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译文及鉴赏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是由顾炎武所创作的,此两首诗用
典精当,对仗工稳,虽是次韵,却能不受束缚而挥洒自如。下面就是
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的译文及鉴赏,希望
能帮助到大家!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
清代:顾炎武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译文
关塞处处吹起胡笳,让人心中忧愁,可偏偏看不到中原地区有战
车出发。
楚国三户遗民已将秦国灭掉,方圆十里的土地依然能复兴少康之
家。
苍龙日暮时分还腾空行雨,老树在春深时更是开出新花。
等到汉家朝廷获胜的明诏到来,你我泛游五湖,同去寻觅钓鱼的
木筏。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注释
熊绎(yì)国:指楚国。
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方十里。
启:开拓。
少康:夏代中兴之主。
汉庭:指代推翻清王朝后建立的汉民族政权。
明诏:英明的诏令。
“五湖”句:用范蠡复兴越国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典。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公元1662年(清代康熙元年)秋,顾炎武由河北入山西,在太原结
识傅山,一见如故。次年春,顾炎武外出回家,途中与傅山相遇,傅
氏以《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诗》相赠。顾炎武因次韵二首相
答。这是其第二首。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赏析
本首诗作者主要表达自己的复国之志,要遗民们坚持抗清,而不
能隐居遁世,待到复国后,功成身退,才算得上有高尚的节操。此两
首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虽是次韵,却能不受束缚而挥洒自如。
此首在友情基础上,将个人交往拓展为历史责任。开头展现现实
图景,侧耳听关塞,满耳是清人的胡笳,再也不见汉军所驾的战车在
中原纵横驰奔,不免愁上心头,深为复国前途担心。但作者的信心是
不死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夏朝少康仅有一成即方圆十里的土
地,仍使夏朝再度中兴。作者自己虽如苍龙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仍要行风播雨;虽如老树已年深月久,一到春天,仍要怒放鲜花;他曾说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复国大
计就一定要坚持!这不仅是顾炎武的志愿,也是傅山的追求。有了这些
顽强卓绝之士,何愁事业不成?
他在结尾满怀希望地想象“待得汉廷明诏近”,朝廷论功行赏,
要封他们做大官,而他和傅山已功成身退,一起到五湖去寻舟垂钓、
归隐林泉了。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
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
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
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
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
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
《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
集》等。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10:4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49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