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的故事作文
篇一:古今中外著名探险家的故事
国内外著名探险家的故事
1.麦哲伦的故事
1519年,西班牙国王命令麦哲伦带领探险队寻找通往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的西行路线。
横渡大西洋前往巴西的旅程很平静,但随后情况开始恶化。舰队中的一艘船在风暴中遇难。
然后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一艘船掉头了。麦哲伦处决了其中一名叛军,将另外两名叛军
遗弃在荒凉的海滩上,再次启航。当舰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袭击了他们。麦
哲伦在与菲律宾马克坦岛部落的战斗中丧生。由于死亡,麦哲伦失去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
完成全球航行的探险家的机会。
2.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赢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在西北海峡航行;第一个到达南极的
人。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了寻找西北航道的长途航行。整个团队在深入北极
圈的威廉国王岛上宿营,度过了两个冬天,然后又在马根齐岛度过了一个冬天。他们于
1906年9月完成了太平洋航行。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
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
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雷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离开挪威,前
往南极。1911年10月20日,他参加了英国比赛
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罗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翁贝
托诺比尔乘坐飞艇两次绕北极飞行。两年后,在北极上空的另一次飞行中,诺比尔的飞艇
与另一个飞行物体相撞,阿蒙森在搜寻诺比尔时失踪。
3.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到大越国。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的人民奋起反抗侵略
者。张骞被匈奴俘虏并被监禁11年,但获释后,他再次前往中国西部探险。他的旅行路
线经过阿富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去过中国西部。张骞回来后,汉朝皇帝第一次听到有
关印度、中东和欧洲国家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的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
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
路”。
4.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
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
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主要来自
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
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5.徐霞客的故事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
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
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
6.刘玉田的故事
刘雨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
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干部。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
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走完万里长
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
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
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
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
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无稽之谈!十年来,他冲破沙漠,行走戈壁,独自攀登险峻的山川,用鲜血、泪水和
汗水填补了祖国探索的空白。生死攸关!他亲手拍摄了1万多张黑白照片,写了200多万
字的冒险日记,涵盖了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术、考古学等领域。他的几部
作品相继出版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有的还作为爱国主义教材选进初中课本,待出的书目是《长城漫记》《丝路纪行》
《神秘的罗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极探险记》《探险生涯》等。
第二章:国内外探险家的故事
庞斯德利昂:发现“阳光国度”探险成果:发现佛罗里达时间:1513年
从前有一个传说,有一个春天叫做青春之泉。第一个尝到青春之泉的人将获得财富、
声誉和重获青春的机会。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传说中的春天在哪里。西班牙探险家庞斯
德莱昂从南美洲启航前往土耳其和圣萨尔瓦多,但他没有找到它。虽然庞塞没有发现不朽
之泉,但他确实获得了财富和声誉,成为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其命名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罗里达)。
马克波罗:走进中国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时间:始于1271在中世
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
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
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
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
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
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费迪南德·麦哲伦:全球旅行探索的成就: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时间:它始于
1519年。在费迪南德·麦哲伦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没有人通过全球旅行证明这
一事实。因此,证明地球的形状已成为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场可怕的风暴几乎摧毁
了他的舰队。由于食物短缺,他和他的团队不得不用船上的老鼠来充饥。三年后,只有五
艘船成功抵达目的地。正是这些船只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
大卫立文斯顿:“闯”入非洲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时间;1841至1873对
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
他自己的梦想。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
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他在去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五年后,记者亨利·斯坦在一间小屋前发现了利文
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利文斯顿博士,我想做!”这个口号启发了无数后来
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时间:1909年
罗伯特·皮里(Robertpirry)和他信任的搭档马瑟·汉森(matherHann,另一
位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四名球员向北移动。在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连根拔起了15米
高的冰峰,忍受了极端寒冷的天气,遇到了无边无际的雾——就像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产
生的黑烟。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褴褛的皮里人非常激动。他挥舞着妻子缝制的美
国国旗,真切地感到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巅。
罗德阿蒙森:到达南极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时间:1911年
在去北极的路上,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去南极。因为他认为,第一个到达南极比调
查已开发的土地更“酷”。“我会在那里打败你!”阿蒙森将这一消息传递给了他的竞争
对手罗伯特·斯科特,他是一名前往南极的探险家。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阿蒙森在白
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一只狗拖着雪橇。结果证明这是个好主意。因为斯科特选择小马作
为交通工具。结果很糟糕。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滑动。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周到达
南极。
篇三:探险家的故事
了解国内外古代和现代探险家的故事,以及维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
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
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
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
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
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
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日,他在
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
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麦哲伦的故事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地是圆的,大地周围是河流;
古代欧洲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平面,海的尽头是无底洞。为了证实这一点,1519年奉西班牙
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
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
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
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由
于食物短缺,他和他的队友们不得不用船上的老鼠充饥。后来,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
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
的荣誉。
麦哲伦舰队中仅有的五艘远洋轮船是“维多利亚号”,出发时只有18名船员从200
多名船员中返回。麦哲伦的舰队以巨大的代价成功地环球航行,这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世界各地的海洋是相连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为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达尔文的故事
1831年,达尔文开始了他的全球探险。在探险期间,有三人死于“发烧”,但达尔文
坚持要攀登安第斯山脉。他们冒着严寒去爬山。在这段时间里,他明白了地球兴衰的原因。
最后,经过五年的全球探险,他收集了许多标本,为书写物种起源奠定了基础。
罗伯特皮尔瑞
探索成就:最早到达北极
时间:1909年
罗伯特·皮里(Robertpirry)和他信任的搭档马瑟·汉森(matherHann,另一
位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四名球员向北移动。在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连根拔起了15米
高的冰峰,忍受了极端寒冷的天气,遇到了无边无际的雾——就像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产
生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
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斯文·赫丁(瑞典人)发现楼兰纪念碑
1886年秋天,斯文赫定进入大学学习。1890年4月,斯文赫定再次踏上远赴中东的
征途。作为瑞典王国外交使团的翻译,他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在国王支持下,开始了它在
亚洲的第二次探险旅行。1890年12月,他由俄国进入中国新疆省,抵达中亚名城喀什。
1891年1月初,斯文赫定离开中国,返回瑞典。1893年10月16日,斯文赫定又一次离
开故乡,前往亚洲。1894年2月进入帕米尔高原,并在慕士塔格山脚下住了一段时间,曾
试图攀登这个名副其实的"冰山之父"。1894年5月1日,抵达喀什。1895年2月17日,
斯文赫定走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由于经验不足、条件恶劣,经过苦苦支撑才被正巧路过
的一支骆驼队搭救。
1896年1月,他在塔瓦库勒装备了一支骆驼队,并向东穿越沙海。1月23日黄昏,
骆驼队来到了一处枯枝如玻璃般易碎的长期废墟,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丹丹乌利克象牙屋。
整个场地气势恢宏,建筑规格不同寻常。这里远离现代绿洲带
古沙埋古城,曾是古国于阗的重镇,面后来,斯坦因、特林克勒等在这儿都作过发掘,
所获颇丰,它的存在至少证实,千年之前塔里木的沙漠绿洲格局与今天迥然不同。丹丹乌
里克对再现中国古代西域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塔里木河流域精彩纷呈古城邦具有里程碑意
义,后来赫定还探访了通古孜巴斯特的原始村落,初次由南向北纵穿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证实了野骆驼乐园的存在,抵达罗布荒原,使“罗布泊位置”这个“世纪之争”迈出了一
大步。
姚茂树用生命换取了长江的第一次漂流
1985年6月12日,尧茂书骑牦牛去长江源途中。1985年6月,尧茂书从沱沱河开始
漂流长江,希望赶在美国同行前完成首漂长江的目标。然而,一个月后,尧茂书触礁遇难。
第二年,姚茂树被认定为烈士。当地政府在乐山大佛对面修建了一座近10米高的铜
头钢雕像,以纪念“长票第一人”。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时期,张骞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他和100多名追随
者从长安向西旅行。在路上,他被匈奴人抓住并拘留了十年,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并设法逃脱。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汇报了他对西域的了解。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
派张骞去西域,带着数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他访问了许多西域国家。此后,汉代与西域
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余纯顺
1951年12月出生于上海,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7月1日,他开始独自在中国各地
旅行和探索。行程达4万多公里,覆盖23个省、市、自治区。他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
发表了40多万字的游记。沿途拍摄了8000多张照片,并为沿途的人们发表了150多场题
为“献给父母的国家”的演讲。特别是首次完成了川藏、青藏、新西藏、滇藏和中尼公路
的全程。1996年6月13日,当它即将完成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征服“世界第
三极”的壮举不幸在罗布泊西部被杀。1996年6月,于春顺来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罗
布泊沙漠。对于徒步旅行者来说,这是一个死区,很少有人曾走过那里。于春顺想步行过
河。他走进罗布泊,很快就刮起了沙尘暴。于春顺不幸去世。
刘雨田
刘玉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
为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干部。1984年5月,面对外国人的挑战,他毅然放弃一切,开始走
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他完成了他的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走长城的人。之后,
他还徒步穿越了丝绸之路、黄土高原、罗布泊、新疆,攀登了格拉丹顿和昆仑雪山,考察
了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融步冰川,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和雅鲁藏布江旅行,尝试攀
登木郎马,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海,古尔班通的古代遗迹。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完成了43
个调查、旅行和勘探项目。他走遍了祖国大陆的大山大河。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报纸、杂
志和电视可以报道他的冒险事迹。他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上罕见的旅行者和探险家”。
他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一万多张黑白彩色照片,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内容
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术、气功和考古等各种领域,他的几部作品已陆
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爱国教材选进初中课本,待出的书目是《长城
漫记》《丝路纪行》《神秘的罗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极探险记》《探险生
涯》等。
唐玄奘
玄奘,世称唐三藏,俗姓陈,河南陈留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圆寂于唐高
宗麟德元年(664)。十二岁时出家,遍读佛经,深体宗旨,决心削发皈依佛法,为佛家事
业贡献一生。可是玄奘没有以既有的成就而感到自足,于是周游国内各地,遍访高僧。玄
奘发现既有经论之义或隐或显,不免有所出入,令人不知所从。于是决心西行求法,以弄
明白众多的疑问。
玄奘带着著名的五印回到长安,数十万人在路上迎接他。第二天,长安街上展出了玄
奘带回的佛教文物和七尊金檀香佛像。共有520个片段和657部经文。他们从朱雀街到鸿
福寺排了几十英里的队。无数的朝拜者聚集在一起,烧香撒花。玄奘西行求法历时17年,
行程5万里,极大地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为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20:0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1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