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窍门

更新时间:2022-11-23 16:27:0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3日发(作者:英标读音表)

学习数学的小窍门和方法

学好数学要多做练习、上课认真听讲、不会的题要问老师、做作

业要当做考试来看待、不要在心理上抵触数学、平时多抽出一些时间

来练习数学,只有自己多研究才能学会数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

于学习数学的小窍门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好数学的几条建议

1、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

只要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但培养

数学兴趣的关键是必须先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同学

老想做难题,看到别人上数奥班,自己也要去。如果这些同学连课内

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在里面学习只能滥竽充数,对学习并没有帮

助,反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看一些数学

名人小故事、趣味数学等知识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首先,要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

为了老师和父母。因此,上课要专心、积极思考并勇于发言。其次,

回家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地把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再把明

天要学的内容做一下预习,这样,学起来会轻松,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3、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使学习成绩提高,不能着急,要

一步一步地进行,不要指望一夜之间什么都学会了。即使进步慢一点,

只要坚持不懈,也一定能在数学的学习道路上获得成功!还要有“不耻

下问”的精神,不要怕丢面子。其实无论知识难易,只要学会了,弄

懂了,那才是最大的面子!

4、要注重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不要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律,而

是要靠分析、理解,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特别要重视课堂上学

习新知识和分析练习的时候,不能思想开小差,管自己做与学习无关

的事情。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并积极思考,遇到不懂题目时要及

时做好记录,课后和同学进行探讨,做好查漏补缺。

5、要有善于观察、阅读的好习惯。只要我们做数学的有心人,细

心观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除此之外,同学

们还可以从多方面、多种渠道来学习数学。如:从电视、网络、《小

学生数学报》、《数学小灵通》等报刊杂志上学习数学,不断扩展知

识面。

6、要有自己的观点。现在,大部分同学遇到一些较难或不清楚的

问题时,就不加思考,轻易放弃了,有的干脆听从老师、父母、书本

的意见。即使是老师、长辈、书籍等权威,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失误的,

我们要重视权威的意见,但绝不等于不加思考的认同。

7、要学会概括和积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一些经典

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8、要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对学习数学有促进的作用。如:学好语文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有很大

的帮助等等。

二.怎么样学好数学的技巧

1、认真“听”的习惯。

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

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

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2、积极“想”的习惯。

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之

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

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

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质

量和速度。

3、仔细“审”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

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

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建议教师们经常进行“一字之差义差万”

的专项训练,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独立“做”的习惯。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

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教师

应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盲从优生看法,不受他人影响轻易改变自

己的见解;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量、

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错就改。

5、善于“问”的习惯。

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

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

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

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辩”的习惯。

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

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

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真知的认同。

7、力求“断”的习惯。

民族的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新大纲强调在数学

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

不受常规思路局限,乐于和善于发现新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诠释数

学命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问题,能创造性地操作或制作学具与模型。

8、提早“学”的习惯。

从小学生认识规律看,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必须牢牢抓住预

习、听课、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帮助

学生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

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

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9、反复“查”的习惯。

培养学生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

是培养学生自觉性和责任感的必要过程,这也是新大纲明确了的教学

要求。练习后,学生一般应从“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合理、灵活、

正确,应用题、几何题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学”等几个方面反复检查验

算。

10、客观“评”的习惯。

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本身就是一种

高水平的学习。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

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11、经常“动”的习惯。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

所以新大纲强调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理解数学,加强实践

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对难

以理解的概念通过举实例加以解决,对较复杂的应用题通过画图找到

正确的解答方法,对模糊的几何知识通过剪剪拼拼或实验达到投石问

路的目的。

12、有心“集”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一问题多次犯错。

为避免同一错误经常犯,有责任民的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错会诊专栏,

有心计的学生建立错误的知识档案,将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

收集在一起,反复警示自己,值得提倡。

13、灵活“用”的习惯。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灵活运

用,既能起到巩固和消化知识的作用,又有利于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本文发布于:2022-11-23 16:2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trigger warning
标签:学习小窍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