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华大学

更新时间:2022-12-30 20:27:45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天津电脑学校)

附件2

“十三五”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申报书

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层次:

合作单位:

西华大学

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

等家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公共课)

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所属一级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门类/专业二级类:自动化类、电气类、仪器类

所属专业

(专业课程填写):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课程负责人:谢维成

申报日期:2017.05.26

四川省教育厅制

—2—

填写要求

一、本表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二、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

真实性负责。

三、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四、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填写数据截止日期为2017年5月30日。

五、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3—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谢维成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08

学历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

学位硕士

行政

职务

院系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手机电子邮件120519152@

通信地址

(邮编)

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

院(610039)

授课情况:1.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承担职责任务、授课学时数量、参

学学生人数、取得教学成效等,文字描述,100字内);

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承担微机原理与应用、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课程、授课学时

平均每年200学时以上、参学学生人数每年240人以上、教学效果良好,尤其在实验及

实践教学方面效果明显,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增强。

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情况(见下表)。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

程名称(不超过5门)

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

微机原理与应用学科基础45600

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

学科基础44480

承担实践研究情况: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

担微机原理与应用、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课程内实验,平均每年约240人;智

能化测控应用系统设计,平均每年约30人;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每年约120人;以及

毕业设计每年9-10人。

教学研究情况: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

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

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4—

一、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微机原理及应用”四川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四川省教育厅,

负责人,2013.3;

2.微机、单片机、接口技术系列实验及实践教学改革,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2005.09(川教[2005]253号);

3.面向工程的微机、嵌入式系统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西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负责人,2011.10;

4.微机原理及应用双语教学探索研究与实践,西华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负责人,2007.10;

5.微机、单片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四川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负责人,

2001.09;

二、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谢维成等.面向工程的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硬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2015全国

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07;

2.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10.03;

3.谢维成等.地方院校本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与实践,2014年全国高校电子电

气课程系列报告会论文集,2014.12;

4.谢维成,杨景常.微机、单片机、接口技术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高等教育研

究(成都),2007.09;

ngXie,JingchangYang,ngReformconcerningrial

coursofSingle-chipComputer&MicrocomputerInterfaceTechnique,Proceedings

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ElectricalEngineeringEducation,2002.12

三、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西华大学优秀教师,2015.09

2.“微机、单片机、微机接口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2008,(排名第二),2010.03;

3.“微机、单片机、微机接口技术系列实验教学改革”,西华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2012.10;

4.“构建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面向工程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四川省优秀教学成

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2014.05);

5.西华大学唐鸿军奖教金一等奖,2013.10;

四、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

1.谢维成,杨加国主编.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1

(四川省级规划教材);

2.谢维成,杨加国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07;

3.谢维成,牛勇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6;

4.谢维成,杨加国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0;

5.谢维成,杨加国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8;

—5—

2.课程团队

人员构

成(含课

程负责

人、主讲

教师、辅

导教师、

实践指

导教师、

外聘教

师、教学

设计人

员、技术

人员、支

持服务

人员等)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备注(如联合申报

请在本栏目中注明所

在高校)

谢维成男1973.08教授计算机课程负责人

杨景常男1957.08教授检测技术主讲教师

董秀成男1963.08教授自动化主讲教师

王胜男1963.04副教授检测技术主讲教师

郑海春男1977.09副教授计算机主讲教师

葛令志男1963.09副教授计算机主讲教师

王孝平男1977.11讲师计算机主讲教师

扬帆男1981.02实验师信息工程辅导教师

3.合作单位情况

序号合作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合作内容

1智慧树在线教育苏凤梅

课程网站框架构建、页面

美化,课程推广

2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司敏课程平台建设

3

……

4.教学内容与资源

4-1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网址

/G2S/Template/?action=view&cou

rType=0&courId=11053

上线平台

平台名称:西华大学课程中心

类型:□爱课程网□其他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

校级平台

覆盖学生

总数:1360人,其中已注册的在校学

生1360人,非在校学生:0人,经

在线点击

量(人次)

135032

—6—

过在线学习已获得学分学生:0人

开设年限自2008年开设,目前已开设9年

总学时56总时长45*56分钟总学分3.5

序号视频名称时长主讲教师

1基本输入输出45分钟谢维成

2存储器扩展及设计45分钟郑海春

3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节45分钟杨景常

4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节45分钟杨景常

5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节45分钟杨景常

6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节45分钟杨景常

7微机原理与应用第5节45分钟杨景常

8微机原理与应用第6节45分钟杨景常

9微机原理与应用第7节45分钟杨景常

10微机原理与应用第8节45分钟杨景常

11微机原理与应用第9节45分钟杨景常

12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0节45分钟杨景常

13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1节45分钟杨景常

14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2节45分钟杨景常

15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3节45分钟杨景常

16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4节45分钟杨景常

17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5节45分钟杨景常

18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6节45分钟杨景常

19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7节45分钟杨景常

20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8节45分钟杨景常

21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9节45分钟杨景常

22微机原理与应用第10节45分钟杨景常

23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1节45分钟杨景常

24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2节45分钟杨景常

25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3节45分钟杨景常

26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4节45分钟杨景常

—7—

27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5节45分钟杨景常

28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6节45分钟杨景常

29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7节45分钟杨景常

30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8节45分钟杨景常

31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9节45分钟杨景常

32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0节45分钟杨景常

33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1节45分钟杨景常

34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2节45分钟杨景常

35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3节45分钟杨景常

36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4节45分钟杨景常

37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5节45分钟杨景常

38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6节45分钟杨景常

39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7节45分钟杨景常

40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8节45分钟杨景常

41微机原理与应用第39节45分钟杨景常

42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0节45分钟杨景常

43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1节45分钟杨景常

44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2节45分钟杨景常

45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3节45分钟杨景常

46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4节45分钟杨景常

47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5节45分钟杨景常

48微机原理与应用第46节45分钟杨景常

4-2课程内容

课程完整教学内容简介、章节安排、学时分配、重点和难点、考核方式等。

1.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程祥述IA-32(X86)系列兼容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深入到内部指令流工

作过程,包含部分接口芯片应用系统分析及设计技术;其中“IA-32汇编语言程序

设计技术”是软件技术,讲解调试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技术及用汇编语言设计硬件驱

动程序和控制程序的方法;“系统硬件组成及分析设计技术”是硬件技术,包括总

线技术、存储器技术、中断技术、并行及串行接口技术4大部分,重点讲解存储器

子系统、中断子系统和并行接口应用分析及设计技术;还介绍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

—8—

和微机应用的前沿技术动态。

2.章节安排

本课程包含全书正文共分11章,内容分别是:微型计算机基础、微处理器结构

和总线操作时序、80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

接口技术、中断、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可编程串

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A/D与D/A转换接口。考虑和先修课“数字电子技术”和后

继课程“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的衔接,对章节内容做如下安排:

基础内容: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略讲)

重点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和CPU结构、CPU寻址方式及编程方法、微机接口技

术及应用。内容包括第二章微处理器外部结构和总线操作时序;第三章80X86的寻

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第六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第七章、中断及异常;第八章、可编程并行接口

芯片8255A;

熟悉内容:在重点讲解了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后,让学生自

学掌握定时器及串行接口的应用技术,包括第九章、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第

十章、可编程串行通信通信接口Intel8251;

了解内容:A/D与D/A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已经讲了原理,在后续课程的

应用设计中会作为重点,因此第十一章A/D与D/A转换接口作为本课程的了解内容;

3.学时分配(含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

(1)课堂教学:

序号教学内容(按每次课内容填写)时数

1

《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前的三个问题

一、《微机原理及应用》的教学目的。

二、《微机原理及应用》的学习方法。

三、电子学科学生的最佳知识结构。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系统

§1.2微型计算机中的数据类型

2

2

§1.3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整机工作原理

§1.4微处理器的发展史

第二章微处理器外部结构和总线操作时序

§2.1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2.280X86系列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

4

§2.38086/8088CPU的引脚功能

§2.48086/8088系统总线时序

—9—

4

第三章80X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3.1指令的格式

§3.2寻址方式

2

5§3.3指令系统(数据传送指令)2

6§3.3指令系统(算术运算指令)2

7§3.3指令系统(逻辑运算指令)2

8§3.3指令系统(程序控制指令)2

9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演变

§4.2汇编语言语法

2

10§4.3实地址方式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

11

§4.3实地址方式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4.4汇编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过程

2

12

§4.5DOS及BIOS功能调用

§4.6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

2

13

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

§5.1存储器的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

§5.2只读存储器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2

14

中期考试2

15

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

§5.3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5.4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5.5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2

16RAM、ROM字位扩展及存储子系统分析与设计

2

17

第六章、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

§6.1I/O接口的概念与功能

§6.2基本的输入/输出方法

程序控制的输入/输出方式;

2

18

§6.2基本的输入/输出方法

中断输入/输出方式;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专用I/O处理器方式。

§6.2简单I/O接口设计及实例

2

—10—

19

第七章、中断及异常

7.1概述

7.2中断

7.3中断及异常的优先权

2

20

第八章、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8.18255A并行芯片原理与接口电路

§8.28255A并行接口电路应用举例

2

21

第九章、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

§9.1可编程的定时/计数器8253

§9.2可编程的定时/计数器8253的应用

2

22

第十章、可编程串行通信通信接口Intel8251

§10.1可编程串行通信通信接口Intel8251

2

23总结全部内容,让学生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

(2)实验教学:

序号教学内容(按每次课内容填写)

实验名称

(和/或习题课内容)

时数

1

简单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和调试实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建立调试和

运行

2

2

包含中断调用、子程序调用和宏调

用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和调试实验

软件中断调用实验

2

3

简单I/O口扩展实验简单I/O口扩展实验

2

4

8255并行口实验8255并行口实验

2

5

中断实验硬件中断

2

4、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教学重点包含三个方面:(1)微机结构:包含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以及CPU

的内部结构,尤其是CPU内部各寄存器的作用;(2)X86/IA32CPU的寻址方式及汇

编语言程序设计:尤其是寻址方式;(3)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包含存储器、中断

技术、并行与串行接口及应用。

课程的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抽象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用指令控制计算

机的方法。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不是通过公式的推导来建立的,而是需要学生建立

—11—

数据流和指令流如何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活动的概念。但现存的授课方式是很难让习

惯于通过公式的推导来建立概念的学生在授课的初期建立起这种信息流动的概念。

建立不起这种概念的直接结果是,大部分的学生很难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使得

大量学生失去信心。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改革探索,将知识与技能融入项目中,使用图片、动

画、视频、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有效降低抽象知识的教学难度,化解教学难点,

结合信息化技术构建自主化、直观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创

造个性化学习环境。

5、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课程考试两个部分。

课程考试由笔试考试,“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课题组建立了“微机原理与应用”

试题库一套,并完成有20套题以上的试卷库命题。考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符合教

学大纲要求。考试环节组织严密、规范,试卷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并每套体配有

评分标准,做到评分客观、公正,同时建立了对考试结果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的制度。

平时考核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单元测验、中期考

试及单元作业等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按卷面成绩占60%、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占20%、平时测验及作业成绩占20%,避免了学生考前突击而获得通过的情况发生。

4-3课程资源

相关教学资源储备情况

1、教学大纲

2、教学进度表

3、教学课件

4、教学视频

5、实验相关资料

(1)实验指导书

(2)实验相关软件

(3)实验参考程序

6、单元/章节习题

7、考试试题样卷

(1)本校试卷

(2)其他院校试卷

8、复习资料

9、教材电子版(部分)

10、参考文献

—12—

5.教学设计与方法

5-1教学设计

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情况

1.课程定位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工科电气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专业基础课

程,课程覆盖面大。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是单片

机、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基础课程,授课的内容是以微型计算机的硬件为基础,以接

口技术为开发平台,能直接对微机接口和存储器进行操作的汇编语言为开发工具的

综合专业基础知识。授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这门综合专业基础知识,毕业后能在

电气自动化、测控和信息通讯技术领域中进行综合的应用。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CPU的编程方

法,能够应用常用接口芯片并编程控制。具体而言,掌握IA-32(X86)系列兼容微

型计算机工作原理,深入到内部指令流工作过程,包含部分接口芯片应用系统分析

及设计技术;掌握“IA-32(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技术”,包括调试汇编语言源

程序的技术及用汇编语言设计硬件驱动程序和控制程序的方法;掌握“系统硬件组

成及分析设计技术”,包括总线技术、存储器技术、中断技术、并行串行接口技术

4大部分,重点掌握存储器扩展、中断技术和并行接口应用分析及设计技术;了解

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微机应用的前沿技术动态。

—13—

5-2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安排及课程教学手段、方法情况。

1、教学活动安排

“微机原理与应用”系列课程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基础课。它和纯理论

的课程不一样,即这个系列的课程的授课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学完这一系列的课程

后,达到能应用这门知识的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1)课程网站提供课前预习的平台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内容较多,而且对初学者而言比较抽象,课程网站提

供了相应章节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对应内容的预习。

(2)采用CAI课堂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是把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根本目的

是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适时地处理大量课堂信息,动态地演示教学中的疑难问

题,帮助学生自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为因材施教创造有利条

件,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手段现

代化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随着微机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机型、新技术不断涌现,

原有的教学内容已明显陈旧,为配合教学改革,考虑到21世纪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

知识和技术,以及微机发展的最新动态,选用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

技术相结合,开发多媒体CAI课件,为网上教学提供条件。

(3)建立学生学研小组或讨论组

传统教育方式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学生反

映内容枯燥、有些概念模糊不清,认为“微机原理与应用”系列课程很难学,针对

这一问题,我们逐步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中建立学研小组,由任课教师指导

学研小组,开展与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及创新活动,小组内成员

在实践中认识和深化概念。

(4)自主开发微机系列课程综合实验装置

学校资助立项“微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验装置研究”和“微机接口、

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综合实验装置研究”两个项目,开发出综合实验装置,学生可

以参与综合实验装置的开发改进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

(5)开设综合实验和自主创新实验

以往开设的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基本上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指导书》上有完

整的实验方案,甚至电路和程序,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自主开发综合实验装

置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开设综合实验和自主创新实验,以学研小组为中心独立完成

实验从方案到电路设计及程序编写全过程,逐步掌握微机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6)课后学习的安排上,课程网站提供单元习题,并在网站讨论区提交作业讨

论,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课题组根据计算机原理的

教学特点,在每个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上布置了合理的作业,作业质量的优劣在实验

课上进行验证,并要求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完成对验证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认真的辅导答疑。并建设了网上的讨论和答疑等现代化

课外辅导手段。

2、课程教学手段、方法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工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实践性基础课,

—14—

近年来在首席教师的组织下,课程组在教学手段、方法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1)完善教学手段:为有效改善教学效果,课程组精心制作了统一的电子教案,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各自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对教案再做适当的修改

和完善。各主讲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独立制作课件,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开通进一步

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有效地使课堂讲授与课后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加强实践环节:课程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自行研制开发了大部分

的实验装置,建立了较完善和先进的软、硬件实验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和

更新实验内容,特别注重了实验之间的进阶联系,强化了实验之间的科学衔接,使

学生能通过完成基础型实验、自主设计型实验、课程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逐

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进行教学法研究,激发教学热情:加强系列课程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体会

与经验的探讨,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互相听课,开展经常性的教学讨论。

另外,还可以鼓励同学们多参与教学的互动过程,积极吸收高年级同学对教学改革

的建议。

(4)“微机原理及应用”程进行双语教学尝试,引进国外计算机技术源头Intel

公司参与的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上迈开了一大步。

(5)在“微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验装置研究”项目的引导下改进实验

方法,探索“口袋实验室”实验方案,增加了学生实验课前和课后的实验机会。

(6)改革课程体系:课程组在考察国外知名高校相关系列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

上,借鉴国内著名高校的经验,对相关系列课程的设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改革,

完成了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修订,并计划组织立体化配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7)丰富教学内容:为使本课程知识体系与现代微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相适应,

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除随时更新课堂教学内

容外,还采用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补充与专业相关的部分知识,

并适当增加反映最新技术的教学内容。

6.教学评价与影响

6-1教学评价

6-1-1自我评价(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1.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重视理论基础,重视实验与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性。

(1)重视理论基础

在微机系统结构及CPU的工作原理方面,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机构的基础上,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的工作原理,采用课程负责人主编的多校联合编写的教材,

及自编实验指导书。

(2)突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组自行研制开发了实验装置,建立了较完善和先进的软、硬件实验平台,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特别注重了实验之间的进阶联系,强化了

实验之间的科学衔接,使学生能通过完成基础型实验、自主设计型实验、课程设计

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在“微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

实验装置研究”项目的引导下改进实验方法,探索“口袋实验室”实验方案,增加

—15—

了学生实验课前和课后的实验机会,在课后开展创新实践设计。

(3)进行双语教学尝试

引进国外计算机技术源头Intel公司参与的英文原版教材,在部分学生中开展双

语教学。

西华大学校督导组成员邢运民教授认为:我校“微机原理与应用”从1991年设

课以来,经过从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改革等持续的建设和发展,“微机原理与应用”已

经形成完善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并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其主要

优势和特色是:

(1)课程在建设中,一直在应用实践教学方面有突出的特点,影响面宽,在指导

学生的设计实践方面多有收获,多次获得全国和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奖项,

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一等奖多项。已毕业的一些本科学生在川内的

企业表现突出,其中包括国腾、周立功单片机公司等IT类企业,我院毕业学生在技

术岗位上成为骨干;

(2)与该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活跃,课程负责人牵头,开展了“微型计

算机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持续发展性好、在学院有示

范作用,教学效果明显,得到同行的肯定和学生的好评;

(3)课程的资源建设已成规模。“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基础建设和已取得的

建设成效具有示范和推广作用,课程整体达到了同类课程的前列水平。

2.课程影响力分析

网站的点击率较高,达到13万多次。课程负责人在2015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

年会及2014年全国高校电子电气课程系列报告会上进行了本课程教学改革交流,尤

其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措施获得与会者的认可。2010年03月“微机、单片

机、微机接口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2

年10月“微机、单片机、微机接口技术系列实验教学改革”获西华大学校级优秀教

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05月“构建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面向工程的创新实

践教学体系”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6—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多校联合编写的教材,太原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成都大学及出版社推选本课程负责人谢维成教授任主编。另外谢维成,

杨加国主编的《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1)在

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规划教材;谢维成,杨加国主编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

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7),已连续出版3版,累计印数9万多

册,据清华大学出版社反馈,该教材被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

都理工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长

—17—

春理工大学、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西昌师范学院、重庆航天职业

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60多所院校先后作为教材。

西华大学评估自查小组对“微机原理与应用”精品课程教学组成员谢维成、郑海

春等老师的考卷、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进行了检查,得出谢维成、郑海

春等老师所指导的80%以上的考卷、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高质量的结论。

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的王胜老师给出

—18—

结论为:通过“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学习后,同学们表现出对汇编语言编程、和微

机的三总线工作原理和可编程芯片的掌握有相当的理解度,这样有利于在“单片机

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开展微机小系统的设计教学过程和在“嵌入式系统

原理及应用”课程中把教学重点转向围绕PC机的外围接口的用法学习上,由于学习

内容的不重复,学习知识的实用性和部分同学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学习

后,自己具备了微机小系统的设计能力。这样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

学能力。把从培养学生“学会”向“会学”、“乐学”转变,学生在大四的应聘过程

中变得更加自信。

“微机原理与应用”四川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组通过西华大学课

程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标准进行了自查,获得86.9的分数。

综上,本科课程在四川省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

影响力。

3.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国内开设“微机原理与应用”的院校众多,其中985和211院校如浙江大学、

东南大学等课程网站显示,突出原理,其中有的院校如电子科技大学调整内容,加

入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内容,与嵌入式系统结合。在地方院校中,各省的工科院校

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结合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国外,不同院校的开设方式区别较大,世界一流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加州大学等突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负责人访问的乔治梅森大学,在突出计算机

组成原理和微处理器应用相结合,突出应用。

本校的开设“微机原理与应用”重基础,突出应用,尤其重视实验及实践教学,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嵌入式式系统

作为系列课程考虑,让学生掌握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可编

程芯片的使用方法。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在实

验、实践教学中模拟开发微机应用系统。

6-1-2学生评价(填写学生的评价意见)

1、问卷调查

每个教学年结束后课程教学组自制问卷做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内容较难,

但经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和课程网站的学习,对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较好,基本掌握

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实验课后,尤其是在课后的学习后掌握了应用设计的方法。

课程组在2016年年底作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项目

选课1班统计情

选课2班统计

情况

选课3班统计情况合计

平均百

分比

百分比

合计

总应掌握项52

总掌握项18736.00%20229.00%5811.30%44725.90%

87.40%

基本掌握项30258.00%44163.00%31462.00%105761.30%

未掌握项316.00%477.00%13926.70%21712.60%12.60%

实到人数1

满意人数8683.00%7755.00%4443.00%20760.00%

99.20%

基本满意人

1817.00%6245.00%5554.00%13539.10%

不满意人数00.00%00.00%33.00%30.80%0.80%

—19—

2、网上学生评教

选课系统有网上评教,学生在课程选课系统中对每位认可教师进行评教,选取

了课程负责人的几个学期的网上评教,结果如下:

学生对1.老师对教学很有热情;2.老师的表达很清楚;3.老师乐意与我们交流;4.

老师鼓励我们独立思考;5.老师对讲授内容及相关领域熟悉;6.这门课教学组织好;

7.老师对课程设计/作业/论文给予必要的反馈;8.我基本掌握本课程的内容;9.我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10.总的说来,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11.

课程选用的教材很合适;12.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很恰当12个方面进行评价。总

体对课程比较比较满意,学生尤其对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非常重视。

附1:2015-2016年度网上评教

附2:2014-2015年度网上评教

—20—

附3:2011-2012年度网上评教

6-1-3社会评价(课程面向社会开放后,相关人员的评价)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怡光教授评价:从西华大学谢维成教授的“微机原理与应

用”课程网站内容看,以其课程团队多年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践,相比于省内

同类高校本科教学的同类课程,在师资、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效果与质量方面,充

分体现了如下优势:

(1)在教学思想方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思路:把微机原理与应用、单

片机原理及应用和嵌入式式系统作为系列课程考虑,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旨在让学

生掌握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可编程芯片的使用方法。主张

在学习微机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技术,让学习者自主学习,迅速找到适合自己

学习的方法,在实验中模拟开发简单的应用系统,然后逐渐由浅入深,逐步进入微

机、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领域。

(2)课程的教材及相关资料方面,网站显示,课程组编写教材及与课程相配套

的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和课件等方面。

(3)多年来,“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师资队伍。

(4)该课程的实践课程依托于专业实验中心,特别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工

程实践的良好结合,在此选拔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省级电子竞赛,并获得包括全国

一等奖等各种奖项。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网站提供了完整的教学视频、课程教学大纲、课件、

实验相关资料及软件,参考文献等供学生下载。

课程网站还提供了单元习题集随堂测验资料,单元测验和作业提交功能,教师

可选择计入平时成绩。课程网站还提供了课程考核方式,包含平时考核和课程考试

两个部分,网站提供了模拟考试题。

总体上,“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网站提供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建

议进一步完善课程的不同主讲教师的教学,增加课程的互动环节。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谢永乐教授评价:西华大学谢维成教授近年来所

—21—

开展的“微机原理与应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该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包

含“微型计算机、单片机、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系列的教学改革”(四川省高等教育人

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项目)、“微机、单片机、接口技术系列实

验及实践教学改革”(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和“微机原理

与应用”四川省级精品课程课建设三个教改元素组成,经过多个教学年的实践和整

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其教学改革方向符合该课程

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和设计思

维的能力。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网站提供了完整的教学视频,音频清晰,教师衣着整

洁,采用普通话讲授,语言清晰,板书、课件清楚。

网站提供的教学资料包含课程教学大纲、演示文稿、实验相关资料以及其他参

考资料、参考文献等,供学生下载。

课程网站还提供了单元习题集随堂测验资料,方便学生即学即练,也便于老师

随时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网站有单元测验和作业提交功能,教

师可选择计入平时成绩。

课程网站提供了课程考核方式,包含平时考核和课程考试两个部分。其中平时

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课程考试则是检测学生课程阶段性/整体学习情况

的正式测验题,网站提供了模拟考试题。

总体上,该课程网站提供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建议进一步完善课

程的讨论环节,建设课程的“立体化”教材。

—22—

6-2效果与影响

课程教学效果及影响概述

学生通过“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学习后,同学们表现出对汇编语言编程、和微

机的三总线工作原理和可编程芯片的掌握有相当的理解度,这样有利于在“单片机

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开展微机小系统的设计教学过程和在“嵌入式系统

原理及应用”课程中把教学重点转向围绕PC机的外围接口的用法学习上,由于学习

内容的不重复,学习知识的实用性和部分同学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学习

后,自己具备了微机小系统的设计能力。这样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

学能力。把从培养学生“学会”向“会学”、“乐学”转变,学生在大四的应聘过程

中变得更加自信。

从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改革等持续的建设和发展,“微机原理与应用”已经形成完

善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并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课程在建设中,

一直在应用实践教学方面有突出的特点,影响面宽,在指导学生的设计实践方面多

有收获,多次获得全国和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奖项。已毕业的一些本科学

生在川内的企业表现突出,我院毕业学生在技术岗位上成为骨干;与该课程建设相

关的教学改革研究活跃,课程负责人牵头,开展了“微型计算机系列课程的教学改

革”,使“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持续发展性好、具有示范作用,教学效果明显,得

到同行的肯定和学生的好评;课程的资源建设已成规模。“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

基础建设和已取得的建设成效具有开放和推广的基础,课程整体达到了同类课程的

前列水平。

从课程网站的点击率来看,达到13万多次,课程组在2015全国自动化教育学

术年会及2014年全国高校电子电气课程系列报告会上进行了教学改革交流,尤其在

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措施获得与会者的认可。2010年03月“微机、单片机、

微机接口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

10月“微机、单片机、微机接口技术系列实验教学改革”获西华大学校级优秀教学

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05月“构建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面向工程的创新实践

教学体系”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多校联合编写的教材,太原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

学、北方民族大学、成都大学及出版社推选本课程负责人谢维成教授任主编。另外

谢维成,杨加国主编的《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11)在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规划教材;谢维成,杨加国主编的《单片机原理与

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7),已连续出版3版,累

计印数9万多册,据清华大学出版社反馈,该教材被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

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师范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西昌师范

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60多所院校先后作为教材。

从课程网站的使用率,相关教改项目的获奖情况,以及课程组主编教材的使用

率看,“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在省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

定的影响力。

—23—

7.支持与服务

学校支持措施:

为了贯彻教育部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深

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

教学资源应用共享,切实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高度重视精品在线开放

课程建设工作,并给予全力支持。

一、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为保障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制

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并成立了校、院二级管理机制,负责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规划、

建设和管理。由教学校长主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各部门协调并落实相关

政策。

二、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度,凡获准省级立项的课程,

学校给予6万元的经费资助,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投入等方面将优先考虑。同时,

改善现有的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加大经费投入,对相应的硬件设施进

行改良和升级。

三、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的监督及管理

各课程按年度向学校提交书面的年度建设报告,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对其定期检

查与考核,督促各门课程按时完成课程建设的相关任务,同时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纳入学院(直属系)年度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情况:

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各专业优质特色教学的优势,满足学生

多样化资源选择的要求,我校课程中心共有近700门优质课程,依托校级课程平台

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共享优质特色

课程资源。

同时,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扩大高等教育

的选择性,在学分互认的运行实践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拟出台相关制度,在区

域之间和全省的大学联盟中,实施区域或全省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学

生的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

—24—

8.承诺与责任

1.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2.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3.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

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课程负责人签字:

学校公章:

日期:

9.课程审核情况

申报

院校

初审

意见

同意推荐申报

(签字盖章)

2017年06月01日

省级

专家

组评

审意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教育

厅审

批意

四川省教育厅

年月日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20:2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14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殳怎么读
下一篇:exfat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