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东海》文学兴衰历程回顾
作者:陈喜珍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1期
【摘要】《东海》是浙江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月刊,它在文学的历史上经历了四十多年时
间。曾几度停刊,又几度新生;多次易名,三起三落。《东海》是改革开放的晴雨表,实施重
大改革,提高刊物质量,以集团军的形式展示出浙军的创作风貌;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打
出《东海》的品牌,树立《东海》的形象;推出东海文学巨奖,重申文学艺术的真正价值,呼
唤跨世纪的精品力作,给相对沉寂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复刊;改革创新;编辑思想;主要栏目
《东海》在文学的历史上经历了四十多年时间。四十多年对历史来说是很短暂的,但对一
家文学刊物来说却也不算太短,它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冀希。《东海》,浙江省文联主办的
文学月刊,1956年10月创刊,1964年6月停刊。1972年曾以《征文》化名非正式出版过3
期。1975年5月复刊,易名《浙江文艺》,1978年lO月复名《东海》。不必说《东海》几度
停刊,又几度新生;也不必说,它多次易名,三起三落;如果我们数一数在《东海》工作过的
,数一数从《东海》走出来的作者,发表的作品,我们就可以发现,它几乎构成了浙江当
代文学出版和人创作的一个重要侧面。《东海》是改革开放的晴雨表,多元形态的市场经济催
发了多样多元的,充满竞争的、各有特色的文学格局;实施重大改革,力求以自身的创意和可
读性更加贴近社会,面向读者,改革给东海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提高刊物质量,以大版面推出
著名作家和文学新秀的精品力作,“振兴浙军栏目”聚集了浙江最有实力的作家和作品,以集团
军的形式展示出浙军的创作风貌;为扩大《东海》的影响,提出让更多的人知道《东海》,认
识《东海》,喜欢《东海》,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打出《东海》的品牌,树立《东海》的
形象;推出东海文学巨奖,重申文学艺术的真正价值,呼唤跨世紀的精品力作,极大鼓舞了作
家创作的士气,给相对沉寂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1978年复刊及其对浙江文坛的意义
1978年10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夜,《东海》文学刊物复刊。这时,思想解放
运动在全国日趋蓬勃地展开。它不仅清算了十年动乱的种种流毒,还对以往的“左倾”路线进行
了反思。从1979年之后,大批的老作家陆续复出,各种文学新人不断涌现,文学的主体意识
开始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新局面。复刊的《东海》以繁荣文学创作、培养作
者为宗旨,主要刊载各类题材、风格的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和文学评论等。从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以及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都在它这里得到
了反映。《东海》的复刊,为全省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表阵地。
1.《东海》时代变革的晴雨表
龙源期刊网
反映现实,是《东海》办刊的基本立足点,反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历史变革,描
绘中华民族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的战斗历程,这也是《东海》编者、作者与读者的共识。而坚
持这一点,就得明确自己在商品经济大潮下的定位,增强思想艺术上的适应力、应变力与竞争
力,自觉将刊物纳入到时代社会及其民族的、世界的大视野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来。应该
说,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东海》是较好地实践了这一点。如在1994年刊登的留晓红的
《三桥话》、田虚的《河姆渡之夜》以及朱君的《红蜻蜓》的这三个作品,就很好地体现了这
样的编辑理念。其中留晓红的《三桥话》,从三种语言形式的三角鼎立之势,写老派、新派与
现代派之争,形象地透露出“一代胜过一代”的信息;田虚的《河姆渡之夜》,以现代人的眼光
关照七千多年前的原始人;朱君的《红蜻蜓》,再现不正常的年代发生的人性扭曲的悲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并取得成
效的。这一切都决定了农村题材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东海》就是依此组织和编发文章。
如1992年第7期所发的6篇小说,其中5篇都写农村或与农村有关。如阙迪伟的中篇小说
《乌桕林神思》,以乌桕林贯联,选择了一个村子的历史片断,塑造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体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同时也没有回避与这种精神气概并存或与生俱来
的一种让人无奈和叹息的传统陋习及弊病。读后,既让人振奋,又发人深思。张廷竹的短篇新
作《支那的秋天》,在揭露军国主义给我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的同时,歌颂我们民族伟大宽
阔的胸怀,历史与现实交织,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与艺术的厚重感。刘金的《笔记小说二
题》,在传统文体中注进了既怪异而又有生活依据的新的内容。李迪群的《乘风道人》,其所
刻划的农村新涌现出来的一类人,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具有迪人醒世的意义。
《东海》就是这样记录着我们的时代: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带
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是鱼龙混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沉渣泛起,也对
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先进与落后并存,奋发与困惑交织,大喜大悲、大善大恶都作了充分
的表现。如何概括和把握这一时代,为浙江乃至全国创作构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并体现自己
的提倡和导向之意,这是复刊之初的《东海》必须正视的,而且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像
1994年第3期《无言的结局》(作者越文)一文所写的特区外来打工妹与打工仔的生活,她
(他)们怎样化解那条连上厕所都限了时间的流水线带给她(他)们紧张和疲累,怎样排遣身
在异乡远离父母亲友的孤寂等等有关描写,其对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青年生活的捕捉,放在全
国同级刊物上也都比较突出。
2.时代催发多样多元的文学格局
多元形态的市场经济促使群体性的音调统一的新时期文学终结,催发了多样多元的,充满
竞争的、各有主张、各有特色的文学格局,也向我们的文学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东海》在1994年第9期上刊发金学种的系列短篇小说《她们》,朱君的《金雨》,1994年
第10期上刊发陈琳的《经络骚然》,贾迪的《裸足之舞》,刘华卓的《情人无泪》,阎欣宁
的《在纳安亚吉》等富于探索性的作品,其用意就在于提倡题材、风格、形式、手法的多样
化;从不同的角度,寻觅人与文化传统、历史积淀、社会生活的精神联系,反映复杂的社会世
龙源期刊网
相,为推动和促进多样多元文学格局的形成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这种努力,在每期刊物上都
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然而多元之中也有主导或核心的灵魂,这就是强调和突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钙
质。这也是时代社会对刊物的要求,是广大作家、读者对刊物的期待。中国正处在一个翻天覆
地变革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因此刊物应该倡导并且呼唤精神艺术崇
高,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媚俗。在这点上,《东海》也是值得称道的。面对市场经济,它有顺
应、有变化,但又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高位,留出不少版面经常刊登一些写英雄崇高、颂英雄
崇高的作品。如1994年第7期上的王晓林的《孤币》、纪实文学《刘玲英时代需要你》(作
者林兴亮、朱剑敏)。
二、曾经有过的辉煌及经历的二个发展阶段
《东海》创刊于1956年,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东海》曾有过
辉煌,也有过光荣与梦想,特别是在《东海》诞辰四十周年之际,实施重大改革,力求以自身
的创意和可读性来重振辉煌。
1.《东海》创刊四十年
《东海》创刊四十周年,牵动了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心,也得到了来自中央及省委有关领
导的关怀。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专门为《东
海》题写了贺词:“松石做骨,大海为胸。”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薛驹的题词是“长
江万里笔底情,滚滚东流入大海。”省委副书记刘枫的题词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大力繁荣
文学园地。”另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平波,著名作家周而复、贾平凹,日本老作家水上
勉等也都为《东海》题了词。
与此同时,令全国文坛瞩目的最高文学奖——东海30万元巨奖颁奖在即,这项由《东
海》文学月刊社主办的纯文学大奖,自推出之日起,就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全国
许多著名作家的加盟,省内外各大报刊竞相发表消息,一时形成了新闻热点。《东海》在文学
期刊普遍面临困境、文学创作日益不景气的年月,在它四十岁生日之际,再次吸引了人们的视
线。
2.改革给《东海》注入了活力
1995年初,《东海》度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日子。班子调整、改大16开、推出30万元巨
奖……这些为使刊物适应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重大举措,都是雷厉风行地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完
成的。同年5月,全新包装的《东海》呱呱坠地,当这本印有鲁迅头像的刊物出现在读者的面
前,我们发现《东海》已完成了一声静悄悄的革命:一本高档次、大容量、新视野的综合性大
型文学月刊已赫然登场了。1995年5月,称得上是《东海》的改革之月。
龙源期刊网
毋庸讳言,近几年文学刊物不同程度面临生存的挑战,发行量下降读者减少,办刊经费拮
据,如此等等,使不少省级文学刊物度日如年,勉力支撑已属不易,更不用说发展、兴旺了。
《东海》此时的作为看起来就像不可为而为之,用主编赵锐勇的话说:“我们就要知难而上,
依靠改革求生存,图发展,不信走不出一条新路子。”
改革给《东海》注入了活力,也得到了各级领导、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和欢迎。一时间,来
稿量大增,发行量直线上升,各种报刊对《东海》的宣传介绍也掀起了小小的热潮。可这仍不
是最终的目标,《东海》的“野心”更大,它要立足浙江,走向全国,以高起点和大气魄广揽海
内佳作,重振浙军雄风,争创全国一流期刊。
梦想是辉煌的,为实现这个辉煌的梦想,《东海》作出了艰巨的努力。一是提高刊物质
量。《东海》改革之初,就牢牢把握住质量这个生命线,以大版面推出著名作家和文学新秀的
精品力作。“振兴浙军栏目”聚集了浙江最有实力的作家和作品,以集团军的形式展示出浙军的
创作风貌,在全国文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浙军冲击波。我们可以排出一串长长的名字:叶文
玲、陈军、李森祥、张晓明、王旭烽、赵和平、龙彼德、夏真、钱国丹、杜文和、沈贻炜、王
彪、章轲、徐海滨、廉声……老中青三代依次亮相,我们可以说,他们的作品,代表了近年浙
江创作的最高水准。
为使《东海》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一流刊物的档次,推出浙军的同时又开辟了“名家新作”栏
目,同样聚集了一批近年活跃在国内文坛的著名作家,他们也可以开出一串长长的名单:冯骥
才、叶永烈、史铁生、余华、苏童、格非、叶兆言、池莉、马原、刘毅然、范小青、谈歌等
等,他们发表在《东海》上的佳作,无疑是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
二是扩大《东海》的影响。纯文学期刊往往局限在文学爱好者的圈子里,如何在社会上提
高知名度,是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为此,《东海》提出的口号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东
海》,认识《东海》,喜欢《东海》。一年来,《东海》接连两次与30家省、市、县级党报
联办征文大赛,把《东海》的名字打到各级新闻舆论中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还多次
举办文学创作讨论会,加强与作者、读者的交流;建立发行网络,让《东海》进入各个報刊零
售点。一句话,即用市场经济的动作方式,打出《东海》的品牌,树立《东海》的形象。
三是推出30万元东海文学巨奖,重申文学艺术的真正价值。在浙江富润集团、浙江经发
集团、浙江大华集团工业团工业品总公司的资助下,《东海》隆重推出全国最高文学奖,其目
的是呼唤跨世纪的精品力作,体现纯文学作品的崇高荣誉。这项举措得到中国作协、省委领导
及作家、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极大鼓舞了作家创作的士气,给相对沉寂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
力。
短短个把月时间,《文艺报》、《文学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杭州日
报》、浙江电视台、钱江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等二十多家京、沪、杭的新闻单位竞相报道
《东海》大刀阔斧实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消息。尤其是隆重推出全国最高文学奖一一30万元
巨奖这一新闻,在全国文学界激起了一道强劲的冲击波。
龙源期刊网
3.招新培养跨世纪人才
《东海》贴资30万元,创办“东海文学院”,培养跨世纪文学新人工程开始启动,在“东海
文学院”简章中写道:《东海》是全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文学月刊,为了发现文学新人,培养
跨世纪文学人才,《东海》文学决定贴资30万元,创办“东海文学院”,今起面向全国限额精
选文学新秀。研究班规定了入选条件:已具备向文坛发起冲刺实力而又需要最强劲推动的文学
新锐。研究班限额20名,报名时须寄作品,经审核达到入选条件方可录取。入选研究班的作
者,“东海文学院”以出作品、出人材为宗旨,对入选作者进行重点扶持,全力推向全国文坛。
主要措施为:第一,《东海》1996年每期以头条、二条的版面重点发表优秀作品第二,连续
在《东海》推出同一学员的重点作品;第三,配合作品组织知名评论家发表评介文章和作者创
作谈;第四,在省级以上报纸对学员,作品进行宣传介绍;第五,对特别出类拔萃的学员,经
评选后,“东海文学院”将组织出版系列丛书《东海跨世纪新人文丛》,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个人作品专集;第六,推荐加入各级作家协会;第七,为优秀学员举办作品讨论会。进修班入
选的条件是有志于在文学创作上一显身手的作者。入选进修班的作者“东海文学院”按小说、散
文、诗歌、纪实、影视五大门类分别设班,由著名作家、编辑审读;精选的优秀作品在每期
《东海》上予以发表;同时根据不同作品类别推荐到其它报刊、影视部门发表或选用;进修班
每年请著名作家、评论家在杭州举行一次面授讲评;进修班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学员,被评为优
秀学员的第二年免费进入研究班;“东海文学院”所有学员在《东海》发表作品稿酬从优。
自从举办“《东海》文学院”以来,到1998年已连续推出近二百位文学新人的作品,受到
文学界的广泛好评。有不少新作者还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4.大奖呼唤精品力作
《东海》在举办30万元文学巨奖与每千字300元的全国纯文学最高稿酬奖之后,《东
海》隆重推出全国最高文学奖,题为50万元《东海》文学巨奖,呼唤主旋律精品力作,庆祝
建国50周年广厦杯征文。内容为:《东海》文学月刊继成功举办首届30万元文学巨奖和全国
纯文学最高稿酬奖后,现与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影视创作所联手,隆重推出广厦杯
50万元《东海》文学巨奖,旨在祝贺祖国盛世大庆,广揽海内佳作,争创一流文学期刊。50
万元《东海》文学巨奖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呼唤跨世纪的精品佳作,重申文学艺术的真正价
值。50万元《东海》文学巨奖的范围:《东海》1998年第1期至1999年国庆节前所发的小
说、纪实文学、影视文学等各种作品,浙江影视创作所将从征文作品中择优拍摄成影视剧。50
万元《东海》文学巨奖邀请省内外德高望重的领导、专家组成组委会和评委会,对所有入选作
品隐名编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遴选产生,以体现巨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1998年6月,《东海》兄弟杯全国纯文学最高稿酬将已经揭晓了!在全国纯文学期刊普
遍感到生存危机、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东海》近年来却强行出击,其良苦用心全为了争创
全国一流文学期刊,呼唤文学精品力作。重奖不一定能出精品力作,但重奖肯定有利于精品力
作。《东海》举办的30万元文学大奖金奖获得者是著名作家史铁生,他在本刊获金奖的短篇
小说《老屋小记》在全国最高档次的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是唯一获得全票的作品。《东海》推出
龙源期刊网
最高稿酬奖,全国许多名家纷纷寄来自己的得意之作,贾平凹、叶兆言、潘军等作品被《小说
选刊》、《小说月报》等连续争相选载,残雪等作家的作品还被译成英文、日文介绍到世界文
坛。残雪说:我把这次获奖看作最高的荣誉,因为这个奖不带任何“水分”。
三、编辑思想与主要栏目
一本好的刊物,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本好的刊物,应该是最敏感地反映社会潮流的走
向。所谓社会潮流这个概念,自然应该包含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东海》要争创
一流文学刊物,就需要面对多元共存的文学格局,确立“双百”的办刊方针,改变一向以发表本
省作家作品为主,农村题材为主和传统写实手法作品为主的取稿标准,努力使刊物更具开放
性、宽容性、探索性和思辨性。
1.“振兴浙军”《东海》开辟新栏目
根据《东海》的办刊思路,《东海》高举“振兴浙军”大旗,开辟了“振兴浙军作品联展”专
栏,每期推出二三位具有冲刺实力的浙江中青年作家的作品,配发作者的创作谈、简历、照片
及请评论家点评。每期辟出“振兴浙军百家谈”专栏,组织省内外著名评论家与我省各地市的作
家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回顾历史,分析现状,策划未来突破方向。为了与此遥相呼应,特
开辟《二十世纪浙江作家经典作品选》专栏,在《东海》封面上连续推出浙江籍文学大家的肖
像,同期刊登该作家的经典作品。《东海》既大张旗鼓呐喊“振兴浙军”这一口号,又隆重推出
“振兴浙军作品联展”和“振兴浙军百家谈”两大主要栏目,接连发表了王旭烽、陈军、王彪、李
森祥、楚良、章轲、王霄夫等一大批浙江省中青年实力派作家作品,同时又花大力气组织到了
余华、苏童、北村、格非、叶兆言等一批全国著名的先锋派作家的前卫作品。既重点发表像叶
文玲等名人名家新作,又十分关注像黑城这样初出茅庐默默无言的文学新秀。既发表像叶永
烈、黄亚洲、徐海滨等的《大熊猫被神秘残杀的背后》、《来自鸡血石王国的报告》、《天字
号赌案始末》等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纪实文学作品。当许多文学刊物的诗歌版面不断出现“水土
流失”时,《东海》反而加大了对诗歌和诗歌作者的关注。接连推出“老诗人专辑”“女诗人小
辑”等诗歌专辑,甚至还在本期特意推出了柯平、伊甸、梁晓明三位诗人的中短篇小说和中篇
散文等。
凡此种种其良苦用心全为了使我们这本已有四十年历史的刊物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传统走
向开放,努力达到“有雅有俗、亦庄亦谐、可大可小、且杂且精”的境界,使刊物愈来愈趋近现
代人的完美取向。
2.“小说栏目”《东海》刊物的重心所在
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最活跃的品种、最积极的因素。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
改革文学……不论哪一个阶段无不大量以小说的形式体现,涌现出一大批代表作家,代表作
品,掀起过多次声势浩大,绚丽多姿的浪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对小说的要求更严,
人民对小说家的希望更高,生活对佳作的呼唤更急。
龙源期刊网
如何提高小说创作的水平,既是我国文坛关注的热点,也是文学期刊致力要解决的重点。
正因為如此,《东海》连续发表《小说创作的逻辑技巧》、《当代浙江小说的现状研究》、
《小说的审美品级》等,严格的选稿标准,努力贵切自己关于“小说创作须求深求精”的编辑思
想;并根据根据文体变化的实际,及时推出了一些专号(如1994年第6期“中篇小说专
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在这一充满低迷之气的“熊市”、不少刊物纷纷改刊或倒闭的
年份,《东海》不仅依然艰难在坚守着,而且还以其突出的篇幅推出了叶文玲、张廷竹、陆星
儿、金学种、胡尹强、谢春林等人创作的9部中篇小说,一时在文坛颇有反响。它体现了编者
不倔的精神追求和试图超伦的努力。
3.“文学评论”栏目《东海》别具特色
《东海》一贯重视文学评论,几乎每期都给以一定的篇幅,是我省几家文学期刊中独一无
二的。引人注目的是,《东海》自1995年第5期改刊之后,文学评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
者的面前,每一期限都在重点小说篇目后辟有作者“创作谈”和评论家“简评”的栏目,并连续推
出“振兴浙军百家谈”专栏。锐意改革后的《东海》紧密结合作品,尤其是面向浙江创作实际,
为振兴浙军摇旗呐喊,使1995年我省文学评论射出新的光彩。
1995年的“简评”计有14篇。每篇一千多字,都紧扣作家作品,言之有物,对读者理解作
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盛子潮的《禹风:古老南方的神话》,既回顾了
陈军小说“注重吴越文化风情的氛围营造,以重铸吴越文化人格为创作旨归”的一贯艺术追求,
更着重剖析了中篇新作《禹风》的“冥思着、寻找着古老南方神话的形而上主题,则是当代人
寻找古老的南方神话的故事”。并认为,它在总体沉重、苦涩的悲剧氛围中透射出一种乐观主
义的光芒。这篇简评视野开阔,以文学创作总体格局作为背景,考察作家创作历程,抓住作品
新出现的审美思辨特征,鞭辟入里,切中肯綮,既有利于读者准确把握作品的题旨,又有助于
读者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连小说作者陈军看了以后也深感信服,认为确把自己的用意说清楚
了。洪治纲的《等待:在历史与虚无之中》,则用现代哲学的视角审察王旭烽的中篇《断桥残
雪》,面对古老的《白娘子传奇》现代翻版式的故事结构,指出:“旭烽采用共时态的时空错
叠方式叙述这个故事,十分鲜明地呈示了整个故事在历史与虚无之间游弋的姿态,这既是对具
体历史的想象和补充,又是对历史本体的一种质疑,同时在文本上也隐喻着许宣等待的终极结
果”。这样透过了小说字面意义的表层,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作家对人类存在本体的新体验新思
考,使读者有一种忽然开朗的顿悟。
“简评”的作者是全是本省的评论家。14篇“简评”几乎把省內大部分较活跃的评论家包容在
内,这是出于《东海》主编的有意安排。事实上,每个评论家各有不同的学术专攻和风格文
采,集众人之长,可使“简评”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显神通。高松年的《寻觅形而上意
蕴》、《现代意识审视下的历史》、《一个新角度》,侧重运用现代意识观照下的社会审美视
点,深入分析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徐岱的《圈套中的叙述》、《咏叹式的叙
述》,充分发挥它在小说叙述学上深厚造诣的优势,对作品的叙述话语作出这样的描述:“存
龙源期刊网
在于现实里的各种丑陋现象,被融化于诗人对生命的怜悯之中,成了作者咏叹人性、抗议人的
物化和兽化的道具。”徐剑艺的《关于的3个话题》、《文侠李森祥和他的平民传奇》,并不
面面俱到地揭示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而采用感悟式的点评,如评《房农》时仅提出3个
话题:身份变换——“小笋变成毛竹”,凡人生存始终没有崇高,小说是生存的事实还是语言的
事实。实际上作者是以作品为基点畅叙自己对现实对人生对艺术的独到之见。卢敦基的《理性
与感性的无间》、钟本康的《命运之迷》等,则把论人论文交织起来。叶文玲的《立起来的是
人格》,可说是小说家论小说,要字里行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激情,说“主人翁的结局还未
显示,仅仅作为读者(旁观者)的心理承受支架,已经轰然倒塌”,而且还饱含着对人生对创
作的甘苦之言。
此外,《东海》还发表了赵平和、旭烽、陈军、章轲、王彪、楚良、余华、王霄夫、嵇亦
工、苏童、李森祥、叶文玲、北村、格非、范小青、廉声等“创作谈”。这些言简意赅的文章,
其中不少是作家自我的“夫子之道”——即所谓的“自己评论自己”,但其中也有的超越了“自己”
而进入了较高的理性层面。如北村的“创作谈”《进入故事》,以锐利的眼光,切入现代小说的
精髓,可称得上字字珠玑,耐人咀嚼,一千多字的短文胜过长篇大论的文学理论。“振兴浙军
百家谈”是别开生面的栏目。鉴于“湘军”、“苏军”、“鲁军”、“鄂军”、“陕军”等风起云涌,也鉴
于浙江文学大家辈出,近年来,从领导到群众都切盼重振“浙军”。于是《浙江日报》、《钱江
晚报》也展开了振兴“浙军”的讨论和报道,而《东海》则唱了重头戏。
4.“其它”栏目《东海》五彩纷呈
《古今中外》是《东海》坚持多年、颇受读者欢迎的一个栏目。如历史传奇小说《周恩来
探亲》,是我省老作家朱苇的力作。它记载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周恩来的一段难忘
经历,日本占领军企图制造震惊中外的暗杀事件,国民党军统特务设置各种障碍,重重险阻更
衬托出周恩来的英雄本色。《中外历史名人传记小故事》,它将从不同的审美角度,以不
同的叙事笔调,描写一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世界名人所走过的生活道路,艺术地再现他们
的希望与梦想、奋斗与痛苦、成功与失败,以及趣闻轶事。撰稿者都是全国著名的作家。如叶
兆言“初恋”银幕之作的《花影》,胡玮铭再现金融界激烈冲突的中篇小说《乍暖还寒》,陈恩
裕控诉封建宗法制罪恶的《台门》,陆星儿运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揭示丑陋社会伦理道德
的中篇小说《顾阿菊》。以上四篇,就组成了1994年《东海》的《中篇小说电影文学专
号》。它也由此揭开是年该刊改革、提高质量的序幕。
1996年,新年伊始,《东海》刊物的封面以崭新的风貌面向读者。封面人物已从过去的
“浙江籍文学大家”调整为“中国当代文学大家”,在栏目的设置上,除了继续重点抓好“名家新
作”和“振兴浙军”这两个精品栏目外,又新推出了“新生代”和“大众小说”这两个栏目,其用意就
是一手抓名家和实力派作者的扛鼎之作,一手抓无名小辈文学新人处女作。这也可以说是《东
海》办刊发稿的基本定位了。
《东海》从1998年第1期起,以头条位置隆重推出《直面现实写作》这一栏目,其目的
就是为了使我们所发的文学作品更多地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生活主流。青年作者陈琳长期生活
龙源期刊网
在长兴煤矿,以前读他的作品,感到他对人生的剖析很犀利,而对人性赖以依附的客观社会生
活、时代氛围缺乏深刻的理解。果戈里说过:“事物越平常,就越要站得高,才能从平常的东
西中抽出不平常的东西,才能使这种不平常的东西成为完美的真实。”令人欣喜的是,陈琳在
《殊途异归》中,似乎从“平常的东西中抽出了不平常的东西”,改革的洪流和人生的旋涡在他
笔下描绘得是难分难解。
自从《东海》推出《直面现实的写作》这一重点栏目后,省内外的中青年作家踊跃来稿。
江苏作家中跃的《守卫汉王》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层面上,不满足于喧嚣的生活表象,而是把更
多的笔墨注入到对人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的思索上。我省青年作家陆建光的新作《蚌》,
虽然在行文叙述上还略显戏剧化,但作者对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在历史变革进程中所发生的解构
和嬗变却是十分敏感,与陆建光以前的作品相比,该作显得凝重厚实了许多。
《东海》还新设立《21世纪之星》栏目,把目光投向了新世纪的文学之星。作为一本月
刊,《东海》极少发长篇作品,但这次却连载一位年轻的电脑博士所写的长篇科幻小说。这是
否体现了编者一种开放性的思维理念呢?
5.《东海》的转型与变革
经过风风火火的改革,《东海》初步解决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生存危机问题。《东
海》的作品质量、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但是,怎样从根本上解决文学“依附”
于企业的“软骨症”状况?怎样把文学杂志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轨?关键是进一步拓展《东
海》的生存空间。1996年《东海》投资30万元创办的“东海文学院”开始隆重推出首辑优秀作
品。韦晓光表现当代农村英雄艰难改革的中篇小说《村里事》被列入《东海跨世纪新人文丛》
的首选。当然对于《东海》来讲,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短时间的紧锣密鼓的筹备,隶属于《东
海》的电视制作公司应运而生。该公司采用全新的用人机制、全新的经济模式、全新的创业路
子,试图藉此拓展出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它的启动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筹集巨资开拍100
集大型电视专题片《话说江南》。该专题片每集约三十分钟,分《江南一绝》、《江南一
景》、《江南一镇》、《江南一宝》、《江南一星》五个既独立又连贯的板块节目。它集人杰
地灵之精髓,汇物华天宝于一炉,立足浙江,辐射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湖南等广
大的江南地区。现在已与数十家省、市、县电视台达成了联合拍摄或购买该片版权的协议。文
学刊物“触电”,在全国也许还是个首创。
回首《东海》所走过的路程,从“十七年”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
《东海》是由省作家协会和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刊物,依靠政府拨款维持运转。作为“计划
期刊”,在一体化的文学体制中,文学的潮涌方向明确,在迫切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的驱策之
下,文学主体在价值趋向和审美选择方面惊人一致,被缺乏个性的共识所束缚。
龙源期刊网
90年代,《东海》文学经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嬗变,作为纯文学刊物一度生计
维艰。《东海》努力探索和变革出版经营模式,采取一系列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举措,使刊物
得以生存并有新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推进,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的数十年一贯制的文学体制
产生了强烈冲击。文化市场的初步形成,使文学传媒的生存环境出现了重大转变。随着政府拨
款的减少直至“断奶”,《东海》与企业联手,设立名目繁多的奖项,希望借助奖项的刺激来提
升刊物的影响力。《东海》在举办30万元文学巨奖与每千字300元的全国纯文学最高稿酬奖
之后,1998年至1999年又推出“广厦杯”五十万元文学征文,旨在广揽海内佳作,争创一流文
学期刊。
如果说90年代初期的期刊行为带有明显的应急性,主要的切入点也着眼于标举文学口号
与倡导审美试验,如“新状态”与“新体验”等,那么,90年代后期则往往从文学之外入手,进行
具有商业意味的炒作,将量化指标引入批评实践的“排行榜”与重金悬赏的做法开始流行。具有
反讽意味的是,重奖的“炒作”往往只能带来瞬间的轰动,对于提高刊物品质与竞争力并无立竿
见影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东海》的停刊也与其功利的办刊思想密不可分。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01:0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2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