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
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
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
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
(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
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
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
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
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
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
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
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
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
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
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
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2.具体措施:
(1)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
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1920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
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3)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
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
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
(4)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1920年
11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
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4.评价: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
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
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
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
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乃是无
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
产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份和资本主义成份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
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
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
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
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①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制定。
②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③形成背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④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的状况;第三,严重
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
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启示:1.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三、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
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措施农业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
养一定数量的牺畜。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3评价
1、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
得一定成效。
2、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3、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4、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5、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5-1975年(勃列日涅夫改革实际上1975年之
后不再进行)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措施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
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戈尔巴乔夫1985年---1991年
1、时间:1985年
2、改革背景: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指导思想: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
针内容:
3、改革内容:
(1)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
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4、改革的后果:
(1)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
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
(2)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
苏联解体。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
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
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
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
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05:3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4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