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简介

更新时间:2022-12-31 03:32:46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1日发(作者:园林学习网)百度法国(La France)



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法国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因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法国亦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八国集团之一和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亦是《申根公约》的成员国。首都巴黎。



法国简介

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6,其首都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卢浮宫博物馆和巴黎圣母院誉满全球,香榭丽舍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其地上与地下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在法国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马赛,你可以造访大仲马在小说《基督山伯爵》里描写过的监狱——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尔多酿酒历史悠久,其葡萄酒驰名于世。特等“波尔多红葡萄酒”列为世界葡萄酒“皇后”,一瓶百年陈酒在国际市场上可售3万多美元。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戛纳,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举办的戛纳电影节热闹非凡,其颁发的金棕榈奖被公认为电影界最高荣誉之一。法国的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其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法国人天性率真,浪漫,喜欢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国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数量在3000万以上。



国旗

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白色代表国王,蓝、红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的象征。今天的法国人民也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平等的象征,白色是自由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1946年宪法确认其为国旗。三色带的宽度比为30:33:37.

国徽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



国歌

《马赛曲》。这首歌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

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第一段大意: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在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举起染满鲜血的旗!听见没有?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他们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儿郎。



人口

截至2008年1月1日,法国人口估计为6380万,其中本土人口6190万,海外人口190万。边境有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佛拉芒人等。通用法语。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宗教。



国家元首

法国总统,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

法国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1958年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的职权主要有: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和其他重要官员;主持内阁会议,签署会议的决定和法令;签署和颁布法律;担任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主持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决定动用法国的战略核力量;担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决定外交政策;委派驻外使节并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国际条约;行使赦免权;在同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根据政府或议会两院的建议,将某些重要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形势需要时,与总理、两院议长和宪法委员会磋商后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总统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新总统的选举应在50天内举行。



法兰西共和国历任元首(总统)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的国家元首不是国王,也不是总统,而是由先后称为国民公会(1792年—1795年)督政府(1795年—1799年)执政府(1799年—1804年)的机构领导。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以后,国家元首称总统(Président)。第二共和国只有拿破仑三世(称帝前)一位总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后的历任总统如下:

任次 中文名 法文原名 所处时期 生卒年 任职期

第三共和国

1 路易·阿道夫·梯也尔 Louis Adolphe Thiers 1797年4月16日-1877年9月3日 1871年8月30日—1873年5月24日

2 玛利·埃德米·帕特里斯·莫里斯·德·麦克马洪 Malie Edme Patlice Maulice de Mac-Mahon 1808年7月13日-1893年10月16日 1873年5月24日—1879年1月30日

3 弗朗索瓦·保罗·儒勒·格雷维 François Paul Jules Grévy 1813年8月15日-1891年9月9日 1879年1月30日—1887年12月2日

4 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 Malie François

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 1981年5月19日—1995年5月17日

5 雅克·勒内·希拉克 Jacques Lené Chirac 1932年11月29日- 1995年5月17日—2007年5月16日

6 尼古拉·萨科齐 Nicholas Sarkozy 2007年5月7日-



自然地理

法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大陆西部,领土呈对称的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岸,高高耸立的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分别是法国与意大利.西班牙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线。法国的大部分领土都处于平原和丘陵之上,美丽的塞纳河从心脏地带流过,滋润了巴黎盆地广阔的土地。

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西欧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马恩河(525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气候: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区达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气温:一月西部及南部4-7℃,东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东部21-24℃,大部分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矿产:铁、煤、铝土储量较丰富,还有铅、锌、铀、钾盐等。森林覆盖率26.4%。

海岸:法国蓝色海岸是著名的海岸风光观光地带。



法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大





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1个大区和科西嘉地方行政区,其下又分为96省,36568个市镇。法国海外拥有5个具有与欧洲本土同等地位的海外大区,同时又是5个海外省(即1个海外大区辖有1个海外省)。

21个大区:阿尔萨斯、阿基坦、奥弗涅、勃艮第、布列塔尼、中部、香槟-阿登、弗朗什-孔泰、法兰西岛、朗克多克-鲁西永、利

穆赞、洛林、南部-比利牛斯、北部-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皮卡第、普瓦图-夏朗德、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卑斯。

1个地方行政区:科西嘉。

5个海外大区: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汪、马约特。

2个海外地区: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行政长官驻留尼汪)。

2个海外行政区:法属圣马丁、圣巴泰勒米。

1个省级行政区: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1个海外属国:法属波利尼西亚。

1个特殊行政区:新喀里多尼亚。

1个无建制岛屿:克利珀顿岛。[1]



历史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时任高卢总督的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是法国的雏形。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达到顶峰,法国也成为欧洲大国。但路易十四统治中后期为了争夺欧洲霸权,与外国战争不断,消耗了大量国力,国家也开始走向衰弱。伏尔泰和卢梭去世11年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1789--1792年,立宪派(斐扬派)掌权。在此期间,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同年的5月3日,流亡英国的普罗旺斯伯爵返国即位为法王路易十八。1815年3月,拿破仑杀回巴黎,重建帝国,立百日王朝。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宣布退位。路易十八于7月8日回到巴黎,复辟波旁王朝。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爆发,七月王朝建立。1848年2月爆发“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

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结束。1944年,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解放法国。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只参加北约的一部分活动。并限令各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1981年,5月社会党人F.M.M.密特朗当选总统。6月举行国民议会大选,社会党赢得55%的议席,从而成为法国第一大党。

1986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处的局面。

1992年,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

法国历朝历代及统治者

墨洛温王朝(481——751)

克洛维(Klovis)一世

克洛塔尔(Chlothar)一世

希尔佩里克(Cilpelik)一世

克洛塔尔二世

达戈贝尔特(Dagobert)一世

克洛维二世

加洛林王朝(751——987)

丕平三世

查理(Czarles)一世

路易(Louis)一世

查理二世

路易二世

路易三世

卡洛曼(Karlomen)

查理三世

厄德(Eudes)

罗贝尔(Lobert)一世

鲁道夫(Ludolf)

路易四世

洛泰尔

路易五世

卡佩王朝(987~1328)

于格·卡佩

罗贝尔二世

亨利一世

腓力一世

路易六世

路易七世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

路易八世

路易九世

腓力三世

腓力四世

路易十世

约翰一世

腓力五世

查理四世

瓦卢瓦王朝(1328-1589)

腓力六世

波旁王朝(1589-1792)

亨利四世

路易十三

路易十四

路易十五

路易十六

第一共和国(1792~1804)

吉伦特派

雅格宾派

热月党

第一帝国(1804~1814)

拿破仑·波拿巴

波旁王朝(1814~1815)

路易十八

百日王朝(1815)

拿破仑·波拿巴

波旁王朝(1815~1830)

路易十八

查理十世

七月王朝(1830~1848)

第二共和国(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法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

制的国家,国家政权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根据全民公决结果,2000年6月改为5年,之前是7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直接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共321席,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



主要政党

法国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

(1)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主要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为支持希拉克而组成的竞选联盟——总统多数派联盟。2002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现名。核心为希拉克原来所属的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现有党员21万人,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党纲是“自由、责任、互助、国家、欧洲”,强调奉行务实、开放的经济政策,重塑社会市场经济的理念,推动欧盟建设和东扩,属中右政党。主席尼古拉·萨科齐。

(2)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议会第二大党和主要反对党。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则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成立社会党,1971年与“共和体制协议会”及其他左翼组织合并。现有党员约13万人,多为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对内注意体现左翼政党色彩,主张维护劳工利益,同时采取务实的经济政策;对外主张维护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南北对话。2002年在总统和立法选举中接连败北后,党内派系斗争日趋激烈,实力受到较大削弱。近年来,利用法国民众对中右翼政府推行改革的不满,在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连续击败右翼,成功阻止《欧洲宪法条约》通过公投,并煽动社会风潮,政治影响力有所回升。现任第一书记弗朗索瓦·奥朗德(Flançois HOLLANDE)。

(3)法兰西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kratie Flançais,简称UDF):议会第三大党。前身系由共和党、民主力量、争取法兰西民主人民党、激进党等右翼温和

派和中间力量于1978年结成的多党联盟。1998年合并成立统一政党。1993年、1995年和2002年三度和保卫共和联盟组成右翼联合政府。2001年,以副主席杜斯特-布拉齐为首的部分党员加入总统多数派联盟,即后来的人民运动联盟。现有党员约4万人。对内主张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提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自由化政策,对外积极主张加强欧盟建设。现任主席弗朗索瓦·贝鲁(Flançois BAYLOU)。

其余政党主要有:

法国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1920年12月成立。现有党员13.4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

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成立于1972年10月,前身是被取缔的极右组织“新秩序党”。

右翼:新法兰西民主联盟(Nouvelle 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lance)、保卫法兰西运动(Mouvement pour la Flance)、社会共和论坛(Forum des Républicains Sociaux)、保 卫法兰西联盟(Rasmblement pour la Flance)。

左翼:绿党(Les Verts)、左翼共和联盟(Association pour une Gauche Républicaine)、共和与公民运动(Mouvement Républicain et Citoyen)、左翼激进党(Parti Radikal de Gauche)。

中间派:公民运动-共和派(Mouvement des Citoyens-Pôle Républikain)。

极右:全国共和运动(Mouvement National Républicain)。

极左:工人斗争党(Lutte Ouvrière)、革命共产主义同盟(Ligue C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劳动党(Parti des Travailleurs)。



司法机构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类: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和社会保险法庭)。2、民事法院。 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统纵向上又分为四级:初审法庭、大审法庭、上诉法院和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是最高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判决的上诉。院长居伊·加尼韦(Guy K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对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并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各级法院中配备的检察官行使。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独立于法院。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 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

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





国民经济

法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万亿美元,位居世

界第6,购买力评价第7;人均GDP达到42747美元。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法国商业十分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电子商务在法国异军突起,2009年法国网购销售额达250亿欧元,与2008年同比增长了26%。据FEVAD预测,2010年电子商务的营业额有可能超过300亿欧元,增长24%,2012年将达450亿欧元。巴黎是世界性的消费中心,大量的高档时装、香水、化妆品以及波尔多红酒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法国铁矿蕴藏量约为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煤储量约为210亿吨(其中褐煤100亿吨),有开采价值的约为14.7亿吨。铝土矿储量约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水力资源约为1000万千瓦,核能,水力资源和地热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000万公顷,占欧盟森林总面积的25%,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2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6.7%。

法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机械化是法国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

市场的11%。

法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超过本国人口。2010年,法国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国家。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举世闻名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法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法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五;其中出口总额位列世界第六,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四。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民族文化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居伊·德·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侦探小说方面有莫里斯·勒布朗的侠盗亚森罗平,和乔治·西姆农的梅格雷探长。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

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车环形赛等。

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

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每年5月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为期两周左右。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

新闻出版

主要报纸有:《费加罗报》、《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解放报》、《巴黎日报》。地方报纸主要有:《西部法兰西报》,它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北方之声》;《独立报》;《阿尔萨斯消息》(DNA)。主要周刊有:《快报》、《观点》、《新观察家》、《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杂志》等。法国约有6000家出版社。

通讯社有

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其全部工程于1857年完成。在卢浮宫口字形正殿的西侧,伸展出两个侧厅,中间的空地形成卡鲁赛广场。宫的东侧有长列柱廊,建筑巍峨壮丽。其画廊长达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期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达40万件。卢浮宫美术博物馆分为6大部分:希腊和罗马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埃及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雕像馆;历代绘画馆。展览按不同流派、学派和时代划分。一层展出雕刻,二层油画,三层是素描和彩粉画。八十年代初,法国政府实施扩建和修复卢浮宫的“大卢浮宫计划”。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规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筑上的价值而著称。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绪利曾设想将两座较早的巴西利卡式(长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奠基,高圣坛于1189年举行奉献仪式,1240年唱诗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门廊、祈祷室和其他装修在其后的一百年中陆续建成。内部平面130×48米,屋顶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顶始终未建。教堂经过历代的损坏不得不于19世纪重修,只有三个巨大的圆花窗仍保持着13世纪的彩色玻璃。后堂的飞扶垛特别雄健优美。



巴士底狱遗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军事堡垒。“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1380-1422年,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毁了巴士底狱,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1830年,法国人民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

mps-Elyes)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全长约1800米,街道最宽处约120米,是横贯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丽舍”是“田园乐土”的意思。过去,这里曾是一片低洼潮湿的空地。17世纪路易十四在位时,曾在这里植树造林,使之成为专供宫廷贵族游乐的禁区。后来,杜勒里公园的东西轴线向西延伸,在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长的林荫道。以后又加扩展,1709年才将其命名为香榭丽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罗斯福大街(Av. Loovelt)为界,分成风格迥异的东西两段。幽静的东段体现了田园风光,长约700米,一排排梧桐苍翠欲滴,街心花园夹在万木丛中时隐时现。西段长1100多米,西端的星形广场中央有巍峨雄伟、遐迩闻名的凯旋门。东端的协和广场南北两端有波旁宫、玛德琳娜大教堂。协和广场是巴黎的另一个交通要冲。香榭丽舍大街还有大、小展览宫和爱丽舍宫等名胜古迹。法国的一些重大节日──7月14日国庆阅兵式、新年联欢都在这条著名的街道上举行。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03:3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3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移山倒海
下一篇:王菲春晚歌曲
标签:法国简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