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栽培技术
2008年09月28日16:40生意社
生意社09月28日讯
以营养繁殖为主,如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移笋、竹竿压条、竹竿扦插等。母竹
移植法应用最多,其优点是成活率高、新竹发展快、成林早,但每殖系数小、母株体积大搬
运不便。早竹类宜选基部直径为2-3cm的二年生竹作种。竹枝扦插宜选壮健的1-2年生的嫩
竹上的侧枝。一般竹节上生3条侧枝,居中者根原基少、发根难,应选左、右两边的侧枝扦
插。长江流域毛竹的适宜栽植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以年前为好;冬季寒冷地区宜春季进
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植为4月至5月。侧枝扦插材料用7月间侧枝基部刚生出气根者为宜。毛
竹母株移植每亩20-35株、移竹蔸或竹鞭每亩40-55株;早竹、淡竹、石竹、白哺鸡竹等中小
型笋用竹,移竹每亩50-75株,移鞭每亩60-90株;丛生类型的麻竹每亩40株左右,绿竹70株
左右;大头曲竹每亩约60穴,每穴2株。栽植后将土压紧和灌水。按氮、磷、钾为5:1:2
的比例施肥。及时除草松土、埋鞭或覆土盖鞭。散生型新竹出笋后,每隔3m左右选留一株
长势健壮的成竹。笋用毛竹林每亩留母竹60-70株,7年以上的老竹一般于冬季砍伐,留养同
等数量的新竹代替,以保持合理密度。丛生型一般在9月选留母竹,选留位置应宜于挖笋。3
年以上的老竹于冬季砍伐。每隔3-4年清理一次老竹头,进行培土,使竹丛不断更新。
竹笋采收:毛竹鞭抽生后3-6年为发笋盛期。冬季可挖冬笋,清明前后开始采收春笋,8
月采收鞭笋。早竹类的春笋品质比毛竹佳,鞭笋产量比毛竹高。丛生型竹栽植后2-3年开始
收笋,5-6年产量最高,每年4月至11月为采收期。7月至8月为盛收期。竹笋的笋头刚露出土
面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具苦味,采收时扒开笋周土壤,露出竹鞭,据此用笋刀切
断笋的基部,挖后将坑穴用土填平。
竹笋生产有大小年现象,在管理上应掌握大年适当减少留养的新竹数量,改善营养条件,
增加当年发鞭和孕笋数量,以使第二年出笋量增加;小年适当增加留养新竹数量。数年后达
到每年留养新竹数基本相同,逐渐消除大小年差距。竹笋生产还有退竹现象,竹笋中途停止
生长并逐渐干枯或腐烂,发生原因是营养不良、竹鞭距母株较远营养供应不足、竹鞭或竹头
受刀伤影响养分输送、笋芽受不良条件影响和竹笋被虫蛀食等。竹的虫害比病害严重:主要
虫害有竹笋禾夜蛾、竹直锥大象虫、江苏泉蝇等。用敌百虫等杀虫剂防治,及时挖除受害竹
竹笋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在山野泥土之中,基本上避免了城市工业污染,卫生洁净,清
新爽口,滋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玉兰片、笋干、腌渍笋等。也是糖尿
病和肥胖症患者的优良保健蔬菜。我地主要种植楠竹笋,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品种特征特性
楠竹笋又叫毛竹笋,高6~10m,节间长15~35cm,横径5~15cm,3月下旬~5月上旬产春
笋,8~10月产鞭笋,12~翌年1月产冬笋。笋圆锥形,微弯,长15~30cm,粗7~12cm,单
笋重2~5kg,鞭笋和冬笋单重150~350g。笋箨褐黄,间有黑褐色斑块,密被茸毛,笋肉白
色,加工后呈黄白色,品质以冬笋最好,春笋略有涩味,667m2产笋200~500kg。长势强,
耐热耐旱。
二、选地整地
宜选择丘陵、山坡,最好是酸性土壤种植。秋冬季整地,坡度20°以下的坡地,全面垦翻20~
30cm,清除石块、树根;坡度大于20°的山坡,可采用带状或块状整地,只把栽植点附近2~
2.3m的地面翻耕即可。
三、栽植
我地在11月~翌年2月为栽植适期,一般采用整株移植,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分枝较低、
竹竿正直且无病虫害的幼龄竹作母竹,移植时留“来鞭”30~40cm,“去鞭”50~70cm,留4~
5层分枝砍梢,多带鞭根,随挖随运随栽,长途运输时要急扎鞭根,经常浇水。每667m2栽
20~40株,按行株距5m×10m挖穴定植,穴的长、宽为100~150cm,深60~80cm,穴内先
填一层表土,施入绿肥、有机肥作基肥,再盖一层土,将种竹植入,竹鞭放平,再盖土压实,
上盖杂草枯叶以保温,天气干旱适当浇水。最好加支柱固定。
四、竹笋园管理
1.施肥
每年每667m2施堆肥、厩肥1500~2500kg或塘泥3500~5000kg。新建竹林可把绿肥和豆科
作物的茎叶翻入土中。肥料应加水稀释,分数次浇在竹蔸附近,挖掘春笋和鞭笋后各施一次
粪肥或氮肥,堆厩肥等在冬季填入挖冬笋后留下的穴,用土覆盖,或结合松土翻入土中。
2.除草、松土
新竹林易生杂草,每年在5~6月份、8~9月份间除草松土2次,成林后每年在7~8月份除草
1次。在新竹附近松土应离开植株约33cm。松土宜较深,将黑褐色老鞭和砍伐后留下老竹蔸
的树桩、石块等挖除。
3.选留基本母竹
一般每隔3m左右留1株,每年每667m2留2~4年生健壮竹80~120株,其中1年生竹占35%,
2、3年生竹各占30%,4年生竹占5%,多余竹和新笋一律采伐或收获,凡超过5年以上的竹
株应全部砍伐,并挖掉老竹蔸。
4.断鞭、埋鞭
成林竹笋园适当挖掉部分鞭芽促发侧鞭。6月以埋鞭为主,挖沟将露出的竹鞭埋入泥下30~
35cm处,并挖走少量鞭笋。7~9月份以挖鞭笋为主,埋鞭为辅。当鞭梢顶端向上斜伸,表
土裂开,有笋露出地面时即可挖笋,截取顶端鞭梢,再覆土遮盖,壮鞭弱挖,弱鞭强挖,每
隔1~2天挖1次,挖后铺稻草保湿。
5.断梢
在10~12月份砍断当年新竹的顶端嫩梢或在新竹长到4~5m高时,钩断嫩梢,促进发鞭和
发笋。
6.清鞭
新竹园造林后第6年进行一次清鞭,6~9月份结合除草挖园将老竹蔸及所带竹鞭全部挖断,
每隔3年1次,然后施入肥料。
7.竹园更新
竹园从第20年开始每年要分次分块间伐更新,将竹园分块间伐老竹,深挖30cm,挖掉全部
老竹鞭,清除竹蔸,重施堆粪肥,过3~4年再将未更新条块进行一次。
五、病虫害防治
1.竹煤病
竹叶表面和小枝上有不规则的黑色煤污状斑点,后来整个叶片布满黑色煤污层,伴有介壳
虫和蚜虫为害,应先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浇蔸,或用石硫合剂杀死煤病病菌。冬
季间伐部分老竹,以利通风透光。
2.枯梢病
当年新竹主梢和侧枝节叉处出现浅褐色斑,后逐渐扩大成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绕枝
一圈即萎蔫,叶片纵卷、枯黄、脱落。应尽早清除病株、病枝,在病部以下1~2节处截除竹
梢,喷洒波尔多液或1000倍液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3次。
3.虫害
主要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等,幼虫初发时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25%增效喹硫磷
乳油1000倍液喷杀。笋夜蛾、竹象虫等发生时,应挖除受害笋,杀死幼虫。
六、采笋
楠竹笋出土35cm时必须采挖,过迟品质差,过早产量低,每天都要采收,从笋基部挖断。
冬笋采收可在冬季翻土松园时结合采笋,或沿2~3年生健壮竹鞭翻土挖笋,或在孕笋周围寻
找表土有松动或开裂痕迹处开穴浅挖。春笋一般在4月选箨叶近枯萎,无光泽,早晨笋头无
水珠,生长势弱的出土笋挖掉。挖后洞穴要施肥、覆土填平。(记者佚名)笋,杀死幼
虫。
竹笋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0-05-3014:40来源:安徽农网
摘要:竹笋滋味鲜美,除了含有粗纤维外,富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对维持人体健康关系重大的8种必需氨
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很好的蔬菜。在长江
竹笋滋味鲜美,除了含有粗纤维外,富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对维持人体健康关系重大的8
种必需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很好的蔬菜。在长江流域的毛竹和早竹类的春笋于早春淡季
(4月前后)上市,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省的麻竹和绿竹等,于高温夏淡季(7-8月)供应,
对丰富市场起重要作用。
我国江南适合竹类生长,可充分利用山区和丘陵地栽培。竹比一般树木生长快,早成林,
枝叶茂密,地下有竹鞭和大量根群可防止丘陵山坡水土流失。竹材用途多,经济价值高,是
值得大力发展的植物。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刚竹属为散生型竹种,地下部都有竹鞭。由竹鞭上的侧芽发展成竹笋,竹笋长成竹株,
称为竹。竹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供给鞭和根,所以笋鞭和竹之间关系可概括
为:鞭生笋,笋成竹,竹养鞭。
竹鞭是竹的地下茎,在土中横向伸展,时起时伏呈波浪状。竹鞭有许多节,除基部几节
外,每节有一个侧芽,一部分营养充足的侧芽可发展成笋。冬季鞭梢停止活动,到第二年初
夏新竹枝叶展开后,竹鞭开始活动,抽出新鞭。新鞭淡黄色,组织不充实,第二年以后鞭中
养分增加,一部分侧芽肥大成笋芽。毛竹第三年开始产笋,早竹类第二年开始产笋,这时鞭
呈鲜黄色。之后连续3-4年是产笋的盛期,以后鞭逐渐衰老,肉黄色变成棕色到褐色,发笋
逐年减少,直到不能发笋。毛竹每两年换一次叶,换叶当年出笋少,成为小年,换叶后新叶
茂盛,光合作用强,积累养分多,竹鞭营养好,形成笋芽多,次年出笋多成为大年。这是竹
笋大小年的主要原因。
慈竹属的麻竹、绿竹、吊丝丹竹等丛生型竹种,它们没有竹鞭,竹笋是由着生在竹秆基
部的大芽发展而成,发笋和成竹所需养分直接由其所连母竹供应,一株母竹可抽生5-6条竹
笋。一般仅早抽生的养分充足的1-2条笋能发展成竹。早期长成的新竹往往在当年秋季就从
它的秆基部的大芽萌发成笋,称为“二次笋”。这时新竹的枝叶尚未展开,不能制造养分,因
此,二次笋由于养分缺乏,多数在生长中途死亡。
2、生长习性
竹是热带、亚热带原产,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我国南方温度高、雨量多,适合竹生长。
毛竹、早竹等刚竹属竹种,它们的竹鞭分布在较深的土层下,冬季不易受冻害,主要分布在
长江流域。麻竹、绿竹等慈竹属竹种,它们的地下茎入土浅,部分秆基和笋芽露出土面,冬
季易受冻害,主要分布在温度高的珠江流域。
竹鞭的伸展,笋芽的形成,竹笋的膨大以及笋出土后长成新竹,必须有大量水分和养分
供应。开春气候转暖,就有大量春笋出土。倘若土壤过干,则出笋少而生长慢,已出土的一
部分笋因缺水而干瘪死亡,称为“干退”。有些笋在出土前死亡,成为“闷头退笋”。干旱抑制
竹的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故大旱之后常会出现大片竹林开花。
麻竹、绿竹等慈竹属竹种有较强耐湿性,故主要种在溪流岸旁和平地。竹需要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土壤。麻竹、绿竹等丛生竹的根比毛竹、早竹等
散生竹浅而且分布较集中,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力较弱,故对土壤适应力比散生竹弱。
二、品种分类
我国原产的竹有26属共200多种,任何竹都能产笋,但可作为蔬菜食用的竹笋,必须组
织柔嫩,无苦味或恶味,或虽梢带苦、涩味,经加工后除去,仍具有美好滋味。在长江流域
的笋用竹主要是刚竹属的毛竹、早竹、哺鸡竹、红哺鸡、白哺鸡、花哺鸡、尖头青竹、高节
竹和石竹等。在珠江流域和福建台湾等省栽培的是慈竹属的麻竹、绿竹、吊丝丹竹、大头典
竹等。
1、毛竹也叫江南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竹秆高10-13米,横
径10-14厘米,竹壁厚,质坚韧,用途广。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以笋尖刚露
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最好,笋壳底色淡黄,单个重1-1.5公斤。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
色泽变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称为“毛笋”,单个重2-5公斤。冬季可挖取冬笋,笋体
略呈纺锤形,单个重0.25-0.75公斤,肉质细嫩,夏秋间可采掘鞭笋,笋体细长,单个重0.1-0.2
公斤,亩产春笋750-1000公斤,冬笋和鞭笋50-100公斤。
2、早竹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
紫头红从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笋,笋壳淡紫,有褐色斑点和小斑块,笋长15-20厘米,基都
粗约3厘米,单个重约0.1公斤。芦头青笋壳淡青带紫,有深紫褐色斑点和斑块,笋长约33厘
米,基部粗3厘米,单个重0.15-0.2公斤,出笋日期比紫头红迟约半个月,持续期也较短。亩
产春笋500-750公斤,夏秋间可采收鞭笋。
3、红哺鸡笋也叫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
月中旬。笋壳褐红,有黑色斑点和小斑块,中央约1/3青色带紫,笋长33厘米左右,基部粗
3-5厘米,单个重0.25-0.3公斤,亩产春笋200-250公斤。
4、尖头青笋产于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横径3-4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
笋壳青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青紫色,两侧青色,笋长33-40厘米,粗4-4.6厘米,
单个重0.2-0.35公斤,肉厚味美。亩产春笋200-300公斤。
5、麻竹也叫甜竹、大叶乌竹。竹秆丛生,高20-23米,横径10-20厘米,出笋期5-11月,
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有暗紫色毛。笋长约26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1公斤,
大的3-4公斤,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亩产1000-1500公斤。
6、绿竹产于浙江温州,叫“马蹄笋”。竹秆丛生,高6-10米,横径4-8厘米。出笋期5-10
月,笋壳淡绿带黑,平滑无毛。笋短圆锥形,向一侧弯曲,长16-20厘米,基部粗6-8厘米,
单个重0.15-0.6公斤,肉质细嫩,滋味鲜美,亩产约500公斤。
7、吊丝丹竹产于珠江流域,竹杠丛生,高约10米,横径4.0-6厘米,出笋期5-11月,7-8
月为盛期。笋壳黄色带青、有毛,笋圆锥形,长40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0.5-1.5
公斤,肉嫩质优。亩产500-600公斤。
三、土壤耕作
毛竹林宜选择丘陵山坡,冬季整地时去除石块、树桩和杂木,20度以下的缓坡地应全面
翻耕33厘米,在20-30度地段作等高线梯田,在30度以上陡坡,只开垦栽植点周围2-2.3米的
地面,防止水土流失。每亩栽种竹20-25株,栽前开穴1米见方,深50厘米,把表土与底土分
别堆放两侧,穴内施腐熟的栏粪或堆肥,拌入土中,上铺一层表土,然后把种竹放入穴内,
竹鞭放平,使根与土密接,先盖表土再盖底土,分层压紧,使竹鞭埋在土下约33厘米深处,
适当灌水。上面盖松土略高于地面成馒头形,防止积水烂鞭。土面盖干草、枯叶等以减少水
分蒸发,并设立支架防风。
四、播种育苗
长江流域于冬季或早春栽竹,此时温度低,竹生长慢,切断竹鞭和根伤流少,易成活。
一般选上年产生的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无病虫害、竹秆胸径已有3-6厘米的幼龄竹为种竹,
整株掘取后再选具有色鲜黄、芽饱满、根密而发达的壮龄鞭的种株,生活力强,以后发笋长
竹好,并早发新鞭。搬运时包扎,保护芽和根,并保持宿土湿润。
五、肥水管理
1、施肥新栽的竹林于春夏间用稀释的人畜粪尿或尿素分数次浇在竹株附近,促进根群
发展和发笋、抽新鞭。秋季结合除草松土,施栏粪或堆肥,翻入土中。成林后每年春笋采毕
用人畜粪尿每亩约1000公斤,施入挖笋留下的穴内,并在其他部位开穴施肥,使全林肥料分
布均匀。肥料施下后用土覆盖。这次施肥主要是促进新竹的成长和新鞭的发展,并使母竹迅
速恢复旺盛生长。秋季每亩用栏粪或堆肥1000-1500公斤均匀撤施,翻入土中,促进竹鞭上
笋芽的发展。冬季再施栏粪或堆肥1000-1500公斤或塘泥、河泥2500-5000公斤,铺在土面,
不仅供给养分,并对鞭和根有保暖作用。
2、灌溉和排水南方地区在梅雨期和夏秋间有台风、暴雨时,都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
低洼处积水烂鞭。遇到秋旱要及时灌水,防止土过干妨碍笋芽的形成和膨大而影响来年产笋
量。在雨量少的地区尤须重视灌水,重点是在春季出笋或夏季发鞭时,冬季土壤封冻前。
六、栽培管理
1、除草和松土新建竹林在郁闭前易繁生杂草,每年要除草、松土两次。第一次在新竹
枝叶展开后梅雨来临前进行,这时铲除的草嫩,易腐烂死亡,过早对新竹不利,过迟易伤鞭;
第二次在8月进行,这时大部分杂草种子未成熟,草除掉后不会散布蔓延。竹林郁闭后,每
年在7-8月间除草一次。在新竹附近松土应离开植株的33厘米,以免伤断新竹根。
松土宜较深,使耕土层增厚,有利鞭和根的发展,可多积蓄雨水,减少旱害。在松土时
发现黑褐色的老鞭和砍伐后留下的竹蔸,以及树桩、石块等都挖除,使竹鞭和根群能顺利伸
展。
2、埋鞭和铺土因新鞭多数分布在老鞭上面的土层中,若任其自然则竹鞭所在的土层逐
年变浅,以致鞭根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范围缩小,影响鞭和整个植株生长。因此,在松土
时要掘除衰老鞭和浅鞭,诱导新鞭向土壤深层发展,还需要铺土加厚耕土层,发现有粗壮的
鞭伸展到浅土层或露出土面,立即在它下面掘30厘米多深的沟埋下,并在沟中施肥。筑成梯
田的竹林,每年把梯壁的土削下一层,铺到下级的梯面上。在不筑梯田的缓倾斜地,因土壤
随雨水向下坡移动,铺土时要从下坡取土挑到上坡。
3、钩梢新竹生长当年10-11月间,截去竹秆的先梢,称为钩梢。这一措施可减少风雪危
害,抑制竹秆的顶端优势,促进行鞭和发笋。故笋用林格外重视钩梢。为了使竹林具有合理
的叶面积,钩梢时宜保留枝叶15-17盘左右。
4、母竹的选留和更新新造竹林在前5-6年内,要在出笋旺期尽量选留粗壮而地位适宜
的春笋,让它们长大成林,使全林立竹分布均匀。早出土的笋多数是从浅鞭产生,长成的竹
扎根浅、生长弱;迟出土的笋常因养分供应不足,多数成为退笋,即使长大也不能成好竹。
毛竹笋用林每亩留母竹100-150株,满额后每年春季又留生长健壮、部位适宜的新竹每
亩20-30株。当年冬季砍去同数的老竹,使林内立林经常保持一定密度,而且壮龄竹占多数。
毛竹的立竹年龄可以秆的色泽识别:三年生以前为绿色,四五年生为黄绿色,六七年生为绿
黄色并有较厚的灰白色腊质层,八年以后逐渐转变成古铜色,腊质层逐渐脱落。一般七年生
以后的竹生长势减弱,可以砍伐。砍伐的老竹要选叶色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不可砍叶色浓
绿的“孵笋竹”。砍伐老竹时还应砍密留稀,使全林立竹分布均匀,提高对阳光的利用率。
七、采收
毛竹可在春季采春笋,夏、秋间采鞭笋,冬季采冬笋。春笋出土后随着笋体升高,笋肉
中的粗纤维逐渐硬化,故采收愈早品质愈好。以笋头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笋体小、肉脆嫩、
纤维少、品质佳,植株消耗的养分少,使母竹有较多养分供后续笋发展所需,增加出笋数量
而减少退笋数,故单位面积的总产量不会减少。同时,由于蛀笋的笋蝇、笋夜蛾和笋象虫等
都是在竹笋出土后钻入笋内的,提早挖笋可避免受害。为了容易找到刚出土的笋,需要在冬
季除草松土,整平土面。
冬笋是春笋的雏形,埋在土下不易找到,挖掘时须先判断它的位置。冬笋主要生在壮龄
竹鞭上,而新竹绝大多数从最壮龄竹鞭发生,新竹最下一盘枝叶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
体一致。根据上述规律,仔细观察土面,找到土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处挖掘,就可找到冬笋。
挖取时从笋的基部切断,不可伤鞭。切下竹鞭的先梢就是鞭笋。为了留养新鞭保证以后的竹
笋产量,鞭笋不可多挖,一般只从浅鞭和细弱鞭中挖取。
八、病虫防治
毛竹的主要害虫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笋夜峨、笋蝇、竹象虫等。前三种虫吃竹叶,
可用敌百虫杀灭,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后三种虫蛀入笋内造成腐烂,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笋,
杀死幼虫。冬季除草松土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
毛竹的主要病害有枯梢病和水枯病等,防止枯梢病要对种竹进行严格检疫,杜绝病源。
发现新竹先梢发病,立即在病部以下l-2节处截除竹梢,不让病菌向下蔓延。在发病严重的
地区,从新竹发枝展叶期开始,喷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对水枯病要挖掉病株连根带鞭烧毁,并在病竹或病区四周开沟隔离,防止蔓延。
毛竹冬笋的挖掘技术
(2009-12-17)
冬笋肉质鲜嫩、松脆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是一种味道鲜
美、营养全面的健康绿色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冬笋备受
消费者的青睐,“身价”迅速提高。我县是个毛竹大县,为合理生产冬笋,
现简要介绍冬笋的挖掘技术如下:
1、挖掘时间:冬笋是霜降以后由鞭上笋芽发育而来,笋体肥大贮藏养
分多。一般而言“春笋小年,冬笋则是大年”在挖时讲究限时和适时,限定
在12月至立前15天内挖取。这样,一方面不影响翌年春笋笋芽的萌发,另一
方面又能保持冬笋良好的品质。
2、挖笋方法:毛竹的竹鞭分布在15-40厘米地层中,竹鞭的部分侧芽萌
发分化为笋芽。在挖笋时,一要沿鞭翻土挖,二要开穴挖,三要结合冬季松
土和施肥全园松土和块状松土挖笋。
3、注意事项:一要科学留养,在竹林密度稀和土壤贫瘠的竹园要注意
适当留养;二是在土层中挖到竹笋后用利刀劈断,防止断鞭,伤鞭和损芽;
三是挖笋后立即覆土,预防干旱、冻害、雨水影响竹鞭及鞭上芽的生长。(邵
海燕)
如何科学选挖竹笋
发布时间:2010-06-0900:09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摘要:竹笋,味美、肉嫩、无污染,是席上佳肴,而用其制作的笋罐头、笋干、玉兰片等,更是深受消费者
的喜爱。如何在不影响竹林正常生长发育的前
竹笋,味美、肉嫩、无污染,是席上佳肴,而用其制作的笋罐头、笋干、玉兰片等,更是深
受消费者的喜爱。如何在不影响竹林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竹笋资源,合理选挖
竹笋,增加竹笋产量呢?
一、要看成笋时间。竹农有“九前冬笋怕春雨,九后春笋喜春雨;九前冬笋迎春烂,九
后春笋清明出”的经验总结。竹笋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冬至”为界,“冬至”以前形成的笋
称为冬笋,冬笋大多难过春雨关,成竹率较低,宜挖不宜留;“冬至”后形成的笋称为春笋,
春笋能迎春雨破土而出,成竹率高,宜留不宜挖。春笋出土后要经常检查林地,发现退笋要
及时挖掘。
二、要看竹笋形状。挖冬笋的最佳季节是“冬至”前后,如挖掘过迟,难免伤害已萌发的
春笋,影响成竹。如因天气不良或劳动力紧张,挖笋时间稍推迟时,则要以笋的形状来判断
挖留。竹农的经验是:“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酱;上头细、下头粗,春来成新竹”。如
果笋形弯曲,两头尖、扁,或笋箨老化松散的,说明幼笋发育不良,应挖掘;若笋的茎部丰
满呈“宝塔形”,根系发达,应留不应挖。
三、要看立地条件。“高山笋不优,平地笋成竹,坡上出钩竿,坡下出良竹”。挖笋还要
看立地条件,一般竹林地势越高,竹笋营养条件越差,生长发育缓慢,出土迟,成竹率低,
竹材质量差,可适当多挖;平地竹林的幼笋大多营养条件好,生长发育快,笋粗壮,成竹率
高,可多留少挖。
四、要有“隔土找黄金”技术。竹叶浓绿带黄点竹为孕笋竹,在其周围表土龟裂处挖掘,
即可获笋。有人则把毛竹分为所谓的“公”与“母”,成熟的毛竹第一节如果分枝成双、对称生
长,则为母竹,其周围定有竹笋;第一节若为单枝,则为公竹,无笋。找到孕笋竹后,要仔
细观察母竹顶梢下垂的方向,竹梢上露珠滴落的地方,就是竹笋生长的地方。另外,每条竹
下部都有一条主竹鞭,此竹鞭走向与第一节对称竹枝组成的平面平行,笋总是生在竹鞭的伸
展方向上。
总之,在竹笋选挖的同时,要注意蓄留竹用笋的密度和均匀度,防止顾此失彼。挖笋后,
一定要及时做好培土、埋鞭,穴和坑要用土填平,以防积水、烂鞭。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11:2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51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