资源的“风险等级”。本着“求真实”的信念,东方网在常德大劫案的报道中独家发出了真实的信息。

2、通过网站结构和内容的设计来把关 我国目前大部分网站都不具有独立的新闻采编权,其内容多是完全的拿来、简单的复制,于是,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闻网站,每天报道的重点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各网站编辑就不仅要考虑“说什么”,还要探索“怎么说”,以突出个性,吸引受众。在这方面,千龙新闻网因其比较注重信息表现形式而成为可圈可点的媒体网站之一。它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1000多条新闻信息,并推出“千龙原创集散地”,发表独家新闻、观点和评论。

3、通过“推送”技术把关 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堵”来把关,经过层层的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而在今天信息自由流通的情况下,传统的“堵”已失去意义,把关人应成为网络传播规范的自觉倡导者和监督者,可以根据信息用户的具体使用要求,为用户网上信息查询和浏览提供向导,充当网络“指路人”,并通过选择规范的信息,抵制不良内容的传播,为大众网络用户提供一种价值是非判断的参考标准,以促进网络传播的有序发展。根据2003年7月的CNNIC报告显示,网民使用电子邮箱的概率已达91.8%,网民平均拥有1.5个Eue011mail帐户,平均每周收到7.2封电子邮件。因此,各大网站可以积极利用电子邮件和将来可能出现的相应技术,把符合自己价值观并认为是最重要的信息直接送给受众。

在《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一书中有一段文字可以形象地说明网络时代的媒介和网民大众的关系:喷气式飞机是一个技术上的飞跃,它大大提高了战斗机的速度,以至于飞行员己不可能紧跟着事件的发生

作出恰当的反应。无疑,作为“飞行员”的普通网民也已经无法稳妥地驾驭网络媒介,人们迫切需要能够“依靠技术手段捕捉一些关键的环境要素,并将其用抽象的概念表示出来,以帮助人们理解”的把关人。同时,在信息充分自由流动的今天,我们也呼吁着以新浪为代表的各大网络媒体能更好地行使把关的职责,把真正对人民有利的信息呈现在网民面前。

—————————————————————

参考文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杜 1996年

4黄鹂 论网络媒体传播功能的特点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5月

5季峰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职能定位 出版发行研究 2002年11月

6杜骏飞 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现 现代传播 2002年1期

7www.cnnic.com

8www.sina.com.cn



作者:福建 吕艳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00:1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87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成龙简历
标签:遗情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