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歌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2-12-31 20:45:4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1日发(作者:principally)

1/5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花之歌》课后作业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A.孕

育(yùn)B.苍穹

(qióng)C.冠

冕(guàn)D.摇曳

(y

è)

2.选字填空。

桨浆

(1)让我们荡起双(),小船儿推开波浪。

(2)如果实在难吃,可以调上一些糖()和蜂蜜

增赠

(4)财富的()长和闲暇的()多,是促进人类文明的两大要

(3)我把内心不敢释放出来的忧伤,慷慨地()予秋风。

3.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A.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

....

,也不是在自

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

B.他本来就自命不凡,所以举止言谈不屑流俗,顾影自怜

....

,并不足怪。

C.我亲自去观看了最近捕获的那只海龟,果然硕大无朋

....

,据说足足有

五百斤!

D.外面烈日炎炎,没有一丝风,不知名的树婆娑起舞

....

,仿佛被晒得没

了精神。

2/5

4.下面的词语与“心驰神往”结构不相同的是()。

A.心领神会B.目瞪口呆C.心花怒放D.手舞足蹈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子死者

最后的祭献。

仿写句子:我(花)是对老师的,我是对母亲的,我

是对演员的,我是对胜利者的。

(2)“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是。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

者最后的祭献。

②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

送行。

③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

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片段主要写的是()。A.花的生活B.花的生长C.花的追求

(2)从第①段中可以看出花常被人类用来。

(3)第③段中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的是,“那

只硕大无朋的独眼”指的。

(4)“花语”指人们用花来表达的语言,或寄托的某种感情与愿望。

3/5

写出下面这些花的花语。

示例:玫瑰—爱情白百合——()康乃馨——()

参考答案

1.C

2.(1)桨(2)浆(3)增增(4)赠

3.D

4.C

5.(1)示例:敬爱感恩赞美祝贺

(2)失意时,要坚强,勇敢面对;得意时要淡然,做一个豁达的人。

6.(1)A

(2)表达真挚美好的感情

(3)星星太阳

(4)纯洁(或庄严)爱(或关怀)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花之歌》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用“√”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伦在学校运动会上夺得冠

(guānguàn)军,领奖时他戴着桂冠

(guānguàn)。

2.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

(zhuànzhuǎn)、歌唱;

我婆娑

(suōsuǒ)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二、选择词语填空。

4/5

瞻仰眺望张望注视凝视

1.我站在轮船甲板上向远处()。

2.我们来到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

3.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4.老师一再强调,考试时不能四处()。

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这些哲理”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哲理的?

2.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千万顆亮晶晶的眼睛”指的是。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啊!风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

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

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

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

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

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1.本文与《花之歌》一样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它们在修辞手法上共

同运用了_________和。

5/5

2.本文在写作人称上与《花之歌》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ànguāànsuō

二、1.眺望2.瞻仰3.凝视4.张望

三、1.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

芳自赏。

2.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示例:人类应该向往光明,追求光明。

四、1.比喻拟人

2.《花之歌》用第一人称“我”写作,《啊!风》用第二人称“你”

写作。

3.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20:4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77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入史册打一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