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夜宴舞蹈

更新时间:2022-12-31 02:23:00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1日发(作者:on the way)

江苏2021届高三一模“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作文素材一唐宫夜宴专题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南通等6市高三一模)

具有满满传统元素的美食让李子染广受欢迎;配上现代曲调、改编成流行歌曲的古诗(琵琶

行》在网上上走红;3D打印技术在有些传统建筑的设计上大显身手……互联网时代,传统并没有退

出我们的视野,而是被新方法创新传承着。

青少年写作学会举行以“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为主题的作文竞赛,请结合上述材材料

学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刚刚结束的2021年春晚,河南卫视以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惊艳四方,该舞

蹈视频在网络上的播放量已达千万级别,更有网友直呼“太好看”,一时间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话

题。

曾几何时,传统文化传播式微,如此突然峰回路转、接二连三地破圈而出,让人为之惊叹,更

令人振奋和欣慰。很大程度上,舞蹈《唐宫夜宴》的爆红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近年来,央视推出一系列文化节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从《国家宝藏》

到《典籍里的中国》……

诗词、文物、典籍,无一不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照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以现代科技之

新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对应话题:

时尚出圈;传统文化韵律之美;新时代“真”时尚;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

角度撰写:

当下年轻人的多样化观看体验与审美诉求;形式上的新颖、时髦和内容上的传统、厚重向来并

不矛盾;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给人感动,予人共鸣。

要以时尚感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破壁”,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传

统文化、礼敬传统文化,进而愿意投身到传播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去。

没有浮夸的宣传,整台晚会制作成本不足千万,略显朴素的河南春晚却在网络上赢得了百万网

民在线“打call”。节目视频播放量超20亿,微博主话题阅读量4.9亿次,多次登上各平台热搜

榜单……一时间,河南春晚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

“2021河南省春晚的《唐宫夜宴》是我心中的最佳节目”“甩出王炸”“支棱起来了”“青

铜变王者”……

2021年的春晚大餐,一向低调的河南春晚凭借着硬核的节目内容,竟然“C位出圈二微博等

新媒体平台上,网民纷纷留言,对河南春晚赞誉有加。

“王炸”背后,亦有“好牌二2021河南省春晚缘何被赞“出圈”?新华社记者带你一探究

竟。

互联网思维突破流量“怪圈”

互联网时代,春晚舞台是否必须请来一线大牌,才能带来流量加持?河南春晚用实际行动给出

了自己的答案。

没有浮夸的宣传,整台晚会制作成本不足千万,略显朴素的河南春晚却在网络上赢得了百万网

民在线“打七II”。节目视频播放量超20亿,微博主话题阅读量4.9亿次,多次登上各平台热搜

榜单……一时间,河南春晚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

2021河南省春晚总导演陈雷认为,从节目编排到后期宣发,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是河南春晚

取得成功的关键。“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大家会不会来看?为什么要看?看点在哪?在

整台晚会的制作上,我们始终带着这些问题去实践和思考J

陈雷说,河南春晚是让表演者去服务节目内容,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节目观赏中取得情

感共鸣。

以节目《我们能》为例,以小见大式的故事化表达和精美的歌舞编排,再现了各行各业在抗击

疫情过程中的奉献与付出。小女孩与年轻母亲的隔空拥抱,把人们再次拉回到抗疫记忆的同时,也

触发了不少人的泪点。

“把每个人共同的生活经历融入作品之中,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我们的节目才能打动人心,

才能被认可。”2021河南省春晚艺术总监李暄说。

创新表达唤醒文化自信

今年的河南春晚,爆款节目非《唐宫夜宴》莫属。

这支5分钟的舞蹈,将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嬉笑怒骂,时而严肃,时而活泼。背景配以“妇

好鹃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诸多“宝物”,为观众呈现了

一个活起来的博物馆奇妙夜。

“如果只是单纯的舞蹈表演,《唐宫夜宴》的影响力肯定没有这么大。我们运用虚拟现实技

术,通过时间、地点的变化,把整段舞蹈分段切换,并结合了中国山水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文化符

号。”李暄认为,正是表达方式的创新,才重新唤醒了传统文化原本就具有的巨大魅力。

“舞蹈里有国宝,有国风,还有国潮。国宝带国风,国风造国潮,用传统文化引领潮流之风,

是传统文化重焕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李暄说。

网民评价《唐宫夜宴》让自己看到了熟悉的陌生感,“那些小女孩的身影,不就是这个时代正

在赶上班早高峰的我们吗?”古今时间线上的关联,也是陈雷认为《唐宫夜宴》的成功之处。

“把趣味性的古代场景还原成今天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古玩和每个现代人的心灵发生

碰撞。我觉得这是让传统文化、古代文物活起来的好办法J陈雷说。

“出圈”背后彰显民众文化审美提升

一系列创新之举,让曾经并未受广泛关注的河南春晚成功”出圈二对此,2021河南省春晚执

行策划徐娜认为,“出圈”背后反映了民众对文化类产品审美水平的提升。

“文化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在视野、格局、深度上的引领。河南春晚能打出‘王炸',依

托的是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副‘好牌'出圈'的表面是我们在坚持做文化,背后却是寻找文

化的观众找到了我们」徐娜说。

陈雷也坦言,最开心的不是听到别人对节目质量的夸赞,而是听到有人看完节目后,确实想

去博物馆转一转。“这恰恰体现了每个人身上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只是需要我们通过创新手段去唤醒J

实际上,全国多地博物院正在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激活传统文化活力,满足更多游客“转一转”

的文化消费需求。

河南博物院将馆内珍宝打造为“考古盲盒”,还附赠考古钻探工具“洛阳铲”;北京故宫博物

院打造了“故宫生活”等系列文创产品;三星堆博物馆将收藏的青铜大立人、铜戴冠纵目而具、戴

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文物设计成玩偶模型,深受游客喜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除去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十三五”时期,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

娱乐年消费支出持续上涨,2019年达到2513元,增长12.9%,占人均年消费支出的11.7%。

陈雷认为,河南春晚的“出圈”现象,在给予文艺工作者信心的同时,也对当前文艺创作水平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好题材、用好形式、讲好故事,是文化类节目和产品创新的关键。

精选时评

01.《唐宫夜宴》走红,河南春晚为啥恁中?

来源:正观新闻作者:与归

传统文化的材料始终还是那些材料,关键是有了新的烹饪工具和方法,这才煮沸了沉寂千年的

精华。

脸上的妆容宛如古画,衣袂飘飘,胖胖的身体随着音乐节奏灵活扭动……今年春节,一群

“唐朝胖妞儿”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这个作品的名字叫做《唐宫夜宴》,

来自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台。在社交媒体上,它获得了口碑与流量齐飞的待遇。

坦白说,近年来的春晚,由于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以及舞台形式相对固化,人气并不如

“电视时代工这次河南春晚能够出圈,某种程度上就是借助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传统文化的材料

始终还是那些材料,关键是有了新的烹饪工具和方法,这才煮沸了沉寂千年的精华。

在春晚审美普遍疲劳的语境下,《唐宫夜宴》犹如一股喷薄而出的活水,其背后的力量,是

新与旧的碰撞。诚如河南春晚导演陈雷所言,“万物皆可融,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悠久灿烂的历史

文化相结合,产生出迎合时代的作品。”这个作品从内到外符合了时代的审美趣味,这才获得了亿

万网友的追捧。

这也再一次证明,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此前,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发展,其呈现和演变的过程,是滞后于时代的。这种脱节,在前些年,让很多年轻人对传统

文化有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而近些年,国宝、国风、国潮的悄然流行,离不开开发传统文化方式

的革新。

前不久刚发布的《2020快手非遗生态报告》就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快手平

台上,被各种展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高达1321项。这当中,就昆曲而言,在所有年龄段用户中,

00后的发布偏好度是最高的,其次是90后;而音乐类非遗中,“琵琶”也更受90后、00后作者

喜爱。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之所以爱上传统文化,正是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融合了很多现代元素。

据《唐宫夜宴》创作团队介绍,唐代小姐姐的服饰、律动,接近于文创版的唐朝宫殿,采用的是动

漫的空间设置。再如,同样从河南春晚“出圈”的武术节目《天地之中》,更是大胆地将太极智慧

与航天梦跨界结合。

而且,《唐宫夜宴》再创作的过程,也并不是简单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照唐乐舞俑进行

外表上的模仿,而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风俗人情、历史故事等,在充足素材的基础上做合理想

象,跨越千年还原大唐的繁华、开放、包容、大气的精神面貌。

报道中介绍了一个细节,因为唐朝以胖为美,创作团队为了让舞蹈演员“丰腴”起来,绞尽

脑汁。偶然从“吃葡萄鼓腮帮”中获得灵感,试了好几种“填充物”,最后选择在嘴里塞医用脱脂

棉球来让演员们的脸完美地“胖”起来,又用海绵假体衣让身体“胖”起来。

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就是要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新的理念为其注入生机。对于这些传

统文化,博物馆、申遗、展览等,其意义更多的是保存,只有让这些传统文化活起来,焕发生命力,

融入当下的文化潮流,才是继承和发展。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用心钻研,类似《唐宫夜宴》的

优秀作品,还会不断涌现。

02.《唐宫夜宴》舞翩跄从传统画卷中奏出的文化强音

一群娇憨可爱、活泼生动的唐装仕女从古画中走来,穿越《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

七大国宝,带领观众经历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今年春节,河南卫视的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火

了,传统画卷与数字科技完美结合,创意精美的舞台效果引人惊叹。

截至目前,带有《唐宫夜宴》相关内容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超2.7亿,视频播出超4600万

次,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点评。线上网友纷纷点赞,更有网友评价:“这是个能诠释中国深厚文化

底蕴的好节目!”

《唐宫夜宴》不是个例,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到线上

线下的美术作品展,优秀传统文化搭配多元的表现方式和展示平台,随着春天的到来,吹进了人们

的心里。当下,传统文化审美已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新国潮”不仅涵盖了文化创意产品,也融

入到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空间。

根植传统文化唱响时代心声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设计,最能打动观众。这里有一条清晰的轨迹可循:2005年的《千

手观音》、2008年的《飞天》,还有2020年登上重庆卫视春晚舞台的网红舞蹈《丽人行》,这些

发于传统内核的创意节目,都是让观众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春晚经典,这些作品也是近年来在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成果。

从博物馆里三彩乐俑得来的灵感,汲取了唐俑服饰造型特点,传统文化元素在节目中运用

得淋漓尽致。《唐宫夜宴》通过结合当代人的视觉审美来讲述唐朝的故事,一群穿着唐朝服饰嬉戏

的少女成了观众眼里熟悉的陌生人,她们在一颦一笑中生动地展现了唐朝独有的美学风范。

中华文明,弦歌不辍,守住根与本,便能拥有更辽阔的精神家园。2月14日,河南卫视春

晚总导演陈雷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我们希望通过春晚这种形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民

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生活、情感和行为里去」

传统与时代结合奏出文化强音

与其说这是一支舞蹈,不如说它更像一件融媒体作品,融入了国宝、国风和国潮的元素。

陈雷在介绍《唐宫夜宴》时说,“通过新的形式让年轻人看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J《唐宫夜宴》

的出圈,印证了创作团队对观众心理的准确把握,也开拓了传统文化创新推广的新思路。不少网友

表示,看完节目真的想去河南博物馆转转。

2021年的春节盛宴中不止《唐宫夜宴》出圈,继《诗词大会》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年初一播出

的《典籍里的中国》,让观众们欣赏了一场大戏,品读了一本好书,也收获了思想上的洗礼,很多

情节令人热泪盈眶,非常精彩。同时本节目凭借《尚书》等硬核文化内容及其蕴涵的中国智慧引发

广泛关注,节目播出当晚话题阅读量超过4.5亿。

除了制作精良的视频节目,近年来,其他种类“新国潮”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伴随

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年画创作队伍不断

壮大,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新年画。农民画也成了各地农民画乡的重要经济来源,不断向

专业化、产业化迈进。今年春节,年画主题展《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一一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

美术作品展》,还有农民画主题策划《迎新春农民有“画”说》用新年画、农民画描绘人们对新

生活的赞美,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线上线下传递春消息,备受网友关注。

如今,传统文化经典回归人们的视线。“新国潮”流行,还有随处可见的汉服唐装爱好者

和备受欢迎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都一一向我们证明中华文明的无限魅力,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

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根植传统文化,才能唱响时代心声、奏出文化强音。

03.河南春晚节目出圈,为传统文化复兴提供新思路

来源:红网作者:侯梦佳

2021年河南春晚,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唐宫夜宴》引起全国众多观众关注。大年初

一,河南春晚荣登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唐宫夜宴》单个视频在微博累计1000万次观看,

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点赞。(2月14日光明网)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这个由2020年郑州歌舞剧院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

花奖中的参赛作品《唐俑》改编而来的《唐宫夜宴》,以其独特的呈现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中华传统

文化的魅力,让观众只叹“宛若梦回大唐”“华美得像一场梦境”。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的

舞姿生动展示了大唐盛世文化,唐代舞乐俑的生活场景也被创作者巧妙地融入作品。

为什么该节目能如此火爆并惊艳了全国观众呢?首先该节目讲述了正值青春的女乐官在赴宴

起舞的路上发生的趣事,整体风格诙谐幽默,符合新春佳节喜庆的气氛,为大家带来了欢乐。同时,

该节目传统文化底蕴浓厚,其创作灵感本身就是从博物馆里极具特点的乐舞俑造型得来的,服装、

造型又采用了极具特点的三彩元素,在尽可能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向观众展现盛唐时期独有的美学。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也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从仕女画到泼墨山水再到逼真的宫墙背景,观众们仿佛

身临其境。与此同时,节目还穿插有妇好鹃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备骑

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七大国宝,更显得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其次,该节目构思十分巧妙,善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5G+AR”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

了起来,将歌舞和博物馆场景生动融合,展现了唐朝少女们在前往夜宴的路途中或嬉戏打闹、或梳

妆打扮或扑蝶戏水等场景,也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最后,女舞蹈演员们的实力和自身表现也不容小觑。前期赴宴途中可爱顽皮的少女形象和后期

宫廷表演时大气恢弘的舞姿形成鲜明对比,精湛的技艺让人不禁拍手叫好。为体现丰腴的唐俑形象,

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并且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

红”,严谨的妆容打磨和造型设计又为表演增添了诸多细节。

不少网友表示,“这个节目真的做到了国家宝藏那句'让国宝活起来',看完真的想去河南博物

馆转转”。坚持追求为人民大众所欣赏的经典同时,结合时代特色不断创新为作品添彩,这不失为

一种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思路。历史已远去,但不应仅仅被“陈列”,它应该真正走到人民群众

中去,在传统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之下绽放文化之花,让中国故事被更多人听见,让中华文化得到更

好传播,让民族艺术广为弘扬,让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我国文化建设、民族复兴的一股坚强力

量。

正因如此,艺术工作者们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水平,能够更为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和

多元素的艺术加工手法来呈现出更好的作品,还要兼具情怀与格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身体力行地保护我国历史文化瑰宝,为传统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04.《唐宫夜宴》“火出圈”,文化味才是最大亮点

来源:红网作者:王学明

最近,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在网上传疯了。在微博上,#唐宫夜宴#这

个话题词己经突破7000万阅读,而节目本身在微博的播放量也达到了千万级另IJ,数据仍在持续

增长中。“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精彩的舞蹈让网友一秒穿越回大唐,不少网民直

呼“太好看”。这场精彩纷呈的河南春晚也成了大型圈粉现场,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点赞。

《唐宫夜宴》火出圈,连续多天热播,霸占热搜榜,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舞蹈节目所蕴含的

浓浓历史文化味,以及播出形式和技术上的创新,是受到公众热捧的关键所在。在这场精彩节目中,

高精尖科技元素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演员们活灵活现地表演,把历史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也让

河南春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难怪小伙伴们个个都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唐宫夜宴》亮出了文化自信,展示了文化自强。从妆容到造型,再到布景,都下足了功夫。

为了体现丰腴的唐俑形象,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演员们眼角两

道月牙形的妆容,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从采用《簪花仕女

图》《千里江山图》等古代名画的画意为背景,到妇好鹃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的穿

插,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让这场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

之旅华美得像一场梦境,更让人感受到了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

爱上《唐宫夜宴》,是人们对历史文化不舍的情怀。除了《唐宫夜宴》,2021河南春晚还有演

员穿着宇航服打太极的太极表演《天地之中》、民乐大师方锦龙吹响千年骨笛的《国乐新春畅想曲》

等创意表演,这些具有浓浓文化味的精彩节目,同样吸引着公众的目光。正如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

所言,“看到网友说看完晚会想去河南博物院转转,觉得这些表演

'出圈'值得了,我们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了一点点力量J

05.出圈的《唐宫夜宴》,兼具新意与心意

来源:红网作者:周轲儒

最近,河南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了。扮成唐俑的演员们随着场景的切换,或

嬉笑打闹,或梳妆打扮,而正式宫廷表演时,她们的舞姿又不失恢弘大气。在感叹“美不胜收”

的同时,不少网友也纷纷为节目点赞:“国宝真的动起来了!”

《唐宫夜宴》的走红并非偶然。一方面,现代生活呼唤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优秀传统文化

“再流行”仍然具有无限的可能和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该节目本身构思精妙、制作精良、呈现

精美,能抓人眼球,具备广泛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更加具体地说,“创新”和“走心”,是传播竞争力形成的两大法宝。

不管是宏观的总体设计,还是微观的舞蹈编排,《唐宫夜宴》都做到了推陈出新。从宏观上看,

5G和AR技术的加持,实现了“人在画中行”,打造出“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感官体验,让观

众获得更加新鲜和震撼的视觉感受。从微观上看,创造性加入诙谐幽默的故事性元素,让这支古典

舞更接地气也更具张力,不可谓不妙趣横生。

除了推陈出新,更重要的是,该节目的细节处处讲究,有趣之余更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舞蹈

演员们的穿着与妆容完美复现了盛唐别样的审美风姿,使观众真切感受到唐代服饰文化之美;唐三

彩、鹤莲方壶、簪花仕女图、五牛图等文物元素在舞台的集中呈现,为节目增添历史的厚重感。这

些背景元素和舞蹈表演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中华文化独有的旨趣和魅力,令人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创新带来新意,让人耳目一新;走心带来心意,使人共情共鸣。只有“不着调”的“新”形式,

或者只有可考究的历史,都无法构成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唐宫夜宴》的成功出圈

告诉我们,创新与走心,新意与心意,二者不可偏废。

有人打趣道:“又要来抄河南作业了!”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取长补短式地“抄一抄”

作业也无妨。但要注意的是,“抄作业”不是一味地模仿,也不是连名带姓不加改动的抄袭,更不

是“抢文化:真正要“抄”的是创造力的内核,是别出心裁的思维方式。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五千年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而每种文化内部亦有物质或精神的不

同表现。只有当创新扎根本土文化的土壤,才会让人看得见诚意和心意,历史文化才有活力和生命

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好作品的问世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当然,我们期待

着更多如同《唐宫夜宴》这样被人们所喜爱的作品出现,向国人讲好中国故事,也向世界讲好中国

故事。

06.“出圈”的文化节目给媒体融合带来启示

作者:梁君健来源:光明日报

如果要问春节期间有哪些文化节目迅猛“出圈”,央视推出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和河南春

晚的舞蹈《唐宫夜宴》应该是榜上有名的。一众“自来水”不吝啬点赞和转发,在年节期间掀起一

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也展示出视听精品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集中了各方面的精兵强将,

在第一期中为我们展示了典籍《尚书》的精华。伏生等历史人物故事的跨时空讲述,充分发挥了舞

台艺术的创新潜质,使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通过舞台演绎完成了当代表达。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虽然表演时长不足5分钟,但处处体现出艺术的匠心和创新的转

化。舞蹈以唐代女乐官进入皇宫进行宴乐表演为基本情节,舞台设计与电视转播借助高科技手段为

穿越时空的舞者提供了让人沉浸和震撼的背景环境。节目的大多数要素,如妆容、服饰、舞姿、背景

的设计灵感,均来自千年之前的那个传奇时代。而当代舞者的一颦一笑,则让凝重变得灵动、让传

统融入当下。

这些节目何以流行甚至“出圈”?它们为视听创作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哪些路径启示?

这些问题不该被轻轻滑过。

得到青年群体的共鸣与认可,一直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创作命题。这些节目在进行形态创意和

主题设置时,都瞄准了当代主流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需求。它们充分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萌、

趣、情、识营造共情体验和艺术共鸣,并创新舞台表现手段,将传统元素与当代视角相结合,从而

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关心的情感话题和美学话题。《典籍里的中国》舞台上,伏生对于妻子的怀念和

对战火逃生的追忆,不仅是简单的史实描述,还可以感受到试图联通古今情感与价值观表达的努力。

当这些视听内容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和认可后,他们会主动分享与点赞,为传统文化注入传播能量。

要承认,《唐宫夜宴》的惊艳和“伏生护书”的动情,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多场景变换和舞美

设计等舞台创新,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黑科技”,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让“戏剧+影

视化”的表现方法有了物质基础,也让时空的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传播领域

的新技术也推动着精品节目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在当下的社会场域中迅速传播并维持热度。

我们可以看到,大屏和小屏的融合与互动,让各自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短视频成为“出圈”

的胜负手,传统电视节目中需要针对短视频专门设计动情点和传播点;而长视频则具有完整的知识

信息和多元的表达空间,适合集体观看。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新技术纳入创意视野,是文化创新

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网络平台高频度推出各类综艺,且风头一直不减,对传统媒体来说确实构成不小的压

力。值得欣慰的是,传统媒体也不乏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精品力作。这启示我们,在媒介融合的语境

下,虽然在技术革新和资本运作方面,传统媒体或无法走在市场化媒体的前面,但精品视听内容正

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凭借。事实说明,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平台可以拉

平起跑线,平衡不同机构之间的既有优劣势。只要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转化

规律,那么,传统媒体就仍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新舞台上大放异彩。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02:2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31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在线阅读
下一篇:河北农大选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