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人格改变

更新时间:2022-12-31 17:23:46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1日发(作者:英语口语考试话题)

一、绪论

1、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是一类具有精神活动的障碍,特征为认知、情绪、意志

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或增加病人的残疾、死亡等危

险。

2、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

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是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特别强调整体医学模式,即所谓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主要任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

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务器官生理、生化功

能影响及其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等。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1、知觉障碍

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感知,是歪曲的知觉。以错视、错听多见。

幻觉(Hallucination)指无相应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知觉。常见幻觉按涉

及的感官来分,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机能性幻听、反射性幻觉、心因性幻觉

2、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

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思维化声、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

象征性思维相互理解,不会将象征当做现实、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

维、强迫观念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

妄想是由病态逻辑推理和判断的歪曲所致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妄想特征:1、虽不符合事实,患者却坚信不疑;

2、内容涉及本人,与个人利害有关;

3、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既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加以解释,也不能用事实和道理说

服。但其行为却不一定受妄想的影响。

妄想分类:1、被害妄想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4、夸大妄想

5、罪恶妄想6、疑病妄想7、钟情妄想8、嫉妒妄想9、被动悉感

3、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狭窄

注意减退:指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兴奋性均减退。患者的注意不能在较长时间内集中

于某一事物,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

注意涣散:随意注意明显减弱,注意能力容易分散,并且不能保留适当长的时间。

4、记忆障碍

分类:a记忆增强、b记忆减退、c错构

d虚构:指患者以想像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上记忆的缺损,并信

以为真。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

时称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

e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

柯萨科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主要见于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

认知功能改变。以近事、远事记忆障碍为特征,即刻记忆完好,常伴有虚

构、定向力障碍。

5、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大脑发育成熟阶段之前,由于各种致病因致使大脑发育受阻,智力发育停

留在某个阶段上。

痴呆:指大脑发育已基本成熟,智力发育达到正常之后,由各种有害因素引起大脑器质性

损害或大脑机能抑制,导致智力障碍,严重者称痴呆。

痴呆分类:a真性痴呆:由大脑器质性损害引起的痴呆。一般说来,病变多呈进行性,常

不易恢复。defg

b假性痴呆:由强烈精神创伤引起的痴呆样表现,大脑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系

大脑功能抑制的结果。病情可逆,预后良好。

.Ganr综合征又称心因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

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

.童样痴呆: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

.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

知能力的降低,表现为痴呆早期的症状,记忆、计算等能

力的下降。在抑郁缓解后,智能完全恢复。

6、定向力:一个人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有定向力障碍不一定有意识障碍。

双重定向: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另

一种体验和妄想有关,是妄想性的判断或解释。

7、情感障碍

分类:(一)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

(二)情感稳定性的改变:情感不稳、情感淡漠、易激惹性

(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情感倒错、情感幼稚

8、意志障碍

分类: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或缺乏、意志缺乏、犹豫不决

9、动作与行为障碍

分类:(一)精神运动性兴奋:指整个精神活动增强而言,分协调性与不协调性两类。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精神运动性抑制:整个精神活动的减低

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

(三)刻板动作

(四)模仿动作

(五)作态

10、意识障碍

分类:(一)以意识水平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朦胧状态

谵妄状态、梦样状态

11、自知力: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及症状的认识与判断能力。

a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自知力丧失,有的患者在患病初期尚有自知力,随病情加重逐渐

丧失。

b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病特有的表现。

c自知力恢复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三、器质性精神障碍

1、概念:是指由于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

特点: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生物学病因)存在,且精神症状的发生是该器质性疾病

的必然结果。

2、急性脑病综合征:即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

病因:多见于原发基础疾病的急性期或慢性疾病的恶化期;常由脑部弥漫性、暂

时性病变引起;

特点:起病急、症状鲜明、病期短;

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典

型表现为:谵妄。

慢性脑病综合征:即痴呆,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病因:多见于慢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由急性脑综合征迁延而来。

特点: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病因不易去除,病变常不可逆,预后较差;不伴

意识障碍;以缓慢进展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包括器质性人格改变、遗

忘综合征、痴呆综合征。

3、遗忘综合征(柯萨可夫综合征)

(1)主要见于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改变

(2)临床表现特点:以近事、远事记忆障碍为特征,即刻记忆完好,常伴有虚构、定向

力障碍。

4、器质性人格改变

(1)个性改变的总趋势:固执、狭隘、爆燥、易冲动、刻板、孤僻、自私、多疑、胆小、

啰嗦、犹豫不绝、丧失责任感、情感幼稚

(2)个性改变导致不能适应环境,与人不能沟通

(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2、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

3、AD与VD的鉴别:

鉴别点ADVD

高血压史或卒中史无有

病程特点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病情波动,阶梯式恶化

早期症状人格改变和记忆障碍情绪不稳,近记忆障碍等脑衰弱综合征

核心症状全面性痴呆以近记忆障碍为主的部分性痴呆

人格与自知力早期即丧失自知力自知力与人格相当长时间保持完好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早期常无早期常有

脑影像等检查弥漫性脑皮质萎缩多发性梗塞、腔隙性梗塞,或软化灶

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低于4分高于7分

4、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病毒性脑炎:精神症状可以是首发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较多见

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急性脑病综合征为主;结核性脑炎--情感症状为主,还可以

有认知障碍

脑脓肿:不同部位的脓肿有不同的症状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链球菌或大

肠杆菌等引起。

5、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急性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脑外伤后急性障碍、记忆障碍

慢性精神症状:智能障碍、人格障碍、脑外伤后精神病性障碍、脑震荡

后综合征

6、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不同的部位精神症状不同;肿瘤的生长速度不同精神症状也不同,生长

快表现为急性脑综合征,生长慢为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综合征。常见症

状有智能障碍、幻觉和其他精神症状。

7、癫痫性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癫痫发作前--精神症状(易激惹、紧张、抑郁)

发作时--意识障碍(自动症、神游症、朦胧状态)

发作后--意识模糊

多次发作后--精神病性症状(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多疑、思维粘滞)

长期发作后--人格改变

8、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共同特点:a、精神症状的非特异性即不同的病因可引起相似的精神障碍;而相同病

因也可出现不同的精神障碍。

b、起病急者,以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综合征)为主,多发生

在疾病高峰期;慢性起病及疾病早期及恢复期以脑衰弱综合征为主;在

疾病晚期可出现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以人格改变或智能障碍为特征。

c、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病在程度上常呈平行关系,其症状具有昼轻夜重

的特点。

d、病程和预后取决于躯体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预后一般是可逆的,偶

可遗留人格改变或智能减退。

e、治疗原则以病因和对症治疗并重。

f、患者都具有躯体体征和实验室阳性所见。

所致综合征:脑衰弱,急性脑病,情感障碍,痴呆,遗忘

四、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依赖综合征:俗称“上瘾”,有害的物质使用模式,而且反复用药导致了耐受性增加、

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包括躯体的依赖和心理的依赖。主要区别在

于有否戒断症状。

五、精神分裂症

1、概念: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

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2、实质:缺乏一致是它的基本障碍,感知觉,思维,意志行为及人格的不一致,不完整,分裂

破裂的障碍.

4A症状:联想障碍、情感淡漠、自闭症、矛盾意志

3、三大临床症状:阳性症状:包括幻听、言语不切题、妄想、行为怪异等

阴性症状:包括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应变迟缓、意志缺乏、兴趣下

降等

认知症状:包括注意力涣散、操作能力下降、学习思考能力下降、短

期内记忆力迅速下降等。

4、分型:a、偏执型:又称妄想型。本型最多见。发病年龄多在中年(25~35),起病缓

慢或亚急性起病,症状以妄想为主,关系和被害妄想多见,次为夸

大、自罪、影响、钟情和嫉妒妄想等。(疑)

b、单纯型:青少年期起病。经过缓慢。初期常有头痛、失眠、记忆减退等类似

神经衰弱的主诉,但求医心情不迫切,即使求医也容易被疏忽或误

诊,直至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情发展明显才引人注意。本型症状以精

神活动逐渐减退为主要表现。(懒)

c、青春型:多在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症状以精神活动活跃且杂乱多变为主。

表现言语增多,联想散漫,幻觉丰富,内容生动,妄想荒谬离奇,人

格解体,象征性思维,情感多变,行为幼稚,怪异或冲动。此型病情

发展较快,症状显著,内容荒谬,虽可缓解,也易再发。(乱)

d、紧张型:多在青春期或中年起病,起病较急,以紧张性木僵或(和)紧张性

兴奋为主要表现,两种状存态可单独发生,也可交替出现。病程多

呈发作性。预后较好。(僵)

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

六、心境障碍

1、概念: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高涨

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2、抑郁发作临床表现:a、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

缺乏兴趣和快感是情绪低落更为核心的症状。

b、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

---抑郁性假性痴呆

三自:自责、自罪、自杀

三无:hopeless,helpless,worthless

严重者可有妄想(疑病、虚无、罪恶)

c、意志活动减退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

少等。少数出现激越。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抑郁性木僵

d、躯体症状很常见,主要有睡眠障碍(早醒)、体重下降、性欲减

退、便秘、阳痿/闭经、乏力、抑郁情绪晨重暮轻。

e、其他焦虑,强迫,人格解体,幻觉(如命令性幻听)等

3、躁狂发作临床表现:a、情感高涨主观体验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部分患者是

易激惹为主。

b、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

滔滔不绝。常有音联、意联。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

常有妄想:夸大、被害、关系

c、活动增多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做事虎头蛇尾,慷慨,乱

花钱,打扮夸张,自控能力下降。

d、躯体症状食欲、性欲一般是增强的,睡眠需求减少。

e、其他症状: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增强(但不持久)、幻觉、

自知力无

4、双相障碍: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2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时表现

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

动减少。发作期间通常完全缓解。最典型形式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

5、恶劣心境障碍: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主的轻中度抑郁,常伴焦虑、躯体不适

感、失眠,慢性持续性病程,持续2年以上。

6、环性心境障碍:也称环性人格,主要特征持续性心境不稳定,程度不及抑郁发作及躁

狂发作,青年早期起病,慢性病程,可持续数年。中间可有数月的稳

定期。

七、神经症

1、概念:又名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

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2、共同特点:①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②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和人格基础;

③症状无相应的器质性基础;

④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⑤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⑥自知力好,有求治要求;

⑦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3、人格特点:思维上的刻板倾向

评价上的缺陷倾向

情绪上的焦虑倾向

行为上的逃避倾向

4、恐惧症:恐惧症又称恐怖症、恐惧性神经症,是以指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及处境

产生过分和不合理的恐惧,反复出现而难以控制,产生回避行为为特点的一

类神经症。

临床表现:a、广场恐惧症(agoraphobia)

表现:明显恐惧和强烈的焦虑反应以及不可克制的回避行为。

b、社交恐惧症(socialphobia)

恐怖的对象是社交场所和人际接触。

c、单纯恐惧(simplephobia)又称物体恐惧

恐惧对象:动物、鲜血、刀锋等。

5、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以广泛和持久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

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所致,紧张

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

6、广泛性焦虑临床表现:a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

b精神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

c躯体焦虑:表现为植物神经症状、运动不安与多种躯体症状。

出汗、心跳、呼吸加快,面色苍白等;震颤;局部

不适和胸部紧压感。

d觉醒度提高:过分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

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易激惹,感觉过敏。

E、其他症状:常合并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

体等症状。

7、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临床表现:a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

b强烈恐惧、焦虑,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

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c突然发作,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d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e1月内发作3次以上,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一个月。

8、强迫症:又称强迫性障碍OCD,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以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为特点。

特点:a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b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但

无法控制;

c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临床表现:a强迫观念:强迫性怀疑

强迫性回忆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对立思维

b强迫意向

c强迫动作:强迫洗涤

强迫计数

强迫性仪式动作

d常伴发抑郁,焦虑等症状

9、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有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

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要求给予医学检查,各种医学检查阴

性和医生再三解释或保证无躯体疾病,均无法打消其疑虑。

临床表现:a躯体化障碍:*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

的神经症。

*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均不能

证实友好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

*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

*多在30岁前起病,女性多见,病程2年以上。

b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病程半年以上,但短于2年;临床表现类似躯体

化障碍,但不够不典型。

c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是指病人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

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多为慢性波

动性病程。

d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该紊乱主要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

(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

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

E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持续而严重的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

以合理解释,患者常感到痛苦,社会功能受损。情

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

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多见,病程迁延,

持续6月以上。

9、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退。

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等,以及睡眠

障碍、头痛、多种躯体不适等症状。

临床表现:a精神易兴奋、易疲劳

b、情绪症状如烦恼、紧张、易激惹

c、躯体不适症状

10、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由于明显的精神因素而突然发病,出现感觉、运

动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暗示可使其发作、也可使其

症状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

临床表现:a解离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

1、情感爆发

2、癔症性朦胧状态

3、癔症性漫游症

4、癔症性假性痴呆:(1)童样痴呆(2)Ganr综合征:

5、身份障碍

6、癔症性木僵

7、癔症性遗忘症

8、癔症性精神病

b转换障碍

1、感觉障碍

2、癔症性失明

3、癔症性耳聋

4、癔症性抽搐

5、癔症性瘫痪

c流行性癔症

八、应急相关障碍

1、分类: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2、共同特点:精神刺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症状表现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

病程、预后与精神因素的消除有关

3、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

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情绪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

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

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临床表现:a意识障碍: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言语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动作杂

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人格和现实解体、偶见

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

B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的临床表现:1心因性木僵状态:部分病人表现为运

动性抑制,情感迟钝、麻木,行为退

缩,少语少动,近亚木僵状态。

2心因性朦胧状态

C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的临床表现:1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2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

3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

d常伴有失眠、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高度警觉和惊跳反应,运动不安

等症状

e幻觉、妄想少见

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也称延迟性应激障碍,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

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其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2.警觉性增高;

3.回避对即往创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临床表现:a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1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

2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3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

状闪回,flashback)

4当面临类似情绪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

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b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

1难于人睡或易惊醒

2注意集中困难

3激惹性增高

4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5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

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c持续回避

1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

2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

3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

4情感麻木,与人疏远,不亲切,对亲人情感变淡

5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

6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

4、适应障碍:在明显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下,出现反应性情绪障碍并

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和生活。

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不超过6个月),随应激事件的消除和应付能力的改善

而恢复。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出现一些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

a以抑郁心境为主: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可伴

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其程度常较重性抑郁为轻,迟滞现

象不明显,有激越性抑郁的特点

b以焦虑为主: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可有心慌、呼吸短促,窒息感,

有的病人则表现为抑郁、焦虑的混合状态。

c以品行障碍为主: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一些品行障碍与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如

逃学、斗殴、偷盗、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过早性行为等。

d以情绪和品行障碍混合表现为主:表现为情绪和品行障碍混合,或仅表现为躯体

不适、社会退缩、工作和学习能力受抑制

九、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1、概念:指一组病因方面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临床方面以生理障碍为主要表现

形式的一组疾病,包括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2、进食障碍:a定义:指一组病因方面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临床方面以生理障

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组疾病,包括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和性功

能障碍。

B重要特征:对于身体的重量、体形、尺寸存在感知障碍,为适应对身体的

感知,行为上采取控制或减低体重。

(1)神经性厌食: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

临床表现:a怕胖-减少摄入;拒绝维持体重在最低的正常体重水平,体重持续

低于标准体重的85%,体重减轻常伴随总的食物摄入量减少,也

包排斥高能量食物,以致极端限制饮食。

b加速代谢:病人通过清除(用自我诱发呕吐或滥用泻药、利尿剂)

或过度锻炼减轻体重。

C体像障碍-对体像的歪曲认知

d其他精神症状:对体重、体形的先占观念;情绪异常;性欲减低;

与食欲有关的强迫症状

(2)神经性贪食:是指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行为,进食后

又担心发胖而采取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明显的一

种疾病。

贪食症的主要特征:反复发作暴食,间断地、快速地、有时不由自主进食。

暴食时伴无能为力感,并有担心体重增加的焦虑。

反复地通过“增加排除”加以抵消暴食的影响。

反复强烈扭曲对体形和体重的担心。

临床表现:a行为特征:主要为暴食-排泄循环

B心理障碍:可合并重性抑郁、心境恶劣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心境

障碍和焦虑障碍,物质滥用。

C躯体障碍:与暴食有关的躯体不适;与自我诱导呕吐有关的躯体症

状;躯体合并症。

(3)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指进食后出现自发地或故意诱发地反复呕吐,不

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

3、睡眠障碍: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分为四个类型:失

眠,睡眠过度,睡眠中有异常运动或行为,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1)失眠症: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态。常表现为入

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

临床表现:入睡困难、睡眠浅表、早醒、睡眠感缺乏、对失眠的恐惧

(2)嗜睡症:指白天睡眠过多,且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药物、酒精、躯体疾病

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临床表现:白天睡眠过多,且无夜间睡眠减少,睡眠时间较长。

(3)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指个体睡眠-节律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

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在主要大睡眠时段失眠而在该清醒的时

段出现嗜睡。

(4)睡行症: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

醒同时存在的意识改变。

(5)夜惊:出现于夜间睡眠非快动眼睡眠的3-4期,以极度恐惧和惊恐为特征,伴有

强烈的语言、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多见儿童。

(6)梦魇:为强烈的焦虑或恐惧所占据的梦境体验,事后不能详细回忆,发生在快动眼

睡眠阶段。

4、性功能障碍:是一组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性活动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发生的性生理

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必须是持续存在的,并因此不能进行自己所希望的性生

活、对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造成影响,带来痛苦。

十、人格障碍

1、概念: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

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

2、共同点:a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b不是由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以及其他精神障碍所直接引起的,无明显神

经系统形态病理变化。

C人格显著持久偏离所在社会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

式。

D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

E对自身人格缺陷无自知之明

F能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G各种治疗手段效果欠佳,医疗设施难以奏效,再教育效果有限。

十一、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一组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以智力发

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WHO根据智商将精

神发育迟滞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A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9岁~12岁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

发育迟滞中占85%。

B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6岁~9岁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

发育迟滞中占10%。

C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3岁~6岁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

发育迟滞中占3%~4%。

D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成年以后可达到3岁以下的心理年龄,在全部精神发育

迟滞中占1%~2%。

3、儿童孤独症:a概念: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

碍中一种。

b本症基本特征:一般起病于婴幼儿期、极端孤僻、与别人缺乏情感联系、言语

障碍、刻板运动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病因未明,预后严重。

临床表现:情感交流障碍:极度孤独,缺乏情感联系

言语交流障碍:以言语发育延迟最为多见

异常行为方式:刻板、重复动作和行为,异常的吃饭和睡眠姿势

异常的感知觉反应: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过分敏感

智能障碍约75%患儿智力低下白痴学者

4、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其同龄儿童相比,有

长时间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

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临床表现:1.注意障碍最主要症状。注意难以持久,粗心(细节,丢三落四)。

2.活动过多和冲动行为,言语;情绪不稳、任性。

3.学习困难

4.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发

育较差。

5.品行障碍

诊断:a若儿童在7岁以前开始出现明显的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多,并且在学校、

家庭和其他场合都有这些临床表现;

b持续6个月以上;

c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则可诊断为注

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d临床评定量表既有助于诊断,也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e常用的工具有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包括父母问卷、教师用评定量表和

简明症状问卷三种形式。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2.症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3.患者自知力充分,对疾病体验痛苦,有求治要求

4.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5.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6.病前性格在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心境障碍与继发性心境障碍,精分的鉴别

心境障碍与精分:1,心境障碍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是继发的;精

分是以思维障碍为原发症状,而情感症状是继发的;

2,心境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的协调性好于精分;

3,心境障碍是间歇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精分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

续进展病程,缓解期常有残留精神症状或人格改变;

4,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预后和药物治疗反应等均有助于鉴别。

继发性心境障碍与原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

1.继发性心境障碍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或有服用某种药物或精神药物史,体格检查有阳

性体征,辅助检查有相应改变。

2.继发性心境障碍可出现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而心境障碍除谵妄性躁狂外

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及智能障碍。

3.继发性心境障碍的心境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的消长而波动。

4.某些继发性心境障碍所致躁狂发作,心境高涨的症状不明显,主要为易激惹、焦虑和紧

张,或表现为欣快、情绪不稳等。

痴呆与抑郁的鉴别

痴呆抑郁

起病起病隐袭,发展慢多为发作性,症状存在相对短,发展快

主诉少有主诉,病情多由家人反映常诉脑力、心情不好,叙述较明确

首发症状近事遗忘为突出表现的记忆障碍抑郁心境与记忆力减退同时出现

心境情感肤浅,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存在晨重夜轻特点。

认知功能近记忆丧失近期记忆和远期记忆均丧失

病人掩盖缺陷病人强调脑力不好

常为近似的或错误的回答

对同类任务完成得同样差

多以“不知道”作答,在完成差不多难度的任务

时表现差异很显著

病人努力完成任务,微小成功也感到高兴意志与动力减退,夸大自己的失败。

对精神障碍不关心与人交谈总是谈到他非常痛苦

结局多不可逆,趋于社会功能丧失和死亡多可逆,社会功能大多可完全恢复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

不少脑器质性病变如癫痫、颅内感染、脑肿瘤和某些躯体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药物中

毒等,都可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如生动鲜明的幻觉和被害妄想等。但仔细观察就会

发现,这类病人往往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幻觉多为恐怖性幻视,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

当病人意识障碍减轻时,病人与环境接触良好,情感反应保存,精神症状持续的时间相对较

短,一般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病程经过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消长平行。

更为关键的是,病人常有某些确凿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证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脑器质性或

躯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

试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答:常起病于青壮年或中年,起病缓慢,早期常表现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在内容和

范围方面常有不断扩大和泛化的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妄想结构可较系统,亦可松

散,妄想内容以关系、被害多见。病人可表现一个或多个妄想,且常伴有幻觉,以幻听最多

见。病人的行为常受妄想、幻觉的影响,多数病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病态体验,有的病人沉

湎于幻觉和妄想的体验之中而变得孤僻离群。此类病人的思维形式和情感、意志、言语障碍

不太突出,人格改变较轻,有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尚能保持较好的工作能力。

试述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答: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缓慢隐袭,持续发展。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生活懒散、丧失

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而亲情日趋淡漠。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如有,亦是片

断性或一过性的,内容单调。行为表现不像青春型那样荒唐离奇而类似于残留型那样的阴性

症状,但从未有过明显的疾病活跃期。这种病人在早期常被误认为是“不求上进”、“性格不

够开朗”或“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诊。治疗效果较差。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17:2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6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森林资源调查
下一篇:电容式电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