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12-31 03:15:44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1日发(作者:翻译拍照)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

《厚黑学》读后感:

厚黑学处世之道,你了解

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厚黑学处世之道,你了解吗?

——读《厚黑学》有感

会计1801班谢宝婷

李宗吾的《厚黑学》自1912年问世

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厚黑学》分三卷,

上卷“厚黑学”,中卷“厚黑经”,下卷“厚

黑传习录”,1912年在成都《公论日报》

刊载,一时“读者哗然”。

《厚黑学》深刻揭露了当时政治的

黑暗以及官场中的种种恶行,受到当权

者的忌恨,致使《厚黑学》未能在《公

论日报》连载完全,直到1934年,几经

周折,才以单行本形式刊行。但是在当

时的专制制度下,《厚黑学》长期列为禁

书。直到1989年1月,求实出版社整理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

出版了《厚黑学》一书,才使得众多读

者得以认识李宗吾和他的“厚黑史观”。

李宗吾在《厚黑学》中阐述道:脸

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其实讲的

就是为人处世之道,这也是厚黑学的精

髓了。在我看来,所谓厚黑处世之道,

要以灵活为原则,不要轻易得罪人,学

会外圆内方、既厚又黑的处世本领。下

面,我和大家分享读《厚黑学》的几点

感悟吧。

古人经常说“吃亏是福”。“吃亏是福”

被很多人奉为生活和成长的醒世恒言,

认为吃亏能换取经验,吃一堑长一智。

其中包含着做人、做事的人生哲理和博

大的哲学思想。

《厚黑学》中讲到的其中一直高超

的处世方法,也是“吃亏是福”。现实生

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身边不少刚刚踏

上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在抱怨,认为自

己遭遇各种不公平对待。但如果你想在

职场中顺利生存,就必须吃得眼前亏,

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

除此之外,低调务实是厚黑处世者

大智大谋的表现。“低调做人”,是指为

人要谦逊,心态要平和,不张扬、不炫

耀,进退有度。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

之”,在树林里,一棵树长得太突出了,

远远高于其它的树木,那么大风刮来时,

必定是最容易折断的。做人也一样。我

们要深刻明白,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

也是一种智慧。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越有本事的人

越低调,越没本事的人越张扬。

在低调做人这方面,曾国藩为我们

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按照清朝制度,

官员在升任二品后,应该把乘坐的蓝轿

换成绿轿,以彰显身份。曾国藩一向低

调做人,不喜欢张扬,升任二品后,他

没有更换轿子。正因为如此,导致他在

坐轿出行的时候,被逼给太常寺三品官

卿穆同让道。虽然受了侮辱,曾国藩却

没有生气,更没有报复打击穆同的想法。

他扶起穆同,安慰他不必把这件事情放

在心上,他不会计较。曾国藩一辈子为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4

人低调,默默地付出,是世人的榜样。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低调做事,铸就大

器”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面对坎坷与不平,我们不要

抱怨,保持积极的心态,甚至可以看一

看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学一学为人

处世之道,想必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

《厚黑学》是一本好书,真的值得

一读。

供稿:谢宝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03:1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34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